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

2023-05-18 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2. 能够自己动手解决有趣的图形或物体运动问题。

  3.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受平移、旋转的特征,帮助学生积累平移和旋转的经验。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旋转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前准备

  资源利用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师:设计教案,制作课件 ,华容道游戏板

  学生:华容道游戏板、正方形、圆、三角形硬纸板、火柴棒、竹蜻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活动一:玩一玩,华容道(认识平移)

  1.教师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师:华容道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发明的人受到三国故事华容道的启发,制作了这个游戏棋。了解故事。

  华容道的玩法介绍。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谁来演示?(板书:左右、上下)

  (1)分组活动。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练一练:超级小司机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前进、后退)

  3.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4.小结: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前进、后退,真有数学的眼光。

  活动二:做一做,制作陀螺(认识旋转)

  1.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2.自己选择图形,制作。

  3.反馈。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4.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5.对比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活动:做一做,竹蜻蜓

  1.介绍竹蜻蜓。演示玩法。

  2.放飞竹蜻蜓。观察竹蜻蜓翅膀是怎样飞的。

  3.介绍书上的竹蜻蜓,做竹蜻蜓。

  (四)课堂小结评价反思

  这节课,我们在玩中学习,完整感受了物体的运动,希望你们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发现玩中的数学,玩中的乐趣,玩中的'美。

  板书设计

  玩一玩,做一做

  平移(左右 上下)

  旋转(转动)

  教学反思

  教学活动中,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力、有自己的的动手操作,也有小组间的合作、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的立体交叉互动。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本课真正使学生动了起来,课堂活了起来,实现了新课标准要求“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2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

  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1、找规律。

  第1题,接着再画出5个珠子。

  第2题,按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图形。

  第3题,在横线里填数。

  471013

  200180160 120

  2、游戏:接规律画几个图形,让你的同桌接着画下去。

  3、导入: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教学例2

  a、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1)让学生边摆边算,找出规律。

  (2)小组合作交流想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1) 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

  (2) 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 )=( ),肯定是11+5=16

  学生汇报后,师进行小结。重点说明:例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2、 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

  3、 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

  三、深入探究,应用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秘密规律吗?

  出示课件:请你接着往下画一组。

  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

  (出示课件)巩固练习题

  (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

  1、1、2、3、5、8、13、21、()、55

  (2)96、()、24、12、6、3

  四、教学效果测评:

  1、独立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117——p118页(完成练习二十三)3—7题

  第3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让学生先观察数轴上的数排列有什么规律,然后指名交流,再在书上填写。

  第5、6、7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并同时渗透数轴的知识和数位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

  六、拓展提高 ( 出示课件 )

  按规律填数:

  (1)1248( )( )( )

  (2)1347 11 ( )( )( )

  (3)1 4 9 ( )( )( )

  (4)你能判断出动画挡住几个圆吗?

  反思:

  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动静结合、既节省教学时间,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使学生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课堂开始用了三题情境图,分别引导孩子从颜色、形状、数量、去观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接下来P.116页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4个正方形,7个正方形、11个正方形-------引导学生自己“找”规律,学生很快根据图形这些规律,接着我马上引导还有数字规律,其它规律找等等。从中得出结论。我还能能让学生从观察规律、发现规律,引导“联系生活”。这样思维的训练,有层次性、递进性。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空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

  总之,整节课对学生有提示性、启发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教的常规与学生学的常规都严谨有序。学生参与的面要广,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都吸引着学生津津有味地参与学习。

【图形的变化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图形的变化规律小学教学设计07-02

图形的变化说课设计11-08

《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范文07-12

《图形和数列的变化规律》最新教学设计07-02

《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04-08

《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反思04-08

《图形的变化》教学反思范文06-24

《图形的变换》教学设计07-10

《图形的放缩》教学设计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