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2022-12-02 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细致观察画面,从图画中体会文本所传递的丰富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图画、文字内容的理解,感受作品的诙谐幽默。

  2、通过猜测想象、讨论分享、个体阅读等方式理解动物不应该穿衣服的原因,体验文本的趣味性。

  3、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集体阅读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幻灯,“动物应该穿衣服吗?”选择记录表

  图画书16本,幼儿姓名贴

  活动过程:

  1、“大卫”的问题

  (1)出示大卫不穿衣服的画面

  教师:这是谁?为什么人要穿衣服呢?

  (2)讨论:动物应该穿衣服吗?

  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并将姓名贴在相应的记录表内。

  2、阅读图画书,找寻问题的答案

  (1)出示图画书

  教师:这里有一本关于动物是不是应该穿衣服的图画书,请小朋友们仔细的读一读,一起来寻找答案。

  (2)幼儿进行个体阅读

  3、讨论、分享对问题的理解

  教师:还记得在这本书里有哪些动物?

  教师:在书里,这些动物都穿上了衣服,你觉动物应该穿衣服吗?你从书里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画面,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完整阅读图画书,进一步感受、理解文本的内容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电子图书,并通过讨论、表演、猜测等方式理解内容,体验文本的诙谐与幽默。

  5、反思,再次对问题进行讨论

  (1)教师:故事说完了吗?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动物到底应不应该穿衣服呢?

  小结:动物最好的衣服就是它们自己的皮毛,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时候和场合动物也可以穿上适合它们需要的衣服。

  (2)请幼儿给图画书重新起名字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动物穿衣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违背动物的生存习性。

  2.结合有关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的经验,对“动物是否需要穿衣服”进行积极讨论,并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

  3.体验绘本所表达的幽默,知道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完整绘本的PPT课件2.关于动物保护色的图片3.记录表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衣服T:瞧瞧,今天章老师穿了一身怎样的衣服?(2人)你觉得我今天穿上这件衣服看起来怎么样?(很精神,很漂亮)T:现在轮到你向我介绍一下,你今天穿了身什么样的衣服?(2-3人)T:刚刚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衣服,那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小结:是啊,穿上衣服既可以保暖,又可以让我们变得漂亮。

  二.迁移讨论:动物适合穿衣服吗?

  1.T:除了人可以穿衣服,动物能不能穿衣服呢?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你们的意见分成了两种,那究竟谁说的更有道理呢?我们先来请出一些小动物。

  T: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动物他们适合穿衣服吗?老师这里有一张操作表,认为适合穿衣服的就打“√”,不适合的就打“x”,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操作,其他人我们自己讨论合不合适,并说说理由。

  ★刺猬——xx(不合适)★蛇——x(不合适)★猪——x(不合适)★母鸡——x(不合适)★海豹——x(不合适)★绵羊——x(不合适)2.T:讨论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师幼一起讨论讲述)小结:现在你们觉得动物还应该穿衣服吗?(不应该)我们都不赞成动物穿衣服,他们穿上衣服会遇到很多麻烦。

  三.绘本欣赏:《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T:有一个人,她坚决不赞成动物穿衣服,这个人叫茱蒂.巴瑞特。现在,我们来欣赏她写的故事《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播放PPT,带领幼儿完整欣赏故事)四.生活延伸:真的看到过动物穿衣服T:故事听完了,故事的名字就叫《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那刚刚有小朋友说他见过有动物会穿衣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结:这些穿衣服的都是宠物还有表演杂技的动物。人们会给他们穿衣服,是为了让他们变漂亮,并不是动物自愿的。

  五.经验提升:动物皮毛的作用T:其实,动物不应该穿衣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带领幼儿通过图片欣赏动物的保护色,了解动物皮毛的作用)

  T:你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小结:原来动物的皮毛不仅可以保暖,还能利用保护色逃避敌人的侵害,它们的皮毛就是最自然、最美丽的衣服。我们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要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一起来做动物的朋友,好吗?

  教学反思

  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教师要言传身教,多开展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并多与自理能力较差幼儿的家长沟通,指导他们在家里做一些配合学校活动的做法,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更快的形成良好习惯,具有一定自理能力,也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目前大班正在开展《动物大世界》的主题活动,孩子们平时在园喜欢在动物书吧里看各种动物的书籍,对于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已有一些初浅的了解。绘本《动物绝对不可以穿衣服》是一本讲述各种动物穿上衣服后的诙谐场景,读来让人忍俊不禁。但是,在这诙谐、搞笑的背后却掩藏着一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动物们被强迫地改变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甚至被强迫地穿上人类的衣服,将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其实,作者通过这样一个看似好笑的绘本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千万不要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否则带来的是一场场灾难!

