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旅游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业旅游论文1
一、双塔区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发展方向
随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更多时间的增加,城市居民还必然进一步要求食品的新鲜安全,乃至要求回归大自然、休闲度假以及体验农业文明。同样,随着旅游城市的发展,围绕着休闲娱乐发展多功能农业,经过规划设计,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提高农民收益,为市民提供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学习娱乐的场所。
1.位于双塔区长宝营子乡的骆驼山子生态旅游风景区,面积34.2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0%以上,木本植物29科85种,草本植物24科52种,野鸡、野兔、黄羊等野生动物经常出没,梨树面积万余亩约20万株,其中树龄超百年、树型优美的老梨树1000余株,有梨树沟之称,另外景区现有骆驼峰、石佛、梨花仙子、龙吐圣泉等多处自然景观,是现代化都市农业的产物。
2.朝阳天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长宝乡海里村,占地200亩,建高标准温室大棚60栋,以绿色水果采摘为主,主栽作物为草莓、黑莓,元旦春节过后正是草莓上市旺季,春季过后黑莓也将成熟。
3.金华园旅游观光农业园选址在长宝乡海里村,占地200亩,其中转让10亩、流转190亩。规划新建旅游观光服务用房6000平方米,连体智能高标准温室3栋18000平方米。园区规划建设五个区:设施农业区、田园风光区、嬉水区、水果采摘区、餐饮住宿区。
4.嘎岔有机蔬菜采摘体验园选址长宝乡嘎岔村,占地500亩。园区规划新建冷棚300亩,大田蔬菜200亩。以生产时令有机蔬菜为主,规划建设两个区:种植体验区、旅游采摘区。5.坐落于桃花山下的桃花山风景旅游区,原生植被郁郁葱葱,覆盖率75%以上,可开发面积达6000余亩,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民俗旅游特色的生态观光园,集“采摘鲜桃,登山健身,品尝风味,体验民俗”于一体,每年“三月三”“九月九”举行热闹的桃花山庙会,是一个高雅与民俗共融,休闲与采摘交汇的旅游胜地。
6.朝阳天宁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桃花吐镇荒地村,有玻璃日光温室2座,栽植稀有水果及花卉,以采摘绿色草莓为主的高标准日光温室20栋,采用无土栽培和水肥一体化的种植方式进行作物管理,吸引八方游客放心品尝优质水果。
7.孙家湾乡是远内外闻名的“大枣之乡”,每到枣熟的季节,都会吸引众多市民来此采摘,品尝大枣的甜脆与鲜美。
二、结论
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与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农业系统,其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关键任务是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和示范功能,向农业的广度、深度扩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双塔区的城郊农业将以现代农业中的旅游观光农业作为发展方向。以服务城市、改善生态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实现功能多样化、布局区域化、设施现代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安全化、景观田园化和环境友好化。
农业旅游论文2
摘要: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加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等特点,致使农业生态旅游成为国家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发展中也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生态旅游含义与特征、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业生态旅游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历经持续发展进而扩展到世界多个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以绿色、环保为经营发展理念,借助于农业生产,将农业与旅游景观有效融合,既达到了旅游业的休闲娱乐目的,又实现了旅游业发展的低碳环保目标。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推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针对面临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业生态旅游含义与特征
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农业生态旅游业的飞速推进,发展中国家纷纷抓住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契机,通过农业生态旅游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笔者就农业生态旅游的含义、特征以及意义分析如下。
1.1农业生态旅游的含义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农村生态文化为指导,以低碳环保为目的,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规划原则,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布局整合和科学规划设计,将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效地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集旅游、休闲、体验民风民俗、健康环保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新形式[1]。由于该旅游形式贴近自然,灵活多样,便于实施推广,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发展中国家更是通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推动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1.2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
1.2.1环境保护有效性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接踵而至的环境危机日益升级,环境保护问题现已上升为国际热点话题。在旅游业发展方面,通过转变传统模式为农业生态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生态农业的生态优势,进行环境保护科学布局,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1.2.2农业生态依托性农业生态旅游突显出生态农业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旅游业以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契机,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把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及成果,通过展示逐步形成新型农业生态旅游。可见,农业生态旅游以农业生态作为支撑点,对农业生态的依赖性很强。
1.2.3乡村文化融合性由于乡村文化能展现不同地域特异的民风民俗,能显现当地保留的历史文化资源,能激发人们参与的热情,因而致使乡村文化成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通过对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融合,让游客感受到农业生态景观与特异乡村文化融合之美,为游客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审美享受,提升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品位。
1.2.4活动形式趣味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生态农业旅游的活动形式设计上加入了趣味性的设计理念,如在景区设计建成特色农产品种植实践园及采摘园,建立农耕活动基地,开展科技农业展示及民俗文化欣赏活动等,通过多彩趣味的活动形式为游客带来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乐趣与享受[2]。
1.3农业生态旅游的意义
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合理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减少因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有效地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3];有利于慎重地传承地域传统文化,保持自然文化的完整性,实现旅游与文化的和谐融合;有利于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增强城乡交流的频率,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全面协调农业生态旅游的功能价值,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在20世纪中期,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并通过旅游业带动了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已经日渐成熟,其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及特点构建了适合国家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模式,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1政府扶持模式
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生态旅游的不断开发,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积极给予其经济与政策上的支持,对农业生态旅游进行全面的调控及管理,进而建立了政府扶持模式。构建该模式的典型代表为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巴厘岛由于自然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故于20世纪60年代末,印度尼西亚政府将其规划为国家最重要的农业生态旅游景区[4]。印度尼西亚政府通过向世界银行贷款注资建设巴厘岛农业生态旅游,在巴厘岛规划并建设完备的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多样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延长农业旅游土地的租赁期限,改善农业生态旅游的投资环境,利用低息贷款、减免相关税收以及降低营运费用等方式鼓励投资者开发巴厘岛农业生态旅游业。由于政府的强力扶持,巴厘岛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日趋完善,观光游客与日俱增。
2.2居民参与模式
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土地面积大、农业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众多等特点,政府鼓励农民通过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增加收入,进而提升农村的文化素质及经济效益。以中国广西平乐县瑶族乡居民参与模式为例,政府在该模式的构建中起着引导、支持及保障作用[5]。居民作为该模式的实践主体,合理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积极从事旅游设施建设,充分参与旅游方案规划决策,全力解决旅游引发的疑难问题,有效进行旅游基础知识及技能培训,强化资源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开展居民参与模式的农业生态旅游,中国广西平乐县瑶族乡现已成功脱贫致富。
2.3旅游环保模式
由于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力量不足等原因,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时选择以低碳环保作为发展方向,从而构建农业生态旅游环保模式[6]。如墨西哥的坎昆岛,该岛风光旖旎且植被丰富,在农业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通过全面把握优势资源开发,合理选取人性化环保旅游设施配置,积极实施旅游生态保护项目规划。规划设置旅游项目充分渗透环保理念,在旅游活动形式及内容的设置上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旅游环境简单而质朴,吸引了大量向往自然,释放压力的游客,进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旅游境界。同时墨西哥的坎昆通过构建旅游环保模式带来了旅游业的巨大商机。
2.4民俗节庆模式
发展中国家都具备特色的民族风情及传统节日,部分发展中国家以民族节庆为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契机,通过将农业生态环境、文化与民族传统节日相融合,达到吸引游客前往观光旅游的目的。如越南老街省沙巴县大坪乡,其为多民族聚居地,具有悠久的民族文化传统,汇集丰富的民俗节庆特色[7]。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方面,把握民族各异的风俗节庆契机,融合丰厚的农业自然资源,规划建设民族特色风情的配套设施,开发民族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形式,打造富有强大引力的旅游项目,推进地域特色旅游商品流通,深化旅游产业的稳健发展。
3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世界各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业生态旅游备受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发展中国家积极抓住这一经济发展契机,大力发展本国的农业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问题,对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尤其重要。笔者就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3.1政府认识缺乏,管理缺失
发展中国家在本国农业生态旅游的支持力度上强弱不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未意识到农业生态旅游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刚果、利比亚等部分非洲发展中国家,其政府在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管理职责不清,宏观调控缺失,监管力度缺乏,导致农业生态旅游失去活力。可见,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管理缺失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2资源开发盲目,意识模糊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部分发展中国家盲目扩大农业生态旅游的规模,如非洲的摩洛哥、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其大力开发农业用地,加大耕地上的娱乐设施建造力度,忽视资源优势,未进行科学规划,盲目开发无优势的耕地,导致耕地面积急速减少,旅游业发展不尽如人意,浪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未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3环境污染严重,整治不力
目前,部分发展中国家旅游经济发展迅猛,产生的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严重,典型代表如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巴厘岛虽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飞速,然而由于旅游开发者规划设计思虑不全,未建立合理的环境污染防治计划[8],对产生的污染性废弃物随意排放,规划建立配套设施欠缺环保意识,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的多重污染,严重影响游客游览观光的心情,阻碍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4服务质量欠妥,服务理念欠缺
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时,大部分是放任其在市场竞争中自主发展的,政府往往疏于管理,导致旅游服务质量降低,如中国的部分农业生态旅游景点旅游服务质量不佳,表现为在旅游发展中服务理念欠缺,不注重旅游区从业人员服务意识的提升,使得旅游区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许多从业人员临时上岗,缺乏规范的培训与管理,导致应对旅游区游客的突发状况及污染景区行为无合适可行的解决办法,不能有效地引导服务游客,致使游客对旅游产生负面情绪,因此不利于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5形式特色不明,吸引力有限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在内容以及形式上具有明显的相似倾向,致使农业生态旅游引力缺失,如马来西亚、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农业休闲度假村,其表现为地域及文化特色突显不足[9],旅游活动形式较单调,旅游趣味性缺乏,导致游客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吸引力有限。形式特色不鲜明的问题严重影响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4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因此,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4.1政府发挥调控职能,强化管理意识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将旅游业作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但是依然存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对农业生态旅游支持力度欠缺,忽视对农业生态旅游的监管,导致农业生态旅游在市场竞争中出现发展混乱以及停滞不前等现象。因此,要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在政策利导上,制定促进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法律政策,发挥法律政策的引导保护作用;在资金扶持上,政府要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增加旅游接待服务的资金投入,加强旅游交通建设的资金扶持,扶持旅游企业吸引外资投入;在活动宣传上,政府利用对外大型活动加大本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宣传,以农业生态旅游作为活动宣传主题,从而提高国外游客参与度;在监管职责上,明确监管职责任务,划清监管职责范围,培养监管科学意识,提升监管者的综合素质,从而给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强有力的支持。
4.2资源开发因地制宜,提升配置高度
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合理开发是农业生态旅游顺利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然而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了拓宽本国农业生态旅游的范围,盲目地大肆开采农业耕地用于建设旅游设施,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破坏。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上,充分合理地进行资源开发异常重要。在资源环境选择上,要立足实际情况,考察自然条件,思量环境劣势,谨慎开发选择;在景区规划设计上,要合理规划项目,突显农业优势,降低耕地浪费,保持生态和谐[10];在客源市场吸引上,要实现交通便利,旅游发展条件优越,经济承载轻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适宜基础设施建设设计合适的旅游形式,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只有通过因地制宜地开发资源,才能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3景区加强环保规划,加大整治力度
发展中国家的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重点任务,生态环境如果保护力度不够,景区污染现象整治力度不足,将直接影响农业生态旅游的稳健运行,因此,加强景区的环保规划及整治力度刻不容缓。在景区设计上,要扩大保护区域范围,实际规划合理缓冲带,营造健康环保的景区安全系统;在景区交通规划上,要修建景区生态小路,倡导徒步观光赏景,控制交通工具流量;在污染整治上,要控制工业污染排放,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加快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实现景区废弃物集中处理,加强景区配套设施的完善;在水源保护上,保护自然水源环境,规划景区绿化工程,保持地表水源通道完整,防止地下水源污染。通过对农业生态旅游景区的环保规划及整治,为农业生态旅游注入新的生命力,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
4.4员工强化管理培训,增强从业素质
当今世界农业生态旅游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然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管理及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薄弱,解决问题技巧欠缺等现象。可见,只有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才能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及服务意识,才能确保农业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11]。在培训类别上,可实施统一与专业培训相结合,对全体员工开展全员培训,提升全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意识,增强问题处理技巧,对于管理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升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素养,增强管理艺术;在培训形式上,可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就旅游基础知识与服务基本意识等进行集中培训;对于专业性理论与专业服务艺术行为等,进行分散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组合,对于具体的服务要求及价值体现进行理论学习,对于抽象的问题处理艺术及技巧可通过实践操作培训;在培训考核上,要体现理论考试与实际评比相统一,对员工培训效果予以科学合理的分析及奖惩。培训是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实施的任务,只有正视并合理开展培训,才能实现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推进。
4.5地域特色充分显现,提高景区吸引力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可通过地域特色的发掘与民族文化的融合得以实现,突显地域特色可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旅游设施可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建设,旅游形式可融合民族风格进行规划,旅游内容可突显独特农业景观进行讲解。随着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旅游产品作为旅游的辅助产业应运而生,在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上要结合地域特色,在设计上彰显地域文化内涵,突出环保性、艺术性、实用性、品牌及便于携带等特点,从而增强景区吸引力,为农业生态旅游带来生机,促进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李长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3]袁京平.发展中国家的旅游业[M].北京:中国商贸出版社,2003.
