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2、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3、能用模拟实验、模型、示意图等方法来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4、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教学难点】:
地轴倾斜的角度大小和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地球仪,光源,极昼极夜现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地球的.南极和北极,会出现很多令人奇怪的现象,比如:北半球到了夏季,太阳就会挂在天空几个月而不落下,北极中心地带的白天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而到了冬季,就会连续几个月不见太阳,北极中心地带的黑夜甚至可以长达半年之久。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极昼和极夜。
2、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昼夜交替就是一天,可是极地的白天和黑夜竟然长达半年!我们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吗?
二、探究极昼和极夜现象:
1、谈话: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形成的,极昼和极夜现象夜可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还记得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
2、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1)思考:利用手电筒、地球仪、示意图等材料,我们怎样能解释极昼和极夜现象?
(2)学生分组实验。
(3)全班交流。
(4)小结。
三、研讨地轴倾斜的角度和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1、讨论:我们知道地轴倾斜的角度是23度,如果倾斜角度加大,会出现什么现象?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2、交流。
四、总结延伸:
1、交流并记录:
(1)在本单元中,我们研究了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
(2)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自转有什么特点?地球公转的方向怎样?周期多长?公转有什么特点?
(3)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自转?有什么证据表面地球在公转?
(4)地球的运动出生了哪些自然现象?
2、延伸拓展:
我们还想知道地球运动的哪些问题?
【板书设计】: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地球自转 公转 地轴倾斜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
观察讨论一:
1.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若在南极上空俯视呢?
2.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教师小结】
(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小结】
(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特征。
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读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昼夜更替,经度时差产生的原因,地方时差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物体是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讲解:上节课学习了地球与地球仪,了解了连接南北两极且穿过地球内部的轴为地轴。
提问:什么是地球自转呢?(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提问: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是多长(12小时)
一天的晨昏现象呈现怎样的规律?(交替,连续)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可以导致什么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分析问题: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实体,太阳光平行照射,使得地轴两侧,一侧亮,一侧暗,一侧白天,一侧黑夜。)
思考:地球自转其他地理现象。(经度时差)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转过360°所以,一小时转过15°即经度每转过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四、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 24小时(一天)
4、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经度时差
5、地方时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观察、模拟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包括方向、周期、速度、轨迹等。
②结合“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示意图”,分析全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
③说出黄赤交角的意义。
④掌握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拟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演示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现象,养成从现象分析成因、探索事物发展变化内在原因的观念。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对地理空间能力分析较弱,仍然以形象思维为主,理性思维有所启蒙,结合其认知思维特点,以图像动画演示为主。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难点:黄赤交角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讲授】地球运动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意图
学生活动及意图
复习导入:
【课堂活动】
课堂模拟: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
自主学习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课堂活动】
师:初中我们学过地球运动,地球运动有几种形式?
生:自转和公转。
一、地球自转
方向
教师给出三幅图,一幅侧视图,两幅俯视图。请两位学生上台合作,一位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一位观察,然后把方向在三幅图上绘制出来
小结:
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周期
恒星日与太阳日
讲解恒星日的概念,教师绕着一个同学公转,同时自转,一周后不只360°。——因为公转多出了59′。
小结: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
太阳日——24小时
速度
线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弧长。
角速度是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
小结:速度:角速度——15°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注:角速度和线速度在南北两极点都为0)
二、公转
布置任务:找出地球公转的基本数据:方向、周期、轨道、速度,具体的值是多少?
方向
观看公转的视频,自西向东。
周期
周期:一恒星年(365日6时9分)
速度
播放ppt展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小结: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
自转与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
出示图片,完成思考题:
1、什么叫黄赤交角?是如何产生的?
2、请在图中注出:
地轴、赤道平面、黄道平面、黄赤交角、南北极点。
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观察动画或观察图片,找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这个时间太阳分别直射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日期
节气
直射点位置
3月21日
春分
赤道
6月22日
夏至
北回归线
9月23日
秋分
赤道
12月22日
冬至
南回归线
【结合黄赤交角,思考问题】:
1.回归线(2326 ′)是怎样得到的,回归线的含义是什么?
2.极圈(6634 ′)是怎样得到的,极圈的含义是什么?