  撇开绘本所蕴含的道理不讲,就绘本中各种诙谐的画面,让幼儿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讨论“动物能不能穿衣服”这一话题,也是推动幼儿思辨能力的一个很好的素材点。大班幼儿在语言发展上不再仅仅停留在完整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还应能从他人的异样观点中进行辨别、采摘,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思辨能力。同时,在辩论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真实自然生活,从而提升幼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内容与要求】

  1、在看看、说说、议议的过程中,会结合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对“动物是否需要穿衣服”进行讨论,并愿意大胆地用完整地语言发表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阅读绘本过程中了解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

  【材料与环境创设】

  自制PPT(绘本图片:绵羊、母鸡、蛇、海象、猪)、动物生活习性视频、记录表(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的衣服

  1、今天老师特意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看一看,我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幼儿交流,教师提醒幼儿用完整的话讲述:老师今天穿了一件……)追问:“你觉得我今天穿上这件衣服怎么样?”

  2、幼儿介绍自己的衣服。提问:“你今天穿什么样的衣服?”(教师注意总结幼儿衣服的特别之处。)

  3、穿衣服缘由。提问:“我们每个人都介绍了不同的衣服,那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1)幼儿自由交流。

  (2)教师总结、归纳幼儿的想法(漂亮、保暖、不被弄脏)

  二、迁移讨论:动物适合穿衣服吗?

  1、引入:人可以穿衣服,那动物能不能穿衣服呢?

  (1)幼儿自由交流。

  (2)教师归纳、梳理。(有的认为动物能穿衣服,有的认为不能穿,你们的理由也各不一样。)

  2、观看绘本图片(挑选有典型特征的几张)。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好几个动物朋友呢,你们看,这些动物朋友都不约而同地穿上了衣服。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动物朋友是不是都适合穿衣服呢?”

  3、引出记录表。如果你现在有想法了,先把想法藏在心里。待会老师请你们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所以,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要记录想法的记录表。(教师讲解记录表的内容,“可以穿衣服”、“不能穿衣服”两栏,左边是各种动物。)

  4、幼儿记录想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讨论商量,合作完成记录表的记录,每各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表达自己这一小组的意见。

  5、交流讨论:“你们觉得这些动物都能穿衣服吗?”、“为什么?”(提示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6、过渡:动物到底适不适合穿衣服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关于它们的故事。

  三、经验提升:动物皮毛的作用。

  1、观看视频。动物的保护色、动物皮毛作用(蛇、海象)

  (1)提问:“动物能穿衣服吗?”、“为什么?”

  (2)教师小结梳理。原来动物的皮毛不仅可以保暖,还能利用保护色逃避敌人的侵害,利用皮毛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所以我们不主张动物穿衣服。因为,它们拥有自己天生的衣服,那就是它们的皮毛。这是它们最自然、最美丽,也是最有用的衣服。所以,我们不仅不要给它们穿上多余的衣服,而且还要努力保护它们自身的皮毛。

  四、活动延伸

  和好朋友一起讨论,生活中人们给小动物穿衣服的行为对不对。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分享理解图画内容,了解动物不应该穿衣服的原因。

  2.能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内容。

  3.感受作品的诙谐幽默。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本图画故事书《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2.根据图画书内容制作的PPT。

  活动过程:

  1.辨论导入,激发兴趣。

  (1)选择正反方入座。

  教师:今天我们要先举行一场辩论比赛。辩论的题目是“动物应该不应该穿衣服”。

  (2)幼儿交流选择的理由。

  (3)教师小结,介绍图画书的创作者。

  2.集体阅读,了解图画书内容。

  (1)阅读封面,了解故事名称。

  (2)读故事的第一、第二情节。

  3.幼儿自主阅读,交流图画书内容

  (1)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

  (2)幼儿交流图画书内容。

  4.完整阅读图画书。进一步感受、理解图画书的内容。

  5.创编故事内容,激发创作兴趣。

  (1)阅读老师创编的故事,引发幼儿创编的兴趣。

  (2)幼儿交流自己创编的故事。

  6.总结活动,拓展延伸。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阅读区投放《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以及这对夫妻写的其它书,进一步感受作品风格。在悦读悦美出版社幼儿自己制作创作的《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2.家园活动:把图书借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本书。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对“动物是否需要穿衣服”进行积极讨论,并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

