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可以把教学活动的有关信息及时提供给师生,以便调节教学活动,使之始终目的明确、方向正确、方法得当、行之有效。那么写评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对》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对》评课稿 篇1
陈老师的《有理数的加法》一课,课堂结构自然严谨流畅,课堂内容充实,学生参与面较广,在探究活动中得出法则,在数学活动中巩固法则,课堂活泼生动,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学生在参与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一、教学目标明确
学生在施教时,通过创设企鹅的东西方向行走的情境,通过提问交流一步步得出加法法则。并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数轴表示,直观地揭示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使学生深刻认识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意义。
二、教材处理比较得当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师利用企鹅向东向西走的实例,结合算式特点数形结合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又通过教师提问,学生交流讨论,出示的例题,学生的练习等过程来巩固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这样的安排处理对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优化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探究有理数加法的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并讨论,从而发现有理数加法的性质,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探索有理数加法性质的过程中也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思想。再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展示,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不断克服学习中的被动心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
教师板书设计科学合理,字迹工整美观,条理清晰。教师教态亲切自然,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师生关系融洽。语言清晰,简练,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信任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学不足,练习容量大,循序渐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但侧重于说,针对七年级学生特点,应该让学生写出加法计算的'过程,教师应该在黑板上板书出例题的解题过程。
探究前的复习,可以复习数轴,有理数的分类,数轴的复习为下面的数形结合作好了铺垫。有理数的分类为同学们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也提供了依据,再者,应该将正数的加法运算即学生在小学阶段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复习,这样同学们在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更易于同化为自己的知识。
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得出是是企鹅左右移动得出的,贴合学生实际,使学生更易于接受,但有学生会想,这个法则是从这两个特例得出的,这一例子能代表这一类型吗?为了打消学生这一顾虑,课堂教学中应多举几个例子。如小商店一周利润的盈亏,潮水的涨落,某银行一周内每一天的出纳。再通过分类、比较、抽象、归纳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时再让学生举例验证,这样才使学生确信无疑,才能使法则活起来,不致成为无本之木,不致成为枯燥无味、窒息学生的“死”物,才能使学生乐意吸收,纳入自己知识结构之中。异号两数相加是本节课的难点,应该多给几个实例,不容类型的实例,在学生充分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得出法则,法则运用应该让学生学出过程,扎扎实实掌握加法的法则。
《数对》评课稿 篇2
“数学课堂一定有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更会有学生的品、做、悟。”张老师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一、唤醒
张老师使用了教材的“套圈比赛”的情境,然后通过改变数据化“平凡”为“神奇”,
首先出示的第一组男生与第一组女生的套圈个数是一组特殊数据,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是一样的,女生每人套中的个数也是一样的。这样的一组数据让孩子们的目光直接集中到了“一般水平”上,而不是在总数和每组人数上纠缠,巧妙的设计让人叫绝。
二、操作
张老师出示的第二组男女生套圈比赛的情境统计图,数据更为符合生活实际情况,探究“数据的代表”也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突显“操作”的功能,可操作的学具让学生动手“移多补少”,学生操作的`意识是在上个环节“唤醒”的,而对于老师们平常的“先合并再平分”这一计算方法教师用电脑加以演示“合并”与“平分”的过程,这一形象化的处理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三、感悟
在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后,张老师出示了第三组男女生比赛的统计图,男生分别是8 10 9 ,这一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和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而女生成绩是9 7 (),如果平均数是7,你认为第三位女生应该套几个,这样就从一个相反的方向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
四、激励
课堂上时时洋溢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的语言。例如,当学生说“平均数你真能干!”时,张老师的评价是:“平均数再能干,也没有你能干。“
张老师在临时更换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能上出这么精彩、大气的课,她的数学教学功底着实让人佩服。
《数对》评课稿 篇3
施老师在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利用知识学习方法的迁移
课始施老师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感知新知,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上,出示情境图:小羊。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估计。怎样才能知道正确答案呢?学生都会说去数。1—20你喜欢用什么方法数数?肯定每个学生说到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数数,集体看图订正。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数数的熟练程度,我让10个学生上台演示。一个一个的往下数,学生很容易发现,满十个,十位就发生变化。利用小棒,让同桌互相监督数数,从具体到数字抽象,体会到数字和小棒的一一对应性。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一个一个的数,放手让学生同桌进行比赛挑战,两个两个,五个五个,十个十个的数数。
