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2022-01-12 教学设计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方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认识本课5个生字及文中出现的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理解课文,体会刘老师顽强的意志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题目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2.体会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两方面事例之间的关系,明白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态度是紧密联系的,

  选取了两方面的事例来写人,才能更全面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讨论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放一次风筝

  (实物)风筝一只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风筝),同学们,课前我们已经放飞过风筝,

  那么你在放风筝时的心里感受是怎样的?请说一说。

  2、师小结:听了大家的感受,似乎你们都觉得风筝挺好玩,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板书:14*

  理想的风筝)。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

  2、默读课文,体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

  3、交流所得。

  三、品读、探究。

  1.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再读揣摩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和自己提出的问题。

  2.组内交流,如意见不一致,展开讨论,教师深入某些小组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3.班上汇报。(同学之间互作补充、评价,师作适当点拨)

  (1)为什么我一看到春天的一些景物,就不由自主地想到刘老师?(因为刘老师爱放风筝,春天里的风筝勾起了作者对刘老师的回忆。)

  (2)刘老师在课上讲课和在课下放风筝的情景之间有什么关系?

  刘老师在课堂上,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支圆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不知道要跳跃旋转多少次。这是靠顽强的毅力给学生上课。

  刘老师课讲得好。他对学生充满了爱。

  刘老师课下喜欢放亲手制作的风筝。绝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入蓝天的欢乐,故意撒脱手,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这是一种对生活的强烈的热爱之情的流露。

  课上讲课和课下放风筝,都展示了刘老师意志的顽强和热爱生活、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

  (3)结尾句他一定依旧仰仗那功德无量的圆木棍,在地上奔走、跳跃、旋转,永远展示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

  这句话既是对刘老师身残志坚的赞叹,又是在告诫我们:应该像刘老师那样热爱生活,不断地追求、创造生活。

  (4)题目理想的风筝有什么含义。

  文中刘老师放飞的风筝是他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标志,刘老师腿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借自由翱翔的风筝来寄托自己要在广阔天地间大有作为的理想。题目中理想的风筝是指刘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与不懈追求。

  四、总结、扩展。

  1.挑选你最感动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2.谈谈对课文或对刘老师的印象。

  3.写法上的启示。(师作适当的补充。)

  五、课后延伸。

  1、(必做题)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2、(选做题)以我最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短文,并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

  2、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继母的狠毒、七个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丽??

  3、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重点:了解故事内容,感悟继母的狠毒、七个小矮人的善良,白雪公主的美丽。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走进童话。

  1、 同学们,你们从出生到现在一定听过很多故事吧,那童话故事你们爱听吗?今天老师就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选自《格林童话》(出示书),这本书里的故事原本是德国民间世代流传下来的,后经格林两兄弟十几年的收集整理,成了流传后世的文学瑰宝。这本书里故事很多都是在贫穷困苦的人民中流传的,所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很多是“弱小者”,他们虽然弱小,但是他们却比“强大者”精神优越,他们善良,正直,敢于用机智的幽默去和那些“强大者”们较量,而“弱小者”也总是最后的胜利者。想认识他们吗?看看,她是谁?(教师在黑板上帖上美丽的白雪公主的卡通图片)

  2、 谁愿意叫叫她的名字?

  3、 知道她为什么叫“白雪公主”吗?(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知道多少说多少。)

  4、 课件出示:

  《白雪公主》这本书的精彩封面,旁边写着“白雪公主”名字的由来:从前有一位王后,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王后就给她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叫白雪公主(学生边看封面及相关内容,边听配乐朗读介绍。)

  5、 喜欢白雪公主吗?想更多的了解她吗?

  二、 走进人物,自读自悟。

  1快快打开书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读的时候要把故事读正确,读通顺。

  2、现在,请大家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一次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3、谁愿意把你读懂的告诉大家?

  ⑴ 四人小组交流。

  ⑵ 全班交流。

  4、.皇后为什么要迫害美丽的白雪公主?(因为她长得太美了。)真的吗?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一个冬天,王后正坐在王宫里为她的女儿做针线活儿,她抬头向窗外望去,看到窗外漂飞的雪花,一不留神,针刺进了她的手指,红红的鲜血流了出来,有几滴血滴落在飘进窗子的雪花上。她若有所思地凝视着白雪上的鲜红血滴,说道:“但愿我小女儿的皮肤像这洁白的雪和鲜红的血一样那么艳丽,那么娇嫩,头发像这窗子的乌木一般又黑又亮!”她的小女儿渐渐长大了,她的皮肤真的就像雪一样的白嫩,又透着血一样的红润,头发像乌木一样的黑亮。所以王后给她取了个名字,叫白雪公主。但白雪公主还没有长大,她的王后妈妈就死去了。

  1师配乐范读

  2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3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4 你还有什么想问的吗?