[4]郑铁.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5]方士明.国际旅游信息系统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6]曾坤生.生态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改革与战略,1997(4):15-16.
[7]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国际市场,1998,18(3):38-40.
[8]佟敏.浅谈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J].美中经济评论,2005,40(3):51-52.
[9]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2-103.
[10]吴德慧.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经验研究[J].世界农业,2012(4):23-24.
[11]凌虹,吴长年,王鹏.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业开发[J].农村生态环境,1999,15(3):28-29.
农业旅游论文3
随着我国经济地不断增长,旅游业逐渐向多元化、跨领域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形态,正逐步受到世人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当前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新的建议。
一、休闲农业的定义
学术界对于“休闲农业”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已有的各方观点,本文认为休闲农业是以“三农”为基础,以农业生产、农事活动、民居民俗、文化遗迹等农业资源为代表,以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兼具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特性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
二、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华夏城乡游”主题年开始,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休闲农业更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2015年3月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主要属于综合型,大都集旅游观光、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餐饮服务、科技教育等于一体,进行农、林、牧、副、渔的综合性立体开发的。
三、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规划,产品结构不合理
当前市场上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主要由农民个人及乡镇企业自主开发经营,缺乏科学规划的有效指导,一味追求旅游要素的广而全,缺乏自身特色,产品结构单一,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和重游率。
(二)忽略文化内涵,产品档次不高
我国部分地区在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上忽视了其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导致产品同质化较高、文化品位低,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形成高端产品,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欠缺体验元素,产品体验不理想
目前我国大多数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还处于农业观光、瓜果采摘等初级形态,无法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落实到农业生产和劳作的全过程中去,同时缺乏科技感和时代感,降低了游客的产品体验,制约了休闲农业的发展。
四、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一)产品开发的方向
1.突出产品特色,培育地方品牌
稀缺性及独特性是旅游产品市场吸引力的保障,我国农业资源种类繁多,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有选择性地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打造出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2.深化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偏高,整体市场处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亟需深挖其文化内涵,提升文化附加值,以期开发出较高文化品位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3.提升产品体验,加强科技投入
体验性元素是提升游客旅游参与感的关键,要通过引入现代科技,增强产品的体验性和科普性,推动休闲农业体验项目的提档升级,让人们直观地体验农业的生产、生活,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二)产品开发的类型
随着休闲农业与旅游业的不断融合,各行业的生产要素逐渐向其聚集,促使了新的产业集群与主题业态的产生,催生了与养老、养生、地产、文化、体育等相结合的“农业+N”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发展类型。
1.开发与养老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根据2015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16.15%,共计2.22亿人。由此可见,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养老旅游必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各休闲农业园区可依托特有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田园怡情、山水养性的高品质老年疗养院、老年公寓及养老社区等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确保了社会效益的提升。
2.开发与养生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随着我国步入小康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开始关注养生,养生旅游成为时尚。休闲农业园区可根据自身丰富的生态元素、民俗元素及养生资源开发森林浴、山珍食疗园、芳香草木SPA等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打造地区农业特色的康体养生福地。
3.开发与旅游地产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传统的休闲农业园可凭借自身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卖点,大规模开发住宅地产与旅游配套设施,将单一的观光园区打造成具有综合配套设施的休闲农业旅游社区,进而向休闲农业的旅游产业集群迈进。因此,休闲农业园区可根据自身农业资源优势打造农俗体验村、农业度假庄园、农业旅游小镇,依托旅游小镇反哺农业,为休闲农业提供物质保障。
4.开发与文化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高品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正逐步受到市场的青睐。休闲农业园区应利用其独特色民俗文化和农业历史知识打造少数民族风情寨、农事体验园和农业文化风情园,借此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学习,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5.开发与体育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
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及北京奥运会之后,运动和旅游相结合的体验型体育旅游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休闲农业园区可根据特色民俗、森林河流,开发出如龙舟赛、漂流、滑雪、登山、马术等与体育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提升园区经济效益。
农业旅游论文4
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协同生存环境的变迁而创造并传承至今的农业生产生活的知识、技术、经验、景观等的系统集成,主要包括传统的农耕技术与经验、生产生活制度与工具、农耕民俗与信仰、农业产品和景观等[1]。囿于传统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力机会成本增加、专项保护资金短缺等现实因素,农业文化遗产作为还原社会生活历史记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基石”的原真性、活态性、复合性等正面临着被冲击、被边缘、被破坏、被遗忘的境遇。因应“乡村振兴”“美丽中国”等国家战略,在景观、旅游层面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探索保护式旅游开发,既是对原真性的扬弃,又是对活态性的传承,更是对复合性的关照。
一、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现实基础。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创造了桑基鱼塘、太湖溇港(塘浦圩田)、淡水珍珠养殖等农业文化遗产,成就了“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的美誉。
二、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核心要素是遗产,主要功能是确立地方的文化身份、定义地方的文化坐标,与传统意义上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本质迥异。从旅游资源的范畴来看,农业生产生活的知识、技术、经验、景观、生物多样性等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不可或缺的元素。
1、绝不能忽视社区的重要性。
农业社区是农业文化遗产存在的空间载体。作为农业社区生产、生活的最基本单元,农民不仅是农业文化遗产创造、传承、保护的主体,而且是保护式旅游开发的主体和利益相关者[2]。因此,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式旅游开发必须保障农业社区的利益、关注农民的诉求。以湖州桑基鱼塘系统这项已经存在了2500余年的古老生产模式为例,受经济效益的驱动,农户偏重规模化发展特种水产养殖;重养鱼、轻养蚕导致基、塘比例严重失调,破坏了鱼塘深挖、垫高塘基、基上栽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农业生态系统循环。
近年来,湖州市南浔区通过建立保护管理机制、制定保护发展规划、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等途径,对桑基鱼塘进行系统的保护性开发。在现存4000hm2桑地和10000hm2鱼塘的基础上,又新建了近1333hm2的果基鱼塘、油基鱼塘、菜基鱼塘,依托古村荻港、休闲浔练等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精准发展休闲观光体验的农家乐、渔家乐,实现了历史价值与旅游开发、传承保护与经济产出的和谐共赢[3]。
2、要特别注意资源的脆弱性。
保护式旅游开发在本质上仍属于旅游的范畴,对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一种人为的干扰。设若干干扰达到或超越一定的临界点,势必对农业生态景观、文化景观等基底的承载力产生破坏,进而打破农业文化遗产生态系统的平衡。脆弱性不仅体现在农业文化遗产的可视景观要素上,而且还内蕴在无法直接观察到的文化集体记忆中。由于气候、地形地貌、水土资源的多样化,加上不同类型的地理实体中农业要素在数量、质量、结构比例、组合方式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农业文化遗产的地域特色鲜明、文化脆弱性很强[4]。
因此,保护式旅游开发既要关注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价值,更要尽可能减少旅游开发对地域文化、村落精神的冲击、涵化。南宋时期,叶金扬发明并在当时德清县的钟管、洛舍、雷甸、十字港一带推广附壳珍珠养殖技术,实现了珍珠从自然界的偶然形成到有意识的人工自觉培育的转变。发轫于此、延续至今的德清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目前已经涵盖了人工植珠、鱼蚌混养、品质鉴定、加工及深加工等技术要素和以放鱼秧、请财神、拜塘头五圣、吃鱼汤饭等珍珠文化民俗。长达8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珍珠的大规模人工养殖并未给德清县带来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反而是现代化的养殖技术带来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德清县的珍珠养殖业。
3、应审慎决策旅游发展模式。
将物种、景观、生态、文化等要素的多样性合理、精准转化为保护式旅游开发的吸引物,形成遗产认知,感受地方认同,是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内生动力与可持续源泉。教育、科普功能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核心功能,需要科学设计保护式旅游开发的项目、线路、产品,增强遗产地及利益相关者的内源性保护意识,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知识、技术、经验的代内、代际传承。
因此,简单的农家餐饮、休闲观光项目或高端度假旅游、温泉旅游、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的旅游方式,都不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应有的题中之义。在进行保护式旅游开发之前,必须开展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系统影响评估与风险防治;保护式旅游开发完成并投入运营后,对原住民、游客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引导,最大限度地减少旅游开发对活态性、多样性、复合性的冲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模式必须是基于农业社区的、协同自然和文化多样性的、承载有形物质形态和无形非物质价值、兼顾历史脉络和现时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体,否则开发即破坏,这将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
1、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一般指搜集、典藏、展陈、研究自然与人文遗产实物的机构、场所,面向公众的开放性、非营利的常态化与知识服务的教育功能是其主要表征。采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博物馆模式,可以通过场景复原、工具展示等方式,活化传统农业生产生活历史的真实感,激发原住民及游客体验的认同感;还可以作为研究普及的基地,围绕史实考证、动态保护途径及体制机制等开展研究工作,举办相关的主题论坛与培训活动。就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特征、现状来看,可以采用主题博物馆的模式进行保护式旅游开发。
譬如,可以借鉴德清县现有世界最大的珍珠博物院———欧诗漫珍珠博物院的成功经验,整合钱山漾文化交流中心(中国蚕桑丝织技艺非遗传承中心)、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历史文化博物馆、南浔国丝文化园、丝业会馆、辑里湖丝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展示馆等资源,创建中国蚕桑文化博物馆,用高科技手段再现古代蚕桑丝织情景,传播农业文明精华;在采取静物展现的同时,充分挖掘、发挥与蚕桑丝织相关的节庆习俗、民间技艺、手工产品、菜品饮食的资源优势,结合含山蚕花节、新市蚕花庙会创意主题习俗体验,提升原住民、游客的参与度,拉动节庆消费。
2、参与体验式。
从旅游的六要素来看,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主要停留在“吃、住、游、行、购”中的二至三个层面,娱的要素基本缺失。参与体验仅停留在垂钓、采摘等项目,种养殖、捕猎、科普等环节有待于进一步衍生、拓展。就实际操作的时尚性而言,可以借鉴我的世界种植赛、村长征战团、全民农场、开心茶园、领主时代等网络游戏的模式,在桑基鱼塘、淡水珍珠养殖等农业文化遗产的非核心保护区或周边区域适度打造类似的田园综合体,让游客充分感受虚拟与现实并存的体验。
此外,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式旅游开发也可以选择无景点式的深度体验游。破除走马观花式景点衔接和模式化行程的痛点,在农业文化遗产地自主安排行程,或在田间地头种菜牧渔,或在村落小巷闲庭信步,或在溇港塘浦泛舟醉美。湖州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先发优势明显、农耕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农业文化遗产原真性保存完整,完全具备“大花园”的功能特征和开发潜力。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湖州市可以参考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江西万年世界稻作文化主题公园、浙江诸暨中国香榧森林公园等地的经验,按照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的原则,加快推进农业文化遗产无景点主题公园的建设,让原住民、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5]。
3、集装组合式。
季节、气候是影响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整合、协同区域内现有的旅游资源。此外,游客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消费能力等属性上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其旅游需求的分众化。集装组合模式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实现大众化、形成产业链、凸显品牌效应的最佳开发模式之一,在最大限度吸引客源、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的同时,也能有效补齐农业文化遗产空间布局分散、旅游功能不强、旅游产品单一等短板。
当前,集装组合模式在国际、国内展现了良好的运用前景。但囿于目前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规模相对较小,集装组合模式主要还是停留在旅游产品的层面,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的四级联动机制尚没有完全建立;同时,桑基鱼塘、太湖溇港(塘浦圩田)、淡水珍珠养殖与竹文化、茶文化、湖羊文化等农业文化遗产又有着地域的不可复制性。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式旅游开发,可以采取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滨湖旅游、名人旅游等集装组合的方式。譬如在中国蚕桑文化博物馆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集装组合钱山漾遗址发现者———慎微之的故居(纪念馆)以及以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为代表的南浔丝商群体故居、产业遗存等名人旅游资源。
四、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路径选择。
