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教参)
一:作者介绍
茅盾,姓沈,名德鸿,字雁冰。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生于浙江桐乡县青镇。七岁入镇上第一所新办小学读书。十四岁到浙江吴兴中学读书。十七岁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预科毕业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于一九一六年秋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在这里,他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文化艺术作品。
五四时期,茅盾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和重要组织者。一九一七年一月,第一篇译作《三百年后孵化之卵》发表。自此以后,至一九二○年底止,发表过近百篇译述和政论。一九二○年一月,编辑《小说月报》的“小说新潮”栏。年底,与郑振铎等人酝酿组织文学研究会。一九二一年一月,文学研究会正式成立于北京。茅盾接编并革新了《小说月报》。五月,与郑振铎、欧阳予倩等发起组织“民众戏剧社”。
一九二二年八月,妇女问题研究会在上海成立,茅盾是发起人之一。一九二二年起,在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任教。一九二六年一月,与恽代英等联名发起组织中国济难会(后更名为“中国革命互济会”,系共产党的外围组织)。不久,到广州参加革命工作。一二七年一月到武汉,任武汉《民国日报》主笔。“四一二”后,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一九二八年夏东渡日本。
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二七年间,他积极而又广泛地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作品与理论,特别注意被压迫民族及俄国和苏联文学。一九二八年六月,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蚀》。一九二九年完成长篇小说《虹》。这前后,写过论文《鲁迅论》等;出版过译作《雪人》和论著《西洋文学通论》、《神话杂论》、《中国神话研究ABC》等。
一九三○年春回到上海,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与鲁迅等革命作家并肩战斗,在对反动文艺倾向的斗争、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评介革命文艺作品,培养青年作家和粉碎反革命文化“围剿”等方面,均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九三二年,完成长篇名著《子夜》。这部作品,是茅盾创作上的重要发展,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收获,曾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等多种文字出版。这时期写的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也有一定影响。这时期,短篇小说集有《春蚕》、《烟云集》,中篇小说有《三人行》、《路》、《多角关系》,散文随笔论文有《话匣子》、《速写与随笔》、《西洋文学名著讲话》等。
抗战开始后,他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所高举的抗日民族解放斗争旗帜下,从事革命文化工作。担任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主编过《烽火》、《文艺阵地》等。
一九三八年底,赴新疆担任新疆学院教员,又任“新疆各族文化协会联合会”主任。后于一九四○年四月离职,返回内地,到革命圣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著名的以歌颂党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斗争精神为主题的《白杨礼赞》,就是以这次生活经历为基础写成的。同年年底离开延安去国统区,在重庆、桂林等地继续从事党所领导的革命文艺工作。这时期写有长篇小说《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剧本《清明前后》以及《文艺论文集》、《时间的记录》等。
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应邀赴苏联访问,并写有《苏联见闻》、《杂谈苏联》等。回国后,积极参加党所领导的国统区反蒋、争取民主的斗争。
一九四八年,被邀到解放区加筹备新政协的工作。一九四九年七月,参加中华全国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文联副主席,文协(后改为作协)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在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为新中国培育文艺新生力量方面,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一九五四年起,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建国后,先后出版过《鼓吹集》、《鼓吹续集》、《夜读偶记》、《关于历史和历史剧》、《茅盾选集》、《茅盾文集》(十卷本)等以及长篇小说的单行本多种。
二:时代背景
作者于一九三八年冬至一九四○年四月在新疆学院教书。一九四○年五月到十月访问延安,并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他亲眼看到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生活,感受到他们的崇高精神,因而写了这篇文章。
