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泰山(教参)(人教版九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6-4-26编辑:互联网

 雨中登泰山(教参)

一:作者简介

李健吾,生于1906年8月17日,山西省运城人。父亲是辛亥革命烈士。他是著名剧作家,还擅长写小说、新诗、散文,作品有《青春》、《美帝暴行图》、《大妈不姓江》等。解放后在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从事巴尔扎克、福楼拜的研究。

他的散文清新质朴,深隽真挚,文中多妙语取譬。

二: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1961年,正值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经济困难时期。

1961年7月作者和他的儿子一道冒雨登上了泰山。作者本是应《人民日报》的文艺版编辑姜德明同志之约,登山回来后写一篇游记发表,但回到北京,被《人民文学》抢了先,发表在《人民文学》1961年11月号上,后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959-1961年《散文特写选》中。

三:语法结构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里作动词用,以为小。 这里作动词用,以为小。

意思是:孔子登上蒙山就以为鲁国很小,登上泰山就认为天下是小的了。

2.“荡胸 生层云”

涤荡 升腾

这是倒装句意思是:山中层云升腾,涤荡着心胸。

3.“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

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

作用是:用了“偏偏”这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表现作者的焦急心情。

4.“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

表示跟意料相反

作用是:用了“不像……倒像”,表现作者沉重的心情。

修辞:

(一)引用: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处引文既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又点出了泰山文化传统悠久,也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向往,不仅为后文雨中登泰山作了铺垫,而且为后文写“独得之乐”预伏了一笔,此为明引。

2.“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縆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掖,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舁石扪天之难也。”

这里作者写紧十八盘的盘道极陡峻时转引了马第伯《封禅仪记》中,马第伯等七十人登山经历的中间最精采部分的一小段话。作者巧妙地借他人之言把自己所看到的山势极为陡峭,盘道曲折绵延,攀登的艰难,相互的扶掖,表现得非常生动具体。

3.“齐鲁青未了”、“荡胸生层云”、“云海四茫茫”写从南天门鸟瞰大地景色时,又把这些诗句揉进了行文之中,用得天衣无缝,如同己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文中引用了《孟子尽心上》、《望岳》、《江赋》、《封禅仪记》、《桂阳三日述怀》《诗经》等诗文的名句或名段。由于作者的旁征博引,不仅使雨中泰山的特点毕现,而且读者可由此把握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脉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比喻:

“有的石头像莲花瓣”,

明喻,形容清秀美丽。

“有的石头像大象头”,

明喻,形容活泼可爱。

“有的像老人”,

明喻,形容慈善和蔼。

“有的像卧虎”,

明喻,状若蓄势待发

“有的错落成桥”

暗喻,写其给人方便。

有的兀立如柱,

明喻,状其挺拔。

以上连用六个比喻把泰山顶上积石的形与神具体逼真地表现出来。

“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暗喻,作者把在雨天乌云四合,雨雾迷茫的情况下所看到的景物比为中国水墨山水画,淡雅而有神韵。

“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明喻,作者抓住特点用比喻来突出紧十八盘在雨雾中的色态。

(三)拟人:

“有的侧身探海”,

拟人,表现似有所探,似有所等。

“有的怒目相向”,

拟人,表现势不两立的情势。

“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

拟人,歌颂泰山松不怕生活条件的艰苦与严酷,在逆境中顽强成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拟人,赞美泰山松的真挚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

以上多处拟人表现泰山松的形和神,描写精彩,寓意深刻。

(四)排比:

“有的石头像莲花瓣,

有的石头像大象头,

有的像老人,

有的像卧虎,

有的错落成桥,

有的兀立如柱,

有的侧身探海,

有的怒目相向。”

以上共用八个排比,或比喻,或拟人,把泰山顶峰大小积石千态万状,“奇”的特点及作者的感受具体逼真地表现出来。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以上一组排比表现泰山松生长在山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及欣欣向荣的喜悦,表现了松树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可谓形神兼备。

  

  四:课文结构:

课文由三部分构成。1、2两段为第一部分,写冒雨登泰山的缘由;第3-9段为第二部分,写雨中登泰山的情景;第10、11两段为第三部分,写“雨中登泰山”的感受。文章从“几十年来”“好些次”“都当面错过了”登泰山的机会起笔,粗看似乎离题远了点,仔细一想,错过机会的次数越多,希望弥补的欲望就越强烈。作家正是用了一个极为贴切的比喻来形容这一心情:“像是欠了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欠债哪有不偿还的道理?第2段,机会终于来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一个“偏偏”,急切之情跃然纸上。那雨点“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不像落在地上上,倒像落在心里”,“等”又“渺茫”,“盼到十一点半钟”终于迫不及待“喊了一句:‘走吧!’”这些文字更是极细腻地描述了作者焦虑、渴望以至按捺不住的心情。冒雨登泰山既是理智的选择,也是感情的驱使。两段文字既交待了“冒雨出发”的缘由,也巧妙地为雨中奋力攀登作了铺垫。第三部分以雨霁后下山所见之“平淡(相对而言)反衬山中雨景之“壮丽”,点明“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确有“独得之乐”。这一切又归结于一个“敢”字。“敢于在雨中登泰山”,才能“独得其乐”,否则,机会又将错过,“债”仍然不能偿还。这种安排,一切顺乎自然,首尾呼应,文气贯通。游记文章大多这样结构,值得我们仿效。

