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1
设计意图
分类是指将一组事物按照特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并进行归类的过程。学前儿童分类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能按事物表面的、具体的、简单的特征进行分类;
2、能根据事物内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但脱离不了具体情景和功用;
3、开始根据本质属性对事物进行分类,能抽象出事物的多种属性和特征。
基于《指南》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生成了《有趣的分类》这节教学微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活动,让幼儿感知事物的特征,了解分类的方法。
2、通过操作、探索,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事物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多角度分类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情景类物品准备
2、动画课件准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以疑激趣
以帮小白兔整理杂货铺为线索,引出分类活动。
1、小白兔店里的东西太多,乱七八糟,小兔忙不过来。小花猫根据自己的.经验帮助它进行了简单的分类。
2、为进一步帮助顾客准确、快速地找到商品,小白兔提出:“怎样将货架上的商品再进行更细致的分类呢?”
二、学习分类,感知方法
以富有动画的课件演示,激发幼儿按蛋糕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的兴趣,感知多角度分类的方法。
第一次:按颜色进行分类;第二次:按形状进行分类
第三次:按蜡烛进行分类;第四次:按水果进行分类
三、回归情景,归纳提升
1、将花小猫简单分类的货品,再次细致分类。
2、对比发现:通过再次分类后,杂货铺的商品更有序了。
四、迁移延伸,快乐体验
活动区角里的材料摆放有些凌乱,请小朋友们分类整理一下,比一比看谁的方法多。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2
活动目标:
1、识别各种特征的笔,尝试按笔的不同的特征进行一维、二维的分类。
2、发展幼儿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蜡笔,油画棒(红黄两色)各4支,勾线笔、铅笔(红黑两色)各40支,篮子若干,托盘若干,蒙氏架两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知一维1、师:你们知道制笔厂吗?(是生产笔的地方)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制笔厂帮忙好吗?
他们生产的第一批笔就放在你们的凳子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笔?(蜡笔、油画棒)那跟旁边的.好朋友比比看,有什么不一样呢?(颜色、粗细、高矮、种类)解释种类小结:工厂里的叔叔请我们帮忙,要给这批笔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师:那怎么分呢?他们的第一道工序给了我们两个标志,你们说怎么分?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男孩、女孩的标志把笔分了一次。看看第二道工序可以怎么分呢?
2、第二道工序,给我们准备了两个笔筒请我们把笔放进去,那我们可以怎么分呢?请两个小朋友来操作,提问:为什么这么分?
请男孩子、女孩子根据不一样的一维分笔。贴上标志。
小结:刚才我们按颜色分法完成了第二道工序。
二、进行二维的示范练习操作1、你们干的太好了,制笔厂又生产了一批新的笔,你们看有什么笔?(勾线笔、铅笔)他们有什么不一样?(颜色、种类、有盖无盖、长短)2、那看看我们又能帮什么忙了呢?工作人员给了我们4个笔筒,他会请我们怎么做呢?(按照标志把笔分放到各个笔筒)不会回答的话,提问:笔筒上有什么?(标志)我们看看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红色的勾线笔""黑色的铅笔""红色的铅笔""黑色的勾线笔"四个笔盒。
一个个笔筒解说,教师示范两个笔筒,其余两个请幼儿操作。
3、这个工序怎么做你们明白了吗?那好,请你们每个人找到一份工作材料,按照笔筒上的要求完成这道工序。完成以后请把笔筒放到货架上。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检验小结:看看分对了没有?
三、活动延伸,感知三维1、师:看看制笔厂还有些不同的标志,你们看看是什么?谁知道?
