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

2022-06-02 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社会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自己的名字,知道每个人都有好听的名字(大名和小名)。

  2.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公鸡、小老虎、小白兔、小猪、宝宝上幼儿园、吃饭、洗澡、睡觉的图片各一幅,制成ppt。

  活动过程:

  一、你叫我答应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我吗?我的名字叫xx,你们可以叫我xx老师。

  你们叫叫我吧(小朋友喊,老师回答“哎”)

  你的名字叫什么啊?(幼儿个别自我介绍)

  那我们来玩个点名的游戏,我叫到你的名字,你要回答我哦!

  (xxx在哪里?xxx是谁啊?等提问的方式都不一样)

  总结: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二、认识小名

  (一)提问

  1.×××是谁?怎么又是你?

  2.你怎么有两个名字?小名xx是谁给你取的啊?为什么叫xx?

  教师小结:原来他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大名,叫×××,一个是小名,叫×××?我们用他的小名来叫叫他的。

  3.谁还有小名?

  (二)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小名,用小名打招呼。

  总结:原来有些小朋友都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大名一个是小名。我们来看看我这有几个宝宝,他们都有个好听的小名,我来听听他们叫什么?

  三、良好习惯培养

  (一)大公鸡

  1.师:我这有个宝宝,他的名字叫xxx,他有个好习惯,每天早上起得早,爸爸给他取了个小名叫大公鸡,喔喔喔。

  2.提问:他的小名叫什么?(大公鸡),我们来叫叫他吧!(幼儿叫,电脑回答)

  总结:对,别人叫你,你都要大声的回答,才有礼貌。

  为什么叫大公鸡呢?你在家里是不是像大公鸡那样早早起床?我们来试试看。

  (二)大老虎

  1.师:这个宝宝她叫优优,她吃饭吃得特别快,妈妈给她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大老虎,啊呜啊呜。

  2.提问:她的小名叫什么啊?(大老虎)我们来叫叫她。

  为什么叫优优大老虎?因为他大口大口吃饭。除了大老虎还有谁也大口大口吃饭?我们来学学她。

  (三)香香兔

  1.师:优然有个号习惯,她每天洗澡都洗得干干净净,奶奶给她取了好听的小名,叫她香香兔。

  2.提问:她的小名叫什么?我们来叫叫他。

  为什么叫他香香兔?你喜不喜欢洗澡?我们来试试看。你们洗的这么干净,我也送你一个好听的名字(香香兔)。小白兔在哪里?(幼儿答应)

  (四)小小猪

  1.师:他的名字叫辉辉,他有个好习惯,睡觉睡得特别早,爷爷叫他小小猪,呼噜呼噜。

  2.提问:他叫什么啊?我们来叫叫。(幼儿叫,电脑回答)。

  为什么叫他小小猪?(因为他睡得早)怎么睡觉的?我们学学。

  (五)大白鹅

  1.师:这个小朋友叫丁丁,他每天上课都坐笔直笔直的,老师给他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大白鹅。

  2.提问:我们来叫叫他。为什么叫他大白鹅?你们也会和他一样上课坐得笔直吗?我看看谁和大白鹅一样。

  (六)小花猫

  1.师:妞妞走路都轻轻的,我给她取个了小名叫小花猫。

  2.提问:她的小名叫什么啊?你们来叫叫她。

  为什么叫她小花猫?你们走路也是轻轻的吗?我们来站起来走走。

  四、结束

  师:今天,我真高兴认识了你们,知道你们都有好听的名字。你们能带我去认识下你们班的其他小朋友吧?他们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来,我们开着小火车出发吧。

  教学反思:

  由于我们小朋友是今年刚入园的新生,所以我们选择了社会里的自我认识教育的活动《好听的名字》。让幼儿在介绍自己的名字的同时也知道每个人都有个好听的名字。不仅有大名还有自己独特的小名,以及小名的含义。为了增加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我们设计了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让老师抱抱孩子,摸摸孩子,增进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鼓励幼儿在这个环节中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在认识名字的内容上,我们感到内容比较简单,于是我们在小名上作文章,增加了小名的意义和良好习惯的结合,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这次是借班上课,因为本来这样的课程应该放在刚进幼儿园的第一周里进行。自己班级的孩子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所以我们只能借班上课。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都很乐意并大声地介绍自己的名字。在我点名你答应的环节中,孩子能举手表示,但是大声应答还不够,经过我的提醒,孩子们的大声应答有所改善。他们很乐意上来和老师抱抱,这也反应了小班孩子独有的特性。在介绍小名意义的时候,有几位幼儿都能大声的说出自己小名的含义。

  在活动结束后,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后半部分,学习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感觉动起来还不够,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多学一学,动一动。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给我点意见。

小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外婆家的厨房,感受外婆的辛苦劳动。

  2、通过亲自制作爱心卡片培养幼儿的感恩之情。

  活动准备

  1、外婆家厨房的照片。

  2、幼儿学说一句对外婆的祝福话语。

  3、画好爱心的空白图片。

  活动过程

  1、听儿歌,进行儿歌表演《要到外婆桥》,激发幼儿情感兴趣。

  2、说一说自己的外婆。

  ◆介绍自己的外婆。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外婆的外貌,外婆家住在哪里?

  ◆谈话:你去外婆家做客时,外婆对我们好不好,外婆都是做了哪些事情?

