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教案

2023-10-24 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寒露》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寒露》教案 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二十四节气”。

  2.了解与寒露节气相关的农谚、古诗、风俗、养生知识等。

  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探知节气的兴趣,激发对寒露节气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使学生深入了解“寒露”

  难点:在让学生在认识“寒露”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

  预设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1.畅谈中国“四大发明”

  知道中国著名的“四大发明”吗?你最欣赏哪一项发明?

  2.引入“第五大发明”

  出示新闻:厉害!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原来中国第五大发明如此诗意!20xx年12月01日07:44:59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3.谈谈阅读感受

  4.小结: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历经亲百年岁月的智慧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财产!

  二、导入新课

  1.初步了解“二十四节气”出示图标进行学习,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今天将详细认识“寒露”。说说课前的了解。

  3.小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7个节气,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明8日一9日)。“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寒露。

  三、分组展示,深入“寒露”

  (一)歌谣组

  1.小组展示歌谣

  2.问答环节

  3.启示:节气与农事联系紧密,是真正来源于生活的智慧!

  (二)养生组

  养生小知识抢答

  2.医生温馨小贴士

  3.启示:节气中藏着人们健康长寿的秘诀!

  (三)古诗组

  1.出示《池上》:[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1)指名读,读通顺

  (2)诗中出现了哪些景色?

  (3)想象一下,诗人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

  2.组员配图吟诵其他推荐古诗

  3.读一读,积累

  4.启示:节气中,融入了多少诗人抒发的情怀!节气,也是有情感和温度的!

  (四)民俗组

  1.北京人旧俗斗蟋蟀

  2.饮菊花酒祛灾祈福

  3.登高望远心旷神怡

  4.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5.观红叶、赏菊花别有一番雅致

  启示:节气,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五)艺术组

  1.书法形式展示对联

  《寒露》教案 2

  活动目标

  01知道寒露节气

  02感受中国传统文化

  活动准备

  水壶一个、干菊花若干、儿童水杯若干

  活动过程

  01观察干燥的菊花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幼儿观察菊花的颜色和形状)

  师:干燥的菊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

  师:把鲜菊花入锅蒸制二十分钟,然后取出再放在阳光下晒干,一般情况下三四天就能晒好。

  02泡菊花

  师:我们把干燥菊花放入壶中,再冲入开水,稍等一会,菊花茶就泡好了。

  师:冲入开水时是有烫伤的危险的,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请爸爸妈妈帮忙,才能去做这一步哦。

  03品菊茶

  师:菊花茶泡好了。寒露,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的正式开始,民间有寒露要喝菊花茶的习俗。

  师:菊花茶有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明目去火的功效。

  师:小朋友们一起尝一尝菊花茶吧。

  《寒露》教案 3

  活动目标

  知道寒露节气天气变寒冷的气候特点。初步了解寒露节气“鸿雁来宾”、“菊有黄华”的物候特点。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对寒露节气有一定了解。

  2.活动前,教师可开展《我们的祖国真大》这一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我国的南北差异。课件准备:“露水”图片;《寒露》故事视频及图片;“菊花”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露水”,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有见过露水吗?——是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时候看到的?

  小结:清晨的时候,如果你用心观察,可以发现植物上有许多露水噢。

  播放故事视频及图片《寒露》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寒露时气温下降、露水变冰冷的气候特点。——今天一早,爸爸就带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出门爬山了,他们在山里会发现露水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露水冰冰的、冷冷的,是哪个节气到啦?(寒露)——寒露时,为什么露水会变冰冷呢?这时的气温怎么样?

  小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到了,气温下降,露水也变得冰冷,都快结成霜了,因此人们常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播放故事视频及图片《寒露》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寒露时“鸿雁来宾”的物候特点。

  ——爬到了半山腰,奇奇和妙妙遇见了谁?(大雁)——这些大雁要飞去哪里呢?(大雁们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爸爸说这是最后一批从北方往南飞的`大雁,爸爸是怎么知道的?(寒露节气有个说法,寒露一到,最后一批大雁就开始从北方往南飞)——最后一批到达南方的大雁被人们称作主人还是客人呢?(客人)——那主人是谁呢?(早到的大雁)

  小结:从早些时候的白露节气开始,大雁们就会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到了寒露节气,最后一批大雁也开始从北方往南飞了。

  等这些大雁到了南方,早到的大雁会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样欢迎它们,这便是寒露节气特有的“鸿雁来宾”。

  出示组图“菊花”

  1.出示组图“菊花”,引导幼儿欣赏、观察菊花造型。——寒露时菊花都开了,真漂亮!奇奇和妙妙拍了好多照片,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吧。——这些菊花都有哪些颜色呢?——菊花的花瓣、花杆、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寒露》手势舞,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寒露》教案 4

  目标

  (一)帮助儿童了解寒露节气的地理知识;

  (二)了解寒露节气的物候特点;

  (三)认识寒露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学习寒露农事歌。

  内容

  (一)地理知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每年的10月7-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就到来了。寒露与白露节气时相比气温下降了很多,地面上的露水也更冷了,很可能成为冻露,因而称为寒露。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白天渐短,黑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随着天气变冷,昼夜温差大,地面上的露水也快要凝结成冰。如果这个时候选择出门,可以仔细观察看看地面上露水的变化哦!