登山路线、行文顺序、感情脉络

文中的登山路线交待得清清楚楚,这大约和文章的移步换景的写法也有一定的关系。登山路线是:岱宗坊→虎山水库(虬在湾)→七真祠→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天阶→红门→长门洞→经石峪→柏洞→壶天阁→黄岘岭→二天门→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天街。这登山的过程,就是行文的顺序。当然包括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和登山路线基本相同,时间顺序,文章也交待得很清楚。当天的十一点半开始登山,至二天门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登上南天门在下午七点钟。两天以后下山,下午离开泰山。

行文的顺序是这样,我们也能从攀登的过程中,找到作者感情发展、变化的脉络。文章开头点明作者并不想在雨中登泰山,因为早就有登泰山的愿望,今天刚要得以实现了,却“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象落在地上,倒象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可见开始对“雨中登泰山”是感到不够惬意的事,可是在下山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番心境,感到雨中登泰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是一种“独得之乐”,“格外感到意兴盎然。”这样写来,不仅写出雨中登泰山所见到的独特之景,也写了独特的情趣和意兴。这种感情的变化是在一路登山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过了岱宗坊,一进入泰山之中,作者就为虎山水库的水声所吸引,仔细观赏了水景,这是“只有织女才能织得出的”“瑰奇的景色”,不仅流露出作者对雨中泰山水势的别是一种格调的赞美之情,也是对泰山建设的新面貌的赞美。又如写一路所见的中溪之水、山涧之水,飞瀑等景观,既写泰山雨景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那种“独得之乐”的情趣和意兴。作者所描绘的松树各具情态的动人的形象,写出了它们的性格和精神,也寄托了作者的美的理想和追求,也把读者的心灵带到了“一种崇高的境界”。写石级之险,写攀登之难,不仅表现了“苦趣”中的“乐趣”,也暗示:只有不畏艰险地攀登,才能到达美好的境界的哲理。以多彩多姿的笔,状山石之奇,又穿插一些神话传说,我们民族的悠久文化同这壮丽的山川景色结合起来,不仅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悠久文化的豪情,一路攀登,游兴极佳,作者的感情已融进泰山的雨景之中了。

按照登山的过程安排行文的顺序,自然流畅,脉络清晰。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第二两段,主要写作者登泰山之前的心情:多年的宿愿,一朝登临遇雨而感到遗憾。第二部分是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作者在雨中登泰山所见到的奇伟瑰丽的景色及雨中登临的“独得之乐”。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第三部分是第十、第十一段,主要写登山的感受和雨中登泰山的别样的情趣与意兴,与第一部分相照应。

第一部分,即第一、二段,写作者登临泰山之前的心情。

文章一开始,就引“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和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既写出了泰山之高的特点,更写出了作者早有登泰山的向往之情,“遥望”一词,正是这种心情的生动体现,而“欠……债”、“惜乎”则表达了过去未登的遗憾之感。

第二段,写登山遇雨,天灰心沉。这里,用了“憋闷”、“盼”、“不由喊了一句”、“兴致勃勃”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把作者由失望到盼望,再到兴致勃勃地出发的急迫心情写出来了,使得文章有起伏,有变化。

这第一部分统领全文,与后面所写的泰山特点和文章结尾遥相呼应。

第二部分,即第三到第九段,写作者雨中登泰山所见到的奇丽景色和感受。这是文章的重点部分。

按照作者登山的线路和重点所写的景物,我们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六层。

第一层,即第三段,写雨中观虎山水库。这里,作者先把站在山外所远望到的雨雾中泰山的全貌勾勒了出来:“只见灰蒙蒙的一片,把老大的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这是总写。登山是从岱宗坊开始的。作者首先把我们带到了虎山水库大坝前。作者是如何描写水库的水呢?我们看,他先写了声:“震天的吼声”;再写了光色:“仿佛七幅闪光黄锦”;又写了形:象“跳掷翻腾”的虬。下面又写站在坝桥上观水库的库面:只见一边“懒洋洋”、“平静”无声,一边如“千军万马”、“喑恶叱咤”。站在这个角度再看七股大水:象“细纱”、象“透明的白纱”。因为水库的水是黄色的,虽澎湃奔流,但水面却平滑光亮,如“黄锦”,水面上又罩有一层雾气,所以如“透明的白纱”,又与“千军万马”合为一体,就形象地写出了水流的形貌和气势,再与虬龙联系起来,更可以使人产生深远的联想。总之,这层写得有动、有静,有声、有势,既写出外形,又写出内在的感觉,对同一景物(如七股大水)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同时又与传说结合,给人以丰富的感受。