  2、知道生活中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懂得关爱动物,保护动物。

  3、体验绘本所表达的幽默,知道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完整绘本ppt课件。

  2、关于动物保护视频。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的衣服

  (组织幼儿进场,椅子围成半圆形的,先不让幼儿坐,到过程二的时候,先让幼儿分成两组,应该和不应该,之后在坐下,看是让幼儿先自己讨论图片还是老师先介绍幼儿后讨论)

  1、小朋友好,今天知道要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老师特意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看,我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挑一两个幼儿说就行,不要太多)

  2、现在轮到你向我介绍一下,你今天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幼儿说一说,教师总结衣服的特别之处)

  3、我们介绍了不同的衣服,那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小结:冬天穿很多衣服是为了保暖,这是衣服的一种功能,那还有什么原因呢?对了,衣服还能改变我们,让我们变的漂亮。

  (二)迁移讨论:动物适合穿衣服吗?

  1、小朋友们和老师都可以穿衣服,那动物可不可以也穿衣服呢!

  2、你们的意见分成了两种,那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我们先来请出一些小动物吧!

  3、出示5个动物图片:豪猪、蛇、猪、母鸡、长颈鹿。

  4.你们看,今天这些小动物不约而同的都穿上了衣服,那你觉得这些小动物,是不是都适合穿衣服呢?请你和你旁边的小伙伴们讨论一下,一会儿把结果告诉老师,好吗?

  (三)绘本欣赏:《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1、小朋友们说的理由都很有道理,可是呀今天有一个人,她是坚决不赞成动物穿衣服的,我们一起来看她写的故事《动物绝对不可以穿衣》吧!

  2、故事欣赏完了,老师呀却有很多问题想问小朋友们

  ①为什么穿衣服堆豪猪来说是一场大灾难?

  ②每张图都问一个为什么

  3、听完了故事,现在请你来说一说她为什么要反对动物穿衣服呢?(动物的生活习惯会弄脏衣服、给动物的生活带来麻烦,比如蛇、母鸡,根本就不需要衣服或者跟人穿的一样就会可笑)。

  (四)生活延伸:真的看到过动物穿衣服

  1、那么在真实的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小动物穿衣服呢?在哪里看到过?

  2、人们为什么要给它们穿衣服呢?

  小结:是啊!你们看,在生活中动物们穿衣服只不过是人们为了动物好看而强行给它们穿上的,并不是动物自己愿意穿上的,这种违反规律的行为我们是不赞成的。

  (五)经验提升:动物皮毛的作用

  1、其实,动物不应该穿衣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带领幼儿通过视频欣赏动物的保护色,了解动物皮毛的作用)

  小结:原来动物的皮毛不仅可以保暖,还能利用,保护色逃避敌人的侵害,所以尽管动物穿上合适的衣服很有趣、很可爱,可是我们还是不主张动物穿衣服。因为它拥有自己天生的衣服—皮毛,它们的皮毛就是最自然、最美丽的衣服。所以我们不光是不要给它们穿上多余的衣服,而且还要努力保护它们自身的皮毛。

  2、现在有人很凶残地屠杀动物,把它们的皮剥下来做成衣服、皮包、皮鞋等,使的大自然里的珍惜动物越来越少,很多动物都濒临灭绝。所以,我们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要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一起来做动物的朋友,好吗?

  活动反思

  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从书名就很能够吸引大家的关注,也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为我们描绘了这一个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动物生活场景,读来忍俊不禁。一张张有趣的画面,一个个遭殃的动物形象,一次次搞笑的恶作剧。但是,在表面热闹、搞笑的风光下却掩藏着一个真实的悲伤:动物们被强迫地改变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甚至被强迫地穿上人类的衣服。作者透过这样一个看似好笑的故事,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千万不要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否则将是一场灾难!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围绕“动物能不能穿衣服”进行讨论,进而完整欣赏绘本,了解动物真实的自然生活,从而提升幼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整个活动以开放的教学理念,力求还原真实的生活、自然的本真,教师在孩子的争辩中、交流中、探讨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对"动物是否需要穿衣服"进行积极讨论,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动物不应该穿衣服的原因,体验绘本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完整绘本的PPT课件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我们的衣服教师:老师每天看到我们小朋友穿着各种各样不同款式的衣服,那小朋友能告诉我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保暖,漂亮)师:小朋友真能干,衣服除了保暖,还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漂亮。

  (二)迁移讨论:动物适合穿衣服吗?