1、建立机制、摸清家底,抢救式发掘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涉及领域宽广、构成要素丰富,诸如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遗址、原产地、生态与文化景观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技术、经验、制度、民俗等。湖州市要成立市、县(区)二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领导小组,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类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明确责任分工、整合项目资源、形成推进合力;科学运用依法赋予的设区市的地方立法权,在《湖州市桑基鱼塘保护区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适时制订并颁布《珍珠文化遗产保护区管理办法》《太湖溇港(塘浦圩田)遗产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并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纳入《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编制专项规划,划定核心保护区、次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以项目补助形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市、县(区)二级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领导小组要组织相关部门、科研院所、高校党校、社会团体立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民间根基”,编制《湖州市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标准》《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摸清家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建立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资源数据资料库。
分析、研判区域内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类型、范围,发布《湖州市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遴选确定并积极推动具有典型性、濒危程度高、挖掘利用潜力大的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外,要定期出版《农业文化遗产蓝皮书: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普查结果》等具有决策咨询参考价值的理论成果,引导、推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式旅游开发,为“乡村振兴”“美丽中国”保留弥足珍贵的生物、技术、文化基因。
2、产业促进、规范管理,开发式保护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原真性主要体现在它保护的是一种农民仍在使用并且赖以生存的耕作方式和生活方式[6],农业文化遗产地不是风景区,原住民也不是风景区的演员,保护式旅游开发更不是商业经济盈利的一块饼。然而,过分强调原汁原味,往往又难以调动政府、企业、原住民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更遑论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因此,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就是寻求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探索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的新思路。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众多,具备发展“第六产业”的先发优势。湖州市要立足于“中国美丽田园”“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创建载体,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地具有惟一性的产品,形成保护、开发、传承的产业链。湖州市可以整合桑基鱼塘丰收狂欢节、陆羽茶文化节、德清雷甸枇杷文化节、安吉白茶开采节、长兴古银杏文化旅游节、南浔鱼文化节等代表性农事节庆活动,创新年季月的营销模式,即年有主题、季有重点、月有活动,助推农事节庆活动向产品化、市场化转变;同时,要注重提高特色农产品、高端消费品和旅游纪念品的附加值,形成品牌效应。如桑基鱼塘可以围绕“舌尖上的健康”生产桑叶面、桑叶酒或特色菜品,并打上“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产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产品”品牌标识。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是提升游客重游度的前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尤其需要“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投资者、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通过技能培训、技能比武等途径,倒逼农业文化遗产地相关从业人员提升服务层次、保证服务质量。同时,要适时成立市、县(区)二级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领域的行业协会,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管理、整治产业秩序,完善、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世界丝绸之源”的旅游形象。
3、均衡利益、科研驱动,协同式传承农业文化遗产。
湖州市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对象既包括行政辖区内的资源,又容易对环太湖流域乃至浙江省内、国内相同或相近类型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产生马太效应。因此,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湖州市首先要注重辖区内政府、企业、农民等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资源分配,尤其要重视与浙江省内、环太湖流域周边地市如苏州、无锡、常州等的交流与合作。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政府要正确处理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尽可能保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的永续发展;要妥善解决区域内的利益均衡问题,以原住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为根本出发点,处理好农业现代化与传统农业、工业化与农业生产生活之间的利益关系;要主动协调、正确处理与杭州、嘉兴、苏州等拥有同质化农耕文明的地市的竞合关系,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市、县(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作用,柔性聘任、引进国内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农业、资源、生态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依托下乡调查、入村走访等方式,将传统农业生产生活的技术、知识等通过史实考证、口授、实地季节性农事等途径,利用现代影像技术有效保存,发掘、评估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专家咨询、技术指导。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式旅游开发能否成功取决于生态环境的质量,湖州市可以借鉴桑基鱼塘申报成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经验,参照环保、文保、非遗等思路与做法,在统筹农户的投入成本与受偿意愿,产生的生态效益等计算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资金、技术培训、市场开发、政策支持等多元化的农业文化遗产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要在核心保护区建立认养制度、志愿维护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容量监测(监控)体系,确保地理空间的生态环境与在此基底上塑造和建设的可视化景观要素交相呼应,实现活态的、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
农业旅游论文5
摘要: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旅游产业振兴计划要求农业旅游产业专注于开发休闲导向、创意特色型旅游项目,促进一三产业有机融合。研究剖析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内涵与意义;分析其发展现状并从缺乏规划、缺少特色和经营不善等角度剖析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不足;给出确立农业旅游产业的休闲特色设计,突出其文化创意设计和建设融合农业产业的全域旅游体系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创意农业;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休闲农业
一、引言
走“产业融合”式发展道路,是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然举措,也是推进农村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升级传统农业产业的现实选择。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主题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提出,要“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要“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在农业与旅游业领域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前提是,找寻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性,通过改变既有农业产业结构并弱化产业边界的同时,来重构产业新边界。休闲旅游产业是以满足都市型游客为主的消费者为目标,使其在观光旅游的同时放松心情,回归精神家园,这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氛围在文化层面相契合;与其他旅游形式的首要差别在于,休闲旅游令游客享有更多可支配的闲暇旅游时间来观瞻自然与田园,这与农业产业的生产场所在空间层面相重叠。因此,农业产业与休闲农业存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实现现代旅游业丰富发展、内涵式发展的必然举措。
二、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融合所产生的一种旅游产业新经济、新业态。它起源于1830年代的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并在1960年的兴盛于欧美旅游产业中。而我国的休闲农业产业发端于1980年代初的改革开放后,在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之后,逐步形成以乡土生活体验为主要内涵的旅游经济新增长点。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主要依托那些旅游资源具有优势,生态环境相对优美的农村和农业来展开休闲旅游活动,游客可以从中体验现代农业生产、享受乡土农村民俗文化和感受自然生态环境之美。我国的国内旅游人数在近五年以来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率,国内旅游人数从2013年的32.6亿人次增长到2016年的44.4亿人次,年均增长10.8%。其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收入亦持续增长,从2008年的560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逾7100亿元,年均增长33.65%。预计在“十三五”期间,我国的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接待人次和经营收入可以达到年均20%左右的增长率,到“十三五”期末突破一万亿旅游收入大关。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成长速度远高于国内旅游市场的增长速度,是旅游产业中新的增长点。近年来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头正猛,旅游产业的经济收入和社会效益显著,并已然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柱型产业。但是,当前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仍然存在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效能增长缓慢,产业发展未能兼顾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系列问题有待完善。
(二)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问题剖析
1.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缺乏规划性开发。当前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主要体现为“自发性”特点,缺乏在开发农业旅游资源的同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自觉性”。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规划落实力度有限,导致农业旅游资源开发陷入盲目性。多数农业旅游景区的开发门槛较低,这令部分经营者产生“开发成本较低”错觉,由此在短时间内容大面积涌现出众多的“农家乐”、“林家乐”、“渔家乐”等各类同质化农村休闲旅游项目。农业旅游项目的蜂拥而上产生了众多的重复性项目并导致行业内在低水平进行恶性竞争,从而妨碍整个产业的持续、良性发展。
2.休闲创意农业旅游项目模式陈旧且缺乏创意特色。根据艾瑞咨询公司在2017年对全国旅游用户的出行行为与选择因素所做的调查表明,当前我国旅游用户在选择景区时,其首要的选择倾向是诸如自然风景(79.2%)和森林公园(47.7%)等自然景观,其次是民俗古镇风情(56.6%)和历史遗迹(52.3%)等人文景观。游客对景区选择的首要考虑因素是景区风景特色(68.4%),其次是特色民俗活动(52.3%)。这表明游客的旅游行为偏好于自然生态型、民俗风情型的旅游景区,且对具有风景特色和民俗文化传统特色的景区有着更为浓郁的兴趣。而当前我国的农业旅游景区整体档次不高,特色不鲜明,融合全功能的综合性农业旅游体验型项目稀少。具有文化创意能力的旅游企业多在发达地区,而特色化农业旅游资源却藏在偏远山村,二者的空间分离导致了多数休闲农业旅游项目文化创意不够,未能触及农业文化底蕴和农耕文明的深层次需求。
三、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建构
(一)确立农业旅游产业的休闲特色设计
1.统筹布局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规划。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要点在于通过“顶层设计”的方式来克服产业供需结构失衡的问题,通过改善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品供给质量的方式来提升供给效能,确保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兼顾景区农户合理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实现产业有机融合。为此,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规划设计者需要“向下看”,以增加农户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规划设计进程中的方式,来确保规划方案接农户的“地气”,创出地方的“特色”。
2.特色开发与特色开发相融合。在设计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规划时,设计者需要规避传统的“看景、拍照、购物”等陈旧的旅游模式,而应当将传统的“行、吃、住、游、购、娱”等六要素升级为“感知、了解、体验、品味、探索”等五特色,结合不同乡村的差异化自然景观特色,风味各异的“历史、宗教、民俗”文化传统来设计差异化的旅游方案,以此帮助游客实现“求新、求奇、求特、求知、求乐”的“五求”旅游目标。
(二)突出农业旅游产业的文化创意设计
1.以民俗文化创意设计来重构农业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核。农村乡土民俗文化来源于聚居区内农户自发性创造、共享并传承的特色民俗文化和日常生活习惯,是属于普通百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旅游产业的文化创意设计者要着力开发乡土民俗文化的外显层,并将其与农业旅游整合为一体。农业旅游经营者可为游客提供观赏农村风景、品尝农家土特产、参与农作劳动,帮助游客放松心情,将乡土旅游活动的外显层活动内化为游客的感情趋同和价值观认同。游客的旅游活动不仅可以满足自我精神需求,而且以参与乡村旅游活动的方式来学习民俗文化,为民俗文化的持续传承、持久繁荣做出实质性贡献。
2.加大对农业旅游文化的保护与推广力度。农村民俗旅游文化是当地农民长期历史生活的积累,是不可复制的文化传统和旅游资源。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游客对旅游活动内容和质量也提出回归传统、突出个性的新要求。旅游项目运营者满足人们超越传统观山玩水的观光式旅游需求,充分保护乡村民俗文化并打造民俗特色文化旅游项目,着力开发“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旅游项目,引导游客体验诸如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云南红河稻作梯田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等传统积淀下来的农业作业文明,用风土人情、人文魅力来感染游客,增加其重游率。
(三)建设融合农业产业的全域旅游体系
1.以融合利益相关方利益方式来促进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休闲创意农业旅游产业发展并非旅游部门的个体利益,而是农业旅游景区内各类角色参与者的共同利益,这是由旅游产业所具有的较高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所决定的。旅游项目运营者需在突出自身主体功能基础上来整个各方利益诉求,形成县乡政府、村委会、村办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游客协同参与机制。县乡政府可以秉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以“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方式来增加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能力,并通过强大的外部投资来反哺农业旅游产业。为整合各方利益,地方政府可以创设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的“智慧之旅游服务平台”,在平台中整合旅游产业规划、农业旅游产业投融资、旅游人才培育、旅游技术研发、农业旅游信息整合等全产业链服务功能。
2.以全产业融合来扩张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价值链。首先要明确的是,此处的全产业融合的核心是“农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要以发展旅游产业为手段来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在此基础上,旅游运营者可将旅游产业价值链拓展到关联产业中,整合关联部门的资源,为游客提供“一揽子”的农业旅游服务,增进游客旅游体验质量。为此,农业旅游运营者需要采取“组团式”发展思路,充分激活全产业链的规模效应,打通农业旅游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实施“大健康”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着力促进农业旅游与传统中医药疗养相结合,与乡村养老服务产业相融合,由此形成医疗、养老、养生一体化的“大健康”农业旅游产业体系。农业旅游产业亦可与户外体育运动相契合,利用景区天然温泉、森林资源来打造温泉会所、森林氧吧等硬件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康体服务。
参考文献
[2]孙英杰.基于生态链的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策略探析[J].农业经济,2016(6):141-142.
[3]梁辰浩,夏颖翀.产业融合创意休闲农业旅游研究——以浙江休闲农业旅游为例[J].社会科学家,2016(5):85-89.