第二层,即第四段,写躲雨观七真祠。这是扣“文化传统”,仅几笔带过。

第三层,即第五段,写雨中登泰山正路。前文已写了山下面的水库,现在随着上山,又写到中溪,写石缝中的泉水,写流进山涧訇訇雷鸣的水声,与前面对水库的描写相呼应。“人朝上走,水朝下流”,增加了登山的情趣。“流进虎山水库的中溪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非常自然地交代了登山的路线。下面,通过写云雾之中所见到的景象,又写了站在山内看到的雨中泰山的全貌:云开时,形象较清晰,“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象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云合时,“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形象迷蒙隐约,不甚分明。这和前面第三段写作者站在山外远望雨雾中的泰山全貌相呼应,也是总写,又一次全面写出了“画”中的山。这里,有动有静,相映生辉。总之,这层通过写中溪水,写了山,写了古迹--经石峪;透过云雾,上看,下看,山的全貌就收在眼底了。这里是把水和古迹结合为一体来写的,同时,又交代了水黄的原因,与第三段呼应。

第四层,即第七段,再写水,写一泻千里的飞瀑。因为攀登的“山势陡峭”,所以“站在深不可测的山沟边,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接着写了两种类型的飞瀑:一是抬头远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一是近看,“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这里,一高,一低;一窄,一宽;一听不到响声,一则发出龙虎声威,生动地写出了飞瀑飘洒的形态和激荡的声势,与山下面的水库相呼应。看着这变化的形态,听着这不同的响声,好象感到了泰山脉搏的跳动。

第五层,即第八段,写千姿百态的泰山松。这时,作者已登上主峰盘道,他被山上的野花野草所陶醉,“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这个细节,意味深长地表现了作者旅游的情趣。由此又自然地写到了松,作者首先写出了看到松树的感受:“把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自自然然把读者也引向了一个更新的意境。然后,用拟人的写法,满怀激情地写了松树的几种不同的情态:一种是“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象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象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多么倔强、顽强的斗争性格!多么洒脱、多么愉快的心情和多么镇定、乐观的精神!读后,不使人也感受到一股鼓舞的力量和产生一种轻松闲适的雅兴吗?另一种是“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这多象盼客、迎客的殷勤而热情的主人!再一种是“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好让你在它下面美美地休息一下,令人感到多么亲切温暖啊!松树和人的感情完全融和在一起了。还有一种是“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完全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紧接着,作者又写了自己的感受:“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象不应该似的”。正是因为有这样奇景的吸引,所以作者就自然地体会到登泰山的“乐趣”无穷。为什么同时又说登泰山也有“苦趣”呢?你看,作者在那“山势陡峭,上升的坡度越来越大”的山路上“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迈前脚,拖后脚”,而且“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真是让人提心吊胆,心惊肉跳啊!这只有在旅游中才能经历到的艰险情境,却苦而有趣,这也深刻地说明了游山的兴味。最后,又交代了登山的行踪。总之,这一层形神兼备,神与物化,既写了松的形态,又写了人的感情,即景抒情,情景交融,自然地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热爱。

第六层,即第九段,写奇形怪状的泰山石和变幻莫测的云海。作者已站在泰山的顶峰--天街上。放眼望去,尽是石头。作者先引古诗人对泰山的形容--“泰山岩岩”,这正是对泰山特点之一的概括。的确如此,泰山顶上全是石头,寸草不生;同时也说明了悠久的文化传统。接着用比喻、排比的手法写那“别具一格”的积石,突出一个“怪”字:“有的石头象莲花瓣,有的象大象头,有的象老人,有的象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真是有形、有神、有情,把石头写活了;再与动人的传说结合起来,就更令人产生丰富的想象了。然后,又由对白云洞的虚写引起,呼应开头引文“小天下”,实写浮云的变幻倏忽、神奇莫测而又色彩斑斓:一会儿象“雪”,象“棉絮”,“把天边变成海边”;一会儿“阳光掠过,云海的银涛象镀了金,又象着了火,烧成灰烬,不知去向”。这时,再看那山下的渿河、汶河,成了“两条白线,曲曲折折”;开动的列车,成了“一个黑点子在碧绿的图案中间移动,仿佛蚂蚁”,联想开头引用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真是一点不假啊!最后仍扣在“雾”上,与开头相应,使文章融为一体。总之,写云海是先虚后实,亦虚亦实,虚实结合,这是只有在山雨之后才能体察得到的。

