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不仅对加快我国产业建设有着促进的作用,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做出过很大的贡献。而且到现今止,它仍然盈利丰厚、发展势头强劲,这和它具有优良的政策扶持以及拥有众多监管部门作为中坚力量是分不开的,本文就围绕进出口行业所衍生出新兴的部门企业的发展和变革进行浅析和论述。
【关键词】设备进出口;CQC;进出口银行;保税物流
中国从改革开放伊始就坚定不移的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且积极的与各国建立健康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这样建立的友好平等的进出口交易不仅能刺激我国企业的生产力的增长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来源,还能引进外来先进的技术来改善我国产业技术不先进的状况。根据数据显示,2009年1月到8月的时间内,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就达到了1。3万亿美元左右,其中出口产品贸易额为7307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4。5%;而进口产品的贸易额为6079亿美元左右,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45。4%进出口贸易顺差为1228亿美元。而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更加势不可挡,只前七个月的进出口总值和去年相比就又增长了40。9%,达到了1。6万亿美元左右,且出口同期增长35。6%,而进口则增长了47。2%。由此可见,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的中心之一。
而要取得这样傲人的成绩,光有正确的政策指导方向和庞大的劳动力数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更全面的体制和举措来管理和协调。以下就将详细的阐述一些中国现有并且能有效管理和帮助中国进出口更好更快发展的举措。
1。建立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
为保证进出口设备及产品的质量,在我国国家局的正确领导之下,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之前称作中国商检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简称为CQC)自成立于1993年开始,便始终把“跻身于世界优秀认证机构行列”作为自身发展的目标并不断奋斗,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努力,CQC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也是最具有知名度的管理体系的认证机构。而它也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以及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从成立伊始到现在共拥有ISO9001、ISO14001、IQNET、SA8000能源管理等十一多种的认证体系,所以它能在产品安全与性能、节能环保、生态农产品、新能源及节能减排方面进行多达500个产品的检验以及认证,并且提供评价服务、认证培训、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四方面成熟的业务,服务范围非常的广。不仅如此,随着CQC发展的拓宽,本着对顾客提供“一站式”方面服务的理念,它在国内建立了36个管理体系认证的分支机构和11个产品的认证中心,甚至在各个合作国也设有25个业务推广的平台,方便了进口供应商掌握贸易信息。至笔者写作这篇文章为止,它又新增了低碳与能效认证、PV产品认证、CDM审定与核查、中新EEMRA部署及实施、出口沙特认证、LED照明节能这些新领域的体系认证,紧跟着经济发展的脚步。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还拥有上万人认证的专业团队,其中多人都在国际上获得过认证资质,其科研成果也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殊荣,这样强大的技术力量能够提供给客户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专业的服务。
作为为进出口贸易提供服务和支持的最早出现的政策扶持的部门,在这十几年的发展中始终密切的关注自己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趋势,坚定不移的坚持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中国认证体系行业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
2。建立中国进出口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则1994年成立,它是直属于国务院领导、全资拥有的国家级政策性质的银行,是我国对外经贸支持体系的重要力量以及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和对外承包工程及各类境外投资的政策性融资的最主要的渠道。在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型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总部设在北京。到2011年末,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国内已设有21家营业性的分支机构,而在境外则设有东南亚、非洲代表处、巴黎代表处以及圣彼得堡代表处,并且与境内外1250多家银行的总分支机构建立代理行的合作关系。
中国进出口银行从成立伊始,就始终坚守自己的主要职责,创先运用政策性手段,扩大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量。1995年时,中国进出口银行就开办了买方毁约保险、短期出口票据保险、买方信贷担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等险种,并承保了56个合同。其承保金额达到4。48亿美元,支持了7。65亿美元在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的出口上。中国进出口银行还向伊朗出口总额为6。5亿美元的四个水、火电项目,出具了出口信用保险的意向书,让该项目在国际招标中成功中标,为企业后期收汇提供了保障。同年在加强对原来的670个转贷项目的管理同时,还新增了审批贷款项目99个,批贷金额达到21亿美元。到1996年9月时,中国进出口银行已对外签署了7个优惠的贷款协议,总额达到7。6亿人民币。