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选自随军战地记者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书。再见了亲人评课稿怎么写的呢,我们来看看下文。
篇一:再见了亲人评课稿怎么写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再见了亲人》这一课,王老师上的课思路清晰,紧紧围绕“亲人”这条主线展开。采用读——找——悟——读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教态自然,语言幽默,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她着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法迁移,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课堂中,王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如学习完第一自然段之后,学生们明确了第一自然段的学法,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二、情境营造,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这一节课就体现了用有语言色彩的朗读来感染读者的特色。教者在教学时利用朗读,把学生带到志愿军离开朝鲜时的心情和场面,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衷地感叹-----亲人啊!
三、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四、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加强读书方法指导
语文新课标注重了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王老师这节课不但注意指导学生朗读,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如在指导学生朗读一自然段时“倒在血泊里??”这一句时,省略了什么?王老师注重了学
生自读自悟,通过品读,让学生体会出这是朝鲜人民的心声
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上,王老师更是下了功夫,王老师注意把学生调入情景中,通过点播,学生的内心就更能与当时的情景相通,读的劲头更高了,真正从读中领悟感情。
篇二:再见了亲人评课稿怎么写
王艳杰老师今天奉献的这节精彩示范课,让我如品名茶,清香沁人心脾,如沐春风,倍感神清气爽,就王老师的这节《再见了,亲人》点评如下:
点评一:评指导思想:
《再见了,亲人》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第八单元一篇课文,讲述中朝人民情深似海情重如山的情谊。
我们都知道教学思想支配着老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这节课教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者能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真正当好了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节课堂教学的导课“是亲人吗?(不是亲人),为什么说再见了亲人?”、新授课过程“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训练中,教者能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创造和谐的氛围,为学生探求新知提供良好的条件。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有较充足的阅读空间,有合作、探究自主的机会,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引导下主动获取新知,充分体现了“我的课堂我做主”。
点评二:评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教学思路,二是课堂结构。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也称教学环节或步骤。老师讲授的`这节《再见了亲人》,做到了正确组织教学,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注重新旧知识的关联,能以知识传授为载体,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课堂氛围积极向上,和谐
平等,教学时间的分配上科学合理,教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环环相扣。王老师的本节语文课特别重视了“读”的训练,以多种形式的读来引导学生融入课文,从而引发其情感体验。这篇课文就知识来说并不难,描写了中朝人民依依惜别之情,但是作为这种抒情性较强的文章来说,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验其中的情感,如何使学生融入文章,则显得更重要。张老师则发挥了朗读体会的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课件的泛读,“来,小金花,再狠狠的读一遍”,强调了字词音韵的把握和情感的渲染;开篇的自由读和齐读,给学生自主体会的空间,强调学生自我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使内容更生动,人物更鲜明,有助于学生对主体的进步体味,思想受到渲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
点评三: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活动方式。这包括老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这节课,看出了教者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了一番功夫,开篇抓住重点词语“亲人”,同时介绍历史背景导出课题,讲授新课采用抓重点字词句段体会思想感情,结束介绍亲人就在身边,就在关注你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杜绝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做到了适用适时适当,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去进行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达到了自觉读书的目的。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王老师的这节课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还不够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教师说得多,学生说的少;这节课教师指导下读的形式比较多,但读的分量、深度还不够,学生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王老师这节课在思想教育方面还缺少点睛之笔,老师提出“亲人就在我们身边”,应放手让学生去拓展,引申到生活中表现在哪些方面,总结出有血缘的是亲人,没有血缘的也是亲人,只要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都是亲人,做到博爱,学会感恩,感谢所有传递正能量的人,大爱无疆;王老师这节课应给学生“改过”的机会,不会回答问题就坐下,太伤学生的自尊心了!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篇三:再见了亲人评课稿怎么写
在本课教学中,王老师特别注意让学生去收集资料,目的是促进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本人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采用的是情感教学。启发学生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和形象,使他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通过听本节课,我的体会如下:
一、整体入手,感知情感
教学伊始,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后,引出问题,使之感知情感。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一种何日复相聚的惜别之情,从而使定下文章正确的情感基调,使学生获取感知情感的倾向。“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之一。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过程。
二、细析事例,感受情感
设计“志愿军战士与大娘话别时追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等问题,让学生了解志愿军与大娘告别时,追述了三件事:一是大娘已经几夜没合眼,给志愿军洗补衣服;二是在一次阻击战中,冒着炮火给志愿军送打糕,回去时昏倒在路旁;三是在敌机轰炸时,为了救护在家里休养的志愿军伤员,失去了唯一的小孙孙。这样写的目的在于体现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表现了这种感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接着,让学生自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二、三自然段,使之具体体会小金花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志愿军的深情,以
及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致残,付出了多么高的代价,从而受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深厚情感。
在教学中。王老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以标准化解读去规范学生的阅读和理解,利用文本培养富有创意的读者而不是培养人云亦云的听众。
霍老师在教学时,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首先。霍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好好品析,让学生体会情感。课文在追溯那难忘的往事时,出现了好些“血”,“泪”的词语,比如:“失去了唯一的亲人”,“失去妈妈”,“失去双腿”中的三个“失去”,充分说明了朝鲜人民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亲人的生命。通过琢磨词句,让学生品味、推敲,感受其感情色彩,引起学生“内心体验”。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那山高海深的、不是亲人却似亲人的感情。尤其是品味“小金花”一个段落的时候霍老师为了考证学生的自学效果并启发学生的情感,在课件中霍老师出示了这一段落,启发学生说:“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表达一下自己的情感,你能告诉霍老师应该强调哪些词句吗?为什么?”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以一种指导者的身份来提示,将重点的抒发情感的词句点明,说出了自己的意见。最后,师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掀起了一段情感的高潮。
其次,霍老师能设计引读,抒发情感
学生在领悟情感的同时,必然会激起表达感情、抒发情感的欲望。此时,霍老师设计引读,更好地让学生抒发情感。霍老师不仅成为了学生阅读的导师、课堂阅读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放下了身份和他们一起朗读体会学习,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专制的权威。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阅读的
方法,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体味”、“品味”、“感悟”还给了学生。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霍老师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地图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然后霍老师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在本课教学中,霍老师特别注意让学生去收集资料,目的是促进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本课第三自然段,讲到大嫂为了给志愿军挖野菜而失去了双腿时,霍老师引导:你们能从大嫂的举止中体会到什么呢?大部分学生都依据课文中的中心谈体会,体会到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海深的情谊。但有查阅课外资料的同学就在此时很好地利用了课外资料。这样的查阅,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付出血的代价。
霍老师教给了学生正确的查阅方法,在课堂上恰如其分地创设情境。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把学生带入了情境。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得到升华。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那样:“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利用图书室、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相关推荐
【再见了亲人评课稿怎么写】相关文章:
五年级语文《再见了亲人》评课稿07-31
写美术评课稿11-27
《怎么都快乐》评课稿08-10
《再塑生命》优秀评课稿(通用10篇)10-27
复习课评课稿10-11
低年级写话评课稿09-18
教师是怎样评课的及评课稿04-23
挑山工评课稿07-21
老王评课稿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