以上是写雨中登山,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这部分里有总写、有全貌、有粗笔勾勒,如第三段、第五段;有分写、有局部、有精毫细绘,如写虎山水库、飞瀑、松、石、云海。而在详写景物时,作者确实是抓住了泰山本身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我们看,下面是水,中间是松,山顶是石,顶上是云,这样就重点突出地写出了泰山的全貌。其间又穿插写了山势、十八盘,写了登山之难,突出了山的险峻,使我们从中领略了登泰山不仅有它的“乐趣”,而且确实也有它的“苦趣”。另外,在分写时,笔法各异,随着景物的变化而变化,绝不雷同;语言也是自然而丰富多采,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绝没有堆砌造作的痕迹。

第三部分,即第十、十一段,是全文总结,着重写登山的感受。

在一般人看来,登泰山观日出是最大的乐趣,但作者认为,虽“没有看到日出的奇景”,却有“独得之乐”,因为雨中登泰山所见到的壮丽景色,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所欣赏不到的。作者所说的“我们在雨中看到的瀑布,两天以后下山,已经不那样壮丽了。小瀑布不见,大瀑布变小了”,不正是这一点的最好证明吗?“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这既写出了雨中泰山景色的特点,也道出了作者的亲身体验和感受。面对这变化而和谐的奇景,作者怎能不觉得“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呢?字里行间不也正流露出了作者对祖国山河壮美的热爱之情吗?感情是多么自然而真挚啊!联想到文章开头所交代的作者登泰山之前的向往和急迫的心情,更使我们体会到作者在文章结构上的匠心:不仅注意到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而且自然地点题,突出了中心。

全文是以作者登山的先后顺序为线索来写的。文中非常清楚地交代了由下而上的登山路线:岱宗坊→虎山水库(虬在湾)→王母庙后的七真祠→一天门、孔子登临处和天阶→红门→长门洞→经石峪→柏洞→壶天阁→黄岘岭→二天门→云步桥→慢十八盘→升仙坊→紧十八盘→南天门→天街。但作者未把所到之处、所见之景面面俱到地写出,就写到之处而言,也是详写景,略写文化传统,主次分明,但读后感觉文化传统的气氛还是很浓的,因为点到的地方较多。

就全文的布局看,有总写,有分写;有全貌,有局部;有粗笔勾勒,有精毫细绘,真是前呼后应,独具匠心。

五:主题思想

这篇游记展现了雨中泰山特有的风貌,抒写了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反映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敢于迎难而上,不断攀登、前进的情怀。

  

  六:写作特点

第一:描写语言的多种方式

一、引用运用得恰到好处

课文中多处引用,有的只引只言片语,有的则是成段地引用,无论哪种引法都运用得恰到好处。如开头第一段中就有两处明引的引文,这两处引文既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又点出了泰山文化传统悠久,也表达了作者对泰山的向往,这就扼要地概括了第一段的段意--登泰山的缘由。加上作者比喻说“像欠下悠久文化一笔债似的”就更可以看出,几十年来作者过而未登泰山是多么大的遗憾了。欠债是要还的,自然不管下雨与否,泰山都是要登的,这样自然就为下文雨中登泰山作了铺垫,为后文写“独得之乐”预伏了一笔。

再如写青松的各种姿态,先借用(暗引)晋代文豪郭璞《江赋》中的诗句“吸翠霞西夭矫”描写苍翠松树屈伸的姿态引出松来。

特别是作者写紧十八盘的盘道极险峻时,转引了马第伯《封禅仪记》中,马第伯等七十人登山经历的中间部分,也是全文中最精彩部分的一小段话:“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縆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掖,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舁石扪天之难也。”作者巧妙地借他人之言把自己所看到的山势极为险陡,盘道极为曲折绵延,攀登极为艰难,相互扶掖关照,表现得非常生动具体。又如“目视而两脚不随”引用了几个字,就把力不从心,攀登极为艰难,写得很传神。至于从南天门鸟瞰大地景色时,又把“齐鲁青未了”、“荡胸生层云”、“云海四茫茫”等诗句揉进了行文之中,用得天衣无缝,如同己出,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文中引用了《孟子尽心上》、《望岳》、《江赋》、《桂阳三日述怀》、《诗经》等诗文的语句段落,由于作者的旁征博引,不仅使泰山特点毕现,而且读者可由此把握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脉搏,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综合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如写虎山水库七股大水,雨增水势的声威。先用先声夺人的手法,写它的“震天的吼声”,而后用“黄锦”、“细纱”两个比喻描绘了它瑰丽的奇景,又用“跃”、“铺”、“躲”、“护”等人格化的动词写出了它无比的活力,可谓绘声、绘色、绘形,气势非凡。