完成活动题: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能不能用一个简图来表示呢?同学们试一试。
思考:
1.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运用教具、学具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画图演示
出示材料,学生判断
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动手体验理解自传方向
动身演示,体验自转周期的参照点不同
自主学习公转的特点
阅读教材
观看动画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5
教学基本理念
1、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初一的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理性认识。本节课教学力求体现素质教学的思想。通过活动、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
2、 采用讨论比较方法展开“活动”
考虑到学生以前学过一些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采用比较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了解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异同点,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
3、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搜集一些关于地球运动的资料,对教材中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知识目标:
1、 知道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周期、方向。
2、 知道地球公转引起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3、 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能力目标:
1、 初步学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绘制简略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使学生能够初步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的内在联系。
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 通过讲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 地球自转及带来的影响。
2、 地球公转及产生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
2、 地球公转且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课时 拟用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感受下列现象
日出日落
日出自东、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产生的'现象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9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学生阅读后提问:
①、生活中我们感到是天转还是地转?
⑵、哥白尼的“日心说”其主要观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问题。
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地球运动的一些知识,首先学习地球运动的一种形式——自转。
演示一: 教师展出地球仪,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并思考:地球是绕什么在不停地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怎样?(地轴。自西向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纳,并讲述自转的周期)哪位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请2-3名学生上讲台演示)
板书:1、自转运动的规律
①概念 绕地轴旋转
②方向 自西向东
③周期 一天(大约24小时)
(承转)日出日落现象是怎样产生的?日月星辰为什么不西升东落?(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是自西向东)
演示二: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演示昼夜的产生,并讲解产生的原因;然后再转动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并讲解产生的原因。
板书:2、昼夜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交替,其经历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学生讨论:
①当北京是白天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②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④教材图1.18:在同一时刻,姨妈和畅畅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上的差异?如果畅畅中午12点打电话给姨妈是否合适?为什么?(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早。不合适,因为这时纽约正是半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略作讲解)
教师小结:
板书3、自转的地理意义
①产生昼夜交替
②产生地方时差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6
一、说教材分析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目的,在知识层面要求明显高于本章其他教学内容描述地球宇宙环境、说出地球圈层结构等教学要求,我认为本节课应该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内容。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高,教材在本节课中知识量极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对于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与在学生心里形成地理课就是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的地理学习观念形成很大的冲突。因而如何将本节课的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说理的知识生活化,把知识量极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模块,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构架下完成相关知识的重构与理解,完成相关教学要求,而不至于让本节知识成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丧失地理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说教学目标
参考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基本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说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等一般特点,识记太阳日、恒星日、恒星年、回归年、国际日期变更线等基本概念
(2)通过读图理解地球自转线速度,角速度的变化特点和地球公转的轨道以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
(3)理解黄赤交角的含义和由黄赤交角的存在而造成的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能够阐述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过程
(4)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5)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6)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7)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8)学会分析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形成的全球范围和不同季节之间太阳辐射的分布不均的机制和由此导致的五带和季节变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相关演示活动的学习,比较并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异同
(2)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动手描绘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过程
(3)通过对不同区域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而发生偏移现象的图像的感知,理解地转偏向力及其作用特点
(5)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变化的演示动画和日照图的判读,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完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总结,阐述全球范围和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学习,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与之有关的例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形成科学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
参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状况,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2)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昼夜交替和地方时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带
2.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 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比较
(3)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地方时和区时含义和计算
(5)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6)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说教学方法
由于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标的层次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内容说理性较强,是整个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学难点,同时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思维认知模式,需要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再次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由于本节知识说理性质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主要知识点给以准确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2、演示教学法:由于本节课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因而需要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教具演示的形式对地球运动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理规律性知识进行演示教学,以协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的概念。
3、分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虽然知识的说理性强,但是我们也不能用讲授法进行满堂灌,而应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框架的建构过程中来,对一些地理规律的运用发现教学法进行分组讨论。
五、说教学过程
由于本节内容知识量大,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因而将本节内容安排在三个课时内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昼夜交替和时差”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相关内容,第三课时完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带”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1.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16世纪时,“太阳中心说”的创始人哥白尼曾依据相对运动原理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可从他提出这一理论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一理论只能停留在让人们从主观上接受的水平,直到19世纪才被法国的一位名叫傅科的物理学家,用他自己设计的一项