风景谈,即谈风景。为了能在国统区发表,文章从谈风景的角度出发,运用曲笔,揭示出深刻的寓意。
三:语法修辞
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从沙漠的地势、色彩、声音和给人的感觉等几个方面极力状写它是“那样的平坦”、“那样的纯然一色”、“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用排比句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沙漠的单调、平板、乏味。
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然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而耳管,--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
接着用“然而,你不能说,这里就没有‘风景’”一句陡转笔锋、摧开波澜,出色地描绘骆驼队由远而近昂然高步、庄严、妩媚、安详、坚定的神态。连用由五个“当”字组成的层层递进的状语排比成分。
这部分还突出刻画了领队驼的声势,用“耀入”一词写猩红大旗色彩的鲜丽,用“充满”来状声音的丰富,都很贴切传神。最后写风景的变化带来人们心理上的变化,非常自然得体。一个“涌”字精确地表述出骆驼队给人带来的美感之强烈。
那边的山多数是秃顶的,然而层层的梯田,将秃顶装扮成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特别是那些高秆植物颀长而整齐,等待检阅的队伍似的,在晚风中摇曳,别有一种惹人怜爱的姿态。
这些景物描写都用了拟人化的比喻修辞方法,使它们生机盎然,充满情趣,活泼可爱。为晚归的种地人的出现烘托了气氛。透露出作者对这片解放了的土地的眷恋情怀。
三五月明之夜
不直接说十五月明之夜,用藏词修辞格,显得含蓄而优美。
生产
“生产”一词加了引号,表明这词有着不寻常的涵义,不仅是一般的具体的劳作,而且是参加粉碎敌人封锁的革命斗争。
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用拟人修辞格,渲染他们乐观饱满的情绪、欢畅融洽的气氛,栩栩如生地展现了革命知识分子神采飞扬的风貌。
我们都曾见过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
用借代修辞格,形象地反映了城市青年生活的优裕,与山洞中“一对人儿促膝而坐”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延安革命青年的精神风貌。
如果你同意,二三十棵桃树可以称为林
用假设句,以商量的口吻与读者谈话,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显得亲切而和气。
如果你愿意先看女的,好,那边就有三四个
用假设句,以商量的口吻与读者谈话,把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显得亲切而和气。
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
倒装句,定语后置。顺着的句子应该是: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形成的和内容的)贫乏,增添了(形式的和内容的)景色。用倒装句减少了内容的重复,强调了“填补”“贫乏”,强调了“增添景色”,也强调出“形式的和内容的”两个方面,增强了表达效果。
我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倒装句,主宾互置。应该是:我仿佛看见了他们两个为民族精神的化身。强调了“民族的精神化身”,引人注意,具有强烈地艺术感染力。
四:篇章结构
全文由六幅画面组成,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第一个画面──沙漠驼铃。写猩猩峡外的沙漠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第二部分(2─4)第二、三两个画面──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第三部分(5─8)第四、五两个画面──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第四部分(第9─10)第六个画面──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五: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描绘风景,阐明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的哲理,歌颂了解放区军民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尚的情趣,抒发了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的挚爱感情。
六:写作特点
一、写景与议论相结合
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有较强的议论色彩。文章用回忆的方式,描绘了几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体现着不同意义的风景片断。在描写完每一个风景片断之后,作者都插入了简短的评论。这些评论并不是抽象的说理,而是紧紧结合所描写的具体景物,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挖掘每段景物描写所体现的思想意义。而每一段评论,作者都围绕着人的活动是构成风景的重要条件,赞美人的伟大这样一个观点。全篇文章,正是以此作为一条红线,把那些互不相干的风景片断贯穿起来,组成一幅完整有机的图画,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区革命队伍的战斗生活,歌颂了解放区蓬勃兴旺的革命事业和革命战士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
二、描写层层深入,意境步步深化