  5全班交流,答疑解难。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猎人的好心肠;七个小矮人的爱心;王子的真情;皇后的狠毒??。)

  6读读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的,你觉得最美的,或是你最想推荐给大家的句子,过会儿读给大家听。

  三、 读演相映,张扬个性。

  1、大家读了这个故事,你最喜欢谁呢?想不想演一演?那就分小组选择其中的一段演演吧,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漂亮的头饰(展示白雪公主、猎人、王子、七个小矮人、王后、镜子等各个人物的头饰),过会儿演给大家看!

  2、森林晚会、(小小课本剧)

  四、 书签表意,升华情感。

  1、小朋友们,读了《白雪公主》。现在,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吗?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这精美的书签上吧!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签,交流评议。

  五、 以本为例,拓展延伸。

  小朋友们,其实童话王国里的朋友可多啦!

  瞧,在我们的《格林童话》中,还有勤劳的“灰姑娘”,动人的“睡美人”等(课件出示这两个故事的封面)。,这些朋友在等着我们呢!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和爸爸妈妈,朋友们一起读吧,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学习内容: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回家路上》。

  学习目标:

  1、结合小动物回家的具体情境,发展提取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2-5的乘法口诀,能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巩固学过的乘法口诀。

  难点:

  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课 型:

  新授课(计算教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放学回家,你注意过自己回家路上的情境吗?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你瞧,老师把动物学校放学路上的情境给拍下来了。

  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情景图。

  师: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树上有3组小鸟,每组有5只。

  地上有2组花,每组有5朵。

  桥上有2组小狐狸,每组有6只。

  有6组小猴子,每组有2只。

  ……

  师: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从这些数学信息中,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该怎样解决?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咱们再汇报每个小组的问题,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解答。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整理各自发现的问题,在同组内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梳理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的数学问题有:

  一共有多少朵花?2x5=10(朵)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3x5=15(只)

  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4x4=16(只)

  ……

  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如:船上一共有多少只小猫?

  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船上的小猫有4排,每排有4只,所以是4+4+4+4=16(只)。也可以理解成4个4,用乘法计算4X4=16(只)。

  2.说一说,算式2x6=12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师:谁能告诉老师“算式2x6=12”可以解决这幅图中的哪些问题呢?

  生1:每组有2只猴子,6组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生2:桥上每队有6只小狐狸,2队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 ……

  只要学生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家路上 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 学科领域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 学习目标任务

  1、 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 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2、 技能目标

  (1) 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 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 学习难点分析

  1、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 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 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 设计思路:

  1.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 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1)、知识窗(有丰富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录音等与课文相吻合的静动态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A、:五彩池的音像画面。B、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及文字C、。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及文字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D、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E、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画卷。F、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G、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细腻透明的石粉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的景象。H、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及文字讲述光的折射原理。I、中国地图,九寨黄龙的地理、环境背景材料、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和景区介绍以及

  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J、

  (2)、小字典(有生字的读音、书写笔顺、部首、近反义词、同音词、组词,以及相关成语等资料。学生在自学生字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信息,进行自学。)资料来源于第七册教参书及《字词句段篇》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 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 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图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图。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 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 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 (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础。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四)、交流评价,获得真知

  交流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并用朗读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2、学生交流

  (1)理解句子A:“那是个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车来到藏龙山,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体会到:水池很多。从哪里体会到的?(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媒体显示:大大小小的水池:是呀,据资料统计藏龙山上的水池有400多个。把水池多的意思读出来。齐读句子。水池真多,还有谁来交流?

  (2)理解句子B:“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体会到:水池很美。请学生听师范,读边听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生:看到了宝石。媒体显示视频“宝石般的水池” :五彩池的各种形状,近景、远景、全景、特写。

  师:宝石很美,晶莹剔透。藏龙山上的水池就像宝石一样,铺展在绿地毯上,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把水池的美读出来。女同学齐读句子。水池除了美,还怎么样?

  (3)理解句子C:“水池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过一丈。小的像个菜碟,水很浅,

  用小拇指就能触到池底。”体会到:水池很好玩。媒体显示:大小深浅不同的水池打比方理解,读出好玩的意思。男同学齐读。

  (4)理解句子D“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体会到:水池的形状很多,各种各样。师:那省略号说明什么?

