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的原文及泽文

2021-06-11 古籍

  【提要】

  这是古人尊重法治的名篇。卫君就是付再大的代价,也要使国家的法令得到彰现,使法治精神能够教化民众,使为政者树立信用。中国传统中尚且如此推崇法治,何况现今吸收西方法治精神的当代社会呢?

  【原文】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赎一胥靡,无乃不可乎?”君曰:“治无小,乱无大。教化喻于民,三百之城,足以为治;民无廉耻,虽有十左氏,将何以用之?”

  【译文】

  卫嗣君执政的时候,有个罪犯胥靡逃到魏国,卫国想用百金把他赎回来审判,魏国不同意。于是卫君想用左氏城邑换回胥靡。大臣们都劝告说:“用这样价值不菲的土地,去换回一个小小的罪犯,恐怕不合适吧?”卫君说:“治,无所谓小国;乱,无所谓大国。用教化来引导百姓,即使是三百户人家的城邑也能治理好;如果百姓不讲廉耻礼仪,即使有十座左氏城池,那又有什么用呢?”

  【评析】

  为政的遵守法治、赏罚有信,那么这个国家的.道德状况、社会的社会风气就会凸现秩序和正义。就象商鞅立木行赏,终致秦国法令畅通、改革一日千里。为政者的言行和决策是一个国家秩序和信用的源泉,如果为政者有法不依、有令不行,就是一两件小事,也不仅会使为政者丧失信用,而且会把社会的风气带坏、民众道德水平下滑。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的原文及泽文】相关文章:

卫嗣君病原文和翻译06-22

关于战国策·宋卫·卫嗣君病原文及翻译06-12

涸泽之蛇文言文原文10-10

《塞下曲》的原文及泽文03-17

胥靡与王梦的杂文随笔07-03

卫使客事魏原文和翻译06-22

林嗣环《口技》文言文原文04-15

战国策·宋卫·卫使客事魏原文翻译06-12

《战国策·魏二·秦召魏相信安君》原文及翻译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