2、出示几张三维的标志,让幼儿认识标志,感知三维3、师:你们真棒,瞧,制笔厂的厂长要来夸我们了。(请一个老师来夸小朋友工作做的好,送给每个孩子一支笔)4、在给孩子送笔的环节中,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活动反思:
整节课在一次次的修改中得到呈现,对于没有涉足过的数学活动,让我着实伤了脑筋。在设计课程开始,我一步步踏入数学的领域,分类是时常出现在我嘴边的话。
整个活动按照课的设计流程进行着,在活动中,常出现在语言活动中的话语与思考缠绕在这次活动中,环节虽清楚,但小结的话语不够到位。对于孩子的回答不能很好的去提升与点评。课后教师的点评让我收获极大,理清了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同时也让自己对于分类的概念上问题提升了一个层面。针对提供分类的材料上,要更细心的去挖掘孩子的想法,与材料所带来的问题,可以再第一环节的材料上进行更改,也可以换种方法给孩子出示标志进行操作,针对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好的去设计。
一次数学的分类,给我开启了一扇数学领域的小门,虽然课上的并不是很好,但思想上却开始被奥妙的它所吸引。相信继续去学习,大门会为我敞开。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3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依赖于生存的环境,幼儿每时每刻都在与环境发生交流,环境是幼儿发展的资源,幼儿只有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才能获得发展。”而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让幼儿从小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增加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呢?我利用幼儿日常熟悉的垃圾生成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认识各类生活垃圾,了解哪些是可以循环再用,并通过分类操作,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培养了环保意识,达到玩中学,玩中做的目的,从而真正发挥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来的矿泉水瓶、可乐罐、塑料袋、废旧电池、果皮、废纸、树叶等废弃实物或照片。
2、做纸浆的工具、三个垃圾桶、白色卡纸和水彩笔。
3、有关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相关图片和影像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教师:“什么是垃圾吗?环卫工人为什么每天都要清扫垃圾呢?”
2、幼儿自由结伴讨论。
教师:“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处理垃圾?”
教师:“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介绍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教师:“我们可以怎样给垃圾分类呢?”
教师:“像塑料制品、玻璃、金属、纸制品这样还可以利用的垃圾叫作可回收垃圾,像腐败的菜叶这样没有用的垃圾叫作不可回收垃圾。”
2、认识有机垃圾。
(1)教师:“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
(2)学习词汇:有机垃圾。提问:“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3)看影像资料(一):回忆菜叶的变化,了解菜叶等垃圾在土中会腐烂,这些垃圾可以慢慢变成肥料,让其他植物长得更好。
3、认识有害、有毒垃圾。
(1)看影像资料(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动物不小心吃了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以保护环境。
(2)教师:“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还有一种垃圾有毒,是什么?谁来说说废电池对我们有哪些危害?”
(3)看影像资料(三):了解废电池的毒害,知道废电池要作特别处理。
教师:“废电池是有毒垃圾,乱扔能使一大片的土地不长庄稼或污染水源,我们要把它进行单独回收,专门处理。
(4)经验扩展:“还有哪些垃圾是有害垃圾?”
4、观察“做纸浆实验”,认识可回收垃圾。
(1)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结:纸可以做成纸浆再造出新的`纸,纸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叫 ‘可回收垃,圾’,学习词汇:‘可回收垃圾’。
三、垃圾分类。
1、看影像资料(四):垃圾分类、回收的录像片段。
提问:“垃圾车把垃圾送到哪里去了?垃圾回收后可以制成哪些新的产品?”