  生: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媒体显示:各种形状的水池。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状的?学生交流。

  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齐读句子。

  3、小结:这一自然段作者通过数量、形状写出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媒体显示:视频“五彩池”徜徉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聆听着美妙的音乐让我们美美地读好课文,再来一下欣赏美丽的画卷。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

  4、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媒体显示:有着各种颜色的水池师生对读,再次感悟。(颜色的神奇)小组赛读。指导朗读。师:五彩池仅仅是五种颜色吗?请同学换个词语说说。换词练习。

  分析:重点深究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学中,我们充分网络的优势,利用创设的情境,扶放并行,引导学习探究,给他们“动眼看、动耳听、动口说、动脑想、动手做”的机会,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儿童学习的过程是认识能力日益提高的过程。遵循儿童的学习思路来组织教材,突破重点,应选择好适当的方式,组织新的结构类型。如学生自读二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进行朗读体会,通过读书、探讨、查资料,领悟到五彩池大小不一、深浅不同,像宝石一样美。当教师显示五彩池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时,学生的发表欲特强,他们说,有的像弯弯的月亮,有的像燃烧的枫叶,有的像五角的星星??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

  交流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同学读读课文,打开知识库找找有关的资料,同桌的同学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小组交流。

  小结成因:(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

  (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媒体显示:视频“三棱镜演示光的色散”讲述:作者是在夏天去五彩池,阳光特别强烈,被石笋折射成各种色彩。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有效的识字方法,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会本课生字。

  2.运用字典、生活积累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宽恕”“欣慰”“感触”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犯了错要有勇气承担责任。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有关为自己行为负责的小故事或关于里根的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名言设疑,导入课题

读名言:“用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怎么会有这样的体会呢?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责任》(齐读课题——责任)。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自主学习。

  用词语卡片检查认读。

  2.通过读课文,你知道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说)

  3.在这件事发生的过程中,小男孩的情感经历了三次变化,默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情感变化的词语,这是学习批读的一种方法。(板书:批读)

  (交流,板书:委屈委屈而为难自豪)

  三、自主阅读,边读边批

 1.为什么小男孩的情感会发生这样几次变化呢?请大家用心读课文,借助旁批阅读思考,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疑问简单地批在书上。(板书:读、思)

  2.结合你的批读,在小组内交流阅读体会,看看哪些同学最会合作学习。

  四、全班交流,读中悟情

1.小男孩儿为什么感到委屈?

  (1)引导学生抓住小男孩无意闯祸、认了错、以为应该得到原谅,而老太太不肯原谅、索赔等词语体会小男孩的委屈。学生在重点词下作符号。

  (2)真是认了错就该得到原谅吗?抽读旁批的问题:小男孩已经向老太太认了错,老太太为什么还不原谅他呢?

  交流体会,小结:有的错误并不是认了错就可以了结的,还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钱物的赔偿,心灵的不安。

  (3)带着我们的体会读“可是”这句话。

  2.后来小男孩为什么委屈而为难呢?(请看第2段)

  (1)学生交流体会:自己拿不出钱,父亲有钱不能给。

  (2)你还从什么地方看出父亲对小男孩很严厉?在最能体现父亲严厉的词下作记号。(严肃、借、必须)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读相关语句,读出父亲的严厉。抽读。

  (3)对于父亲的做法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请把你批下的问题说出来。交流问题,引入讨论:父亲为什么有钱不给、借了必还呢?

  汇报,小结:严是爱,宽是害。父亲这样做是对儿子的一种严厉的爱,一种深沉的爱。

  (4)师生分角色读第3段或同桌练习并抽生表演男孩与父亲的两次对话。

  3.小男孩为什么感到自豪?