实验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这里我们不再对傅科摆实验作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外进行探讨,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一下到底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初中的地理的学习,大家能举例说明一下是有哪些现象是受地球自转引起的吗?(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讲授一个关于地球自转的证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傅科摆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地球自转的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补充,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本节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2.新课讲授:
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综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三个内容抛给学生,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进行新课教学,带领学生逐一探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三部分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1)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以及并让其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而有昼夜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任意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这里采用多媒体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现象是不一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然后逐一向学生讲述昼夜交替现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识和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晨昏线(圈)、昼(夜)弧、昼(夜)长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太阳日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和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在这里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学生观看日照图和对不同的知识概念进行判读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15分钟)
(2)地方时
地方时的讲解是地球自转意义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因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时间安排(以当时间进行安排)的实例承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这个实例讲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和计算的相关内容,最后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奥运会节目是什么,最后分小组对各自喜欢项目的比赛时间表进行时间换算,制定一个以北京时间为基准的时间表,从而完成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时间不一样,因而需要采用讲述法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地方时的第一是在同一纬度上,由于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就形成时间早迟的区别,所以我们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具有的不同的时间称做地方时。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来讲解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同这一概念,进而引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计算不同经线的地方时。然后指出地方时使用不方便引入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并指出一些地区主要的分区计时方式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例子分组讨论完成案例教学活动的内容。(20分钟)
具体的教学模式如下:
教学实例 解决实例的问题
定义和计算 区时 地方时:定义和计算 几个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通过一段视频资料了解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全球不同地区的事物发生偏移的现象,借视频之口向学生讲述偏移这种现象,进而带领学生总结沿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规律,然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地区物体偏移的练习,熟悉这一方面的内容。(5分钟)
3.课后小结:
再次总结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三种现象,让学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提供给学生具体的网址)。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3、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学习,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火山和地震会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变化,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火山和地震呢?
三、探究地球内部的运动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8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变化的基础,并影响到人类活动。【学情分析】
学生对地球运动的了解往往更多的是停留在静止的表面化,对于如昼夜交替为什么产生,各地的地方时为什么不同等等还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对各种光照图的判读还有困难。但他们对这些现象有很大兴趣而且和现实有着紧密地联系,因此这节课充分根据学生最想知道的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完成教学任务。
【课标要求】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
2、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公转的概念、方向、周期等特征,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工具演示地球公转。
2、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形成四季;记住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以及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4、通过师生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知道地球公转产生五带;记住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的度数、五带的名称和范围。
【教学方法】
演示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地球在公转吗?
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昼夜除了交替出现以外,还会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比如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古科学家提出:地球可能在公转你觉得地球在公转吗?说说你的看法、方法或依据。
任务1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预留2分钟阅读教材,教师出示实验要求,分好小组,按照要求准备实验材料。
边演示边观察:结合课本,说出地球公转的特征。
进一步解释地球公转运动。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发现,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完全相同,于是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当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季节变化。学生初步理解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
提问:假设地球直立着自转和公转,这样会产生什么自然现象?
任务2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观察公转中二分二至点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教师播放动画演示:二分二至日及季节的划分,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够说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解释一下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如何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根据表格中总结的内容,教师进一步提问:
1、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2、北回归线上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3、两条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4、南回归线以南地区一年有几次太阳直射?
学生讨论作答,教师再次进行演示,修正学生的答案,总结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
任务3结合生活体验,归纳不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及变化。
教师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下列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观察:北半球某一点二分二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的随纬度的变化规律。
任务4演示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了解五带的划分原则及范围。
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观察:说出五带的范围。并从天文特征、气候特征两方面归纳五带的范围和特点。
最后,展示不同温度带的机关图片,要求学生说出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课堂小结】
【课时检测】
读图“3月21日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以下3题。
1、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40°N B、赤道C、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
2、这一天的节气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
3、此时,地球上昼夜情况是()
A、全部昼长夜短B、全部昼短夜长C、全部昼夜平分D、各地长短不一
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以下2题。
4、国庆节期间,地球位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
5、直射点向北移时,地球可能位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④—①—②
6、读图“五带的划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北寒带B、乙地有太阳直射现象C、丙地四季分明D、丁地终年炎热
综合题
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探究活动。
活动材料:1米长木杆1根、卷尺一把、绘图板及绘图工具1套。实践过程:
①夏季某日12时,在一处有阳光的平地上把木杆垂直竖在地上,用卷尺测量影子长度。
②把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绘图。
③冬季某日12时,在同一地点再一次用同样方法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图。观测结果:
(1)上图是某中学一位同学的测绘结果。遗憾的是,他忘记标注观测时间,现在区分不开了。请你帮助他进行区分。图A是[__](冬、夏)季测绘的。
(2)归纳分析:不同季节木杆影子长短不同的原因是[__]。
(3)拓展延伸:若图A、图B为我国南、北方两位同学同一时间的测绘结果,请你判断:南方同学测绘的是图[__]。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形地貌也是不断变化的。
教学重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形地貌。
教学准备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橡皮泥等。
教师演示:地球仪,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在讲台前摆放一只地球仪)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地球表面的地形是各种各样的。反映在这地球仪上,我们通常说蓝色代表(海洋),黄色代表(高原),绿色代表(平原)。像这些高高隆起的地方往往就是一座一座的(高山)。那么,地球表面的地形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大海永远是大海,陆地永远是陆地呢?
