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论文

2021-06-25 论文

  摘要:在介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现状,阐述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果,提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尽管世界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一,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依然不变。我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存在着农业人口多、自然资源缺乏、生产力水平不高三大特点。我国现有人口13亿人,农村人口近6成。土地情况是山地、丘陵占主体,多属干旱或半干旱地,地少水缺是我国自然资源贫乏的主要特征。就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能力而言,我国仍处于低水平状态。当前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化学肥料当季吸收率和灌溉水的保蓄率均在30%~40%之间,而发达国家这三方面指标均高于我国1倍左右。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仍以传统农业技术为主,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亟需提高。据调查,全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30%以上,平均受教育年限6.87年,拥有技术技能的农民不到5%。农业人才的数量比较少,每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约4人,666.7hm2耕地约5人,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6.7hm2耕地平均拥有1名,农业技术人员、农业劳动力接受农业教育或培养达50%以上。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农民家庭联产承包为主,集体部分统一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为辅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摆脱贫穷落后局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水稻、小麦、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作物总产量大幅增长,农业生产已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为整个社会的稳定、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国民经济其他部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要很好地避免社会、自然等方面诸多农业发展的障碍,仍要从政策与科技两方面来抓,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陈旧、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大幅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建立健全农业科研管理体制,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率,把我国农业生产推向新台阶。

  1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科研体系主要由国家、省、地市3个层面构成。农业科研的基层是地市级,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我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是在195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在各地相继建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直接与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户接触,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开展所辖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新品种选育和试验示范等相关工作;依托农业科研站的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对区域内的种植环境和种植历史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区域特色农业,为农业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大力建设农业综合试验基地,这一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平台,扩大先进农业技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广泛深入地调查区域农业资源状况,评估物质技术装备能力和农业生产潜能,确定农业科研目标和步骤[2]。目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着力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劲的科技支撑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发展上的障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事业费、人头费、科研经费和政府补贴方面,有着较大缺口。根据农业部2005年的研究资料,国家级、省级、地级市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占全国农业科研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1.9%、50.2%、34.1%。2005年全年农业科研投入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分别为22.41亿、46.65亿、23.01亿元。按照人均经费计算,国家级多于省级,省级多于地市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分别为19.73万、9.71万、7.05万元。对基层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科研手段落后,基础设施陈旧。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体制改革中对经济效益的片面追求,忽视对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研重点等方面的建设,未能很好地形成良性互动。同时,对农业科研的公益性认识不足,对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职责功能认识较为模糊。当前,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是众多的农民,家庭式经营的.广泛性和农业技术应用的分散性,要求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3]。

  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农业科学技术是从农业生产领域总结或从科学试验中获得农业生产工艺操作技能和方法,是当前应用的技术成果和将要普及的技术成果。从农业技术研究的层次来看,国家、省、地市级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各有侧重,国家、省院以基础研究为主,基层则侧重于应用研究。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按技术效用分为农业生物技术和机械工程技术。农作物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技术研究,生产布局及栽培技术研究等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内容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重点,研究的目的很明确,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基础上,增加农业总产量。提高劳动工效的机械工程技术,在我国也有较大发展空间。从我国农业资源的具体情况来看,仍偏重于生物技术研究。生物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太空育种、高设栽培、信息传输等高精尖技术研究,正把农业科研向纵深引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

  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是衡量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和发展贡献的重要指标,我国目前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到40%,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高出近1倍[3]。1985年春,《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与实施,拉开了我国科技领域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在“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下,提高了广大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以课题研究小组的科学实验,在科研院所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强化科研手段,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内引外联,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然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给农业科技成果如何转化提出了新的课题。经30多年的实践,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呈现出研究开发并重的格局。中央到地方各级农业科研院所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这一课题作出充分而细致的研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改革政策措施。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大力倡导科技创新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究开发多渠道的转化模式。如联合创新型模式,是科研、生产、市场三者连动整体方案的落实,它基于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影响力大、科技力量强、涉及范围广,是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在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先导。依据专业特点不同,创新了技术转化型模式、社会化服务模式、公司订单型模式、技术转让型模式等。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多模式转化于农业生产实际过程中,既符合农业科研专业分工特点,也更好地衔接了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推进了基层农业科研的发展。从作用面来看,紧抓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新专家培训型模式。农业科技技术在农业生产中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武装农业劳动者,旨在提高劳动技能。二是物化技术的普及。通过媒体讲座、田头指导,将先进科学技术直接传授给农民,效果立竿见影。近来,电子传输技术在农业生产指导上应用,远程服务方式,正在开发中。

  2.2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措施

  农业生产和发展涉及到科学研究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和广泛的分散经营农户,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要从多方面入手[4]。一是大力提高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等成果的接纳能力;二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成果传递功能,不断总结经验,做好当前条件下的技术普及工作;三是调整农业科研管理体制,减少重复研究课题,强化应用技术研究,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一大任务。

  3结语

  农业科学研究单位有别于农业生产经营部门,农业科学研究是社会公益事业。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与开发孰轻孰重问题,仍有异议。科研加创收的运作在摸索中前进,经过一段不平坦的路,发展到今天。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在细胞学水平上以应用科学研究为主要内容,投入力量加大成果转化力度,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是必要的,态势是积极的,也是符合国情的。至于今后会怎样的发展,科研与开发的位置如何安排,会依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所变化。要发展现代农业,除了加强科学研究事业,同时要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的生产力。各级领导是否充分认识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关系到该项工作能否很好落实。要突出宣传,加强科研管理工作,让社会多方面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要勇于创新,才能把基层农业科研单位推向公众。

  4参考文献

  [1]朱道华.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段仁周.基层农业科研单位加快科技创新的对策探讨[J].农业科技管,2008(8):44-46.

  [3]黄大金,周清明,李东辉,等.湖南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275-280.

  [4]李风琦.湖南省生态营销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50-5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应对论文11-04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研究论文11-05

黑龙江垦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研究论文11-0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论文11-04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及对策论文11-04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策略的论文11-02

热带农业科技转化风险研究论文11-03

农业科技传播成果转化研究论文11-03

浅谈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