  (1)生交流体会。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小男孩很辛苦?投影重点句,学生交流体会,并读好这一句。

  (3)想象着小男孩打工挣钱的情境读句子,读出他的艰辛,体会出他的自豪。抽读,范读,齐读。

  (4)理解“欣慰”,想一想:父亲为什么感到欣慰?读父亲的话。

  4.父亲的用意达到了吗?读最后一段,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总统、深有感触)读里根的话,理解“过失”“自己的劳动”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再读一读里根的话,把它记在心里,对我们的成长会有好处。

  五、回归课题,升华激励

 读了课文,你们明白“责任”是什么了吗?请将你的想法批在课题旁边。

  学生交流对“责任”的认识,老师引导准确表达。

  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边读边批的方法进行学习,大家对责任有了自己的认识。大家再读课题。让我们牢牢记住里根小时候的故事,牢牢记住“责任”这两个字,希望你们从小做有责任感的人,长大做有出息的人。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材简析:

   《小乌龟找工作》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本文通过生动的想象,讲述了小乌龟找工作的过程和结果,形象地刻划了小乌龟鲜明的特点,也揭示了一定的道理,故事情节很生动,因而也很吸引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小乌龟前三次找工作没被录用的原因。

  3、初步了解对比的写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唤起学生善于发挥自己长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小乌龟找工作被拒绝和被录用的原因,懂得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

  2、学会书写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动物朋友,(出示乌龟)你们认识它吗?谁能介绍一下关于小乌龟的知识?

  小乌龟在妈妈的呵护下已经长大了,它看到妈妈每天那样辛苦,它想:我也不能总依赖妈妈呀,我应该去找份工作,来减轻妈妈的负担。于是小乌龟踏上了找工作的路。(导入部分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小乌龟找工作的情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第77页。

  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少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课文读通顺。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自由读文)

  2、课文读完了,(出示生字。)看看,你们认识它们吗?谁愿意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3、(指生读。)

  4、我们再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到课文当中。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小乌龟都到哪儿去找工作了?他都和谁一起去的呀?在他的好朋友中,你最喜欢谁?(指生通读)(过渡非常自然,同学说喜欢谁就直接讲解有关自然段)

  (学生汇报。)

  (板书:邮局、消防队、旅游公司、杂技团。)

  三、研读课文

 板块(一)

 喜欢小袋鼠:(第一自然段)

  师:谁愿意读一下第一自段。

  师:为什么喜欢小袋鼠?你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到邮局去找工作时,小袋鼠一天送了100封信。送信速度快。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袋鼠以跳代跑,它的后肢强健有力,一下可以跳出13米呢。(介绍袋鼠跑的速度更能突出袋鼠速之快,和乌龟形成鲜明的对比)

  师:那小乌龟一天送了多少呢?

  生:3封。

  师:“小乌龟一天只送了3封信”中的“只”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只”在这里是强调数量少。)

  师:指导朗读“小袋鼠天送了100封信,小乌龟一天只送了3封信。”

  师:看来邮局送信的工作适不适合小乌龟呢?

  (板书:不适合,爬得慢)

  师:鸵鸟主任是怎么说的。从这句话,你读懂什么了?

  生:读“对不起,小乌龟,请你到别处去找工作吧。”(礼貌,报歉的语气)

  板块(二)

 喜欢小猩猩:(第二自然段)

  生:指名读二自然段。

  师:为什么喜欢小猩猩?你能不能找出书中的句子读一读。

  生:到消防队去找工作时,小猩猩轻轻一蹿就上了树,马上把火浇灭了。

  师:有一个描写小猩猩动作的词,谁能找出来?

  师:“轻轻一蹿”谁能做一个这样的动作?

  “轻轻一蹿”说明什么?谁能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小猩猩的知识说一说。

  生:(上树对小猩猩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师:小乌龟是不努力工作吗?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小乌龟不会上树,急得围着在大树转圈圈。)

  师:谁能试着做一做急得转圈圈是什么样子?(生做动作。)(让生做动作体会更深些)

  谁能再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一定要让大家听出来小乌龟的心急如焚和小猩猩的得心应手。(指导朗读“小乌龟不会上树,急得围着大树转圈圈。小猩猩轻轻一蹿就上了树,马上把火浇灭了。)

  师:熊队长看了小乌龟和小猩猩的表现,说了什么?

  生:“对不起,小乌龟,请你到别处去找工作吧。”

  师:从熊队长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师:(指导朗读熊队长的话)

  师:消防队的工作适合小乌龟吗?(板书:不适合)为什么不适合?(板书:不会上树)

  师:小乌龟在消防队没有被录用,此时,它的心情怎样?它放弃了吗?你怎么知道?

  板块(三)

喜欢小狐狸:(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你的喜欢小狐狸的什么?你能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

  生:(小狐狸能说会道,讲解清楚,受到游客赞扬。)

  师:你能不能把这段读一读。让大家听出游客对小狐狸的赞扬和对小乌龟很有意见。

  师:小乌龟和小狐狸对比,他表现得怎样呢?