  1、教师:那你们知道小动物适合穿衣服吗?(幼儿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2、你们说了两种意见,那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穿着衣服的小动物吧。(出示4个动物的图片)豪猪,绵羊,海象,长颈鹿。教师:他们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一个一个出示)教师:你现在觉得动物应该穿衣服吗?为什么?

  (分成两组,一组动物应该穿衣服,另一组动物不应该穿衣服,并让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

  (三)绘本欣赏:《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1、有一个美国的作家茱蒂。巴瑞特。她专门对动物适不适合穿衣服写了一本书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她是怎么认为,这本书的名字叫《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一起来欣赏。

  (播放PPT,带领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教师:为什么对一只豪猪来说,穿衣服,是个大灾难。

  教师:为什么一条蛇,会穿不上裤子。

  教师:为什么一只绵羊穿上衣服,恐怕会感觉很热。

  教师:为什么一只长颈鹿穿戴整齐,会显得很傻气。

  教师:万一撞衫的话,大家会非常尴尬。撞衫是什么意思?意指两个人或以上人数在同一场合穿了相同或相近的衣服。

  教师:为什么一头麋鹿,总是搞不定背带裤。

  2、听完了故事,动物大地能不能穿衣服?为什么?(动物的生活习惯会弄脏衣服、给动物的生活带来麻烦,比如蛇、母鸡,根本就不需要穿衣服、或者跟人穿的衣服一样,就会觉得很可笑。)

  小结:动物的身上本身就有一层皮毛不仅可以保暖,还能保护自己,所以动物不需要再穿衣服了。我们现在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其他的小朋友听吧!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有一天,像开化妆舞会似的,动物们全都被迫穿上了奇形怪状的衣服。这下它们可遭殃了——你看,绵羊本来就长了一身长毛,偏偏又让它穿上那么一件又厚又臃肿的毛衣,热得它都快要中暑晕倒了;老鼠被扣在一顶饰满了花和水果的帽子下,对它来说,那无疑是一片永远也走不出去的恐怖森林;糜鹿的角勾住了背带裤的背带,不管它怎么折腾,也穿不上那条淡绿色的裤子……

  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动物生活场景,读来忍俊不禁。但是,在热闹、搞笑的外表下却掩藏着一个真实的悲伤:动物们被强迫着改变生活习性、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甚至被强迫地穿上人类的衣服。作者透过这样一个看似好笑的故事,其实是想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千万不要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否则将是一场灾难!

  在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围绕“动物能不能穿衣服”进行讨论,进而完整欣赏绘本,了解动物真实的自然生活,从而提升幼儿“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结合有关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的经验,对“动物是否需要穿衣服”进行积极讨论,并愿意发表自己的想法。

  2.知道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萌发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3.体验绘本所表达的幽默,知道动物天生的衣服最完美。

  活动准备

  1.完整绘本的PPT课件;

  2.关于动物保护色的视频;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我们的衣服

  (1)小朋友们好,知道要和小朋友们一起上课,今天老师特意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看一看,我穿了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幼儿交流,用完整的话讲述:老师今天穿了一件……。)

  你觉得我今天穿上这件衣服怎么样?(很精神,很漂亮。)

  (2)现在轮到你向我介绍一下,今天你自己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幼儿说一说,教师总结衣服的特别之处。)

  (3)我们每个人都介绍了不同的衣服,那我们为什么要穿衣服呢?

  幼1:因为天气寒冷,穿上衣服后就会暖和。

  师:哦,冬天穿很多衣服是为了保暖。这是衣服的一种功能,那还有什么原因呢?

  幼2:穿上衣服会显得我们很漂亮。

  师:对了,衣服还能改变我们,让我们变得漂亮。

  评析

  以“衣服”为话题导入,既切入主题,又贴近幼儿生活经验,既有了开门见山的作用,也为下一环节的经验迁移做好铺垫。

  2.迁移讨论:动物适合穿衣服吗?

  (1)除了人可以穿衣服,那动物能不能穿衣服呢?