2、认识“回收利用”标记。
(1)出示“回收利用”的标志,让幼儿根据图意猜测该标志的含义,并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一标志。
(2)讲解“回收利用”标志含义。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为什么?”(纸、玻璃瓶、易拉罐、矿泉水瓶等经过加工处理,可以制造出新的产品。)
(3)启发幼儿设计“不能回收利用”的标志图。
提问:“垃圾中的哪些物品不能回收利用?为什么?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垃圾?”(焚烧或深埋。)
(4)将黑板上的磁性垃圾图片按可以回收利用与不可以回收利用分成两类,教师检查幼儿分类情况。
(5)教师小结:如果我们能回收利用这些物品,就能净化环境,保护资源。
3、引导幼儿将垃圾分类。
(1)教师:“怎样才能让工人叔叔更好、更方便地处理这些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
(2)游戏:看谁做得对。教师说出某一垃圾的名称,如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幼儿就做形似的动作;如果是不可以回收利用的,就做形似“X”的动作。
(3)出示贴有标志的三只垃圾分类装桶(可回收、不可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请个别幼儿将垃圾按标志分类。
(4)组织幼儿戴上手套清理北京市的垃圾,并进行分类。
四、 学习制作垃圾标记及分类垃圾桶。
(1)出示垃圾桶,提出制作标记来区分垃圾桶。
教师:“老师这儿的垃圾桶都一样怎么办呢?我们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2)幼儿分组进行设计垃圾桶标记,在白纸卡片上画标记。
(3)展示各组幼儿设计的标记,请幼儿介绍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标记。
(4)教师给每组幼儿提供垃圾桶,请幼儿粘贴标记。
(5)师幼共同欣赏彼此设计的标记并说出其含义。
(6)欣赏儿歌:
小朋友 讲卫生 废弃物 不乱扔
归好类 可再生 节资源 保环境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督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的意义,做个“环保小卫士”。
活动评析: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知道了更多关于垃圾的知识,了解了不同垃圾的处理方法,同时学会了简单的分类。活动中,运用的录像和实验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幼儿的思维积极,发言大胆,而分组教学给了幼儿更多的发言机会。垃圾分类标志图的设计更给了幼儿主动参与及继续思考的机会,教学效果较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4
活动目标:
1、了解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并能进行垃圾分类。
2、树立环保意识,养成分类处理垃圾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视频、课件、幼儿收集的生活垃圾等等
活动过程:
一、对比照片,了解垃圾是哪里来的
二、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1、幼儿讨论:如何清理公园的垃圾
2、结合图片,认识垃圾箱上的标记
3、播放视频,了解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
4、幼儿讨论,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垃圾
5、教师小结,垃圾分类摆放的好处
三、电脑游戏、操作活动,进行垃圾分类
1、电脑游戏,幼儿判断哪些是可回收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
2.幼儿分散操作送垃圾
3、师生一起检查讲评幼儿垃圾分类情况
四、谈话小结,进行教育
鼓励幼儿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进行垃圾分类
延伸活动:可回收垃圾经过人们处理还是有用的,人们怎么处理这些可回收垃圾,请大家回去查一查,把你知道的.处理垃圾的知识告诉大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5
活动目标
1、初步尝试不受物体大小、形状的影响,学习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能够区分红色和绿色。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及对分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小不同的红绿皮球、筐子各一个,娃娃两个,小床两个。
2、红纸和绿纸,红绿糖粒若干。、
3、在教室里有意识地将红绿玩具放在明处。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两个皮球让幼儿辨认红色和绿色,并提醒说:“大皮球是红色,小皮球是绿色。”
2、教师出示两个娃娃,一个穿红色衣裤的,一个绿色衣裤的,再出示两张小床,一张床有红色的被子、枕头、毯子,一张床有绿色的被子、枕头、毯子,指导幼儿安排娃娃睡觉,要求穿红色衣裤的娃娃睡有红被子、枕头、毯子的床,穿绿色衣裤的'娃娃睡有绿被子、枕头、毯子的床。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操作中的颜色分辨及对应,并给予必要的提示。
3、给娃娃送糖吃,
红糖送给穿红衣裤的娃娃吃,绿糖送给穿绿衣裤的娃娃吃。
4、游戏:红豆豆,绿豆豆。把纸做的红豆豆、绿豆豆放在地上,引导幼儿边走边念儿歌:
“红豆豆,绿豆豆,拾到豆豆放筐里,红豆豆放红筐里,绿豆豆放绿筐里。”游戏反复1~2次。
活动延伸
1、在教室里、自己身上、幼儿园内找红绿颜色的实物。
2、发红绿糖给幼儿吃,并要讲出糖的颜色。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6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找出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逐级分类。