(的确如此地球并不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内部外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变化着。)揭题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火山改变地形
地球内部的运动我们见过吗?
师,是的,我们谁都没有看见过。那我们又如何知道地球的内部是运动着的呢?请看大屏幕:1963年一艘渔船漂泊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中,忽然间有渔民看到远处海水汹涌翻滚,转眼间升腾起数十丈烟柱,弥漫了整个上空。结果一昼夜之间在海面升起了一座苏尔特塞岛。为冰岛共和国增加了一块新的土地。
谁来说说大西洋海域里发生了什么?(火山)(板书:火山)从哪里看出来?(海水汹涌,有浓烟产生)火山爆发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了小岛)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火山,你决定用哪个词?(猛烈)(板书:猛烈)为什么?
小结:如此可见,火山带给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是多么猛烈啊!我们再通过一段视频,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震撼的火山爆发。
2、地震改变地形
接下来让我们看一组卫星拍摄的照片。这是同一个区域不同时期拍摄的两张照片。可能不是很清楚,老师做一些大概的描述:这是蜿蜒曲折的河流,两边是高山,在高山的峡谷间是城镇与村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两张照片上地形地貌有什么不同。
(河流堵塞;山体滑坡;村庄掩埋了,公路塌陷了。)小结:一句话,这里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是哪儿呢?(屏幕出示:四川省青川县)同学们应该明白是什么原因造成地形变化如此猛烈吧?(板书:地震)(课件:细节)
这次地震不但伤亡惨重,而且使当地的地形地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如:(课件出示)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到影响露出水面。
这次地震又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老师再来介绍一次地震:1920年,在宁夏的一个地方也发生了剧烈地震,地面出现了许多长达几米到几十米的裂缝(课件出示:裂缝),从山上崩塌下来的泥土、石块把长约2500米的河流堵塞,很快就形成了一个湖泊(课件出示:湖泊),这就是由于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3、小结。
由此可见,每次强震过后,都会改变地球的地形地貌。你们还知道哪些因为火山爆发或地震而形成的地形地貌吗?(补充课件:富士山、唐家山堰塞湖、火山锥、断层)
三、地球内部运动与地形变化关系
每年全球有震感的地震不少于上百次、火山不少于50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火山和地震的呢?
教师解释:科学家们对地震和火山都进行了跟踪调查。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与地球内部运动有关。地球内部分地壳、地幔、地核三层(课件出示)。地壳是有岩石组成。它包括岩层上面所有的陆地和海洋。我们人类及一切有生命的物体都生活在地壳上。往下是地幔。地幔主要有流动的物质岩浆组成,我们看到的火山爆发时的岩浆就是从地幔喷射而来。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促使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课件出示:有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及我们国家所在的亚欧板块。)这些板块就如同漂浮在湖泊上的树叶也在运动着,唯一不同的是运动很慢,我们不易察觉。这一学说称之为大陆漂移说。开始很多人质疑不相信。可慢慢的找到了很多很多的证据证明这一学说。(板书:大陆漂移说)
1、探究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现在我们来仰望一座高山。它是(喜马拉雅山)世界最高的山。瞧,科学家们在这作座高山上发现了什么?(出示:喜马拉雅上上发现的各种海洋生物化石。)
的确,许多证据表明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你们推测推测:喜马拉雅山是如何产生的?
