常规教学中的点点滴滴

2022-05-02 好文

  常规常规,顾名思义即日常规范。常规教学是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进行常规教学易,上好每一节课难。结合自己平时的作法,谈一点体会。

  第一、要想上好一节课,先要备好一节课。首先要备教材,尤其是教材新改版后,积极与组内其他老师共同分析研究新版内容中调整和增补之处,以更好的把握教材,深刻挖掘其思想内涵。其次,要备学生,一节课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使尖子生、中游学生和后进生等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需要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充分的了解,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激活他们的思想,使之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第二、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的主阵地,要向45分钟要效率。要真正实现一节课的优化教学。我认为有两点是必须要抓住的,这也是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最深切的一点:第一,要积极调动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第二,要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步要做到的是扎实与深刻。而不是给学生当头一棒,使之产生畏难情绪。下面我就这两点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关于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认识到,人的大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绝不能“怕”字当头,而要放开手脚,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启发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当然要真正调学生的积极性,必须有好的问题设计,题型要多样,题目要新颖,难易要适度,要能“拴”住学生的心,“迷”住学生的眼,吸引学生的思想以使其集中注意力。进而把他们求知和想说的欲望变为不吐不快。

  我们常教导学生,要能够举一反三,但没有“一”的根基,就不会有“三”的灵活。所以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教学之根本。而且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越来越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基础能力的发挥,所以我们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抛开“偏、难、怪”,重视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第一,对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深入理解,挖掘其内涵,对它们的掌握一定要准确,甚至精确的程度。第二,对于重点的知识,切入要准,讲解要慢,循序渐进,化整为零,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出规律。第三,当堂训练,及时巩固。不运用,就不可能掌握扎实。第三、作业处理要及时全面,以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尽快解决问题。人们常常用题海来形容题的数量的多和变化的多样性。我们不可能做遍所有的题。所以在习题的选择上我们要精心,抓住典型例题,举一反三。因此宁肯自己多看些资料,多花点时间,也要给学生准备一份精品大餐。上课的效果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大程度上从作业质量中体现出来。所以我对自习作业的布置与批改都非常重视。而且一直以来,我都坚持对学生作业尤其是主观题的'全批全改。一开始的时候,有些同学做题的思路是比较混乱的,缺乏条理性。但是他只要有一个知识点是正确的,我都要给他用红笔标出来,划上一个小对勾或写上句鼓励的话。这样他们既增强了信心又渐渐的走上了思路的正轨。第四、对自习的利用的问题,我一般都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复习看书,然后再布置书面作业。

  总之,高一是基础,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以上是我平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在运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今后我还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以解决教育教学改革中提出的新问题。

【常规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相关文章:

关于团队策略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05-02

镜子中的笑容作文05-02

文字中的爱情秘密05-02

繁华大街中的孤独作文05-02

关于店中店的选址05-02

印象中的成都作文05-02

生活中的愤怒情绪该如何消除05-01

在生活中的迷惘的安全感05-01

逃亡中的日日夜夜作文05-02

孩子找到他人生中的好友推荐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