  幼1:能穿衣服,小狗穿起衣服来特别可爱。

  幼2:不能穿衣服,小动物穿衣服会觉得难受,不舒服。

  幼3:如果小动物身上都是刺儿,它穿了衣服,这些刺儿怎么办呢?

  幼4:是啊,小鱼在水里,衣服会很湿很重,它就不能游泳了。

  (2)你们的意见分成了两种。那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我们先来请出一些小动物吧,认识一下。

  出示5个动物的图片(见右图)。

  你们看,今天这些小动物不约而同地都穿上了衣服。(欣赏一下它们各自穿了什么样的衣服。)那你觉得,这些小动物是不是都适合穿衣服呢?谁看上去好像不太适合?

  (3)老师带来一张记录表,要请4个人一组来完成。4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觉得合适就在表格上打“√”,觉得不合适就打“x”,如果拿不定主意,就画“O”。不过记住,不管你同意还是不同意,都要说出理由来。(幼儿找朋友,分组,讨论,记录。)

  (4)幼儿按小组共同交流,说出理由。教师记录总表。

  豪猪——x(不合适)

  理由:

  幼1:它不适合穿衣服,你看它的衣服都被刺儿戳破了。

  幼2:穿着这样一件破衣服出去,是要被人笑话的。

  其他小组的反对意见——没有

  蛇——x(不合适)

  理由:

  幼1:蛇也不适合穿衣服,因为它的身体太细,裤子太大了。

  幼2:蛇如果穿上衣服,它还怎么爬呢?身上的鳞片就不能起作用了。

  其他小组的反对意见——没有

  猪——x(不合适)

  理由:

  幼1:哈哈,这衣服给它穿也太脏了吧!

  幼2:其实猪不要穿衣服,围个围兜就可以了。

  幼3:猪最好还是别穿衣服,它生活的地方太脏了,任何衣服给它穿都会穿脏的。

  其他小组的反对意见——没有

  母鸡——O(存在争议)

  理由:

  幼1:母鸡穿这件衣服还是挺漂亮的。

  幼2:母鸡不能穿这件衣服,因为它的蛋怎么生下来呢?是要压碎啦?

  幼3:我也觉得不能穿,因为没办法生蛋了。

  幼4:要是可以把裤子上安装一个拉链就好了,生蛋时把拉链拉开,让蛋掉出来。

  幼儿5:如果母鸡大便的话,也会把这件衣服弄脏的,所以能不穿就不要穿了吧。

  长颈鹿一√(合适)

  理由:

  幼1:长颈鹿是可以穿衣服的。

  幼2:它的脖子长,所以给它围了许多领带,让它的脖子不怕冷。

  其他小组的反对意见——

  幼1:其实还可以围围巾,不一定要戴这么多领带。

  幼2:干嘛要给它穿衣服啊,这样它会跑不快的,会被狮子吃掉的。

  幼3:我也觉得是这样,动物最好都不要穿衣服。

  幼4:是啊,它穿得这么鲜艳,野兽老远就会看见它的。

  评析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同和惊奇开始的。从人类的服装迁移到动物能否穿衣服的疑虑,孩子们带着问题积极地投入到小组的讨论中,这一环节的动物选择中,因为原绘本的内容较多,因此我采用了“分——总”的设计思路,有意识地先摘取了其中几种幼儿较为熟悉的动物作对象,让幼儿参与讨论。既是让幼儿结合实际经验有了讨论的话题,又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为下一环节中的绘本完整欣赏打下基础。

  3.绘本欣赏:《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

  (1)有一个人,她是坚决不赞成动物穿衣服的,这个人叫茱蒂·巴瑞特。现在,我们来看她写的故事——《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一起来欣赏。

  (播放PPT,带领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2)听完了故事,现在请你来说一说她为什么要反对动物穿衣服呢?

  (动物的生活习惯会弄脏衣服;给动物的生活带来麻烦,比如蛇、母鸡;根本就不需要穿衣服;跟人穿的衣服一样,就会觉得很可笑。)

  评析

  有趣的画面在教师的旁白中一一展开,搞笑的场景让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作者用她那带着幽默诙谐却又坚定不移的语气告诉大家一个深刻的道理:无论怎么样,动物都是绝对不应该穿衣服的,因为动物有他们自身的、天然的衣服——皮毛。“真实的、自然的,才是最美的。”试想,如果在活动伊始,我就将绘本完整呈现,作者的思想会完全框死孩子的经验和思维,小组争论也无从谈起。

  4.生活延伸:真的看到过动物穿衣服

  (1)师:那么在现实生活中,你们有没有看到过小动物穿衣服呢?在哪里看到过?