科学家们认为它是怎样产生的呢?请让我们关注它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图上我们能清楚的看到他处在哪儿?(出示:地形图)
它正处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师:注意这交界处。我们刚才知这两个板块是运动着,它们之间会发生(碰撞)碰撞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用挤压两本书做实验,发现两本书中间隆起了。)联系喜马拉雅山是怎样形成的。两个板块碰撞,交界处就会抬升,隆起。(板书:碰撞高山)其实这个抬升过程是很缓慢的。是经历了几百万年的地壳运动才造就了今天如此伟岸的高山。同学们相对于地震、火山改变地形的猛烈,这样的`板块碰撞改变地形要来得(缓慢)。(在碰撞前加上缓慢一词)
根据科学家测定伟岸的喜马拉雅山现在每年还在以0.33——1.27厘米上升的速度上升。这说明什么?(印度洋板块还在撞击亚欧板块。)
2、预测非洲大陆的未来
了解了高山的崛起。我们一起到非洲大陆随同科学家预测这块神奇大陆的未来。
科学家们在卫星传来的非洲大陆照片惊讶的发现了一条大裂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读图及相关文字)在非洲大陆的卫星照片上,科学家惊讶的发现有一条大裂缝。纵穿非洲东部。裂谷宽约几十至200公里,深达1000至2000米,谷壁如刀削斧劈一般。总长超过8000公里。张裂的平均速度为每年2厘米~4厘米。
科学家们把它称为地球的大伤疤。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裂谷呢?(原来大陆板块除了相互的碰撞,自身也会在岩石圈脆弱的地方产生分离。东非大裂谷就是一个典型。)也让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吧。(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学生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那么预测一下,几百万年之后,非洲大陆会出怎样的情境?
(裂谷会更大。非洲大陆分成两块。)
师;老师告诉你们,你们很很能干,你们的预测和科学家预测几乎相同。一起来看看科学家的预测。(屏幕出示)
小结:大陆板块分离产生裂谷。那么在海洋深处板块分离会产生?(海沟)
(板书:分离裂谷、海沟)。这样的地形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是很(缓慢)的。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10
一、背景与意义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是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反映地理学和社会发展的。
本节教材是讲述自然地理学最基本的知识——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本节教材位居《地球和地图》的第三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让学生对地球的运动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
二、学习与导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时差的知识。
5、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三、障碍与生成关注
对教材中,四季的形成问题不容易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目标的偏离,不利于正确认识四季的形成。
四、学程与导程活动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一)、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是一个球体,下面请看---------(教师演示地球活动)
师: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
(二)、阅读书本,自主学习
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2、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自转公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要的时间
旋转中心
转动特点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三)、合作学习,分析成因
1、教师演示投影片,讲解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图中的虚线是昼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且与太阳光垂直的大圆圈。
提问:观察投影片,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
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
3、请学生上来用投影片来演示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4、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计算:每天我们在夜半球和昼半球大体经过多少时间?每完成一次昼夜更替需多少时间?
5、阅读书本第10页中“畅畅与姨妈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教师总结: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有兴趣的学生课后计算一下伦敦、北京、新加坡、东京、莫斯科等几个城市之间的时差各相差多少小时?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1小时,计算时采用“东加西减”的方法)
1、教师提问:
(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教师用投影片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教师演示地球的公转投影片,让学生完成表格
节气春分夏至秋分立冬
月日
太阳直射纬度
季节北半球
南半球
受热程度北半球
南半球
昼夜长短北极
北极圈以北
北极圈以南
赤道
赤道-南极圈以北
南极圈以南
南极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看书1.20图,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五、笔记与板书提纲
地球的运动
自转昼夜交替24小时
公转四季变化一年
地球上的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
六、练习与拓展
见《地理填充练习册》
七、个别与重点辅导
略
八、反思与反馈记录
学习地理
要学会阅读理解地理教科书
地理学习的支柱是教材的阅读理解,地理不同另两个文科之处在于,对教材知识点必须理解记忆而不要死记硬背,要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积极思考。
上课时间有老师的引导,可以少走弯路,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地理中常识所占比例较初中小了,但知识更深,更系统化,更加复杂,理解难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渗透的范围越来越广,学习地理需要的`课外知识也多,所以,一定抓紧学习的主阵地课堂。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册),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抓"概念"重"消化"。在学习地理时,要重视概念的学习,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消化、理解、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恒星日、太阳日;时区、区时等。当然,概念学习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
第二、抓"原理"重"理解"。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和规律,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做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第三、总结和归纳,掌握地理学习的规律。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指用联系的方法来表达人们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等,是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便于思考、交流与表达。它是由节点、连线组成的知识网络图,其中节点表示概念,连线表示概念之间的联系,用节点和连线组成的网络知识结构表示某一个主题及其层次。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学设计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06-07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10篇06-07
高三地理《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06-20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05-03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05-26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4-10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07-02
飞出地球教学设计07-02
《地球信箱》教学设计07-19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