2、培养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多媒体学件人手一套,人手操作材料一份。
教学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师:在图形王国里,国王为图形娃娃们造了二幢小洋房。图形娃娃知道了都想搬进去住。我们来看一下都有哪些图形娃娃。
教师电脑演示,幼儿讲述。
出示汉字:圆形 长方形 正方形 梯形 三角形
2、 师:只有二幢房,这么多图形娃娃要住,怎么分才能使图形娃娃满意呢?国王为难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下。请你讲一下这样分的'理由。
3、 幼儿讨论方法,教师在电脑上演示。
4、 师总结:我们可以按照图形娃娃的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来分。
出示汉字:大小 颜色 形状
5、教师在电脑上演示(按大小特征分)
二、分散活动:(二次分类)
1、师:图形娃娃们住在一起后很开心,可是过了一些时候,觉得不舒服。它们请国王再为它们造房子。这一次国王为每一幢小洋房造两间小房子,请小洋房里的图形娃娃搬到两间小房子里去。
幼儿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按颜色分特征分)
出示汉字:红 黄 蓝 绿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个新的本领,就是“二次分类”。
出示汉字:二次分类
三、自主活动:
幼儿人手操作材料一份进行二次分类练习。
幼儿操作后自由交流方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7
活动目标:
1.了解垃圾分类的规则,能对自己捡拾到的垃圾进行简单的分类。
2.知道减少垃圾产生的办法。
活动准备:
1.教师用旧纸箱自制蓝、绿、红、黄四个垃圾桶(垃圾分类桶),或教师
自制垃圾小图片。如右图:
2. 幼儿操作材料第1册封二—第3页“垃圾分类”。
活动过程:
一、垃圾种类多
1.选择并出示有代表性的几类垃圾,幼儿观察并讨论。
教师:我们捡到了哪些垃圾?这些垃圾可以分为哪几类,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2.出示蓝、绿、红、黄四个垃圾桶,师幼共同阅读幼儿操作材料第1册封二—第3页“垃圾分类”,了解垃圾分类。
教师:蓝色的垃圾桶是可回收物垃圾桶,装用过的纸张、废旧纸箱、喝过的牛奶盒、塑料饮料瓶等可回收的垃圾;绿色的垃圾桶装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果壳瓜皮等;黄色的垃圾桶装其它垃圾,包括卫生间废纸、灰土、破旧陶器等;红色的垃圾桶装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废日光灯管等。
3.幼儿自由讨论之前捡拾的.垃圾可以如何投放。
教师:我们之前捡拾到的垃圾,你觉得可以分别投放到哪个垃圾桶里?为什么?
二、垃圾分类
1.幼儿分类投放垃圾,并相互检查垃圾投放正确与否。
2.幼儿针对投放有异议的垃圾展开讨论,并正确归类。
三、减少垃圾
1.幼儿自由讨论减少垃圾的办法。
2.小结: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从垃圾处理方式上化废为宝等。如:少用纸巾,用手帕或毛巾擦眼泪、擦手,因为手帕和毛巾可以清洗后反复使用;少吃零食,就少产生包装袋或对包装盒(袋)进行废物利用;爱护玩具、用具,延长使用时间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8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本课要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开展“分类”这一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分类的意义以及分类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科学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四个活动:
1.聚焦分类话题;
2.制订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研讨,回顾学习过程:
4.了解分类的意义。
通过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晰有序地了解物体的各种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科学地观察、描述之后进行科学的分类,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明确分类标准的细化是准确分类的要素。教材中提示选用的教学器材为前三节课观察的物体。在本课中,教师要尽量安排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便于学生进行分类活动。
【学生分析】
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课学习,一年级学生逐渐了解了科学课程的特点。学生开始初步接触科学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等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出合作学习和实事求是等科学态度。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
科学态度目标
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
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
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
【器材准备】
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小朋友到超市想买酸奶,你能帮他找到酸奶吗?(播放课件,选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超市怎样找到酸奶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找酸奶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分类,体会分类对于人们生活的帮助,分类可以让人们更便捷的生活。
