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百花评课稿

2021-11-02 稿件

  初看《梨园百花》的课题,以为是在一节课介绍多种中国戏曲。而郑老师只选取了我国国粹“京剧”和我省地方的“花鼓戏”组材教学,以点带面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本人认为这种处理很好,也正如郑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提到的是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实践后才做的如此修改。“实践出真知”,我想如果一节课将五种剧放在一起蜻蜓点水般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既留不下太多的印象,也难以引发欣赏的兴趣,更不能激发他们对祖国戏曲艺术发展问题的思考,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了。

  这是郑老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其一,课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京剧为主讲内容,花鼓戏略讲。其二,教学内容丰富,特别是对京剧相关欣赏常识从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伴奏乐器、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唱腔,介绍得非常全面。其三,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京剧欣赏、老师表演、学生参与表演、师生共同探讨等等,同时,还以比较的方式,总结了京剧和花鼓戏的表现特点。让学生在参与表现中体验与表现了戏曲,还了解了各戏曲的特点。其四,教学设计的表述清晰,且严谨和规范。

  如果说仅从郑老师的教学设计来看,应该是一个较完美的教学设计。但如果作为一节高中戏曲欣赏课来实施教学,可能还有些问题值得探讨。 郑老师这节课的主体内容是京剧。京剧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音乐教材中中都有相关内容的体现。由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音乐学习基础不同、学习特点也有较大的区别,对于京剧内容的学习应该是有所区别,从内容的组织到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应该体现其学段的教学特点。而恰恰现在的音乐课堂对于京剧的教学,已较少有学段的区分,小学、初中、中高,基本都是从京剧的相关欣赏常识组织内容,行当、表演程式、脸谱、唱腔、伴奏乐器,教学的区别只是有的讲得较全,有的只重点选其中几个内容进行教学,或所选的欣赏剧目有些不同。本人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京剧内容教学的方式,给了学生最基本的京剧欣赏相关常识,对于学生今后欣赏京剧是一个入门教学,应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这种京剧欣赏的入门知识学习,放在哪个学段比较好,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各版本教材上,对于戏曲内容的教学也没有明显的一个目标要求体现,甚至在教材呈现的相关内容上也区别不大,没有给一线的老师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导。也导致了现在的在京剧内容教学上学段目标体现不明,甚至三个学段相关教学的教学内容擂同的现象。戏曲内容教学到底如何体现各学段的学习特点,使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出学习梯度。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戏曲离学生的生活较遥远,尽管我国的戏曲艺术丰富多彩,也难以引起学生中国戏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是此类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小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一般来讲,小学生理性不够,感性有余,他们不会因为知识了戏曲的相关知识,就会去欣赏戏曲,而只有当他们对某种戏戏有一点点兴趣,可能才能引起他们一些关注,才有可能走近这种戏曲,如何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而中国戏曲主要是以戏曲表演的形式讲述故事,且戏曲有些故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如《三国演义》、《杨家将》等等,让学生知道用戏曲讲故事的这种形式,引发其对戏曲的兴趣,我想应该是有这种可能的。即先讲某唱段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再让学生欣赏,所欣赏的片继中涉及到了相关常识,再顺带给学生介绍介绍,不求全,不强调,但求有用,必须采取“有意无意”的方式,不要冲淡了学生听戏的雅兴。

  到了初中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一样了,这时的戏曲内容教学,可以较为全面的介绍一些相关欣赏常识,让学生对戏曲的点理性的认识,也更利于他们积累相关欣赏经验。

  高中的音乐学习又不同于初中的音乐学习了,在初中如果更多是让学知道些什么,而在高中更应该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高中的戏曲内容的教学,不仅是戏曲相关常识的又一次学习,更应该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对某戏曲更深层次的了解,以某一方面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了解一种戏曲的艺术特点,以及对这种戏曲发展现状和方向的思考。如果是京剧的欣赏,可从唱腔切入,探讨京剧表现的艺术特色,欣赏各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比较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各流派京剧艺术的表演进行评价,同时也可师生一起探讨京剧的发展的相关问题,等等。应该给学生一些可能思考空间,让他们能对这门艺术表现形式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当然,课的前部,以活动的形式对京剧相关常进行复习回顾,也是很有必要的,且也能活跃课堂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借郑老师的课,谈了本人于戏曲内容教学如何体现三个学段层次的粗浅想法,供同行们探讨。

【梨园百花评课稿】相关文章:

1.《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

2.评课稿范文:《圆的认识》评课稿

3.小学语文评课:《太阳》评课稿

4.讲信用评课材料评课稿

5.《燕子》评课稿

6.掌声评课稿

7.初中评课稿

8.母鸡评课稿

9.评课稿《家》

上一篇:编纸条评课稿 下一篇:生物的启示评课稿
梨园百花评课稿

梨园百花评课稿

2021-11-02 稿件

  初看《梨园百花》的课题,以为是在一节课介绍多种中国戏曲。而郑老师只选取了我国国粹“京剧”和我省地方的“花鼓戏”组材教学,以点带面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音乐的特点,本人认为这种处理很好,也正如郑老师在教学反思中提到的是经过反复思考和多次实践后才做的如此修改。“实践出真知”,我想如果一节课将五种剧放在一起蜻蜓点水般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既留不下太多的印象,也难以引发欣赏的兴趣,更不能激发他们对祖国戏曲艺术发展问题的思考,教学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了。