文章描写的六个风景片断,从写一般人到写革命者,再到写手握钢枪的革命战士;从写人类的一般活动可以使自然改观,到写革命者的革命活动、革命精神可以创造第二自然,再到写革命战士的革命精神、革命气概和革命力量,可以改造社会,创造未来。描写一步步深入,意境一步步深化,从而把作者对解放区革命战士和革命事业的歌颂赞美之情,一层层推向最高潮。
三、对照强烈,语言生动
这篇散文在景物描写中,成功地使用了对照的艺术手法,例如用沙漠的单调、平板、寂静与沙漠中由于出现了骆驼队的活动所产生的庄严妩媚景象相对照;用公园里绿荫下长椅上,窃窃私语的一对恋人,与怪石峭壁荒山上,被雨赶到石洞里促膝而坐,埋头看书的一对革命青年相对照;用照片簿上的号兵形象与北国五月朝阳映照下的两个战士的形象相对照等,这些对照描写,使得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显得异常突出和鲜明,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印象。
这篇散文的语言,确切生动,色彩鲜明,每写一段风景,都能把它的形态、色彩、声音、气氛、情调等等极其形象逼真地刻划出来。例如用“稀稀落落有些黄毛的癞头”,形容那黄土高原上已经开辟了层层梯田的秃顶山坡,用“等待检阅的队伍”,来形容山坡上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用“几乎透明似的”蓝天、离山头“似乎不过几尺”的明月,“从山脊上长出两支牛角来,随即牛的全身也出现,肩着犁的人形也出现”等语句来描写黄土高原上一幅剪影似的耕农晚归画面,并用“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来渲染这幅风景画的田园风光和抒情气氛。
思考与练习答案:
一 沙漠驼铃[A]高原归耕[B]延河夕照[C]石洞雨景[D]桃林小憩[E]北国晨号[F]
二、
1.“人的活动”指的是驼队出现。
作者用先抑后场的手法,先极力写沙漠的单调、平板、后着意写驼队出现后的壮观,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表现“完全改观”。
2.“崇高精神”从高原月夜归耕、粗朴短歌为伴、以劳动创造为乐的农民身上,从延河之滨、夕阳之下、生产归来欢歌笑语、充满着生命力的一群文艺工作者身上可以看出来。
3.上边一句只写到人是“风景”的构成者;这一句则写出了人类精神活动对“自然”的能力作用。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先写某些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的平庸生活,接着突出描写了一个沉闷的雨天,在一座寂寞的荒山石洞里出现了一对青年男女正在促膝读书的“奇迹”,以表现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与议论中“值得怀念”呼应。这一对青年男女“清楚的明白生活的意义”,“在任何情形下,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这与议论中“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呼应。他们的出现,那“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便“顿时生色”,这与议论中“作为这里的主宰”相呼应的。
4.“第二自然”这里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那边就有三四个,大概其中有一位刚接到家里寄给她的一点钱,今天来请请同伴。那边又有几位,也围着一个石桌子,但只把随身带来的书籍代替了枣子和茶了。更有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他们走过‘天下最难走的路’,现在却静静地坐着,温雅得和闺女一般。男女混合的一群,有坐的,也有蹲的,争论着一个哲学上的问题,时时哗然大笑,就在他们近边,长石条上躺着一位,一本书掩住了脸。”这里写一群青年人在工作学习之余,来此桃林茶社读书、畅谈和休息的情况,表现了他们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文明,也就是创造了第二自然。
5.“民族的精神”在课文里指的是对内反对黑暗势力的统治,对外反对外来民族的侵略和压迫的精神。课文着意写的是一个小号兵和一位荷枪的战士在朝霞中的雄姿。他们的神态是那样严肃、坚决、勇敢,具有高度的警觉,给人以希望、信心和力量。课文正是通过这两个战士形象的塑造,典型而又形象地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
三、 “物”与“人”对照,如“高原归耕”一节中把“丛密挺立”的“谷子”、“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缭绕不散”的“歌声”和牵牛掮犁的“人”对照着写,绘制出一幅交织着大自然的美与人物情操美的画图来。用“物”烘托“人”,如用北国晨光、朝霞、山峰来正面烘托民族精神化身的两个战士;用“沉闷的雨天,寂寞的荒山,原始的石洞”反衬出一对促膝读书的青年男女。用景烘托情,如描写青年们在桃林的绿阴下休息的情景,烘托了作者对这些青年的高尚情趣的赞美之情;描写北国清晨,朝霞粉红,喇叭嘹亮,两个战士如雕像一般站在自己岗位上的情景,烘托了作者对这些英雄战士由衷敬仰之情。
写色彩,如“他们姗姗面下,在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的背景上,成就了一幅剪影”,这里“蓝”、“黑”、“银”对照,色彩格外鲜明。又如用沙漠“纯然一色”来衬托驼队中长方形大旗的“猩红”色,使人倍觉驼队出现的亲切可爱。
写声音,如“这时候,沿河的山坳里有一队人,从‘生产’归来,兴奋的谈话中,至少有七八种不同的方音。忽然间,他们又用同一的音调,唱起雄壮的歌曲来了,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这里把话声、歌声、笑声、水声对照着写,构成一幅热烈的画面。又如用“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来烘托驼铃“丁当,丁当”的声音,使人倍感铃声的和谐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