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教案总结分享

2021-08-31 教案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教案总结五篇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数学教案总结五篇分享1

  【学习目标】

  1、学习利用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应用;

  2、比较单位圆和图像法研究三角函数的性质时各自的特点;

  3、进一步熟悉正、余弦函数的最值、单调性、奇偶性、图像的对称性的应用;

  【学习重点】

  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简单应用

  【学习难点】

  运用函数观点和数形结合思想研究函数性质

  【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把握基础)

  (温习课本第18页、28页、31页、32页关于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内容,解决下列内容)

  1、角α终边和单位圆交于点P(u,v)时,sinα= ;csα= ;

  若P(x,)是角α终边上一点,则sinα= ; csα= ;

  2、描点法画余弦曲线时的五个关键点是:

  3、说说正、余弦函数的性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画出表格比较)

  二、合作探究(巩固深化,发展思维)

  例1.书第24页A组第6题

  例2.书第24页B组第4题

  例3、书第35页B组第1题

  三、达标检测(相信自我,收获成功)

  1、函数=2csx, 412【导学案】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应用 的增区间为 ;减区间为 。

  2、书第35页B组第2题(分csx<0和csx≥0两种情况化简解析式后画出图像)

  (1)该函数图像为:

  (2)定义域为 ;值域为 ;x= 时,

  函数最大值为 ;最小正周期为 ;奇偶性为 ;

  (3)该函数图像的对称性是 ;

  增区间为 ;

  减区间为 。

  (4)函数在[-2π,2π]上的图像与直线=-1的交点个数是 。

  四、学习体会

  我的疑惑:

高一数学教案总结五篇分享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能根据定义判断形如什么样的函数是,了解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合理性,明确的定义域。

  (2)能在基本性质的指导下,用列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能从数形两方面认识的性质。

  (3)能利用的性质比较某些幂形数的大小,会利用的图象画出形如的图象。

  2、通过对的概念图象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对的研究,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数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函数概念,基本掌握了函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它是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作为常见函数,它既是函数概念及性质的第一次应用,也是今后学习对数函数的基础,同时在生活及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应重点研究。

  (2)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掌握的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底数在和时,函数值变化情况的区分。

  (3)是学生完全陌生的一类函数,对于这样的函数应怎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所以从的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应的结论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系统研究一类函数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让学生去体会研究的方法,以便能将其迁移到其他函数的研究。

  教法建议

  (1)关于的定义按照课本上说法它是一种形式定义即解析式的特征必须是的样子,不能有一点差异,诸如,等都不是。

  (2)对底数的限制条件的理解与认识也是认识的重要内容。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底数,指数都有什么限制要求,教师再给予补充或用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因为对这个条件的认识不仅关系到对的'认识及性质的分类讨论,还关系到后面学习对数函数中底数的认识,所以一定要真正了解它的由来。

  关于图象的绘制,虽然是用列表描点法,但在具体教学中应避免描点前的盲目列表计算,也应避免盲目的连点成线,要把表列在关键之处,要把点连在恰当之处,所以应在列表描点前先把函数的性质作一些简单的讨论,取得对要画图象的存在范围,大致特征,变化趋势的大概认识后,以此为指导再列表计算,描点得图象。

高一数学教案总结五篇分享3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第2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2、 会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学习难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的应用;

  二 知识点回顾:

  函数 的性质

  函数 函数

  图象 a0

  性质

  三 典型例题:

  例 1:已知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例 2:(1)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为增函数,求a的范围;

  (2)知函数 的单调区间是 ,求a;

  例 3:求二次函数 在区间[0,3]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变式:(1)已知 在[t,t+1]上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表达式。

  (2)已知 在区间[0,1]内有最大值-5,求a。

  (3)已知 ,a0,求 的最值。

  四、 限时训练:

  1 、如果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那么实数a的取值

  范围为 B

  A 、a-2 B、a-2 C、a-6 D、B、a-6

  2 、函数 的定义域为[0,m],值域为[ ,-4],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 、定义域为R的二次函数 ,其对称轴为y轴,且在 上为减函数,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B、

  C、 D、

  4 、已知函数 在[0,m]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5、 函数 ,当 时是减函数,当 时是增函数,则

  f(2)=

  6、 已知函数 ,有下列命题:

  ① 为偶函数 ② 的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3

  ③ 在 上为增函数 ④ 有最大值4

  7、已知 在区间[0,1]上的最大值为2,求a的值。

  8、已知 在[t,t+1]上的最小值为g(t),求g(t)的表达式。

  9、已知函数 ,求a的取值范围使 在[-5,5]上是单调函数。

  10、设函数 ,当 时 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高一数学教案总结五篇分享4

  教材分析

  在函数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在教会函数知识上下功夫,而且还应该追求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基本函数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要从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进行函数教学。 在函数的教学中,应突出“类比”的思想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1 .注重“类比教学” 在函数教学中我们期望的是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方法的传授,达到对后续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让学生顺利地由 “ 学会 ” 到 “ 会学 ” ,真正实现 “ 教是为了不教 ” 的目的.

  2. 注重“数学结合”的教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是初中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和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它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解形两个方面,利用它可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它兼有数的严谨与形的直观之长。

  ( 1 )让学生经历绘制函数图象的具体过程。

  ( 2 )切莫急于呈现画函数图象的简单画法。

  ( 3 )注意让学生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图象规律的方法。

  知识技能

  目标

  1、理解直线y=kx+b与y=kx之间的位置关系;

  2、会选择两个合适的点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3、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研究图象,经历知识的归纳、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推理的能力;

  2、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总结函数的性质,体验数形结合法的应用,培养推理及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画函数图象并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

  2、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

  由一次函数的图像归纳得出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对性质的理解。

高一数学教案总结五篇分享5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研究二次函数的一般方法——配方法;

  2、应“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 的图像,通过图像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研究二次函数和图像的性质,能进一步体会研究一般函数的方法,能由特殊到一般地研究问题。

  【自主学习】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1)定义:函数 叫二次函数,它的定义域是 。特别地,当 时,二次函数变为 ( 。

  2)函数 的图像和性质:

  (1)函数 的图像是一条顶点为原点的抛物线,当 时,抛物线开口 ,当 时,抛物线开口 。

  (2)函数 为 (填“奇函数”或“偶函数”)。

  (3)函数 的图像的对称轴为 。

  3)二次函数 的性质

  (1)函数的图像是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 。

  (2)当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函数在 处取得最小值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

  (3)当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函数在 处取得最大值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跟踪1、试述二次函数 的性质,并作出它的图像。

  跟踪2、研讨二次函数 的性质和图像。

  跟踪3、求函数 的值域和它的图像的对称轴,并说出它在那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在那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跟踪4、课本P60练习B

  1、

  【归纳总结】

  研究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的思路是什么?

  函数二次函数 (a、b、c是常数,a≠0)

  图像a>0 a<0

  性质

  【典例示范】

  例1:将函数 配方,确定其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求出 它的单调区间及最大值或最小值,并画出它的图像。

  例2:二次函数 与 的图像开口大小相同,开口方向也相同。已知函数 的解析式和 的顶点,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函数 的解析式。

  (1)函数 , 的图像的顶点是(4, );

  (2)函数 , 图像的顶点是 。

【高一数学教案总结五篇分享】相关文章:

1.分享高一作文

2.高二数学教案精选总结5篇分享

3.论分享高一作文

4.分享快乐高一作文

5.人教版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分享

6.高一必修五数学教案

7.高一必修四数学教案

8.人教版高一数学教案

上一篇:《曹刿论战》 下一篇:秋季中学生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