农业旅游论文6
一、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意蕴
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其经济伦理意蕴、生态伦理意蕴和社会伦理意蕴三个层面。
首先,经济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主要特性。随着社会发展,社会产业结构正在发生中重大的改变。第一产业的比例逐渐减少,第二产业结构和内容也在不断地优化,第三产业正在逐渐发展壮大。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主体的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层面,从属于旅游业的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部分,对于人民的经济生活和休闲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微观层面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集中表现在生态旅游市场中的各个主体,包括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伦理、生态农业旅游企业伦理和生态农业旅游消费伦理。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从属于旅游市场,旅游市场从属于整个市场经济。因此,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既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性,也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有属性。从市场角度看,生态农业旅游的经济伦理意蕴主要表现在生态农业旅游市场是否规范,是否有健全完善的道德规范和规则。道德规范和规则是市场发展重要的软基石,缺少道德规范和规则的市场很难健康有序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也是如此,其发展需要有完善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机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生态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内在特征。人类早期的旅行活动主要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精神体验和价值体悟。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旅游活动的主要载体,也是人类旅游活动的重要资源。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旅游是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按照人们的要求进行一定的改善和提高,形成各种各样的风景旅游区和良好的旅游环境,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由此可见,旅游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取之于自然生态环境又作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伦理不否定旅游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但是强调旅游的发展不能以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和发展都离不开农业资源和农村地区。从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生态农业旅游对于农村地区和农业资源的依赖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一方面也很可能造成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损害。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就必然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危害。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以上两个问题。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最后,社会伦理属性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意蕴的集中表现。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协调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生态农业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又是旅游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农民增收的社会价值是生态农业旅游伦理价值的集中体现。传统农业生产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效应不够明显,必须要开辟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生态农业旅游就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发展对于农村地区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农民增收上,旅游还加强了农村与城市的信息沟通,促进了农村生活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此外,为了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农村地区必须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建设、水电建设等。这些建设一方面有利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一方面又提高了农村人民生活的便捷性。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距,减少了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社会伦理价值。
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问题
生态农业旅游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业发展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以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生态农业旅游取得良好社会、经济和生态伦理价值的同时,也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伦理问题。
首先,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不够规范,其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规范性不强一方面表现在相关旅游法律的不健全,一方面表现在市场道德规范不明确。道德和法律规范的缺失主要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重视程度不够,一个是市场主体缺乏基本道德素质。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大力的支持才能真正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路径。我国政府在规划旅游业的时候并没有充分地重视生态农业旅游板块。政府将主要关注点投向了传统的人文景观旅游和山水景观旅游,农村农业资源的旅游价值并没有被重视。这就造成政府在宏观调控旅游市场发展时对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规范缺失。除此以外,市场主体的道德约束性不强也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突出的伦理问题。市场主体的“趋利化”造成市场竞争的混乱性,很多市场主体通过恶性竞争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市场主体的道德素质不高是他们忽视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辩证关系。
其次,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技术性不强,形式单一,文化科技含量低。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已经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但是仍然不可回避的是其开发形式单一,科技文化含量底下。目前较为普遍的开发模式就是根据农村既有的农业资源、生态景观等进行简单的包装宣传。形式非常单一,除了吃农家饭、做农家事、观农家景之外就没有其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了。游客在游览之后很难再次产生强烈的“故地重游”的动机。在当前旅游业“体验经济”大趋势的背景下,无法满足游客精神体验和文化体悟的生态农业旅游将会走向发展的“死胡同”。我国生态农业旅游有着广袤的旅游区域,但是文化科技含量普遍较低。
最后,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是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最直接的伦理问题。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生态农业旅游主体造成的,一个是生态农业旅游经营者,一个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在开发和经营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通过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来取悦部分旅游者,从而实现眼前的经济利益。另外,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由于自身素质水平低下和客观约束机制的缺失会根据自我喜好随意地损坏自然生态环境。从目前的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节后旅游景区一片狼藉的场面。生态农业旅游所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也跟当地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
我国生态农业旅游的伦理建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宏观层面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作为,中观层面企业敢于责任担当,微观层面旅游者道德自律。
首先,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农业旅游的价值和作用,积极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政府主导,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的确立来引导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发展。政府要充分认识和了解生态农业旅游对于旅游业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旅游地的实际情况确立基本的原则。市场具有盲目性和自发性,生态农业旅游市场亦是如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鼓励和支持良性竞争,打击非法和不道德竞争,保证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秩序井然。这是生态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此外,政府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吸引游客,另一方面也会有效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其次,生态农业旅游企业要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诚信经营的基本原则,利用道德资本来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企业的约束性首先是来源于法律,法律具有强制性,能够强制旅游企业在合法的轨道上经营。但是,如果完全依靠法律来规范约束的话,必然会造成市场管理的成本增加。除了法律规范外,道德约束也是非常重要,道德约束的成本较低。政府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市场主体的自我意志,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道德的作用。这样,生态农业旅游企业才能真正地承担其社会责任。旅游企业还应该建立旅游监察机构,对市场上的旅游企业进行监督和监察,保证旅游企业能够在责任范围内从事旅游经营活动。
最后,加强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提高旅游者消费理念和增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自律性。旅游者的消费理念正确与否将会左右其旅游行为,正确的旅游消费理念能够保证旅游者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旅游活动,反之则否。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将外在的道德律令内化为旅游者的情感和意志,从而保证旅游者能够随时自律性参加旅游活动。旅游者的自律性是生态农业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自律意识增强将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生态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旅游论文7
摘 要:近年来,依托城郊村落的优美风光和乡土文化,农业旅游日益受都市游客青睐。以广州市南沙区为例,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突出的区位优势,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而产业规模化水平却相对不足,因此,需要发挥公共部门的作用,运用专职管理、科学规划、统筹配套、财政扶持等多种手段,促进该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共部门; 农业旅游; 可持续发展
农业旅游是依托农村自然和文化景观,以农业休闲体验、康体娱乐为内容的新兴旅游方式。其既丰富城市人群的休闲生活,也提高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南沙地处广州南部,紧邻珠江口,农田连片,生态环境良好,景点众多,如天后宫、百万葵园、湿地公园,通过路网及城轨地铁、客运港连接珠三角及港澳城市群。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农业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以南沙为例,分析公共部门如何发挥作用,促进农业旅游发展。
1 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
1.1 发展现状 南沙农业旅游基于成熟的旅游景点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观光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经营产业发展。已有4A景区2个,3A景区5个,上规模农家乐45家,其中星级评定10家。2013年接待游客870万人次,同比增长12.5%,旅游综合收入23.49亿元,增长21.7%,逐年递增。
1.2 公共部门作用
1.2.1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综合开发产业资源 交通、建设、旅游、农林及水务等部门对旅游区、主干道及河涌景观升级改造,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设置双语标识,栽种养护园林绿化,整体提升旅游形象。
1.2.2 制定行业标准,评定星级农家乐 《广州市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实施办法》对经营单位基本条件、经营服务场地、公共区域布置、接待服务设施、质量要求、服务项目、环境保护及与当地发展关联度等要素,由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等组成专家组,评定1-5星农家乐。
1.2.3 深化特色文化内涵 政府、媒体、行业协会共同推广当地特色文化,提升农业旅游品位,如结合一镇一品,举办“南沙荔枝节”“万顷沙莲藕节”“榄核甘蔗节”“横沥玉米文化节”及“农产品包装设计大赛”等特色节庆活动,宣传推介农产品及农业旅游。
2 农业旅游发展的发展瓶颈
当地农业旅游虽有一定发展,但因多种内外部因素,如行业管理机构、产业规划、配套设施及宣传服务等仍处于起步阶段,导致目前产业发展滞后于游客增长的服务需求。
2.1 从产业自身看,规模水平不足 农业旅游点大多由当地农户在客流密集区域经营农家乐,但由于用地受限,布点零星分散,且涵盖食宿体验、观光购物功能的旅游点不多,产业链较短,同质性较高,易造成恶性竞争。
2.2 从公共部门看,服务指引不足 农业旅游工作基本由农业、旅游2部门共同推进,缺乏统一管理,公共引导不足。以南沙为例,产业发展规划尚未明晰,引导和激励措施未到位,牌照申领手续不明确,经营者无专业培训,服务水平低于城市游客期望。
3 推进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设立专职管理部门,强化行业协会管理 党委、政府牵头,成立由农业、旅游、宣传等部门组成的常设专责机构,明确产业发展、行业管理、宣传推介、人员培训等方面职责,做好引导和服务。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作为政府管理的补充,统筹客流、价格、纠纷调解等。
3.2 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结合乡村规划,科学规划农业旅游发展及实施时限,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一是科学定位区域功能,将配套建设纳入总体规划,保障用地指标,完善路网接驳;二是完善公共卫生和安全设施,提升绿化养护,配套停车场,增加卫生间和垃圾箱;三是建立游客服务中心,提供行程导向、售票租车、食宿预定等一站式服务。
3.3 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和开发模式 运用“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思路,拓宽融资渠道。一是加大财政投入,给予信贷优惠,设立专项奖励,减免证照规费;二是拓宽融资和经营渠道,融入BOT开发模式,如南沙湿地公园,财政出资,园林部门规划建设,完工后移交国营企业开发经营。
4 总结
面对农业旅游产业规模化水平不足、绿色产业链不完善等实际问题,建议公共部门设立专职管理机构、强化行业协会管理,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和开发模式,促进农业旅游产业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琼莉,郑四渭.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思考.中国物价,2007.
[2] 徐琪.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贵州农业科学,2009.
[3] 黄璜. 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与启示. 安徽农业科学,2011.
农业旅游论文8
1.支撑强劲
完备规划体系。按照“一心两翼,多点发力”的空间布局,坚持“高起点规划、全方位布局”思路,全面启动新化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规划编制。“一心”指新化县城的古城为核心作为一个集散中心;“两翼”分东西界,东界是以大熊山景区为核心打造世界文化的感悟力,西界是以紫鹊界梯田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展示。三是规范支持体系。以做大做强市场主体为核心,全面加强了政策扶持和引导,出台乡村旅游相关政策制度。四是建立奖补机制。对当年授予国家级、省星级的休闲农庄的给予一次性奖励;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重大旅游项目的,对其进行重点扶持,享受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专项资金;按精品农家乐打造星级标准实有床位,对提质升级农家乐分级奖补。
2.设施完善
在新化县文化旅游建设大发展的背景下、在“全民兴旅”整体氛围的影响下,全县休闲农庄和农家乐建设的热情高涨。申报省级和国家级休闲农庄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4年创建省五星级4家、四星级11家、三星级1家,创建国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1家;2015年创建国家五星级1家,新增农家乐100余家,增加床位1000余个。
3.招商引资
乡村旅游组一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做活做强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工作来抓,不断整合优势乡村旅游资源,广泛吸引投资主体签约投资,参与新化文化旅游建设。渠江源茶园、资水生态园、桃林生态旅游、东尚高庄度假新村、紫鹊界梯田生态旅游度假村、维仙峰森林园、高峰湖、三联峒冰泉景区(见题图)、圳上小熊山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项目都得益于招商引资工作。
4.多措并举
一是专门成立文化挖掘组。加强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民俗文物保护征集工作,对蚩尤文化、梅山文化精髓进行完整、系统的挖掘整理,将祁剧(竹子戏)、山歌、饮食、节会、乡村娱乐游戏等多种载体做成品牌,融入到每个乡村旅游接待点,使无形的文化形成可看可体验的实体,促进旅游品位的提升。二是大力开发土特产品。充分利用农博会、茶博会与旅游节庆活动等展示平台,收集农产品目录,加大农产品开发营销力度,把随处可见的“土玩意”变成游客喜爱的纪念品,农民致富的“金娃娃”。三是强化培训指导。组织了由乡镇领导、村支书、休闲农业企业、县直10多个部门近280人参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专题讲座,并组织休闲农庄老板和各乡镇分管休闲农业的负责人,县直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到长沙、桂阳等地参观学习,取得良好效果。
农业旅游论文9
[摘要]大别山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近些年在农业旅游开发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其文化含量、产品创新方面仍显不足。在梳理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强度弱、配套设施落后、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等问题,并从产业发展型、居民参与型、资源导向型、文化传承型四个角度提出其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大别山;农业旅游;创意旅游;开发模式
自1998年,英国的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率先提出“创意产业”的概念以来,它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博弈点,迅速渗透到所有终端产业领域。近些年来传统的农业也毫无例外地将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运用在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这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如荷兰通过“高科技创汇型”的独特优势成为世界创意农业的典范;德国通过大力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形成了“社会生活功能型”的创意农业模式,日本的“一村一品”成为创意农业“多功能致富型”楷模等。进入21世纪,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依托巨大的客源市场,我国许多发达城市的市郊都进行了创意农业旅游项目的有效尝试,并涌现出比较成熟的模式,如北京密云县的“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昌平区“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房山区“波龙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区域品牌组合模式等,都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可见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将科技、文化、艺术和个人的才智融入到农业生产链的各个环节、农村生活的各个角落,将释放出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能量,这种能量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当前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形成旅游新业态,还能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大别山地区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近些年在乡村旅游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但其产业融合、产品创新、文化挖掘方面仍显不足,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其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路径,以期提供思路和参考。
1相关研究综述
“创意农业”的提法早些年就见诸各种媒体,作为创业产业的一种类型,秦向阳认为创意农业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进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总称。从这个角度来看“创意农业”与“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耦合,特别是在旅游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创意农业旅游”的实践项目炙手可热,但相关理论研究稍显滞后,主要集中在创意农业旅游的概念、对乡村旅游的推动作用及创意农业旅游的个案实践上,如诸丹,袁力以成都创意农业园为例,分析了创意农业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可特续发展提供了文化、艺术、经济等多领域的新兴价值内涵;丰燕,王宇将当前创意农业的类型和发展模式落实到荆州市川店镇双店村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规划中;孙杨等探讨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其创意农业旅游运作模式;周依依,穆娟丽分析了云南创意农业旅游发展的瓶颈,并从国外的经验介绍上提出其发展路径。基于此,本文系统梳理了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的概况,并在此基础提出了创意农业旅游发展路径。
2大别山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2.1大别山农业旅游资源类型
根据国家旅游局2002年颁发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和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借鉴刘敏,甘枝茂的分类方法,大别山的农业旅游资源可以划分为表1中的几大类型。
2.2大别山农业旅游开发现状
2.2.1农业旅游开发模式较为单一
如上分析,大别山地区农业旅游资源门类齐全,资源丰富,主要特色表现为山乡田园风光和鄂东乡土风情,但从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来看,仅仅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等传统项目的营造上,缺乏创新理念的植入,参与体验项目的深度开发和特色文化的营造明显不足,农业旅游资源利用率低。如特色农副产品罗田板栗、甜柿等,还停留在土特产品的零星售卖上,远未形成种植+旅游,采摘+旅游,购买+旅游,节庆+旅游的产业化模式。
2.2.2农业旅游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
在旅游扶贫政策的带动下,近些年大别山农业旅游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大别山黄冈地区共有登记在册农家乐经营户2000余家,但大多以提供食宿、种养、采摘、垂钓等旅游项目为主。由于可进入门槛较低,绝大数农户的自发经营既没有产生规模品牌效应,而且缺乏规划的低层次模仿造成乡村旅游的同质化竞争严重,许多还处在低水平的价格竞争上,生存状况堪忧。
2.2.3创意旅游营销理念明显不足
与传统农业相比,创意农业旅游注入了大量的知识元素和全新的人文理念,以此重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实现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在互联网经济时代,这种理念更应该通过全新的营销方式进行传播。首先从营销理念上大别山农业旅游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光,采摘、节庆等常规农业旅游项目上的宣传介绍上,更应用从农业文明的传承和“乡愁情节”的营造上做文章;其次在营销手段上除了常态化的报刊、网络和电视媒体等手段,更应该关注社交媒体营销,通过分享、评价、讨论等方式营造更加真实可信的'消费场景和口碑效应。
3基于创意的大别山农业旅游开发路径
3.1产业发展型创意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和产业拓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发展模式,即以第一产业——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第二产业——农产品加工为延展,以第三产业——休闲度假为龙头,形成了一条集种植、加工、出售、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发展模式。以大别山罗田县为例,罗田是著名的“中国板栗之乡”.栽培总面积达6.67余万hm2,年产板栗3500万kg以上。每到金秋时节,罗田也推出“打板栗”特色旅游活动,为游客提供农家乐、打板栗、剥板栗、炒板栗、品板栗、邮寄板栗、保鲜板栗一条龙服务,但每1kg板栗售价仅仅停留在10元左右,远未达到产业链式发展,产品的附加值极低。为此,可在种植、加工、环保等环节融入创意旅游的元素,让游客深度体验到板栗在罗田的悠久历史和保健功能,并参与到认养、收获、加工、制作、学习板栗文化的系列活动中来.