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课堂上,要求学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和同桌相互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对又快。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在亲身参与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情感,让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数数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有序思维的培养。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小棒的扎捆、学生手指的掰动,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有什么规律?在29、39、49……后面的数到底是多少,怎么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在学生激烈的探讨交流中,找到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的规律,哪种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呀!使得知识规律形象的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从而在把握数数规律的同事,体验到研究规律的方法,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建议:通过让学生摆20以内的数,沟通数和数的组成之间的联系。
《数对》评课稿 篇4
听了梁老师这节课,我感触很深。她讲授的是一节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的课,但是却上的很精彩。我由衷感到很钦佩。
梁老师的课,我觉得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活”。主要表现在:
1.教材处理灵活。梁老师选择的是大家熟悉汾河公园的景区图片,并附有数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带着兴趣开始了这节课的学习。
2.教学方法灵活。这节课教师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不仅是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而且学生也把自己的结果进行了展示,教学效果很好。
3.激励学生的评价灵活。改变了教师原有的评价学生单一的现状,这一点让我很敬佩。她在评价学生中用到了:你很棒,你真棒,你很牛,你是N.1......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更加有信心的去学习新知识。
4.整堂课的气氛很活跃,学生时时紧跟老师步伐,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生配合默契。
此外,梁老师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上课前就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懂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在作业布置上,梁老师选择让学生去收集有关山西的特产,并做成学习小报,这样不仅把今天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了山西的文化。
总之,梁老师的这节课真的很美,要说美中不足的话,就是在设计有关0的读法时忽略了一种情况,万级和个级中有两个0的读法。
《数对》评课稿 篇5
范老师上的《数的顺序》是一年级下册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通过让学生填写、整理百数表,进一步理清数的顺序,巩固认数知识,发展学生的数感。范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和学习需求出发,用好教材,抓实细节。在整体设计上注重了数数和数感的培养。
本课亮点有:
一、关注已有知识,重视数数经验。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范老师在新课之前,先让学生回忆数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男生从20数到100,一个一个地数;让女生从25数到100,五个五个地数。将学生对之前知识进行有效回顾,也很自然的通过数数引入新课进一步来学习数的顺序。
二、注重数感培养,发展想象推理。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范老师注重引导学生在解构、建构百数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探索100以内数的排列规律,先让学生横着选几行,再从竖着选几列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范老师很注重教学细节,在百数表的教学中教给了让学生横看、竖看、斜看还框起来看,通过不同形状的“魔力框”分别在百数表里给出一个数,说出框里其他的数,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此同时教给学生估计的.方法和策略,又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活动中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是现实性的,有趣的,对数的感觉也在活动逐步培养。
三、善用激励评价、提升学生注意。
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注意力容易分散,维持度不高,范老师的语言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她紧紧吸引住学生的目光。“先完成的小朋友心里仔细读读看,没有完成的加油哦!”“坐的端正的小朋友,老师才请你”“我们的小手指写累了来放松一下,用手指来指一指,指着读”等等,小朋友在范老师的激励下学得很认真。
建议:
1、观察思考不能替代动手操作。学生应该人手一份魔力框(十字框和田字框),让学生先框一框,动手操作后再观察思考。或者可以让他们在书上框一框,交流时每一个学生框的数字都不一样,让他们充分交流,然后发现虽然他们框的数字都不一样,但是规律都是一样的——百数表上下相邻的都相差10,左右相邻的两个数都相差1等。学生只有自己去经历了,知识的建构才能更加深刻和完善。
2、如何结合百数表更好的培养数感环节里可以梳理的更清晰一些,不要牵领学生单单按照横着观察一行,或者竖着观察一列,这样的形式多了反而会引起枯燥感。可以结合练习中例如35的相邻数是(),比78大1的是(),65的上面住着(),下面呢?等等这些穿插在探索规律的环节里,学生的学习情绪会更高一些。
3、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综合运用数的顺序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数对》评课稿 篇6
这次优质课活动中,我听了麻晓菊老师设计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复习课》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匪浅。
这节《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复习课》是一堂实效性强的、结构完整的复习课。体现了复习课的特点,以练为主。练习的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思维的价值。练习题也非常具有层次性,从基础练习到拔高练习,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作用性,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这节课中,麻老师结合已学知识内容设计练习题,选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体现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练习内容包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知道单位“1”求对应量,以及求单位“1”的量等等。让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得出解题方法;知识让学生自己疏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学生主体作用。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中,着力实现师生的民主与平等关系,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让同学们以小组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在这课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及质疑问难的时间与机会。学生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