  生:小乌龟结结巴巴,声音又小,游客很有意见。

  师:小乌龟在旅游公司没有被录用,你想对小乌龟说些什么?

  师:鸵鸟主任、熊队长和梅花鹿经理说的共同的一句话是什么

  (指导朗读:“对不起,小乌龟,请你到别处去找工作吧。”)

  (提醒注意:虽然这句话都是有礼貌客气,又有些歉意的语气,但要注意粗细变化,熊的声音粗,梅花鹿的声音细。)

  (“对不起,小乌龟,请你到别处去找工作吧。”这句话礼貌客气,又有些歉意,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否定小乌龟,只是因为小乌龟的特点不适合他们单位的工作而已。)

  师:小乌龟三次找工作都失败了,它会怎么想?如果你是它的好朋友,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生:(自由谈。)

  板块(四)

 喜欢小乌龟:(第四自然段)

  师:为什么喜欢小乌龟?

  生:(小乌龟最后找到工作了,他成功了。)

  师:看来你很愿意和小乌龟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现在让我们也和你一起来分享小乌龟的快乐,好吗?

  你能不能来读一读这一段,(喜悦,热烈的程度还不够,谁还能读得热烈点儿。)

  师:看插图,小乌龟在最下面,不像小鹰高高在上,有那样显耀的位置。默默无闻却怎样?――至关重要。

  师:小乌龟它们的杂技表演得精彩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如果你在现场,看到小乌龟他们的精彩表演,你会怎样做呢?

  生:全体共同模拟观众。(热烈鼓掌,喊“啊,太棒了!”)

  师:他的好朋友小猩猩看见了他的表演说了什么?

  生:“咦,最底下的不是小乌龟吗?”

  师:小猩猩是什么样的的语气?

  (惊讶、高兴的语气。)

  师:谁能读一下小猩猩的话?

  生:(读)

  生:(齐读。)

  六、总结全文,引导学生明白小乌龟的进取精神。

 师:小乌龟终于找到了能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过了几个月,”说明什么?“终于”说明什么?

  (说明小乌龟找工作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

  师:小乌龟终于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板书:适合)

  我们人都各有所长,要正确评价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做出正确的选择,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板书:各有所长正确选择)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应该向小乌龟学习什么?

  师: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小乌龟已经离开家几个月了,演出结束后,小乌龟急忙赶回家里,把好消息告诉给妈妈。它边笑边跳地说:“妈妈,我找到工作了,我找到工作了。”

  师:假如你是小乌龟的妈妈,你会对小乌龟说些什么?(换角色思考问题)

  生:(发挥想象,自由谈)

  师:同学们看黑板,课文三次把小乌龟和其它的小动进行对比,说明小乌龟不适合邮局、消防队、旅游公司的工作,虽然多次失败,但他毫不气馁,坚忍不拔,终于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找到了适合它的工作,今后我们也应该多发挥自己的长处,克服缺点,使自己越来越出色。

  作业:续编故事

(老师知道你们很愿意听故事,但我更想读到你们编的故事。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创造一个这样的机会。)

  过了几个月,这个杂技团要离开这座城市,但小乌龟要留在这个城市照顾它的妈妈,小乌龟又失业了。他又要去找工作了,这一次它去哪里找工作呢?他还能不能找到发挥自己长处的工作呢。把你编的故事写在写话本上。(能够让学生充分想象,编故事)

  板书设计:

 邮局(爬得慢)消防队(不会上树)不适合

  11小乌龟找工作

  旅游公司(结结巴巴)各有所长

  杂技团(沉稳有力)

  适合正确选择

教学设计方案 篇7

  【教材分析】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

  本课认识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都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进行。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

  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

  3.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己有初步的认识。但这节课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

  学会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较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

  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初步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I.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馈牌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

  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

  【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使学生回忆己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尺子最。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刻度尺教师提出问题,折导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显示讨论题:

  1.拿出你们的尺子。认真观察。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天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找一找。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中。

  (二)认识厘米1.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尝试着在尺子上指出来。

  2.电脑显示从0到1,从1到2.从2到3……每段的长都是I厘米。通过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出:每相邻两条较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从0到2.这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厘米?从0到3呢?从0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7篇】相关文章: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五篇01-09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9篇01-1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01-08

【推荐】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5篇01-11

【必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6篇12-13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合8篇01-06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8篇12-15

有关教学设计方案模板集锦10篇12-15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十篇01-11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七篇01-06

乌鸦与狐狸教学设计-六年级 假如我会变教学设计-六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