3.2居民参与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社区参与旅游一直被誉为是21世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而当地村民广泛参与到农业旅游中来,不仅能提高村民的收入和文化认同度,而且还是构建原乡文化、美丽乡村的最佳选择。以罗田九资河镇为例,千年古镇历史悠久,曾是2600多年前战国时期“鸠鹚”国的旧址,古镇孕育了京剧大师余三胜、农民领袖徐寿辉,保存着明清时的古建筑遗风,更让其冠上“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最美乡村”的是其田间村头、村舍屋旁的“水上红叶”——乌桕树。每到秋季,红红的乌桕树所渲染的田园风光吸引了无数摄影家、画家来此写生、采风,并已经连续举办了7届红叶节。依托美丽的田园风光,全镇绝大多数农户办起了农家乐,但仅仅停留在“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层次上,规模小,功能单一。为此,应鼓励村民全面参与旅游,在恢复大别山地区乡土建筑的基础上,全面展现鄂东乡土文化,屋内的布置在保证现代功能的基础上还原农耕时代的古朴自然;农家菜系以鄂东土菜为主,如吊锅;同时也把那些渐渐被人们淡忘和忽视的特色民俗风情传承下来,游客来到此地,可以在参与农事劳作和蔬菜水果采摘的同时参与到一些有特色的民俗活动当中去,如传统的磨豆腐、打糍粑、东腔戏、畈歌等民间游艺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慢生活中更好地体验大别山的风土人情。
3.3资源导向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该模式的重点是经过创意,将优势资源或特色资源提升,使传统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达到产业升级,形成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以大别山蕲春中草药为例,作为医圣李时珍的故乡,蕲州在明代中期就是全国著名的中草药进出口港口和商埠,其药材“吞吐量为江淮之冠”。这里的农民历来有种植中草药的习惯,近些年在全球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之下,蕲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新增3733.33hm2,工商注册涉艾商家达651家,线上线下代理商6000余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涉及全国20余个省市,年实现产值20亿元。在此背景之下,依托特色资源重塑产业链,实现“药旅联动”已然成为蕲春中医药产业创意发展的最佳路径。将旅游元素全面融合到“医药工业、药材种植、医药物流、医药文化、中医治疗”五大板块,开发“药养、医养、食养、疗养”系列旅游产品,撬动中医药产业增长极,全面实现“文”“药”“旅”“农”的深度融合。
3.4文化传承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该模式在传承乡村当地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市场上的发展趋势和需求,整合旅游农业资源,增加农业附加值,创造出符合游客需求的发展模式。以茶叶为例,大别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覆盖了大别山区的29个县市,茶叶创造的价值也占当地居民收入高达50%以上,然而茶农对于茶叶能创造的价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卖茶叶上。近些年,在“美丽乡村”政策推动下,英山县现有茶园1.53万hm2,已建成5个万亩茶叶带,50多个千亩茶叶小区,30多个茶叶专业村,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名茶(绿茶)之乡”和“全国无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然而如果没有文化底蕴、只提供茶园观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较差,这些都会制约游客对该地的选择。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可在具有连片规模的茶山地区建设一个“特色茶文化农庄”。该农庄必须具有一套完整的接待体系,让游客在一个大型的农庄内就能体验到具有主题特色的食、住、行、游、购、娱,在茶农的参与之下完成从种茶、采茶、制茶、品茶、鉴茶、茶艺、茶点的完全体验。在特色茶文化农庄内,让居民展示传统的制茶工艺,游客亦可跟随居民学做特色茶点,入住茶乡古舍体验传统茶俗等。特色茶庄兼具茶叶初精制加工、茶文化传播、手工制茶技艺体验、茶叶品茗、茶产品展示及交易、百科古茶园鉴赏观光、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小型会议、旅游团队接待等功能。这样游客可以充分体验到农耕乐趣、贴近大自然、放松身心;又可以发挥英山“云雾”的潜力,提高附加值,重要的是通过挖掘传统茶文化及习俗,实现文化+旅游的创意化发展。创意农业旅游既遵循了创意产业的运行机制与增值机理,同时又符合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本文借鉴相关地区的发展经验从四个角度提出了大别山黄冈地区的创意农业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促进大别山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刘丽伟.发达国家创意农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功经验[J].学术交流,2010,197(8):79-82.
[2]秦向阳,等.创意农业的概念、特征及类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29-32.
[3]王桂霞.创意农业旅游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上海农业学报2012,28(1):97-101.
[4]王银芹.创意农业与村镇特色景观旅游业开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3):321-324.
[5]诸丹,袁力.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创意农业助推乡村旅游升级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09(9):54-56.
[6]丰燕,王宇.浅析城市周边地区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规划——以荆州市川店镇双店村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15(8):132-136.
[7]孙杨等,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创意农业旅游运作模式分析[J].热带农业工程,2011,35(3):40-42.
[8]周依依,穆娟丽.云南创意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路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2):113-117.
[9]刘敏,甘枝茂.陕西农业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21(4):167-171.
[10]卢云亭,李同德,周盈.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农产品加工,2010:36-39.
[11]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网[EB/OL]
农业旅游论文10
1产业融合的涵义
产业融合,一般来说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种产业(或多个产业)合成一体,逐步成为新的产业。产业融合不是几个产业简单地相加,而是通过相互作用,融为一体,显出新的产业属性。它是由于技术进步与管理创新,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发生技术融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从而呈现一种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逐步形成产业之间产品、业务与市场全面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融合功能。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一旦出现交叉点,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成为必然趋势。产业融合在旅游领域的表现具有特殊性。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旅游者对产品的需求呈多样化,在散客化发展的大趋势下,这种多样化需求日益凸显,成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起到导向作用。以旅游者的需求变化为导向的旅游产业融合,其结果是于大产业中增加了新元素,旅游产业外延扩大,旅游市场延伸,通过融合产生新型业态。新的旅游业态,围绕满足旅游者观光体验、好奇求知、寻根探源等旅游需求,开发旅游吸引物,创新旅游产品,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2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与旅游业的产业融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融合发展日渐重视,提出一系列的规划措施,这些措施都为以产业融合为根本属性的农业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创新思路。农业旅游是农事活动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新型业态。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农业、不熟悉农村,或者回农村寻根,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城市居民服务的,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作为旅游资源,提供必要的生活设施,让游客从事农业活动,体验农耕作业,享受农田劳动的乐趣。农业旅游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使然,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结果。在现代化农业、服务业的发展进程中,农业与旅游业在观光、体验、休闲的空间领域交叉、契合,从而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共生性发展。
3发展农业旅游,加快推进赤峰市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程
3.1发展农业旅游的重要意义
一方面,农业旅游使农业劳作、田园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具有吸引力价值的旅游资源,拓展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内容,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娱乐、求新求变需求,从而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农业劳作也由于城市居民的体验介入而平添愉悦情趣,农业的旅游功能得以显现,农业的产业面达到延伸和扩散,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因此,农业旅游作为旅游者的体验旅游,对农业来是说对农业经营运作方式的改变,对旅游业来说则是新型旅游产品的开发。
3.2赤峰市发展农业旅游的条件
(1)拥有独特的田园风光和原汁原味的乡土文化。赤峰市是农业大市,农业是赤峰市的基础产业,全市耕地面积996.22千公顷。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又有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展示,这些都是现代人所向往的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同时,随着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田园风光、乡村野趣,更为重要的是植于本土的浓厚乡村文化特色和农村人文景观,赤峰市“土、特、新、奇”的农牧产品和别致的田园风光,为观光农业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2)设施农业发展快,农业观光功能强。赤峰市设施农业面积66万亩,和润等龙头企业以现代农业高新科技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农业高新技术、高效项目与高效化经营、规模化、特色化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不断完善以现代农业展示示范、优质农产品包装与流通、农业旅游观光功能为核心的产业建设。观光农业向人们展示高新科技运用于农业的现代化成果,展示从基础设施到生产到加工到流通等方面的高品质的农业体系。
(3)拥有绿色产业示范区,休闲体验功能强。赤峰市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地理条件,区内有热带果树植物馆、北方果树植物馆、珍奇花卉馆、牡丹馆和生态走廊、植物景观示范区、生态餐厅、高效观光示范棚,以现代农业为背景的资源条件优越,具有休闲、采摘、餐饮、娱乐等特色的休闲体验旅游景点。
(4)良好的配套服务。赤峰市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为农业旅游在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比较完善的配套服务。
3.3赤峰市农业旅游的开发模式
(1)观光式农业旅游。以赤峰市大规模的设施农业为资源依托,通过观赏农业高新技术应用、高品质农业体系及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使旅游者耳目一新,获得知识,享受精神的愉悦。
(2)体验式农业旅游。在瓜果、蔬菜种植园,让游客亲自到果园、菜地采摘蔬菜水果,随意品尝,这样不仅使游客有“结果”的喜悦,而且使其有获得结果的过程体验的喜悦,满足旅游者的求新求异的心理诉求。这种旅游模式以亲身体验为特点,并且有多种形式。
(3)综合型农业旅游。这种形式是把上述的某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让游客进行全方位的农业活动,既有参观游览,又有休闲体验,集吃、住、劳、做、游、娱、于一体,以获得在城市中所体会不到的乐趣。
3.4赤峰市发展农业旅游的对策
(1)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发展农业旅游。以赤峰市现代农业发展为依托,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旅游者对农业旅游产品的需求特点,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合理开发。同时,要以发展生产为目的,以保护资源为前提,进行科学规划,统一布局,充分考虑本市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考虑市场需求状况,因地制宜地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基地。
(2)旅游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实现旅游产品多元化。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的互动,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形成的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旅游多层面的内涵,促使传统观光游向融产业观光、互动体验、创意休闲等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转变,在休闲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创新的理念、创意的方法、新颖的技术,更好地整合原有产业资源,开发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
(3)以环境为第一要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相比,乡村最大的优势就是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这是新型产业化的依托,也是农业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托。乡村地区大多为未开发区,应严禁污染,维护好景观环境和生态环境,追求景观和生态质量的提升,集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观光及旅游休闲农业。
(4)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突出参与性,打造体验型主题旅游产品。当前是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的体验意识不断增强。主题鲜明的体验式农业旅游产品能够充分调动旅游者的旅游兴趣,因此,在产品设计开发时要精心创意,打造诸如“开心农田”“、快乐农场”等主题产品,以满足都市人回归农园风景的心理诉求。
(5)重视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定位,满足旅游者的情感需求。农业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在于不同于城市精雕细琢的自然特色,其文化内涵应定位于生机盎然的田园风光和纯朴浓郁的民俗风情。都市居民离开喧嚣拥挤的城市环境,来到乡村别里,就是为了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气,体验乡村文化,感受纯朴民风。因此,农业旅游必须以消费者的心理特征为基础,开发符合旅游者精神需求的旅游产品,使其文化定位与旅游者的憧憬相共鸣,给其带来与众不同的精神体验。
农业旅游论文11
农业生态旅游,也被称为观光农业或旅游农业,它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自然、人文景观与其联合在一起,演变出新型的交叉型产业,从而形成一种创新形态的生态旅游模式。这种创新的旅游模式既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农业生态旅游赋予了旅游业新的文化内涵,为农业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1)农业生态旅游的产生。
农业生态旅游起源于经济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欧洲于19世纪30年代时期,就已出现了农业旅游,只不过在开始之初其基本功能还是仅以农业生产为主,并没明显突出旅游的休闲特征。但随之不断的发展,人们看到了其中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旅游商家和农场业主逐渐改变观点,把农、游产业合二为一,建设融观光、度假、休闲、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农家旅游乐园。这种新的旅游模式,说明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项新型产业正慢慢发展起来。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这种新型旅游模式逐渐流传到欧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班牙政府建立的“帕莱多国营客栈”和法国的“工人菜园”,将农业与旅游行业有机结合,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欢迎。还有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亚洲迅速崛起的“四小龙”也相继在农业生态旅游的开发方面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由此可见,农业生态旅游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发展势头强劲。
(2)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
