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

2021-12-26 教案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雾霭 疾驰 催人奋起 呐喊 消逝 肺结核病

  雾霭 弥留之际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二)我会填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 ),表达了 ( )。

  (三)我的搜集

  我搜到了有关肖邦的资料。听一听肖邦的《革命练习曲》

  (四)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1、 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此句中体会到的?

  2、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划出有关句子,谈体会。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肖邦在生命弥留之际哪里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2、想象此时肖邦在想些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意思。

  弥漫( ) 咏唱( ) 溢满( ) 疾驰( )

  2、这段文字对所写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你一定能从中找出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以及所写的事情________。这件事中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送别场景。

  老师“赠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作者在文中借景抒发了肖邦________的心情。

  4、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临别赠言的含义及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填充句子。

  因为我们希望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所以________________。

  我们之所以把祖国波兰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写出了埃斯内尔说话时的动作“________”和神态表情“________”,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

  6、想一想,回答问题:

  ⑴根据这段文字写的送别内容,你认为埃斯内尔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中,会有“________”的词句。

  ⑵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把课本生字生词摘抄10个,写两遍。

  2、肖邦弥留之际为什么饶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六、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送行----咏唱----叮嘱----赠土

【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案】相关文章: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12-2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阅读答案06-05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12-16

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说课稿12-17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12-22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12-16

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12-16

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12-16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反思2篇12-1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12-16

六年级上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案 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