再如写松,作者用一系列排比性比喻句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出松树的可贵之处。它“不怕山高”,“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更妙的是连用三个排比句,写松树有的“望穿秋水”,有的像“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既描绘出了松树千姿百态之形,又传出了松树的神韵,作者让自己的高尚情趣渗透于景物描写之中,有力地表现了把人们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松树风格。

又如写山石,作者用排比短语,或比喻,或拟人,使千姿百态的山石似乎有了人的意思。“有的石头像莲花瓣”,多么清秀美丽;“有的石头像大象头”,多么活泼可爱;“有的像老人”,多么慈祥可亲;“有的像卧虎”,蓄势待发,多么厉害;“有的错落成桥”,为人方便,多么友善;“兀立如柱”、“侧身探海”、“怒目相向”都描绘出了山石的神态。

三、恰当运用量词,使描写生动、形象

如“七股大水”,“股”这里为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或成批的人或物,这里用“股”既形象又有气势。“七幅闪光的黄锦”,“幅”读(fúr),布帛、呢绒等的宽度,既然把“七股大水”比作“黄锦”,当然要用“幅”这个量词才恰当。“七尊雕像”量词“尊”,用于神佛塑像。“一部《金刚经》”,“部”,这里为量词,用于书籍、影片等,《金刚经》乃佛家经典,当然用“部”才恰当。“三座石坊”,“座”量词,多用了较大或固定的物体,如一座高楼、一座桥等,“石坊”为较大且固定的物体,当然要用“座”才恰当。“一条灰白大蟒”,“条”这个量词用于细长的东西,“蟒”一般体长过丈。“一顶墨绿大伞”,“顶”量词,用于某些有顶的东西,如一顶帽子、一顶帐子、一顶大伞。“一种崇高的境界”,量词,表示种类,用于人和任何事物。“一副潇洒模样”,“副”量词,用于面部表情,再如“一副庄严的面孔”。“掐了一把”(野花野草),“把”,量词,一手抓起的数量。“一对鹦鹉”,“对”量词,成双,成对的。“一根棒棰”,“根”量词,用于细长的东西。

四、古诗文引用中的词类活用及倒装句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这里作动词用,以为小。 这里作动词用,以……为小。

“荡胸生层云”

这是倒装句,意思是:山中层云升腾,涤荡着心胸。

  

第二:文体特点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全文紧扣“雨”字,细描细绘。它描写雨中登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和雨中登泰山的独得之乐,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和悠久文化传统的情怀。

游记散文是旅游和参观过程中所见所闻的记实,一般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并且又大都是按照见闻的先后顺序,依次展开内容的叙写。本文就是以作者登山的进程为顺序,随着立足点的变化,描写对象也不断变换。自岱宗坊至南天门长约20华里的中轴线上,飞瀑、祠庙、翠松、古柏、洞天、云海,作者巧妙地牵线串珠,描绘出雨中泰山美妙的画卷。

游记散文的内容,是要在旅游之后,根据作者的主观感受才能确定,事先往往没有明确的预定目的。但文章必须要有中心,叙写要有重点,文章所有的叙述描写都要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文章有了中心才好选择材料,确定详略,突出重点,作者的见闻,才能得到升华,成为有思想意义的材料。

游记散文,要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景物描写是游记散文的主体构成部分,作者描绘雨中的山岚烟云,水墨山水似的层峦叠嶂,声喧势急的飞泉瀑布,水淋淋、湿漉漉,奇美壮观。在本文中景物描写与作者的感情是融为一体的,作者把水和雨写得是那样多情,一路上“陪”着,“跟”着,每写雨景都蕴含着雨趣。正因为雨中登泰山别有情趣,文章才更富于诱人的艺术魅力。

游记散文要适当穿插联想。本文中穿插神话传说,不仅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也交代了虬在湾的来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愿望,作者引用来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登山愿望。插入联想旁征博引不仅使泰山特点毕现,而且增加了许多历史知识,从而使读者把握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脉搏。

  

表现方法

(一)、紧扣雨景,写出特色

泰山是五岳之首,山上文化古迹很多,历代不知有多少人写过赞美泰山的诗文:本文写“雨中登泰山”,却写出了新的意境。那就是紧扣一个“雨”字来写泰山之景,写出了在雨中的巍巍泰山别具一格的风韵。