我国的农业生态旅游早在古时就有,如古代文人墨客的近郊游览和田园旅游就是类似今天的农业生态旅游活动。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这些活动由于缺乏一定的要素,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农业生态旅游活动。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致使我国的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较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其中标志性历程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首次举办了荔枝节,并开办荔枝采摘园,这项活动可视为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开端。此后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以“华夏城乡游”为旅游主题,使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如今,农业生态旅游正逐渐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融为一体,成为农业旅游的新亮点。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都在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部分条件优越的地方如珠海农业科技基地、上海浦东现代农业园区、厦门华夏神农大观园等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些独特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1)发展成果。
黑龙江省位于为我国东北部,是全国重要的农作物生产基地,这为其开发农业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黑龙江省气候特征明显,冬季期较长,气候寒冷;夏季期短,气候较为凉爽,并且南北温差大,因此冰雪旅游资源和避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深层拓展农业生态旅游项目提用了有利条件。目前,黑龙江省在国家提出“中国农村之旅”“、中华生态环境游”等发展口号的良好社会背景下,已因地制宜的开发出多种类型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不懈努力,全省逐渐开发出利用农业果园发展观光旅游、利用农村生活开展民俗旅游、建设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以发展农业科技旅游、建设近郊周边绿色旅游区等诸多适合黑龙江省环境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据资料统计,现在全省已经先后创办了23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1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项目的建成极其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和旅游发展,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存在问题。
虽然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的建设已取得一些成果,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暴露出较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对此关注并加以解决。首先,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因此目前的整体规模相比其他省份而言较小,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形象。就目前黑龙江省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而言,产品缺乏明显自身特色,毫无文化内涵可言。其次,基础设施落后,开发建设仍有待完善。主要体现在农业部门与旅游部门缺乏沟通,大众在出游时大多以自驾出游为主,往往没有专门的直通车,因此给游客带来极大不便。除此之外,服务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一个明显的致命缺陷,旅游业是服务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服务水平和行业素质,但农业生态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当地村民,文化水平较低,没有受过行业培训,无法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故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3黑龙江省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1)打造品牌形象,营造自身旅游特色。
黑龙江省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黑土资源优势,绿色农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同时还有农耕、畜牧和渔业各类民俗及多民族文化风情,因此“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可以说是黑龙江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针。所以,全省应当围绕此方针目标来塑造名牌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旅游的多功能性,建设绿色生态型、文化经济型、高新技术型、劳务贸易型等各类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塑造品牌形象,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如黑龙江省讷河市利用其附近五大连池景区的旅游影响力,结合其自身素有的“中国马铃薯之乡”、“中国甜菜之乡”特色,进一步发展以马铃薯、甜菜产销一体化为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强化品牌形象,从而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2)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加强景区接待能力。
游览地区整体经济效益的发展水平,与景区硬件设施的条件好坏有直接影响。因此我们要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配套设备,如此才能提高当地农业生态旅游的接待能力。这项工作需要在政府部门规划指导下进行,须由政府出资对农村基础设施加以改建,并可针对农业生态旅游景区中的酒店、餐厅等设施进行重点改造,赋予农业生态旅游现代化和时尚化特色,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环境。当然,在建设过程中要秉承生态化和可持续化原则,尽量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既不能单纯追求高档次,也不能一味强调原汁原味,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就失去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味道。
(3)提高服务水平,强化接待人员素质。
要想开发高质量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保证旅游品牌质量,就必须提升旅游区整体服务水平,提高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在这方面,可通过制定实施农业生态旅游相关人员的系统培训计划来完成对人员的培训。如可组织人员到高校旅游酒店专业进修培训,或到外地成功景区参观考察,获取经验。另外,还可通过让年轻、具备一定文化程度的从业人员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采取持证上岗的从业方式,加强服务人员的专业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当地居民的意识教育,切实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民风、文明的氛围,为旅游者提供愉悦、舒适、安全的旅游环境。
农业旅游论文12
一、建立农业旅游资源的合作开发方式
农业旅游的发展不仅是单个景区或单个城市的问题,如何发展全省区域内城市农业旅游合作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河南省在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有29个,其中郑州8个,新乡5个,洛阳4个,焦作2个,仅这5个城市就占了19个。由此可以得出河南省内农业旅游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了以郑州、洛阳、新乡、焦作为核心的农业旅游核心区,而其他地方发展缓慢。所以要实现区域农业旅游合作的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实行区域旅游功能分工,打造农业旅游核心区。进一步发展郑州、新乡、洛阳、焦作的农业旅游,重点打造“郑州+洛阳+新乡+焦作”核心区域,带动周边城市的农业旅游发展,促进区域联合。进一步提升核心区域城市的农业示范旅游区,加快产品的转型和升级,做大做强,注重细节和品质服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其次,建立区域内精品农业旅游线路。精品农业旅游线路的建立对于区域内城市旅游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实现区域农业旅游的合作,依照河南省各地市中农业示范区的分布,可以制定以下几条精品农业旅游线路供游人选择:黄河故道森林公园+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区+临颍县南街村郑州丰乐农庄+新乡七里营刘庄+新乡七里营龙泉村+林州市太行大峡谷郑州富景生态旅游区+沁阳紫陵万亩果园+重渡沟风景农业旅游区
二、提高农业旅游景区的旅游设施建设
农业旅游景区同样可以成为一个优质景区,把园区景观设计的精致而宜人,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相当于农家乐接待能力应进一步加强,塑造一个整洁、温馨的主题小酒店甚至小型度假村,加大对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三、加强农业旅游的管理与服务意识
农业景区不论大小和定位高低,都应让人感受到热情、周到、温馨的服务,具有亲和力。旅游管理人员应开阔管理视野、转变经营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和综合素质。解决目前某些景区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低层次经营,不重视深度开发的问题。
四、注重旅游产品的细节设计,开发特色的旅游体验项目
发展农业旅游应注重旅游产品的细节设计。园区绿化应到位,做到绿草盈盈,鲜花盛开。即使是厕所屋顶也种有鲜花,既可以帮助厕所消除异味,又达到了美观漂亮、清洁卫生和防暑降温的效果。比如鄢陵的花木基地,可以设计亲子戏水区、花卉迷宫、浪漫小屋、蝴蝶甲虫生态馆等不同区域,同时还可以制作与花卉有关的食品,游客可依序参观、品尝。还应开发特色的旅游体验性产品,具有放松、怀旧、传统、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特点。例如信阳毛尖茶生产地、新郑好想你枣园可以吸引游客亲自采摘,体会干农家活的滋味;信阳水库可以让游客吃当地渔产品,体会风味餐饮;与此同时,还体验旧时期乡村生活和乡村闲住、散步与漫游、钓鱼、节庆风俗、打猎等。使游客在参与休闲的同时学习乡村知识,丰富体验经历,为游客提供朴实、舒适的氛围,满足游客的求知心理。
五、设计与当地及景区有关的旅游工艺品及宣传手册
农业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应具备极强的商业经营意识,要重视发展规划和宣传材料,设一些旅游商品展销点,用来展示当地自行设计生产的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并且要注册自己的商标,这样可以有效的宣传景区及产品,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所以应进一步开发河南省旅游合作的农业旅游特色项目,可以把区域内农业旅游示范区整合起来,形成有特色的旅游线路,有利于塑造品牌竞争力,提升区域内品牌形象,丰富旅游产品的体系,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农业旅游论文13
摘要:我国农业旅游日益兴盛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其改进与升级,这就催生了现代农业旅游的商业创新模式。从农业旅游发展的背景和作用入手,以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构成策略为依托,就目前我国农业旅游商业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对策,即产业链重构、扩大集聚效应;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产品升级与体验;扩大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维度及高水平、高品质的管理服务等创新。
关键词: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构成策略;创新对策
目前,农业旅游已发展成为一种极具特色和趣味的旅游形式,它对于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民俗文化和生产文化发挥了极为关键的积极作用。农业旅游带给现代居民回归自然,在自然中释放自己,令更多的城市居民获得全身心贴近自然的生活。根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各类休闲农业旅游接待人数与经营收入都保持在年均15%以上的增长速度,仅仅以2014年上半年为例,全国的休闲农业旅游已接待游客5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当前现代农业旅游的商业运作模式依然以传统的产品模式为主,出现了用户研究滞后、产品品牌建设落后、产品营销模式陈旧、管理服务不规范等与现代农业旅游发展不相符的矛盾问题,迫切需要商业模式创新来改变当前农业旅游的被动发展状态。由此,笔者针对这些问题以及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构成策略状况,对商业模式创新对策加以探讨。
一、我国现代农业旅游及商业模式概述
(一)现代农业旅游发展的背景和作用
1.大众休闲时代农业发展条件和机遇。现如今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正在直线上升,增长速度飞快。从2014年刚刚出炉的中国成绩单中可以看出,我国2014年人均GDP约为7485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已有7个省市的人均GDP破万。此外,我国居民在法定节假日上,共有125天公休假日,其中有10天的带薪假期。因此,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休闲旅游消费需求的渴望也日益增强,这都充分说明我国已具备休闲大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利于农业旅游的大力发展。
2.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参与的表现。《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014年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该文中提及了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以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要点。其中乡村旅游与农业旅游息息相关,它们都利用了自身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以及市场需求,发挥了生态优势,从而突出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形成一批具有多样化、特色鲜明的农业旅游产品,进一步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同时,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途径。
3.有利于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农业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色,成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消费,旅游者在农业旅游的过程中购买了文化和精神产品,充分享受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农业生产,使得旅游者拥有了更为开阔的视野。与此同时,旅游者进入乡村也带来了现代的思想与城市的文明,推动了城乡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现代农业旅游与商业模式
1.农业旅游商业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运用的一种系统,充分组织和利用各种资源,形成能够促进旅游者消费的服务。与一般的企业运营商业模式相比,农业旅游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依托性、价值性、风险性和高要求性。首先,依托性体现在农业旅游领域内依托多个产业发展,满足其旅游者目的地旅游的精神需求;价值性体现在为农业旅游创造了更多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风险性则表现为旅游者需求的改变而造成的商业模式的多变性;高要求性是指农业旅游商业模式需要更好的产业策划、更优秀的管理团队、更为广泛的参与以及合作,更需要品牌建设的加强。
2.目前,我国农业旅游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仍存在很多弊端与不足。首先,在用户方面存在滞后性,策划与决策上无法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其次,产品未形成品牌化,不具备本身的竞争优势与顾客体验,无法满足旅游者的多层次需求;第三,宣传和营销模式陈旧,缺乏“年轻态”。第四,非专业化的经营管理,导致服务存在偏差。对于旅游景区来讲,专业化的管理服务必不可少,农村旅游景区更是需要专业的经营管理,乡村居民没有较强的旅游服务意识,直接影响到旅游者的旅游感受。
3.商业模式创新应用于现代农业旅游的必要性。首先,可以提高农业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旅游者体验和感受;其次,促进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立起具有文化内涵、精品以及特色的旅游产品生产体系,扩大品牌影响效应;同时增强农业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以用户为核心,提高策划和决策的“数据化”。
二、我国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构成策略
(一)旅游发展环境策略
企业商业模式需要完善的内部管理作为保证,由此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的顺利实施则需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主导营造作用,首先,保护和扶持农业旅游资源。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涉农自然资源进行合理保护,进而做好相关扶持工作;其次,优化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利用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措施不断完善农业旅游区域内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规范农业旅游产业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二)产品定位和开发策略
