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班会教案

2022-11-06 班会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露班会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露班会教案1

  活动目标

  知道寒露节气天气变寒冷的气候特点。初步了解寒露节气“鸿雁来宾”、“菊有黄华”的物候特点。

  活动准备

  1、对寒露节气有一定了解。

  2、活动前,教师可开展《我们的祖国真大》这一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我国的南北差异。课件准备:“露水”图片;《寒露》故事视频及图片;“菊花”组图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露水”,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有见过露水吗?是在哪里看到的?是什么时候看到的?

  小结:清晨的时候,如果你用心观察,可以发现植物上有许多露水噢。

  播放故事视频及图片《寒露》第一段,引导幼儿了解寒露时气温下降、露水变冰冷的气候特点。今天一早,爸爸就带着熊猫奇奇和熊猫妙妙出门爬山了,他们在山里会发现露水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露水冰冰的、冷冷的,是哪个节气到啦?(寒露)寒露时,为什么露水会变冰冷呢?这时的气温怎么样?

  小结: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到了,气温下降,露水也变得冰冷,都快结成霜了,因此人们常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播放故事视频及图片《寒露》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寒露时“鸿雁来宾”的物候特点。

  爬到了半山腰,奇奇和妙妙遇见了谁?(大雁)这些大雁要飞去哪里呢?(大雁们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爸爸说这是最后一批从北方往南飞的大雁,爸爸是怎么知道的?(寒露节气有个说法,寒露一到,最后一批大雁就开始从北方往南飞)最后一批到达南方的大雁被人们称作主人还是客人呢?(客人)那主人是谁呢?(早到的大雁)

  小结:从早些时候的白露节气开始,大雁们就会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过冬。到了寒露节气,最后一批大雁也开始从北方往南飞了。

  等这些大雁到了南方,早到的大雁会像主人迎接客人一样欢迎它们,这便是寒露节气特有的“鸿雁来宾”。

  出示组图“菊花”

  1、出示组图“菊花”,引导幼儿欣赏、观察菊花造型。寒露时菊花都开了,真漂亮!奇奇和妙妙拍了好多照片,小朋友们一起欣赏吧。这些菊花都有哪些颜色呢?菊花的花瓣、花杆、叶子是什么样子的?

  2、播放《寒露》手势舞,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

寒露班会教案2

  了解寒露

  在寒露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给孩子们介绍了寒露的由来、时间、习俗等,带领宝贝们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认识寒露,了解寒露节气的传统习俗,同时,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幼儿自主操作

  老师们可以引导孩子们认识枫叶并指导菊花和枫叶绘画、折纸等DIY手工活动。

  ★秋季食品DIY

  带孩子制作花糕、寒露汤、秋季水果DIY。

  ★诵寒露

  3首寒露诗词,在诗人的笔下,秋意浓,秋思长。

  《初到陆浑山庄》

  唐代:宋之问

  授衣感穷节,策马凌伊关。

  归齐逸人趣,日觉秋琴闲。

  寒露衰北阜,夕阳破东山。

  浩歌步榛樾,栖鸟随我还。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代: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晚景怅然简二三子》

  唐代:李峤

  楚客秋悲动,梁台夕望赊。

  梧桐稍下叶,山桂欲开花。

  气引迎寒露,光收向晚霞。

  长歌白水曲,空对绿池华。

  ★秋游

  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加户外亲子秋游活动,比如赏菊花、看秋叶、看稻田、爬山、垂钓等。

  寒露习俗

  ★【秋钓边】

  寒露时节,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此时钓鱼易上钩、易收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秋钓边”。

  赏花,钓鱼,正是出游的好时节。雌蟹卵满、黄膏丰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节。

  ★【观红叶】

  寒露,是登高赏红叶的好时节。“霜叶红于二月花”,登高而望,极目远眺,层林尽染,秋风飒飒,黄护叶红。金秋满山层林尽染,漫山红叶如霞似锦。

  秋风多情,将相思寄于一片秋叶,相思便红了满树。将相思寄于一棵枫树,相思便红了满山。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枫叶愈红,相思愈浓。满山红枫,便是漫山相思。

  ★【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

  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人间如此多娇,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趁秋意正浓,寒冬未至,携一二好友,赏美景,吃花糕,也别有一番风味。

  ★【赏菊花】

  深秋时节,其他的花朵都已零落,只剩花枝在寒风中飘摇。

  唯有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无意争奇斗艳,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

  人生就该淡如菊,不求富贵名利,只求此生能够在对的时间无憾绽放。让脚步多一份从容淡定,让人生多一份澄净透彻。

寒露班会教案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

  2、理解故事中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活动准备

  1、请班里一名幼儿戴头饰扮演小兔,表演无论谁给他吃菜都摇头的情景

  2、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3、小兔头饰一个,故事音频

  活动过程

  1、给“小兔”吃蔬菜

  一名幼儿扮演“小兔”,另一名幼儿给“小兔”吃蔬菜,并说:“我给你吃XX。”

  师:为什么小兔什么菜都不吃呢?你有办法让小兔喜欢吃蔬菜吗?

  2、欣赏故事

  师:故事里有一只怎样的小兔?它不爱吃什么?

  师:爸爸想了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师:露水蘑菇是什么?