  寒露节气北方与南方的气候特点差异较大。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而北方的东北、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南方秋色迥然不同。

  (二)寒露物候

  中国古人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鸿雁大概是24节气中出现最多的物候了,中国古人对大雁寄托了许多情思。“鸿雁来宾”,意思是说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寒露时节,恰恰是最后一批大雁大举南迁,大雁南来为宾,古人细心留意,随时准备尽宾客之礼。

  “雀入大水为蛤”,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草木皆在阳气渐盛的.时候发芽抽枝、结蕾开花,独独只有菊花,在阴气渐重的时候开放。因为这样的特性,菊花被赋予了很多独特的内涵,比如,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菊花历经风霜,成为一种高尚人格的象征。

  (三)寒露传统

  寒露节气北方已呈深秋景象,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这样的日子尤其适合人们出门活动。在这个节气里,有着许多有趣的民俗活动。

  1.上香山,赏红叶:寒露时节,很多地方有赏枫叶的习俗,“霜叶红于二月花”说的就是这个季节。不过,适合寒露观红叶的是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河以北。对于不能身临其境的上海小朋友们,家长可以为孩子搜索一些视频或图片观看。

  2.吃花糕:寒露时节,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古人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花糕制作教学可作为延伸活动)

  3.饮菊花酒: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此外,由于接近重阳节,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称“菊花节”。(画菊花可作为延伸活动)

  4.吃芝麻:寒露到,天气由凉爽转向寒冷。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于是,民间就有了“寒露吃芝麻”的习俗。

  5.秋钓:在寒露节气期间,温度下降快,日照无法充足地照射到水深的地方,因此鱼儿都会在温度较高的浅水区活动,这一节气适合在浅水区钓鱼。小朋友们不妨和爸爸妈妈一起出门,来一场“秋钓”比赛,看看谁钓到鱼又大又多!

  (四)寒露农事歌

  寒露时节,在天气影响下,北方应播种完小麦,不宜再迟,以免减产。南方应适时播油菜、种蚕豆等。那下面,老师就要教大家一首寒露农事歌,通过这首农事歌我们可以知道在寒露这个节气后会发生哪些农事活动,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念一念吧。

  农事歌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

  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

  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割寒露天。

  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

  贪青晚熟棉花地,药剂催熟莫怠慢。

  大棚黄瓜搞嫁接,保温保湿是关键。

  紫红山楂摘下来,鲜红石榴酸又甜。

  果品卸完就管树,施肥喷药把地翻。

  采集树种好时机,乡土种源是重点。

  畜禽喂养讲技术,怀孕母畜细心管。

  越冬鱼种须育肥,起捕成鱼采藕芡。

  《寒露》教案 5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2、理解故事中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活动准备

  1、请班里一名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头饰一个,故事音频

  活动过程

  1、给“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另一名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师: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2、欣赏故事

  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师: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师:露水蘑菇是什么?

  3、讨论

  师: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活动收获

  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好。

  《寒露》教案 6

  学习目标

  1.了解寒露节气的特点和气候特征;

  2.了解寒露节气的养生知识;

  3.会背一些有关寒露的谚语和古诗词。

  学习重点:

  寒露节气的基本知识和养生之道。

  学习难点:

  有关寒露的古诗词和谚语

  学习过程

  1、师:寒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从每年的阳历十月8日或9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开始。此时天气渐冷、露气凝结。本节课我们将了解到寒露节气的基本知识。

  2、学生自学《寒露》。

  3、小组讨论:

  (1)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二一,下半年逢八二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2)寒露节气的时间。

  每年的十月八日或九日。

  (3)寒露的气候特点。

  昼暖夜凉,露水增多,秋高气爽,比较干燥。

  (4)有哪些古诗词讲的是寒露?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5)你知道寒露的谚语吗?比一比,谁知道的多。

  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寒露到,割晚稻;霜降到,割糯稻。

  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寒露节到天气凉,相同鱼种要并塘。

  (6)寒露期间的衣食住行

  衣:我们要随着天气转凉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秋天早晚要多穿些衣服,秋季腹泻多发季节应特别注意腹部保暖。

  食:秋季神经兴奋,食欲骤增,要防止过量饮食,少吃辣味和生冷食物多吃酸性和热饮和热软食物。应多吃水果,常喝开水绿豆汤、豆浆、牛奶等满足肌体的需要提高抗燥病力。

  住: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防止房劳伤肾。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行:秋天虽没有春天那样春光明媚,生机勃勃,但秋高气爽遍地金黄另有一番动人景象。到公园湖滨郊野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秋游也一种好的活动形式既可调节精神又可强身健体。

  4、学生展示,教师点拨。

  5、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寒露的有关知识。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8日或9日左右,寒露节气含有天气渐冷、露气凝结的意思,是秋季的倒数第二个节气。寒露时节,气候干燥,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所以,同学们要好好锻炼身体,注意饮食,适当添衣,防止生病。

【《寒露》教案】相关文章:

《寒露》教案11-06

有关寒露的教案11-06

《寒露》教案模板04-17

寒露班会教案11-06

寒露班会教案11-06

寒露小知识教案11-06

寒露节气教案(精选10篇)09-28

幼儿园寒露的教案12-02

《寒露》教案模板(精选6篇)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