  这是郑老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其一,课的结构合理,详略得当,京剧为主讲内容,花鼓戏略讲。其二,教学内容丰富,特别是对京剧相关欣赏常识从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的行当、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伴奏乐器、京剧的脸谱、京剧的唱腔,介绍得非常全面。其三,教学方式灵活多变,京剧欣赏、老师表演、学生参与表演、师生共同探讨等等,同时,还以比较的方式,总结了京剧和花鼓戏的表现特点。让学生在参与表现中体验与表现了戏曲,还了解了各戏曲的特点。其四,教学设计的表述清晰,且严谨和规范。

  如果说仅从郑老师的教学设计来看,应该是一个较完美的教学设计。但如果作为一节高中戏曲欣赏课来实施教学,可能还有些问题值得探讨。 郑老师这节课的主体内容是京剧。京剧是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音乐教材中中都有相关内容的体现。由于小学、初中和高中的音乐学习基础不同、学习特点也有较大的区别,对于京剧内容的学习应该是有所区别,从内容的组织到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应该体现其学段的教学特点。而恰恰现在的音乐课堂对于京剧的教学,已较少有学段的区分,小学、初中、中高,基本都是从京剧的相关欣赏常识组织内容,行当、表演程式、脸谱、唱腔、伴奏乐器,教学的区别只是有的讲得较全,有的只重点选其中几个内容进行教学,或所选的欣赏剧目有些不同。本人认为,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京剧内容教学的方式,给了学生最基本的京剧欣赏相关常识,对于学生今后欣赏京剧是一个入门教学,应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这种京剧欣赏的入门知识学习,放在哪个学段比较好,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各版本教材上,对于戏曲内容的教学也没有明显的一个目标要求体现,甚至在教材呈现的相关内容上也区别不大,没有给一线的老师一个明确的目标指导。也导致了现在的在京剧内容教学上学段目标体现不明,甚至三个学段相关教学的教学内容擂同的现象。戏曲内容教学到底如何体现各学段的学习特点,使之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出学习梯度。这也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戏曲离学生的生活较遥远,尽管我国的戏曲艺术丰富多彩,也难以引起学生中国戏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应该是此类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方面。小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一般来讲,小学生理性不够,感性有余,他们不会因为知识了戏曲的相关知识,就会去欣赏戏曲,而只有当他们对某种戏戏有一点点兴趣,可能才能引起他们一些关注,才有可能走近这种戏曲,如何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而中国戏曲主要是以戏曲表演的形式讲述故事,且戏曲有些故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故事,如《三国演义》、《杨家将》等等,让学生知道用戏曲讲故事的这种形式,引发其对戏曲的兴趣,我想应该是有这种可能的。即先讲某唱段所表现的故事情节,再让学生欣赏,所欣赏的片继中涉及到了相关常识,再顺带给学生介绍介绍,不求全,不强调,但求有用,必须采取“有意无意”的方式,不要冲淡了学生听戏的雅兴。

  到了初中学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不一样了,这时的戏曲内容教学,可以较为全面的介绍一些相关欣赏常识,让学生对戏曲的点理性的认识,也更利于他们积累相关欣赏经验。

  高中的音乐学习又不同于初中的音乐学习了,在初中如果更多是让学知道些什么,而在高中更应该多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高中的戏曲内容的教学,不仅是戏曲相关常识的又一次学习,更应该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对某戏曲更深层次的了解,以某一方面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了解一种戏曲的艺术特点,以及对这种戏曲发展现状和方向的思考。如果是京剧的欣赏,可从唱腔切入,探讨京剧表现的艺术特色,欣赏各流派的代表作品,以比较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各流派京剧艺术的表演进行评价,同时也可师生一起探讨京剧的发展的相关问题,等等。应该给学生一些可能思考空间,让他们能对这门艺术表现形式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当然,课的前部,以活动的形式对京剧相关常进行复习回顾,也是很有必要的,且也能活跃课堂氛,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借郑老师的课,谈了本人于戏曲内容教学如何体现三个学段层次的粗浅想法,供同行们探讨。

【梨园百花评课稿】相关文章:

1.《饮酒评课稿》评课稿范文

2.评课稿范文:《圆的认识》评课稿

3.小学语文评课:《太阳》评课稿

4.讲信用评课材料评课稿

5.《燕子》评课稿

6.掌声评课稿

7.初中评课稿

8.母鸡评课稿

9.评课稿《家》

上一篇:编纸条评课稿 下一篇:生物的启示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