3、体现了以练为主。
整节课练习形式多样,题型设计科学性,知识对比训练扎实,以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练习,体会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麻老师设计的这些练习题都是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规律,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增加优化训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数对》评课稿 篇7
今天慕名来到劳动小学,看到精致的校园、秀美的环境,令人心旷神怡。走进课堂发现学生思维活跃、语言丰富、行为习惯良好,令人折服。交流过程中听到教师评课侃侃而谈、有理有据、教研团队水平高,令人赞叹。都让人感受到学校的管理到位,教师的培养到位。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整节课上得相当扎实。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间形成了很好的互动,使的整堂课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发言,整体效果很好。我主要和大家交流以下几点:
一、三项注重:
1. 注重发展学生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基本素养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中指出:“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本节课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量更大了,难度增强了,吴老师为发展学生数感提供了各种素材。首先观看万人阅兵仪式,通过估一估初步感受大数的存在,用100这个数来描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学习更大的数。其次再通过数红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当数比较少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当数比较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十一十的数;当数更多的物体的个数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这样更易于学生理解数数。充分感受1000的大小,再次加深对1000的感知,完成了概念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帮助学生建立了1000的数感。
2、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
教师的任务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吴老师在课堂中十分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在教学新的计数单位“千”之前,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三个计数单位“个”“十”“百”,知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从而引出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通过这种旧知识的迁移,不仅轻松的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还让学生掌握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3、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 ,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 因此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吴老师在本节课一直让学生的手和脑一起动起来,从利用计数器拨珠数数,到利用数红豆认识计数单位,最后利用千字文数形结合找出指定字,都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操作,真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二、两个关注
1.关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评判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并不是看教师的突出表现,而是看学生在课堂中是否有所发展。然而学生有序完整的语言表达和大胆精彩的回答问题,无疑会给精彩的课堂增添无限色彩,给人带来无限的惊喜。发展学生语言数学老师不能置身事外,尤其在数学课堂上要抓住一切培养机会。本节课中吴老师采用先示范,再渗透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第一次数十颗豆子的时候就问学生:你是怎样数的?学生回答:我是一个一个的数。紧接着教师就追问:一共数了多少个一?学生答:十个一。教师及时示范说“一个一个的数,十个一就是十。”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的范本,到了第二次数百颗豆子,老师一问你是怎么数的,孩子们很自然的说出了数的方法。最后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第三次数一千颗豆子的时候,学生很轻松的就说出“一百一百的数,十个百是一千。”这看似无心的问答,每一句话都透露着教者的智慧。在这节课中,吴老师还采用了借助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练习环节,孩子们一边动手利用计数器拨珠,一边动脑思考数数的过程,还要动口用语言描述拨珠的过程,有个学生说的非常好“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逐步发展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2.关注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评价是否有效,就是要让评价不仅是一种对与错的判断,更要具有开启智慧、拓展思维、引领方法、完善人格的教育功能。善用语言指导评价。整堂课中教师的评价内容很丰富,不仅关注学生全面的学习行为,更加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你真有方法”“你真会观察”是对学习方法的指导;“你思路非常清晰”是对思维方式的指导;“你能说的更清楚一点吗?”是对表达方式的指导;“你们操作的很认真”“说停就停真不错”是对学习习惯的指导。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爱抚、一句赞美都可以满足学生求知若渴的心。总之,循序善诱的语言评价中随处可见教师的教学机智。
三、一点改进
吴老师是一位年轻好学的老师,所以我诚恳的的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能更加精细一点。
主要在以下几点可以改进:
1、在学生操作的指导上应该更精细一点。比如让学生在展示平台上合作完成数100颗红豆时,吴教师是在学生中巡视。建议教师可以台上台下兼顾,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的同时,也要多给学生提出方法指导,千万不要置身事外,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不会出现多了一颗豆子的意外。
2、在学生活动设计上应该更精细一点。在第二次数豆子时,建议不仅让学生在展示平台上数,同时也可以让所有学生一起来数,因为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提供了百颗红豆,教师可以打破格局,不受教室座位的影响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见证“十个十”是大家共同数出来的。