先说写“雨景”。按登山路线沿途所见随意铺墨点染。为了突出“雨景”的特征,抓住云、雾、水、雨、瀑布、飞泉等景观,浓墨重彩加以描绘,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色彩绚丽的泰山烟雨图。先总写泰山在雨中的形象:“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濛濛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写出雨中泰山磅礴的气势、朦胧、幽深的意境。接着写虬在湾的水,这是只有在雨中才能见到的景观。描写水景的笔触细腻,富于层次。未见到水,先听到“震天的吼声”,寻声来到虎山水库大坝前面,果然气势不凡:“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水势,水态,水色,水声,写得极为传神,一幅“七水出孔图”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仿佛看到“闪光黄锦”般的激流,听到了那“震天的吼声”。在走上登山的正路的时候,又写中溪的水景:“人朝上走,水朝下流”,中溪的水一直陪到二天门。石缝里“滴滴jj”的混在一起的泉水和雨水,顺坡势流入山涧,“潺潺水声变成訇訇的雷鸣”,还有经石峪的“一大片水”,云步桥的飞瀑“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从这时候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一路攀登,一路水景,直到结尾,作者还对水作了由衷的赞美:“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可见水景对于泰山的重要性。

写水景的同时,也写了雾与云。这也是雨中特有的景色。那对松山中飘来飘去的雾,那极顶所见的游来游去的云,那如“积雪”,如“棉絮堆”的云海,一时雨过天晴,阳光掠过云海,“云海的银涛象镀了金,又象着了火,烧成灰烬,不知去向,露出大地的面目。”这云雾的瑰丽的色彩,神奇的变幻,只有在雨中、雨霁的时候,才能见到。作者善于将雨中观察所得,形诸笔墨,准确地绘出泰山的雨景的特色。既有雨中泰山的全貌,又有各个局部的雨景;有的泼墨渲染,有的工笔勾勒,使整个泰山的雨景色彩绚丽,形态各异,气势壮观。

再说写“雨趣”。文章的最后点“雨趣”道:“我们敢于在雨中登泰山,看到有声有色的飞泉流布,倾盆大雨的时候,恰好又在斗母宫躲过,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实际上,每写雨景,都蕴含着“雨趣”,“雨趣”是包含在雨景的描写之中的。正是因为雨中登泰山而别有情趣,这些雨景才在作者的笔下那样光彩夺目,那样富于诱人的艺术魅力。作者把水和雨写得是那样多情,一路上“陪”着,“跟”着。所见到的湖、涧、溪、沟,飞泉流布,也都那样富于灵性,给作者的游兴,平添了许多情趣。有几处地方,作者还着意写了这种情趣。如在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的时候,“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野花,在对松山观松的兴致,在慢十八盘,紧十八盘一级一级攀登的苦趣中的乐趣,漫步天街时,看店、赏石、观云的种种雅兴,真是“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二)、移步换景,重点描绘

一:泰山的景观很多,登山一路所见的景致自然也不能一一描绘,作者抓住与“雨景”和“雨趣”有密切关系的景观,重点描绘。描绘这些景观的时候,采用移步换景,层层深入,工笔与写意结合,写嘲色转换的时候,每换一幅画面,作者先移动一下立足点,随着作者立足点的不断移动,景观也不断更迭。作者描绘景观,又运用了灵活多变的笔法,有时写远眺,有时写近看;有时写抬头仰望,有时写低头俯视;有时写全景,有时写局部;有时写动态,有时写静态;有时写常态,有时写变态;有时用写意,有时用工笔;有时用墨如泼,有时惜墨如金。这样就绘出了有声有色,雄浑秀丽,气势磅礴的、立体的“泰山烟雨图”。

全文重点写水,这是与“雨景”、“雨趣”密切相关的。写虬在湾之水,写一路登山所见的中溪之水、山涧之水,写赫赫飞瀑、涓涓泉水,写水的气势、水的声音、水的颜色、水的形态、水的柔情、水的灵性。

雨中观虎山水库,是重点描绘的景观。先写水声,再写水势,继写水的颜色、水的形态,这里又穿插神话传说,不仅增添了几分神异的色彩,也交待了“虬在湾”的来历。此时作者的立足点移至坝桥上,观桥两边的水,一边是“平静”的湖水,“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是“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这一“静”一“动”的对比,描摹出山中水库在雨中泄洪时的特色。然后又工笔描绘奔腾的水花的颜色和图案:“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透明的白纱”是指飞溅的水花与雨所形成的笼罩在水上的雾,而“米黄花纹”自然是指在白雾笼罩下的“黄锦”般的水了。作者以精细的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虎山水库的雨中奇景。

写“走上登山的正路”后沿途所见之水,写法上与前面稍有不同:观察点不断变换,画面也不断转换,多采用粗笔勾勒的笔法。在写景中也自然交待了登山路线。写步云桥畔所见的两种瀑布,用笔比较细致。“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这是远望的飞瀑。“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口沫喷得老远”,这样的近在身边的飞瀑。从远近、高低、宽窄、有声与无声的对比中,不仅描绘了雨中所见两种不同类型的飞瀑的奇观,也写出了山势的险峻。