在当时正确的实行了将投资和外援、贸易互利结合起来的外交贸易的新决策,不仅帮助了我国发展民族经济,而且还促进我们的机电设备和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现今,中国进出口银行更是将支持企业对外发展作为一项业务重点发展。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创办出口买方信贷、出口卖方信贷和实行优惠政策三种方式让国内企业又好又快的走出国内走向世界。到2010年的10月末,中国进出口银行已经支持了1300多个业务的贷款项目,覆盖了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100多个的国家和地区。这项业务本外币贷款余额占中国进出口业务贷款余额高达40%。它不仅在机电产品与成套设备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还涉及公路、铁路、机场、建筑、通信等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中国早期实行企业对外政策的业务的银行之一,在这十几年的业务实践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形成了一些良好的优势,对未来银行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第一,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将诚信作为准则,在这十几年的运营中对外从未发生过拖欠的现象,将国家的信誉作为自己的招牌恪守。
这为中国进出口银行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同时也拥有了良好的客户基础。所以客户对这样的银行所支持和培养的企业也充满了信任。这样也就为一些刚刚涉外没有经验的企业赢得了有利的名声,从而能更快的形成稳定的客户群体。第二,在对外政策实行方面给客户塑造了专业的正面印象。中国进出口银行既是中国官方级的信用机构,在对外业务实行方面也有过里程碑式的贡献。这无论在国内还是世界企业中都有着很高的声望,这也是吸引客户合作以便推广国内企业的明显的优势。第三,中国进出口银行通过长期的业务实践和经验的不断累积,内部拥有一批高素质专业的团队,他们长期从事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业务,在协助企业对外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业务实战技能和经验。不仅能够为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不同国家开展的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和详细的信息咨询以及风险的评估,还能切身的了解顾客从而深入的挖掘出他们的潜在需求并且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决策,帮助客户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由上述可见,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发展大体上是顺风顺水,可是在2009年爆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了刺激消费,当年就发放了400亿左右的人民币,占到全年贷款额度的近50%,而在经济危机后,发达国家财政和金融机构企业财政困难所导致的发展中国家资金出现的流动性危机也给中国进出口银行带来了不小的考验。可是这在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中国进出口银行若能把握这次机遇使其发展更加成熟,便能使机电产品以及成套设备进出口贸易更加繁荣。
3。物流保税区的建立
而在成套设备以及产品的进出口中,运输环节是最复杂也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所以,经我国海关总署和国务院从2002年始对保税物流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新的保税物流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最终制定了保税物流园区及保税物流中心的特殊的区域性的物流管理模式,形成了保税物流中心A型、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物流园区、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仓库和跨境工业区等保税物流场所。这种新型物流业的发展不仅给传统的生产制造业带来了新的生机,保税物流的发展也将进一步的带动对外进出口的贸易与企业产业的升级。
这些保税物流园区是根据物流科学研究出来的,属于物流形式的一种,但是它区别与普通的物流仓储,拥有一些典型的新特征。
保税物流园区以及中心拥有政策优势,货品一旦进入园区及中心就会被视作是出口,期间不征收进口关税以及免批文,不受配额限制。同时也新创了货物的“入区退税”政策,改变了以前货物运往保税区后要等离境以后才能享受到出口退税的局面,为企业开通了一条降低运营成本、缩短供货时间的绿色通道。
保税物流园区及中心还存在功能方面的革新。它将港口服务拓展到成套服务,让港口和保税区之间产生良好的互动以此吸引国际配送、中转等一些增值且具有高附加值的业务更多的像中国转移。另外,保税物流园区及中心还被赋予整套齐全的物流功能,满足现在公司所追求的零库存、JIT无缝对接等新型的生产方式需求,并且实现在园区及中心内部对货物进行包装、分拣、拼装等一系列简单的加工。
真正做到了物流与制造的同步,不仅为一些深加工制造型企业带来了便利,也为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提供配套的服务。
最后,物流保税园区及中心在海关报关报检方面进行突破性革新,使得通关更加便捷。
它通过实施“区域管理封闭化、园区管理信息化、海关管理智能化、海关通关快捷化”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一次性申报、一次性查验、一次性放行的高效工作模式,并设立自动判别体系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实现了EDI无纸报关,直通式卡口的实货放行,在园区内开通了一条直通式的通关通道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通关费时费力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通关的效率。
基于这些鲜明的特点,截止2004年,在发展为期不到2年的时间内,我国综合型保税区累积共批准“入住”企业达37442家,其中三资企业占其中的37。8%,投资总额为489。18亿美元,合同外资为281。31亿美元,实际利用的外资达到145。6亿美元。而在2004这一年内,他所吸引的'投资总额就达到79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三资企业的投资额高达60亿美元,增长26%,占了投资总额的75%;合同利用的外资也大幅度提高至40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6%。实际利用的外资达到21亿美元,增长率达到14%。这些数据明显的显示出了保税物流园区及中心吸引外资的优势。