2.我们也观察了许多物体的特征,你能描述一下吗?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
(学生根据前几节的活动手册和班级记录单描述前几节课上观察的物体特征)
设计意图:从物体特征入手,聚焦分类标准指向的是物体的特征,并贯穿全课。
3.我们能不能用一种特征作为标准给它们分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它们。(板书:给物体分类)
设计意图:聚焦话题,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教师利用任务驱动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给物体分类
1.描述物体特征,确定分类标准。
(1)教师分发活动器材,学生拿出活动手册。
(2)说说自己计划以什么特征作为标准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理解分类是以特征作为标准的,而且标准有很多,为开展分类活动明确主线和目的。
2.初次体验分类并为物体编号。
(1)引导学生根据制订的分类标准进行首次分类活动(全班统一确定一种相对简单的分类标准,如:大小),将物体放在小组记录单的圆圈中。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利用直观实物进行初次分类,帮助学生明确分类活动的目的和过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2)引导学生发现使用实物摆放的方法不便于同时开展不同标准的分类,并且这种方法的分类结果无法悬挂展示,不便于交流。
(学生思考,商量改进办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为进行给物体做编号的活动做好铺垫。
(3)指导全班同学按照统一标准为物体进行编号。
我们有什么办法进行编号呢?上学期,我们在比较恐龙大小的时候,有个编号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我们也来给这些物体进行编号吧。
(学生按照相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编号)
设计意图:学生在真实任务的驱动下,先对物体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学会分类的基本操作方法,为后边的活动开展打好基础;再从中发现不方便、无法反复使用以及不便于交流的问题而找寻改进措施,从而开展编号活动,为后边的活动开展以及交流研讨活动做好铺垫
3.开展小组分类活动。
(1)小组总结物体特征。
观察前几节的记录单,你们都发现了物体哪些方面的特征?
(学生发现有大小、形状、轻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方面的特征,根据物体大小进行分类的活动已经做过,不再重复)
(2)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上。
(学生制订分类标准,明确分类标准,将小组制订的分类标准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中,一张记录单填一种标准)
(3)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将分类结果以物体编号的形式填写在小组记录单不同的圆圈里)
(4)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填写小组记录单。
(5)学生悬挂展示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准部分。
(学生遮挡住分类标准,并向全班同学展示小组记录单)
设计意图: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指向分类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特征,便于寻找和生活便利。学生通过形状、轻重、粗糙或光滑、透明或不透明等特征作为标准对物体多次分类,不但能更好地了解物体的特征,而且对分类的科学探究方法有更深的学习与体会。展示小组记录单,并遮挡住分类标准是为了给下一环节做铺垫。
4.解密活动。
(1)全班共同解密各组的分类标准。
通过观察小组记录单的分类结果,逆向分析分类标准是哪种特征,并说明理由。
(2)相应小组进行展示揭秘,说说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察、总结物体的特征,方便我们的.生活。
三、交流研讨
1.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
学生通过交流发现分类有很多方式,但是不管哪种方式分类的标准,都是物体比较典型的、有共性的特征。
2.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
你发现在哪个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为什么?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大家统一?
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不同于大小的比较。同样的物体有大有小,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结论,但是对于轻重这一特征,在制订标准的同时还要细化轻重标准的界限,也就是说只有将标准制订得更准确,才能进行更准确科学的分类
3.根据发现细化小组记录单的分类标准,确定关于轻重的分类界限,再次调整轻重的分类。
设计意图:学生在上一活动的交流中已经发现这一问题。本环节是让学生对于相同标准,分类结果却不同的现象进行研讨交流,进而发现分类的标准除了特征之外还要有细化的标准,从而掌握科学分类的正确方法。
四、完成个人、小组、班级记录单内容
1.学生完成个人活动手册。
2.各小组共同完善小组记录单。
3.师生完善班级记录单。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并修改完善记录的过程就是梳理和总结本课知识的过程,从而完成本课教学目标。
4.观察生活中身边的分类。
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分类给我们带来帮助呢?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帮助的?