3、在数学语言的使用上应该更精细一点。例如在学习“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时,建议教师应该给学生清晰的分辨计数单位和数位的区别,从而初步建立数位顺序表的模型。
4、在练习的处理上应该更精细一点。练习环节教师安排了三个拨珠练习,“从98起,一个一个地数,数到120;从220起,一十一十地数,数到310;从800起,一百一百地数,数到1000 。”吴老师一次性的出示在大屏幕上,所以有些学生在第二道数数题时,出现了“280 290 300 301 302”这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能一道一道的出示并强调数数的要求,我相信不会引起孩子们的混淆。
总之,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是一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孩子学得轻松,在愉悦中自主的探究知识,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
《数对》评课稿 篇8
点评:很遗憾,今天上午我只能选择一堂课来学习。下面就张嘉蕾老师的课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教什么
张老师今天的课“教什么”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所要求的“读儿歌识字学拼音”。如果说这些教学内容是显性的话,还有隐性的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关注学生的差异等。这些隐性的教学内容与显性的教学内容相互整合,巧妙融合在一起。因此,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张老师这堂课所确定的教学内容是完全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诉求和学生的需求。
二、怎么教
有了适切的教学内容,课堂选择哪些教学策略来实施呢?从张老师的课上,我有这样的发现:
1、让儿歌发挥其创设语境学习生字、提供语境学习拼音、练习朗读培养语感、反复诵读积累语言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通过“读”这一手段来逐一落实。张老师的课上,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的明确的逐步推进的要求。在每一次完成读书任务的过程中,她不仅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充满宽容与鼓励,而且训练由点到面,有个体到全班。
2、识字教学遵循了充分利用语言环境的原则,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教学意识。在此基础上,张老师采用了“合理分布、分步落实”的策略。“合理分布”是指生字学习与语言材料紧密契合。“分步落实”是指根据一个字属于“二会”还是“四会”,从音、形、义几方面逐步落实。除了新授环节外,张老师还精心设计了一个“找小鸡”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巩固生字。课即将结束时,张老师根据这首儿歌的内容,重组语言,改变形式,让学生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再一次复习生字,巩固拼音。
3、张老师的拼音教学主要是采用拼音与识字互为渗透、有机整合的办法。在读儿歌识字时落实拼音教学,又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巩固拼音教学,让拼音在这一堂课上滚动出现,不断加强。
4、如果说前面三点是我在听课时发现的比较成熟的、值得推广的教学策略的话,写字教学可能是这堂课或者说是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今后要不断研究的。张老师在写字教学方面处理得急促了点,简单了点。写字教学贵在扎实到位。例如,在学生写字前,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笔顺,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之后,动笔之前,要让学生做好写字准备。这一点张老师做得很不错,她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儿歌中以愉悦的心情做好写字准备。如果能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巡视学生的书写情况,及时发现一些问题,或者能引导学生写好后与前面的范字加以比较,写字教学就更加扎实了。
三、关于“零起点”的想法
1、“零起点”,规范地说,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它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加规范且更加广泛灵动的教学空间。因为它明确规定了我们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且做到什么程度,此谓之“规范”。但同时课程标准又提出“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我们的教学空间更加广阔灵动,老师们可以尽情地在这一空间里施展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2、“零起点”,起点可能是低了,但是我们占位要更高,我们的眼光要更远。比如,我们不仅要让儿童能正确朗读儿歌,更要有一种让儿童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的眼光,让儿童在阅读中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老师们,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理解儿童,要尊重儿童,与儿童一起成长。还比如,我们不仅要让儿童能在一堂课上认识几个字,更要有一种激发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培养儿童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让儿童成为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再比如,我们不仅让儿童在课堂上完成写字任务,更要把儿童的练习写字过程视为是对他们的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培养的过程。
有了更高的占位,更远的眼光,再回过头思考“零起点”教学,也许,它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拔高”与“降低”,“增加”与“减少”了,而是真正回到教育的本源,真正回到儿童的教育!
《数对》评课稿 篇9
上午好!今天我在此对逄玲老师的课作以简单评析,发表一下自己浅陋的见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教。逄玲老师是我校的一名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教学的内容简单枯燥,一般来说,很少有人把它作为公开课的内容,我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把计算教学拿出来进行交流。但逄玲老师却把如此枯燥的内容上得趣味横生。
逄玲老师的课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数学王国中漫游,进行乘加计算,你们知道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吗?”这一环节提醒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细致,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乘加算式的口算为笔算乘法做好了铺垫。例题的出现教师以学生最喜爱观看运动会的场景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看图后能正确列式,在计算时指导学生最好把大数写在前面,随后教师又带领学生们去电影院,在电影院里同学们又遇到了数学问题,这里逄玲老师让学生独立完成而且让学生互相交流计算过程,学生在交流过程明确了算理。