作者的游踪到了二天门时,从写水转笔写在二天门所见的雨中泰山的全景:“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象并不很远;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如果说开头写泰山全景是“山外所见之景”的话,那么,这里则是“山中所见之景”,这两幅雨中泰山全景交相辉映,更增添了泰山的神异而瑰丽的色彩。

除写水之外,重点还写了松、石、云。作者饱含着激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松、石的形态、性格和精神。“不怕山高,把根扎着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的象盘龙柱子,在半空中展开枝叶,象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象是和清风白云游戏”。这是多么倔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又是多么乐观的精神。看到这松树的形象,确实能“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中去。有的“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的“象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主人迎客,竟是这样深情!有的又“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这简直是作者此时的感情的化身了。这“群松图”形态各异,性格各别,但作为“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又浑然一体,意趣天成。

运用精当的比喻状山顶的岩岩积石,状群石的形态,维妙维肖。有的“象莲瓣”,有的“象大象头”,有的“象老人”,有的“象卧虎”,有的“错落成桥”,有的“兀立如柱”,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有的“黑忽忽的,一动不动,堵住你的去路”。把石头也写得这样生动形象,富于生气。

写云是按云的变幻过程来着笔的。头顶上的云,连续到天边的茫茫云海,如“积雪”,如“棉絮堆”,“高高低低”,连续不断”。随着雨住天开,“阳光掠过”,“云海的银涛象镀了金”,突然云散天清,这些“棉絮堆”似的白云又象“着了火,烧成灰烬,不知去向,露出大地的面目。”逼真地描绘出“云海四茫茫”的雨中登泰山所见的奇观,也写出了云散天清的天气变幻的特点。写云的时候,虽然没有移动立足点,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据天色的变幻着笔,描绘出云层变幻的丰富的色彩和形态。

二:本文写景以“移步换景”之法为主。所谓“移步”是指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所谓“换景”则指景观不同,或观察对象的变换,或是由于距离、角度的变化,同一观察对象,面目姿态也会大不相同。这种以观察者立足点的变化为线索,描述所见景物的方法,通称“移步换景”。例如,课文中对“岱宗坊”至“南天门”诸多景点的描述,就是以作者的游踪的线索串联起来的。作者走一路,看一路,依次记述了沿途种种景观,正是运用了“移步换景”之法。又如对“紧十八盘”,既有远处眺望(“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也有下边仰视(“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更有紧贴其前立于其上的精确描述(石级窄窄的,搁不下半只脚)。多角度的描述,给读者留下了立体的印象,给人以亲目所睹如历其境的感觉。

(三)、引用古诗文和神话传说的作用

结构上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孟子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话以及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句,引出了作者登山的欲望。

晋代郭璞的“吸翠霞而夭矫”的诗句引出了青松。

《诗经》中“泰山岩岩”的诗句引出了山石。唐代宋之问“云海四茫茫”的诗句引出了云海。

状物上加强景物特征的实感

虬龙状虎山水库水势之跳掷翻腾。

《封禅仪记》引文“仰视天门窔辽,如从穴中视天。直上七里,赖其羊肠逶迤,名曰环道,往往有縆索,可得而登也。两从者扶掖,前人相牵,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所谓磨胸舁石扪天之难也。”状十八盘之险,登者之难。

杜甫诗句“齐鲁青未了”状泰山之高大。

抒情直接简洁

杜甫诗句“荡胸生层云”直接抒发了登上泰山极顶时开朗、豪迈的心情。

点明泰山悠久的历史文化

春秋时留下的“孔子登临处”和“孔子小天下处”石碣。

北魏时留下的《金刚经》摩崖石刻。

历代封建帝王拜山的“登封台”。

(四)、紧扣雨景,写出特色:

①创设特定的意境,借“雨”抒情。

莽莽苍苍的大山,朦朦胧胧的烟雨,创设了一种诗的意境。作者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机会,可以一偿宿愿了,“偏偏”遇上这无情的“雨”,一下就是几个小时,“不像落在地上上,倒像落在人的心里”,怎不叫人心焦意躁?但是,这淅淅沥沥的“雨”,道是无情却又有情。不是这“雨”,那流泉飞瀑、奇树怪石又怎能分外壮丽妖娆?虽然增加了几多艰难,却让你享受到战而胜之的喜悦。为你提供了仔细观赏七真祠中那些塑像的机会,没有让你受到“淋漓之苦”。至于文中的“水”(其实是“雨”),更是情切切、意绵绵。先是“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后是“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而后又“跟我们跟到南天门”。可以说,课文中无一景不写“雨”,无一景不合情,情景交融,尽在“雨”中。