但是,保税物流园区及中心从提出到实行只有短短6年不到的时间,而它的出现又是在中国经济极不稳定的时期,加上它是属于盈利型企业各个物流园区及中心之间存在着竞争性的关系,所以它的发展是极不成熟。就对于成套设备进出口方面,其设备本身体积大主要部件不易拆解、一机多箱和收发货人所在区域不同的特性,在运送方面就存在了不少的漏洞与问题。
首先,由于整机设备的通常个头比普通货品要大出许多,如果成套设备采用整机运送的话又会大大增加运输方面的成本,所以在装箱时一般都会把整机的多个部件分装起来放在多个箱子里,在收货人进口后到达另一目的地再组装起来使用,这比其他货品多出来的工序在发展不完善的物流园区及中心的运转中又会出现问题。首先,要在主管地的海关做预申报,把整一套的设备的信息打在一份报关单上,按照整一套的设备来申报,再在运输时对应车辆装箱的明细,车号对箱号一一对应。设备进入园区卡口时,又要将所有车辆整齐集合号由报关员带着出口的报关预录单一一审核进行过关。而设备进口过海关时,也需要这样详尽的步骤来保证设备的齐全。这种看似全面的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却不被一些物流园区所接受,因为在多元化货品运输中现有的物流园区及中心还没有能力彻底解决这种类型的货物报关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成套设备的出口方的发货人和进口方收货人分别处在国内分属不同海关管辖的企业,进出口方面也容易出现编号不一致的问题。当出口方的客户是以进料加工方式出口设备时,就会出现发货方的《进料加工手册》和收货人报关单上面的货物品名有出入,这时对于同一个设备的名海关会认定有差异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按照保税物流功能的规定,保税物流园区及中心内只提供简单的加工,并不涉及改变货物名称及功能方面的效用。这样就会使得设备无法通过园区走货。而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将设备出口海运到香港等地后在运返回国内在解决,这种类似于“港澳台一日游”的方案不仅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以及浪费运输时间,也体现了物流园区及中心发展的不成熟。
以上出现的问题虽然对保税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的运营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也充分可以说明保税物流园区及中心还尚处在成长发育的阶段,需要有更加有效的政策和手段处理这些问题,使保税物流更好的为产品设备的进出口提供服务。
结语:
通过上述分点分段的浅析不难发现,在中国产品与设备进出口上,********下了很多的功夫,而中国质量认证体系中心、中国进出口银行、物流保税区的建立更是对产品和设备进出口管理跨出了里程碑式的脚步。而中国在这几十年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证明了这些部门的设立是正确的。今后,这些部门将更加促进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扩大机电产品和设备出口中尽其最大的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力量。
参考文献:
[1]刘湖、杨炘。技术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信贷政策研究——成套设备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印象[J]。科技导报。1996。1。
[2]李怀林、李杰、陈鹏。中国进出口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进出口质量认证中心。检验检疫科学。2000。4。
[3]潘有庆。浅谈通过保税物流进出口设备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上海明洋国际货代有限公司。经营管理。2011。1。
[4]胡向梅。浅析我国保税物流园区[J]。北京:北京京东方电科技有限公司。消费导刊。
2009。1。
[5]杨阳。进出口银行大力支持大型机电和成套设备出口——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J]。科技兴贸利在千秋。2000。10。
[6]闻雁。中国进出口银行努力为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金融服务[J]。北京:中国进出口银行。管理机构。1996。
[7]王晋斌,李南。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
[8]倪益瑾。成套设备——发展机电产品出口的重点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主任倪益瑾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加强机电成套设备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摘要)[J]。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师姐机电经贸信息。1993。
[9]韩伟。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电力设备出口良好发展——受访对象: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电力行业分会秘书长陈娟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委员郑国伟[J]。电力设备。2008。11。
[10]肖石。抓管理讲效益重质量树信誉努力扩大我国成套设备出口——中国大千技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汉温采访录[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4。8
【我国成套设备进出口管理体制的发展及变革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我国农村基层体育管理体制研究论文10-29
在变革中发展论文参考04-19
我国电子竞技产业发展研究论文02-09
市场经济下对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体制的发展对策研究论文12-30
论文人画的发展与变革05-02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比较研究论文04-14
有关我国流通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02-06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缺陷与完善论文12-25
变革型领导理论应用发展的论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