(播放课件,学生根据课件演示分别说说是哪些方面的分类,又是如何帮助我们便捷生活的)
设计意图:理解分类的意义不仅是更好地了解特征,还能帮助我们便捷生活。
【板书设计】
给物体分类
特征 分类标准 细化标准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9
【活动目标】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2、分辨回收的垃圾。
3、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懂得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活动准备】
1、课前请幼儿制作一张家里垃圾记录表,认真填写。
2、搜集并了解有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3、可回收垃圾箱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2个、幼儿分类用的生活垃圾、幼儿分类用的小垃圾箱。
4、分类垃圾箱大挂图、垃圾分类图片。
【活动过程】
1、交流分享,说说生活中的垃圾。
师:孩子们,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任务,请大家记录这几天家里产生的垃圾,你们完成了吗?(完成了)快把记录结果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1)小组交流。(拿着记录表,互相说说)
(2)个幼介绍。(谁想把记录结果说给大家听听?)
小结:
每天我们的家里会产生许多垃圾,主要有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厨余类、有毒有害类垃圾。这么多垃圾你们平时是怎么处理的?(放到垃圾箱里;如果孩子回答"可以分类放进垃圾箱"师说:你在哪儿看到分类垃圾箱的?)
2、问题思考,商讨垃圾处理方法。
(1)认识垃圾分类标志。
师:老师这儿就有两个垃圾箱,我们快来看看!
①提问:仔细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颜色、标志)(找两三个孩子说)这是什么标志?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不可回收物是什么意思?
②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这是可回收标志,这是不可回收标志。回收以后经过特殊处理能再为我们服务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这样的垃圾应该扔到可回收垃圾箱中;除了这些,剩下的就是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扔进不可回收垃圾箱中。
(2)讨论垃圾分类方法。
师:我们记录的垃圾要跑进哪个垃圾箱?先把可回收垃圾圈出来,然后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吧
①幼儿小组讨论。(引导孩子说塑料瓶、牙膏盒是可回收垃圾,电池、果皮是不可回收垃圾,也就是先说划圈的,再说不划圈的)
②提问:谁愿意把讨论结果介绍一下?
③个幼回答。
小结:
哦,原来废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织物类是可回收垃圾;厨余类、有毒有害类是不可回收垃圾。
3、辨析明理,懂得垃圾分类意义。
师:我们刚才分的特别好,老师特别佩服你们!为什么要将垃圾分类处理?
幼儿自由回答。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 10
活动目标
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
了解垃圾的分类
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垃圾分类投放,提高分析、分类、比较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垃圾的简单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意义
难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做过垃圾填埋和废电池养花实验
物质准备:做纸浆工具、实物垃圾和三个垃圾桶、录像机、纸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提问:什么是垃圾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每天清扫垃圾呢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该怎样处理呢?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
1.认识有机垃圾
①提问: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学习词:有机垃圾)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②看录像一,回忆菜叶的变化,了解菜叶等垃圾在土中会腐烂,这些垃圾可以慢慢变成肥料,让其他植物长得更好。
2.认识有害、有毒垃圾
①看录像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并与菜叶的变化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塑料袋不会腐烂,只会越积越多污染环境,造成白色污染,动物不小心吃了会有危险,我们把这些垃圾叫有害垃圾,所以要尽量不用或少用这些东西,保护环境。
②提问:我们小朋友都知道还有一种垃圾有毒,是什么谁来说说废电池对我们的.危害
③看录像三,了解废电池的毒害,知道电池要作特别处理。
④提问:还有哪些也是有毒有害垃圾
3.幼儿观察教师做纸浆实验,认识可回收垃圾。
提问:老师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纸可以化成纸浆再造新的纸,纸是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学习词:可回收垃圾)
提问:可回收垃圾还有哪些
三、垃圾分类
1.请幼儿设计有机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的标志。
2.请幼儿将垃圾分类放入三个桶内。
活动延伸
请幼儿去查找一些不能确认分类的垃圾资料。将垃圾分类桶放置活动室一角,帮助幼儿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有趣的分类》教案04-18
大班艺术领域垃圾分类教案01-01
大班艺术领域垃圾分类教案11-28
科学领域垃圾分类教案(精选10篇)11-15
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案12-08
垃圾分类大班社会领域教案范文04-07
小班垃圾分类科学领域教案(精选17篇)12-09
科学领域垃圾分类教案范文(精选10篇)11-15
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案:有趣的空气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