  3、讨论

  师:你有不爱吃的东西吗?为什么不爱吃?

  活动收获

  通过集体讨论,帮助幼儿懂得不挑食才能使身体更好。

寒露班会教案4

  寒露简介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

  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寒露时节,古时有赏菊、饮菊花酒、登高等习俗。

  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剌,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寒露教育教学活动

  识寒露

  班级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形式引导孩子们认识节气的变化,让孩子们了解节气与天气、农事的关系。

  泡菊花茶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天气冷了,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然挺立,成为秋天最美的一道风景。老师带着孩子们动手泡一杯茶,品尝秋天的味道。

  孩子们在探索中感知、在发现中实践,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感受寒露的习俗和意义,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所在,在体验浓浓的民俗风情中也必能将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

  温馨提示

  寒露将至,秋意渐浓,小长假结束,恰逢近期气候不稳定,疫情反复,小朋友的生活作息正处于调整期,寒露将至,气温骤降,孩子们免疫力较低,易多发疾病,我们在这里温馨提示家长朋友们,注意孩子的饮食卫生,及时为孩子添衣保暖,谨防生病。

  孩子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期,每天吃好一日三餐,补充充足的营养至关重要,千万别让“秋乏”影响孩子的食欲哦!

  1.幼儿对环境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会出现上火、营养不良等现象。建议家长可以在家给幼儿进行补充,如:牛奶、水果、易消化的食物等。

  2.饮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熏烤等食品。秋燥食粥最适宜。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注意不要给幼儿吃太多的冷食,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3.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提高免疫力。及时补充水份,多吃水果、蔬菜补充身体的能量。

寒露班会教案5

  寒露节气知多少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日期是每年公历10月7或8或9日。寒露的到来意味着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气候由凉爽逐渐转入寒冷下雪,对秋收十分有利。

  寒露三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南迁,“先到为主,后至为宾”,早些到达南方的大雁会先安下家,那些晚到的大雁就会被当成宾客一样对待。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天气进入深秋,雀鸟们都躲藏起来,而海边出现了很多蛤蜊

  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所以古人以为蛤蜊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寒露后漫山遍野的菊花彷佛约好似的,一夜之间凌寒怒放,为秋天的大地带来一抹金黄。

  寒露习俗

  1.登高

  由于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寒露节气宜人的气候又十分适合登山,慢慢地,重阳登高的习俗也成了寒露的习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寿”。

  2.吃花糕

  由于天气渐冷,树木花草凋零在即,故人们谓此为“辞青”。九九登高,还要吃花糕,因“高”与“糕”谐音,故应节糕点谓之“重阳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3.喝菊花茶

  十月又称“菊月”,虽霜寒露重,却是菊花开得如火如荼的时节。在寒露节气,小朋友们动手泡一壶菊花茶,一起品尝,闻着菊香味入口,味道清香可口。

寒露班会教案6

  娟娟寒露,秋意浓。过完国庆长假,我们迎来了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带“寒”字的节气,寓意着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

  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者三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有黄华

  “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的菊花已普遍开放了,是赏菊的'时候了。

  在寒露节气这天,华汇和睿幼儿园的老师们根据自然变化,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节气活动,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大自然的魅力。老师们组织孩子观看了“寒露”节气的相关照片和视频。从老师的讲解中,丰富孩子对“寒露”节气和相关风俗知识的了解,进而感受“寒露”时节瓜果飘香,正是耕种的好时机。在了解到寒露节气特点后,孩子们进行了艺术创作。

  孩子们通过赏菊、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初步了解、认识了菊花的种类后,并进行大胆创作,点缀几抹色彩,绘一幅秋日美好。

  寒露时节,一杯银耳雪梨汤,和颜悦色,无惧风凉,求得晚秋的第一份滋养。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孩子们在感知、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寒露节气的氛围,体验到活动的乐趣。不仅加深了孩子对“寒露“节气的认识和了解,也激发了孩子对传统民俗的兴趣,更是让二十四节气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它将作为常态化教学活动,真正走进幼儿园,走向孩子们的生活。

  随着寒露的到来,天气也变得更加干燥。日益寒凉的气候会使得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感冒生病,肠胃也容易受寒腹泻。

  寒露节气幼儿饮食要点

  寒露时节,应多给孩子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等。

  寒露节气穿衣要点

  秋季气温变化大,要给孩子多准备几件单衣或夹衣。无论什么季节都要给孩子穿上袜子,棉袜是最佳的选择,既温暖又舒适,袜子的尺寸要稍大一些,可以有利于空气隔热,增加保暖性。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了解自然的一道桥梁。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认识寒露,了解其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活动也让孩子在体验中发现节气的秘密,感受自然的至真至美和生活的浓浓趣味,也在节气时令的指引下更智慧的去探索和生活。每个节气都会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节气霜降的到来吧!

【寒露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寒露》教案(精选5篇)10-27

《寒露》教案模板(精选6篇)10-27

大班《寒露》教案(通用6篇)10-26

寒露小知识教案(精选6篇)10-26

有关寒露的教案模板(精选6篇)10-27

班会流程教案01-28

沟通班会的教案06-10

班会主题教案07-12

沟通班会的教案08-25

班会主题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