  ◆活动小结:每次去外婆家外婆都要为我们做很多事情,总是在厨房里放个不停,为我们做好的好吃的饭菜。我们要怎样对待自己的外婆呢?

  3、组织讨论:知道外婆既要照顾我们又要操持家务,非常辛苦,应学会关心外婆。

  引导幼儿去外婆家做客时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外婆拿拖鞋,请外婆喝水,听外婆的话,不让外婆生气等。

  4、制作爱心卡片。

  ◆制作卡片的用意。

  ◆教会幼儿正确的绘画,如何涂色。

  ◆并把做好的爱心图片送给外婆。

  5、活动延伸。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激励幼儿去外婆家做客时帮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例:帮外婆捶背、倒杯水等;送给外婆一个甜甜的吻,然后对外婆说你辛苦了。

  附童谣:

  舅舅舅舅舅舅舅舅,湖里游游,冷饭头偷偷,咸鸭子搂搂……舅舅喂!吃饭哉!

  活动反思:

  在社会《外婆辛苦了》活动时,由于孩子认识水平的限制,所以,在认识外婆的工作时,仅限于知道外婆在哪里工作、干些什么(工作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小班后期孩子完整语言有待培养的特点,在活动中我还增设了小朋友与外婆“通电话”的游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在积极主动的自主选择制作中,实现自己的愿望,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因孩子间个体差异的存在,我在准备制作材料时,应有层次上的要求。幼儿能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到外婆对孩子的爱,了解到外婆对孩子无微不至地照顾,并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外婆的喜爱之情。但小班孩子的情感萌发,还需依赖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实现。

小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及别的幼儿的父母的工作。

  2、通过日常生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3、学会用行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热爱。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全家人的合影或生活录像。

  2、父母与幼儿曾交谈过其工作情况。

  3、录音机、摄像机。

  4、彩色皱纹纸若干、橡皮泥及辅助材料。每人一本小册子。

  活动过程:

  1、谈话:我的家人。

  (1)幼儿拿出与爸爸妈妈及家人的合影照片或集体观看生活录像。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其他成员,注意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表述。如"这是我爸爸"等。

  (2)幼儿大胆表述,教师记录在小册子上。讲讲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在什么地方工作?如:我爸爸是工程师,在工厂里设计机器。

  2、幼儿思考、讨论:

  (1)家中成员为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2)爸爸妈妈天天要上班,可辛苦了。如果小朋友们天天跟着爸爸妈妈,那他们会怎么样呢?小朋友不能跟着爸爸妈妈,那到哪里去呢?你喜欢到幼儿园来吗?为什么?

  3、为家庭成员送一件礼物。

  (1)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本领(说、唱),教师录音记录。

  (2)拿出摄像机:你们在幼儿园学到那么多本领,想告诉爸爸妈妈吗?将幼儿的讲述记录下来。

  (3)激起幼儿为爸爸、妈妈制作礼物的愿望。

  教师引导:爸爸妈妈下班回家一定又累又饿,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制作面条、点心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完成。教师可在幼儿遇到困难时,进行帮助指导。

  活动延伸:

  1、把幼儿与父母的合影,布置于活动室的墙面,幼儿随时可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父母。

  2、家人为小册子添加相关的内容(趣事、爱好)。

  教学反思: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有深深的感情,“我爱我家”这主题活动的开展更有刚烦的意义。爸爸妈妈是家庭教育中永恒的话题,幼儿对此永远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意识。我设计了一个让幼儿自由发言的平台让他们说出生活中爸爸妈妈与自己之间的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情。同时照片、诗歌、卡片、歌曲等多种形式的应用,使本次的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可是在“成长照片徐话题”的活动中,我向幼儿展示了一位同学小时候的照片,孩子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很多孩子会说到:我小时候是…..样的,这样是活动无法达到收放自如,加入本课重新开展,我会采取 “分组讨论等方式”,使幼儿有充分表达的时间,自主发挥。

小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火灾发生的几种原因,懂得如何防范。

  2、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几种防火安全标志。

  活动过程:

  一、找一找,激发兴趣。

  从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儿不能玩、易引起火灾的东西,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了解火灾的危害。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说出火灾的危害。

  教师:火灾了你怕吗?

  2、小结。

  教师:火不仅能烧毁房子,烧伤人,还会烧毁森林,污染空气。

  三、了解预防火灾的方法,认识"防火"标志。

  1、观看录象。

  预防火灾,小朋友们不能随便玩火。

  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不能随便燃放烟花爆竹。

  小朋友不能玩未熄灭的烟头,见了没熄灭的烟头应及时踩灭。

  2、认识"严禁烟火"的标志。

  3、简要说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儿惧怕火的心理压力。

  四、了解简单的逃生方法。

  1、让幼儿初步掌握几种自救逃生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万一着小火了怎么办?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间里?公共场所着火怎么办?

  2、游戏:"安全防火自救"游戏。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遇火不惧怕、不慌张,提高幼儿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动延伸:

  认识标志,设计标志。让幼儿为不同的场所设计并张贴相应的"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等标志。

【【实用】小班社会教案4篇】相关文章:

【实用】小班社会教案三篇04-16

【实用】小班社会教案4篇04-13

小班社会漱口歌教案04-24

有关小班社会教案3篇05-29

有关小班社会教案4篇05-27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6篇05-26

【热门】小班社会教案4篇05-22

小班社会教案汇编7篇05-18

【推荐】小班社会教案4篇05-13

小班社会教案汇编九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