产品定位和开发是农业旅游产业发展中最关键的一步,产品定位直接关系到旅游产品的开发,而产品的开发则会影响到产品的市场销路。例如农业旅游当中所涉及的文化创意、文化创意包装、文化旅游产品都是经过产品定位和开发策略之后而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文化创意是产品定位和开发策略的核心内容,以文化为主题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农业旅游产品的价值,形成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从而造就强大的产业生命力。
(三)品牌营销策略
经过产品定位与开发后,农业旅游的发展就面临着市场竞争力的巨大挑战。品牌营销策略的实施就是为了提高农业旅游景区的独特性,使之与其它农业旅游的区分度增大,从而彰显出地方特色与旅游项目特色,以避免出现雷同等现象。品牌营销策略主要包括资源利用、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三个方面,进而增强农业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四)市场运营策略
农业旅游的市场运营策略采用的是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户和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经营模式,在农业旅游发展当中,基本上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已经具有明确的分工。从农业旅游角度上说,农业旅游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而管理权则是依靠农户和相关企业,政府并不直接参与到农业旅游管理上来,仅仅体现在政策上与资金上的扶持。
(五)产业链发展策略
现代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势必要进行产业链的延伸,从而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出更大更多的价值。一是围绕农业旅游产业,大力调整产业机构和发展相关服务业、交通业、物流业、加工业等,扩大产业链条,革新县域经济结构;二是以乡村建设为载体,建立农业旅游绿色食品、旅游产品开发等主体产业,打造出具有农村特色的产业品牌;三是围绕旅游服务,建立涉及水果、畜牧、蔬菜等农村产业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旅游营造更好的经济环境,实现了农业旅游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
三、我国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创新对策
(一)发展集聚式旅游,扩大产业链条
旅游产业的空间集聚主要是整合空间内部资源,将多种旅游要素整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旅游产业链、价值链,最终建立综合经济社会效益的旅游区。农业旅游集聚效应得以产生,主要源于当前情况下农业旅游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重构农业产业链条,创建以农业旅游产品为核心的休闲旅游产业集聚点,对现代农业旅游商业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农业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二)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
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是现代农业旅游的重要基础,因此基础创新就是以旅游者为中心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设计。首先,消费者是旅游业的服务对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能够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给不同的产品。其次,所开发的产品必须具备应用价值,并符合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对现有资源实施创新利用;最后,以商业模式的创新设计为核心,优化商业模式,建立一体化的模式优化体系,在给与消费者良好体验的基础上,获得良好的商业与社会价值。
(三)产品升级与体验
在满足旅游者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基础之上为其提供更高层次的需求,这就突显出了商业模式的核心创新,即产品升级、产品个性化设计以及增加体验活动。该创新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形成,旅游者的需求不断升级,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大众化需求,而是个性化、能够体现与众不同的产品需求和服务需求。因此在核心创新方面,首先,促进产品升级和个性化设计,其次,提高旅游者体验感受指数。
(四)打破农业旅游产品的空间限制
以市场需求为依托,扩大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维度,保证基础产品和功能产品研发,以确保消费者的利益,使特定旅游资源更具主体性与功能性。同时,加大对发展产品以及高端产品的研发力度,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致力于未来产品的研发,打造农业旅游高端品牌。其主要针对高收入旅游者。因此,要对市场需求进行分门别类,才能把握关键创新。
(五)高水平、高品质的管理服务
根据农业旅游的实际关注点,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管理才能满足旅游者对农业旅游特色性、参与性、原始性、舒适性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首先要从细节入手,以流程再造为主要手段,以追求卓越为最终目标,努力开发高品种的服务模式;其次要从自然入手,以源于自然和高于自然为主要核心点,以热情、温馨、亲情等感受为最终目标,做到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赵爱民.“美丽中国”视角下的我国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4(1)
[2]孙金晶,卢凤君,金琰等.生态休闲农业企业商业模式评价体系构建[J].现代园艺,2014(2)
[3]李旭荣,陆续奎.哈尔滨休闲旅游农业项目商业化经营模式的思考[J].农场经济管理,2009(3)
农业旅游论文14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体验式营销开始涉足农业经济领域,以旅游为主的体验式农业新型旅游经济应运而生。体验式营销对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云南省罗平县“油菜花节”旅游经济为例,探讨了体验式营销模式对农业旅游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及其商业运作模式的规律性,为新型农业旅游经济的转型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验式营销;农业旅游经济;商业运作模式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就近的农业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中的新兴热点。基于我国农业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发展农业旅游是实现农民增收、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循环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农业旅游经济引入体验式的营销模式,已经对我国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云南省罗平县为例,该县通过不断完善农业旅游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油菜花节”为旅游特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创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笔者认为研究体验式营销对农业旅游经济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一、体验式营销在农业旅游经济中的意义
(一)清晰的识别目标客户,掌握目标客户需求。农业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是以短途、短期旅游客户为主要目标的,这与我国节假日放假时间有关。我国节假日放假时间短,时间较为分散,同时,我国已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多数人有意愿离开城市,到环境较好的农村地区进行观光旅游。与此同时,旅游消费者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产品消费,人们希望通过亲身体验,在旅游观光中得到放松休闲或是收获友情等,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农业旅游营销模式正是针对现有目标客户的需求,清晰地对目标客户进行识别,不仅仅依靠单纯的农业风光来吸引游客。所以,农业旅游营销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地了解旅游市场,掌握目标客户的基本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发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
(二)体验式农业旅游项目通过“主题”开展营销设计。农业旅游项目主要是把本地农业特色作为营销亮点,以“主题”为基础,清晰明确地对当地的农业特色项目开展营销。云南省罗平县依托当地特色的“油菜花”开发了旅游项目,多年来,该项目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旅客,对当地农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题”项目不会让人们感到旅游项目繁杂,而是通过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模式,使得农业旅游产品的营销量得到保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较大的收益。同时,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营销也有利于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特质,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盈利。“主题”模式营销还有利于消费者对农业特色旅游产生更为深刻的记忆,能够吸引新顾客,留住老顾客,实现项目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运用营销组合策略增加产品的体验内涵。一个农业特色旅游项目,仅仅依靠明确的“主题”还是不够的,不能真正地满足消费者所有的需求,因此,需要综合运用营销组合模式和相应策略,充分利用与“主题”有关的文化、科技、艺术、大自然等各个方面的特色或优势,不断开发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其中的活动或项目,不断地在感官和体验方面“刺激”消费者,从而更好地强化当地农业旅游的特色和质量。通过构建产品的体验式综合营销模式,将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等关联结合起来,体现了体验式营销的核心内容,提高了产品体验式旅游营销的内涵。
二、体验式营销模式对农业旅游经济的影响
(一)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的综合性影响。通过对云南罗平县油菜花旅游项目体验式营销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体验式营销模式促进了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经济的收入,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因此,体验式营销在当地农业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综合来看,体验式营销对农业旅游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能够丰富当地的服务和产品,通过在旅游业中加入体验式设计,有利于在原有风光及产品的基础上增加新的服务,从而使得产品和服务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客户消费额度进一步增加,有利于促进农业旅游的快速发展;其次,能够吸引消费者,引发消费者的好奇心,从而使消费者对于体验式农业旅游的印象更加深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形成规模客流量,产生规模效应,实现良性的经济循环;再次,能够提高当地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根据本地区农业旅游的亮点和特色,着重树立和打造有利于农业旅游的品牌,逐渐形成鲜明的当地特色品牌效应;最后,体验式模式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快乐的体验,有利于为当地旅游企业赢得良好的口碑,同时,消费者也会主动推广,降低推广成本,增加收入,实现农业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使当地的观光旅游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在营销初期要有明确的规划设计,做到旅游路线和体验流程的规范化,事先进行试验体验。云南罗平油菜花旅游项目就是预先准备好让顾客体验的产品或设计好让顾客体验的服务,确定了满足目标对象的渠道,便于目标对象进行体验活动,对旅游线路和体验流程进行规范。由当地旅游主管部门主导,将商家与商家连接起来。一方面,有利于实现规范统一;另一方面,有利于消费者对旅游项目产生良好的印象。活动流程规范后,消费者就不必将时间浪费在自我计划上,使得游客对于自己旅游时间的把控变得轻松自如。通过旅游路线和体验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减少购物促销等消费者反感的做法,在旅游主管部门的主导之下,逐步形成当地观光旅游管理的规范化,带动并促进云南旅游市场的全面规范化建设。
(三)运用综合体验开发的模式,促进当地农业旅游创新发展。农业旅游项目体验式营销模式对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予以重新定义和设计,将这五个方面通过综合营销组合策略的方式转变成了当地农业的收入增长点,从而为农业旅游企业带来了更好的效益。农业旅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不能忽视体验式营销的作用,注重强调消费者五个方面的综合体验,将这种体验式的营销模式运用到其他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中去,实现农业旅游经济的创新性发展。同时,其他农业旅游企业可以适当借鉴云南罗平油菜花项目体验式营销的发展经验,从共性规律的角度思考本地农业旅游项目的开发,以期实现当地农业经济的最优创收和良好发展。
三、体验式营销模式对农业旅游经济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一)找准当地旅游特色,努力发掘农业旅游资源。从云南罗平县油菜花体验式旅游项目获得成功的经验来看,农业特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建设,重点需要找准当地农业的特色项目(产品)、培育特色农业产品,努力发掘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景观项目,找准所在地区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农业作物与农业景观,从而形成自己的农业特色旅游项目。特色农业旅游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既要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又要能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一种农作物景观或者一种加工成型的农产品为主题,将旅游项目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开发,既有利于节约成本,又有利于加深消费者的记忆。所以,努力发掘农业旅游资源,找准当地农业旅游特色项目至关重要。
(二)运用测评技术手段,凸显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优势。单凭想象无法真实的反映出现实消费者对于农业旅游的满意程度,这就需要建立体验参数和指标,以客观的数字进行对比分析,找到当地农业旅游产品的优劣所在。当地旅游企业需要大胆创新,可通过诸如生物传感技术等方法的运用来测评用户的情感以及生理反应,识别出旅游项目开发的关键点是什么。同时,在技术不成熟的时期,可通过假设变量的方法,通过测试消费者对于观光面积、体验时间的感受,进一步改进农业旅游中的路线和流程不规范问题,实现并凸显当地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优势。
(三)注重对农业特色旅游项目体验式营销模式的推广应用。农业体验式营销模式的建立,应当更加注重策略组合,多层次、多方面的进行开发。如前所述,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需要积极运用组合营销策略,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现代科技、艺术和大自然等手段来增加旅游产品的体验内涵,不断开发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其中的活动与项目,不断的在感官方面刺激消费者,强化当地农业旅游的特色所在。通过体验式营销的方式,将游客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结合起来,将消费者体验作为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从而更多地增加收入。
(四)当地政府提供土地流转及旅游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农业旅游的发展仅仅依靠旅游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农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效应,单一个体企业(或农户)无法真正满足消费者需求,也不能使消费者获得良好的规模化景观体验。因此,项目的选择和开发需要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总体发展规划的安排。农村土地流转制度需要得到落实,同时,以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农业旅游企业的发展,这不仅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实现农业经济的增收,更好地解决当地的“三农”问题,从而带动企业、社会、个人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所以,发展当地的农业特色旅游项目,需要当地政府的引导和主导,进一步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为当地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四、结语
以体验为主的农业旅游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景观与体验相结合,以创意活动为旅游的主要营销模式在未来将得到长足的发展,消费者对于体验式农业特色旅游项目将会越来越关注,以大众感受和体验为主的体验式消费无论是在实体企业还是在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方式中都将占据主导地位。农业旅游企业更应该注重体验式营销,并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当地农业特色旅游项目,农业特色旅游经济一定会成为解决当地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吴健安.市场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石青辉.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中的运用与实施[J].江汉论坛,20xx(01).
[3]李辉.虚拟体验式营销对顾客在线行为的作用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xx(10).
[4]张晓青.基于消费者导向的房地产体验式营销实施策略探析[J].商业时代,20xx(32).