②设悬念,生波澜,引人入胜。

文章开头借“雨”设置悬念,中间借“雨”生出波澜,结尾借“雨”抒发感慨。文章的一步步推进,起起伏伏都与“雨”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③课文紧扣一个“雨”字,既有正面明写,又有侧面暗写。“淅淅沥沥”、“越下越大”、“斜风细雨”等等是正面明写。但正面直接写“雨”,难度极大,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作者十分精明,集中笔墨致力于侧面暗写。那“灰濛濛”的雨烟雾气,“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那虎山水库七股大水的声威,山上山下大大小小的瀑布,“飘来飘去”的云雾,都是侧面写“雨”。

④全文紧扣“雨”字,重点写水,突出“雨趣”,把山、水、雨趣融为一体。

虎山水库七股大水宏大瑰奇

写其声:吼声震天,喑呜叱咤;描其色与形:如闪光的黄锦,瑰丽精致;状其动态: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七股水用四字以概之:跳掷翻腾。与这七股大水相映衬的,是另一边的平静的湖水。这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动静相映成趣,更衬托出七股大水的宏大瑰奇,作者不由不兴奋地赞叹。这中间又穿插着一个古代神话:好像虬回到了故乡,在虬在湾跳掷翻腾。这神话更增添了这七股大水的魅力。作者在此着意以水势的宏大暗示泰山的雄伟,没有雄伟的山势,哪来这宏大的水势?这样,山、水、雨趣就融为一体了。

飞泉流瀑  对比成趣

从二天门到南天门途中,虽然雨住了,但雨后山水更充盈。你看:“仰起头来朝西望,半空挂着一条两尺来宽的白带子,随风摆动。想凑近了看,隔着宽阔的山沟,走不过去。我们正在赞不绝口,发现已经来到一座石桥跟前,自己还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细雨打湿了浑身上下。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提防,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泻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头,水沫喷得老远。”

不一会儿工夫,游者就遇到了两条不同类型的瀑布,因大雨后,瀑水更充盈而显得更奇丽且有声威。这两条瀑布,一条高挂半空,窄窄的,远远的,无声随风(雨后特有的风)摆动;一条紧贴桥面,宽宽的,近近的,一泻千里,发出龙虎声威。这两条瀑布的不同特点正好对比成趣。这里由水势之险而写出山势之险。

奇妙的水脉和水墨山水

雨地中,作者遇到了奇妙的水脉。这是他们向二天门攀途中遇到的中谿水景。

“人朝上走,水朝下流,流进虎山水库的中谿,陪我们一直陪到二天门。”这是多么奇妙的水脉,一个“陪”字,多么亲切地写出了水脉的情义:它像朋友一样陪着勇敢的冒雨攀登者。作者把无情的水写成与游者相亲有情之物,在它陪同下,不觉游兴勃勃而“雨趣”倍增。

雨住了,但雨意未消:“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南天门与紧十八盘的奇姿妙态,皆从这样一个特定环境--骤雨初歇时脱出。

山奇水奇,二者配合得和谐而新奇,恰似一幅虚实相生、浓淡相宜的水墨山水画。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水墨山水又一次增添了游者的兴致。

这样,山、水、雨趣又一次融为一体。

思考与练习:

一、文中突出地写水,是因为“雨”中登泰山,又因“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睛,似乎少了灵性”。虎山水库“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直铺下去”“激起”水珠,“撒在洄漩的水面”;描写水光水色:“仿佛七幅闪光黄锦”;但它“喑恶叱咤”底下却“似有千军万马”突出了水流凶猛暴烈的气势。作者还借虬的传说,形容了水石相激时那跳掷翻腾的姿态。写登山路上,写出了泉水、雨水、山涧溪流的不同声响:有的滴滴哒哒,有的涓涓淙淙,有的訇訇雷鸣。

文中写松的各种姿态,“它们不怕山高……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写出了松树在山高处艰险环境中顽强生长,奋争向上的精神和它清闲松快的情趣。“有的望穿秋水……支开了等你”,表现了一种主人翁感。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

泰山顶上全是石头,大小山石奇形怪状,作者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使景物生动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参见语法修辞)

二、

1.朝岱宗坊出发→过岱宗坊→到虎山水库→拐进七真祠→穿过三座石坊→走出长门洞→走进一座柏树林→走过壶天阁→登上黄岘岭→靠住二天门的石坊→过了云步桥→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走完慢十八盘→上到南天门→走在天街上

2.A.虎山水库

B.祠内供奉的塑像

C.两种类型的飞瀑

D.泰山松

E.积石、古迹、云海

3.A.在南天门上看云海

B.在云步桥看“紧贴桥后”的瀑布

C.在半山腰仰视南天门

D.在南天门上俯视山下

E.刚出发时,只见“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

F.“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

三、 

“跃”字能突出水速和水势,如用“流”字则表现不出来。

“铺”字与比喻中的“黄锦”相搭配,如用“泻”字则搭配不当。

“激”字力量大,气魄大,如用“溅”字则平板无力。

“撒”字比“落”字好,因为水珠是成片地撒开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