  幼1:宠物小狗、小猫会穿衣服。

  幼2:马戏团里表演的小动物也穿着衣服。

  (2)师:人们为什么要给它们穿衣服呢?

  幼1:冬天有的小动物会怕冷。

  幼2:大人很喜欢小狗小猫,把它们当自己家的宝宝一样看待,所以给它们穿上衣服。

  幼3:马戏团的小动物穿上衣服是为了表演更加好看。

  幼4:其实马戏团的小动物也很可怜,表演不好还要被打呢。

  师:是啊,你们看,在生活中动物穿衣服只不过是人们为了动物“好看”而强行给它们穿上的,并不是动物自己愿意穿上的,这种违反动物习性的行为我们是不赞成的。

  评析

  话题似乎又转了回来,刚刚还在说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现在孩子又说真的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过动物穿衣服。这似乎是一对矛盾,可是仔细探究一下,这些动物为什么会垆衣服呢?无非是人类把自已的喜好强加给了动物,迫使动物穿上衣服,以不伦不类的形象博取人类的宠爱和愉悦,这是对动物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人为改变,是不值得提倡的。

  5.经验提升:动物皮毛的作用

  (1)师:其实,动物不应该穿衣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

  (带领幼儿通过视频欣赏动物的保护色,了解动物皮毛的作用。)

  师:原来动物的皮毛不仅可以保暖,还能利用保护色逃避敌人的侵害,所以尽管动物穿上合适的衣服很有趣,很可爱,可是我们还是不主张动物穿衣服。因为它们拥有自己天生的衣服——皮毛,这就是它们最自然、最美丽、也是最有用的衣服。所以,我们不光是不要再给它们穿上多余的衣服,而且还要努力保护它们自身的皮毛。

  (2)现在有人很凶残地屠杀动物,把它们的皮毛剥下来做成衣服、皮包、皮鞋,使得大自然里的珍稀动物越来越少,很多动物都濒临灭绝,所以我们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就要学着关爱小动物,保护小动物,一起来做动物的朋友,好吗?

  评析

  或许,一直到这一环节之前,孩子们都沉浸在绘本所带来的风趣、搞笑的情绪中,但是,在静静欣赏动物保护色的片段中,孩子感觉到了真实、残酷的现实存在——那么可爱的动物,带给我们无限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的小生灵,居然面临着灭绝威胁,一种怜爱,一股正气油然而生,“珍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在幼小的心灵里扎根、生长。

  活动反思

  一张张有趣的画面,一个个遭殃的动物形象,一次次搞笑的恶作剧。豪猪刺儿把好好的一件花衣裳扎得千疮百孔,山羊干脆扭头吃起裤子来了,而其中最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就是那只被强迫穿上了一条碎花绿裤子的鸡了!要是一只公鸡也就算了,要命的它是一只母鸡,更要命的,它还是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于是,让母鸡妈妈丢脸的事情就发生了:一个鸡蛋就那么卡在它的屁股后面,回不去,下不来,要多难受有多难受。哎,怎么忘了给它的裤子开个洞呢?

  所以,让动物们穿衣服绝对是一个坏主意!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千万不要违背大自然的规律,动物的皮毛才是最有用的衣服。”可是,在活动的开始,强硬地让孩子接受这一观点似乎有点为难,因为他们看惯了在林荫道上、绿草坪上穿着衣服、被人们牵着绳子跑来跑去的宠物狗,还有马戏团里表演的动物演员。本次活动从情绪高涨的辩论,到幽默风趣的绘本欣赏,再到动物保护的沉思,孩子们在想象与现实的冲突与焦灼中触摸着真相。

  整个活动以开放的教学理念,力求还原真实的生活、自然的本真,教师在孩子的争辩中、交流中、探讨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呼吁孩子一起参与到“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让本次活动有了主题的升华。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阅读: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11-03

大班绘本: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11-25

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大班绘本活动教案09-03

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03-04

大班语言动物不应该穿衣服教案07-30

大班绘本阅读《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08-23

大班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教案09-25

给小动物穿衣服教案06-17

大班语言教案: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