农业旅游论文15
摘要:天津具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良好自然基础,近年来,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初具规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但资源开发不合理、产业特色不突出、旅游市场季节性差异大、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较低、专业性人才缺乏等问题仍是制约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短板。日本通过打造特色旅游项目、高度重视资源保护、提高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培育年轻农业从业者、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国应充分借鉴日本发展经验,通过统筹规划,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旅游项目建设,优化特色农产品生产,提高职业农民素质,用好电子商务网络等方面,全面提高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业生态旅游;生态保护;日本;中国天津;品牌;职业农民教育
农业生态旅游业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艺、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及科技示范园等旅游活动为主,为游客提供农产品采摘、加工、自助体验的新型旅游业态[1]。现代农业生态旅游是在传统农业生产之余,利用现代高科技理念以及农村现有空间、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环境,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业。农业生态旅游为旅游者提供现代新型农业文明,让旅游者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是目前发达地区缓解城市生活人群压力、寻找乡村生活情趣、体验农耕文化的新型旅游方式。作为将农业生产、人文自然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高效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具有生态性、观光娱乐性、教育性特征[2],是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扩大农业生产效益、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民创收致富的一条新路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也是许多地区积极发展的重点产业。天津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产品种类丰富,但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重新审视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必然性,分析目前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短板,将农业的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扩大化,补齐短板,将有效提高农业附加值,提高天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1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必然性
1.1丰富的地理生态资源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奠定基础
天津地理生态资源丰富,不但生产出丰富多样的农产品,也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创造了条件。蓟县的盘山、农家院、黄崖关长城是吸引游客的焦点;静海县的精品樱桃园、生态农庄、家庭农场每年吸引大量天津本地游客,其中西双塘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成为天津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武清区的“观光+采摘”项目吸引了大量天津及周边地区游客,有力地带动了当地村民创业就业增收。目前,宝坻、武清和蓟州区被列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区。随着美丽天津建设的加速,天津农村地区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田园景观、悠久的农耕历史文化、浓郁的风土人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
1.2农业生态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路径
农业生态旅游属于持续性消费,是农业服务业中的良性循环增值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有利于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减少资源型消耗,农业生态旅游业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点。农业生态旅游业有利于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旅游业就业容量大,带动性强,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将广泛带动涉农区(县)农民创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创造大量多层次、多类型、灵活的就业岗位,尤其有利于解决农村女性就业问题,是解决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及就业、推进农民脱贫的新途径,能为农村地区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初具规模
农业生态旅游业产业规模上升。2016年,天津旅游总收入达到3129亿元,同比增长12%,全市休闲农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6.7万人[3]。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直接促进了各镇农业提质增效,刺激了当地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了农业增值空间。形成了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经营主体。根据2015年数据,天津全市确立了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园区10个、示范村(点)165个,主要分布在武清区、蓟州区和静海区,以蔬果种植、畜牧养殖为特色。到2015年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8155家,全市休闲农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6.5万人,带动农民就业达到28万人,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6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4]。
2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主要短板
2.1资源开发不合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民俗文化产品开发零碎,缺乏深度。天津具有悠久的乡村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天津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当前,受商业利益的驱使,存在民俗文化商业包装过浓,或优秀民俗文化开发过程中低俗化等问题,降低了民俗文化的魅力。根据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5年的调查统计,目前天津农业休闲旅游中民俗文化型企业总体规模还比较小,仅有从业人员近百人,年接待游客6.6万人次,未来挖掘空间巨大[5]。(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完善。目前,部分旅游景点还存在道路不通,供水、供电、应急救援等配套服务跟不上,停车场、厕所、观景台等设施建设总量不足,接待游客能力不强等问题。(3)农村缺少可供游客休闲的夜间休闲娱乐场所。通过对天津部分村镇走访发现,在夏季旅游旺季,游客活动主要集中于白天,日落后便回到休息场所,缺少可供游客消暑休闲的夜间购物、娱乐场所。
2.2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旅游品牌辐射力不大
(1)农业休闲旅游散点式发展模式降低品牌辐射力。天津目前各涉农区(县)农业乡村旅游基本处于散点式发展阶段,农业旅游资源整合速度较慢。各景点之间联合度不高,恶性竞争,集聚效果不明显,农业生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不强[6]。(2)产品层级较低。多以农户个体经营为主,产品特色挖掘不足,许多农业休闲旅游产品品质较低,主题不鲜明,缺乏个性化设计,对农业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同质化竞争激烈,缺乏具有影响力的大型项目,难以满足当前个性化、多样化旅游市场需求。(3)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形象有待提升。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往往需要地方政府的统一安排,也需要大项目的推动。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主要吸引的是天津及北京、河北等地的游客,虽然产品种类丰富,但品牌影响力较小,尚未形成统一旅游目的地形象。
2.3受市场和季节性双重影响,旅游收入出现季节性差异
由于农业生态旅游业一般利用山地水系、农林资源,吸引消费者赏景、采摘、住宿和娱乐,农业生态旅游市场受季节和消费习惯影响较重,旅游收入出现较强的季节性差异。在旅游旺季,出现游客爆满,超出环境承载力;在旅游淡季,门可罗雀,景点无人管理,出现“靠天吃饭”的问题。如何拓展农业生态旅游业增值空间,让农民一年四季都有钱赚,是当前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2.4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农村商贸不发达
(1)天津农产品加工业还停留在初级加工阶段,以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例如,较为知名的粮食产品、水果、食用菌、腌渍蔬菜等产品多以初级加工方式出现,利润率较低,急需开发高附加值、方便游客携带的产品。(2)农产品深加工技术能力不强。例如,静海县食用菌产量较大,但天津食用菌罐头生产企业较少,部分小企业也不具备生产出量大、质优产品的技术和设备。同样,在水产品加工领域,在大量淡水鱼虾及海产品上市季节,产品多以鲜活产品形式供应市场,缺少具有深加工本土产品能力的企业。
2.5专业性人才缺乏,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1)专业性人才缺乏。农业生态旅游业需要大量导游、商务、艺术、餐饮等方面的人才,天津涉农区(县)大量青年人涌入北京、天津等城市就业,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高技能型人才十分匮乏。(2)职业农民素质有待增强。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创造出生态环保的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7]。目前,农业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多为留守在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从业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服务水平、管理水平、产品创新能力、市场拓展能力等严重滞后。现有的农民培训教育体系不健全,教育模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农民从事现代旅游业的职业素质。
3日本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经验分析
目前,全球生态旅游业发展模式主要分为3大类,即经济发达—生态旅游成熟型、经济发达—生态旅游滞缓型、经济欠发达—生态旅游新兴型[8]。日本耕地狭小,依靠现代科技精耕细作,具有一定的特色。主要依靠有限的农业资源,走深度开发路线。根据3大类分类观点,日本生态旅游业属于经济发达—生态旅游滞缓型[10]。从发展模式看,日本农业生态旅游业主要分为观光型农业生态旅游、设施型农业生态旅游、特色型农业生态旅游3类[9]。天津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天津人均GDP已经达到115053元,位列全国第一位,农业用地少,主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天津注重现代种植技术、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与日本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此外,相比于当地快速发展的经济水平,日本与天津的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都相对滞后。因此,借鉴日本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经验,将对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1推出特色化、差异化项目,丰富游客体验
日本农业生态旅游强调通过开发特色农业地理资源、特色农产品、特色旅游项目等形式,放大旅游项目的差异化特征。例如,主要通过有资金与技术实力的农业集团牵头,创建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具有鲜明特色与竞争力的特色农业示范区[11]。日本生态旅游企业也在充分调研、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当地居民的建议,多方共同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12]。例如,东京自1992年起由市教委、农协、农户三方合作兴办了面积约1.5hm2的学校农园,成为一处知名的体验农事作业的场所[13],该农园鼓励游客积极参与农事作业,吸引了大量学生、各类社会团体到此旅游。
3.2重视资源永续利用,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
日本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无论是《生态旅游推进法》(2007)、《生态旅游推进基本方针》(2008)都对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说明,强调在开发过程中不可忽视对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以达永续利用的目的。政府对农药及化肥使用提供科学指导,日本许多家庭农场也非常注重环保作业,在取水灌溉、生产废弃物排放方面也都能较好地按政府要求进行。1999年,日本颁布了新农业基本法,包括《家畜排泄法》《可持续农业法》等,高度重视农业科技研发,在20世纪末期,日本在堆肥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农业机械化程度、花卉工厂化育苗和温室栽培等领域出现飞跃[14]。此外,日本始终坚持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对生态旅游景观进行开发,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模版。
3.3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强,产品附加值高
日本许多家庭农场都开发附加值高的有机农产品,虽然产量不大,但由于联合企业采用现代技术进行深加工,原料损耗小,产品营养保存好,新鲜度高。同时,在农产品中融入传统文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例如,日本大北食品的豆腐,采用四叶联合会旗下的有机黄豆种植户的黄豆进行加工,产品口感好,知名度高,吸引了大量游客。
3.4重视年轻一代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养
由于日本大量农村青年进入城市务工,农村务农群体中青年人的比例缩小,不利于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日本政府对低于45岁的农业从业人员给予培养经费补贴,提高农民在农业设施、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职业技能。日本对农业经营者教育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帮助其购买教学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等,提高其办学能力。通过吸引年轻人务农,使农场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速度大大加快。同时,年轻人更容易接受新的经营模式,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经营方式,为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3.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产业发展环境
日本非常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日本的新农村运动中,政府通过优化扶持政策,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除大型农业基础设施由政府出资建设外,许多中小型基础设施往往由企业或农户自行修建,政府依相关规定对其进行补贴。此外,日本还注重与英国、美国等国家积极展开交流合作,参照欧美国家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先进做法,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日本农业现代化打下基础。
4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4.1统筹资源,提高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规模
(1)统筹规划,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要逐步克服天津农业生态旅游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弊端,统一规划、布局,整合梳理地方资源,统筹、凝练出地方特色,规划发展一批特色示范区,依托本地资源,整合品牌,叫响名号。以打造“农业生态旅游目的地”为动力,通过发掘生态旅游资源,以景点为平台、以活动为契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2)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学习日本打造特色化、差异化旅游项目的经验,依托天津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农业生产特点,聘请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形成“可观、可居、可游”的农业生态景观,开发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园。(3)发展现代农业。结合山地资源,发展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区,生产优质无公害粮食、蔬菜和畜禽肉类,推进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内涵式发展。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市场化、工程化,促进农业粮食、果蔬、畜禽传统产业基地化、标准化、订单化、生态化提升扩容。以农业旅游业为发展方向,在静海区、蓟州区、宁河区、津南区,依托当地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历史,发展农业公园,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发展多种经营。
4.2加强旅游环境建设,提升旅游设施服务水平
(1)建立农旅合一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模式。以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为前提,以不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通过对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和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后,=科学开发旅游资源。要保持农业生态旅游业的生命力延绵不息,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的特色,在机械化、工业化充斥的现代社会中最大限度地保留自然气息,必须树立健康的农业生态旅游业发展理念,即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15]。在符合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进行人文景观开发、基础设施建设[16]。结合当地农业特点,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餐饮、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促进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4大功能融合。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7]。(2)加强农村网络设施建设。要不断提高光纤、宽带、4G在涉农区(县)的覆盖率,建设改造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实现农村与外界的互联互通,为发展电子商务创造便利条件。
4.3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优质农业生态旅游项目
(1)打造一批优质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在蓟州区进一步整合现有的农业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全域生态旅游规划布局,重点打造农家乐,形成“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品牌。在静海区,围绕“独流老醋”文化,发展农业文化旅游业。在武清区,重点培育发展休闲农场、生态农业园等“观光+采摘”乡村旅游。在宁河县,围绕湿地资源,开发特色精品渔家乐、生态观光园等项目。(2)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不断挖掘、整合天津民俗文化元素,提高农业生态旅游的文化底蕴,提高旅游项目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做到“民俗不俗”,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发融生产性、生活性、娱乐性和生态性于一体的旅游产品,注重产品中的游客“参与性”,例如,在挖掘“独流老醋”文化过程中,设置游客参与制醋过程,提高游客趣味性。此外,还要提高“独流老醋”的档次,开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包装精美、便于游客携带的产品。加快农业文化产业化,积极研发能代表本土文化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通过旅游产品的销售使本土文化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更好传播,同时也可以增加经济收益[18]。学习日本深度挖掘民俗文化,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优质农业产品的经验,如在津南区,建议深挖小站稻发展历史脉络,以历史展示和情绪体验为核心,开发具有互动性,兼具教育、休闲、购物功能的展厅。
4.4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打造名优特色农产品
(1)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工程,促进农业生产科技化、自动化。优化种植结构,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高产、高效的花卉苗木、花卉,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果蔬以及畜禽产品。(2)打造特色产业融合集群。不断深入挖掘当地特色资源,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一园一景”,丰富农业生态旅游产品类型,搞好农场特色化经营。集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倾向,结合当地优势推出丰富的产品,拉长产业链,满足游客的多层次、多样化消费。利用当地农业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满足游客的多种消费需求。在全市,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有机农业,重点围绕静海区“独流老醋”“台头西瓜”,蓟县的“盘山磨盘柿”和“天津板栗”,宁河的“七里海河蟹”和“芦台春酒”,汉沽的“茶淀玫瑰香葡萄”,宝坻“三辣”,塘沽的海产品开发农业精品。同时,加大产地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建立“研发中心+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带动天津各农产品原料基地、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与农户直接建立合同关系,形成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开发能够体现本土特色、灵活应对气温变化、便利携带的旅游农产品。
4.5加强职业农民教育,鼓励农民创业
(1)加强职业农民教育。学习日本对农村青年培育的经验,加强对涉农区(县)中青年农民的培养,为农业发展储备后继人才。要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农民。建议尝试开展门类丰富的农业网络课程,主要设立果树种植、酒店管理、电子商务营销等专题培训,建立分级制的职业农民培育方案,重点提高农民知识水平、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训中要注重本地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培育他们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宣传者[19]。(2)推动农民积极创业。鼓励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发展旅游业,在创业门槛、承包经营、土地流转评估、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实用技术等方面提供优先服务,培养一批从事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经营大户和农民企业家。
4.6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业生态旅游业综合效益
(1)推广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旅游业的创新性应用,发展“农业生态智慧的旅游”项目。围绕已有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天津智慧的旅游综合调度中心”,推广“旅游助手”APP应用,整合各涉农区(县)交通、旅游景区、星级酒店、商业聚集区、文化场所、写字楼、居民社区等重点区域相关旅游信息、门票购买、餐饮住宿预订、金融支付等服务,形成“旅游+生态+智慧+文化”的发展模式。(2)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拓宽旅游产品宣传、销售渠道。除旅行社等传统旅游销售渠道外,利用淘宝、微博、微信以及各旅游公司的手机APP应用等宣传旅游景点,促进各旅游平台之间信息共享,拓展潜在客户,同时可进行门票在线销售。(3)通过“电子商务+农产品促销”模式,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利用大型网络销售平台,推广特色、时令瓜果蔬菜以及禽畜产品,利用团购网站合作团购促销,扩大影响力。积极与淘宝、1号店、京东、亚马逊、津农宝等平台展开合作,提供“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物流送达”的休闲旅游购物模式,推进传统农旅产品产销升级,实现农旅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彩玲.区域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4(4):188-191.
[2]魏玲丽.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旅游产业链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2015(10):84-88.
[3]2016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7-03-14)[2017-08-12].
[4]天津“三农”工作获成效:收获在美丽的田野上.[EB/OL].(2016-01-29)[2017-05-16].
[5]天津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初探[EB/OL].(2015-01-01)[2017-07-26].
[6]许爱萍.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天津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初探[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2):5-8.
[7]倪慧丽,王慧慧.基于乡村旅游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0):157-160.
[8]冷瑾.世界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J].大理学院学报,2010,9(7):40-43.
[9]杨龙辉.日本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对我国的启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4):85-88.
[10]韩冰,刘浩,田小燕.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6(3):148-151.
[11]林源源,孔善右.农业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36-40.
[12]郭步尧.日本生态旅游推进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3(11):52-55.
[13]宋涛,蔡建明,刘军萍,等.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J].世界地理研究,2013(2):88-96.
[14]周石生.日本生态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5(5):151-153.
[15]赵承华.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525-527.
[16]陈希,王克林,李林.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35(6):775-779.
[17]韩林平.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13(2):29-31.
[18]韩冰,刘浩,田小燕.发达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6(3):148-151.
[19]洪艳,覃华.现代农业中新型农民培育———基于大湘西低碳旅游发展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11(1):125-129.
【农业旅游论文】相关文章:
农业旅游建议研究论文06-18
农业论文参考03-24
农业发展论文11-04
农业推广论文11-14
农业保护论文11-26
农业产业农业发展论文02-12
地方农业期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论文02-04
生物农业发展的论文06-13
农业科技的论文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