这节课在练习设计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对笔算乘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个题目之间的导语生动有趣,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练习的内容由浅入深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最后为避免计算中的错误,利用数学医院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小医生,对典型的“病例”进行诊断、开方、治疗,在“处置”的过程中,学生懂得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这节课始终把数学同生活紧密在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切实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注重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生活中的数学与以往的计算教学单纯以计算为主,枯燥乏味的计算有着极大的区别。逄玲老师的计算教学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具人性化,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课,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坐姿、书写姿势以及计算习惯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使学生学的扎实,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对》评课稿 篇10
听完胡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后,我受益匪浅。本节课教学设计清晰,层次感强,是一节真实而扎实的课,新理念的优越性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示,教学目标完成较好,充分体现了课堂的有效性,下面我谈谈自己感想。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上注重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思想。本课是一节概念课,一开始,胡老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足球比赛的视频,紧接着出示了三位参赛队员投球情况的统计表,过后,胡老师让学生算出三名队员进球个数占踢球总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以前通分的知识来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然后告诉学生分母是100的分数还可以改写成另一种形式,从而揭示课题。在这些阶段中,胡老师让学生通过比一比、算一算等多种形式与方法来感悟学习百分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学案的编写科学、合理、有条理,学案中设计了百分数的产生;百分数的读法、写法;百分数的意义;生活中的百分数,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这五个内容,全面地概括了百分数的内容。
3.教师的点拨、引导到位,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及时点拨、引导,关键处进行了重点强调,有效地突破了重难点。
4.在讲解百分数的意义时,胡老师紧扣生活。例如以“现在,学生的.视力情况不好,我市小学生的近视率是18﹪,初中生的近视率是49﹪,高中生的近视率是64.2﹪”、“我只完成了作业的80﹪”、“食品的合格率是32.4﹪”等大量的生活材料来呈现百分数的意义。
5.教学语言简练,干净利落,评价及时、恰当,能较好地调控课堂,给学生创造了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6.结尾处的设计也很新颖,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成语,使得语文与数学融为一体,实现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综合,又给人于耳目一新的感觉,最后以一句“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富有哲理的格言赠送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用途,同时又让学生明白“天才”需要付出“汗水”,以此更好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整节课是由实际的生活抽象出具体的数学问题,在尝试解决问题的的过程中关注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多种能力的形成情况,再将抽象的数学思想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数对》评课稿 篇11
在听了李老师上的千以内数的认识这堂课后,我想对于这堂课的关键问题设计提几点想法。
一节数学课,成败与否,关键活动设计至关重要。在《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节课中,我们对关键活动的设计、提炼、经过了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本节课两次关键活动设计变动来看,设计逐渐清晰、简约,体现了以下2个理念。
理念一、让关键活动更具有文化味儿。朱乐平曾经说过:数学也是有文化的科学。教学中也应该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因此,我们把圆点图这一素材换成千字文,进行1000的.第一次探索。一方面,千字文这个传统的素材,一行成10,一块成100,整片成1000,是不可多得的认识1000的好素材。不仅能让孩子认识,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这个数学关键知识。还能让孩子体会到古人早早就依据数字规律,设计版本千字文,体现中国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另一方面,活动的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由三个细碎的小问题变成了2个独立到合作的活动,使课堂避免了一问一答的“牵扶”模式,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操作、自主交流探究。
理念二、让关键活动指向学生的学习疑难处,重视数学活动积累。在第一次活动设计当中,只有动笔活动。磨课后,我们都觉得数学课应当要重视数学活动的积累,应当创设条件让孩子进行动手体验。所以针对课前调查中,学生拐点数特别难这一学情,设计了活动2中,让孩子们在计数器上边拨边数,你拨我查,这一动手环节。充分发挥计数器的作用,让孩子们深刻明白“满十进一”,拐点数的原理。这样的设计指令清晰,学生在操作的基础理解概念,学生学习知识更为容易,学习难点自然突破。
从这次磨课、观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数学课上的关键活动设计可以从以下这3方面进行突破。
1、在新旧知识“关联处”设置关键问题
2、在学生的思维困惑处设计关键问题
3、在新知学习的关键处设计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教育不应该是简单的告诉、单向的灌输而是关键问题引领的知识网络的建构过程。
《数对》评课稿 篇12
我参加了进修学校的课堂观摩活动,本次活动我听课的内容是《读数、写数》。《读数、写数》是小学数学一年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数字的基本步骤。
本次讲授的是长江东路小学的骨干教师孙楠老师,初次见孙楠老师便觉得她就是孩子心中的“好老师”,只见她温柔可亲,笑容可掬,声音清脆。听她讲完课后看到孩子们满足的眼神就觉得这节课达到效果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读数和写数,课堂结构清晰合理,内容丰富,练习多样。孙楠老师以复习巩固开始让学生练习读数、写数,让学生区分读数和写数的不同之处,在课程的中间串联数的组成这一知识点,让内容更加的饱满,并且让学生认识到知识构建的重要性。本节课出现“计数器”数学使用工具,计数器的使用让孩子明白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数位的表示,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同学们!
课堂上学生们很活跃,都踊跃的展示自己,并且课堂的最后有学习总结:“我学会了什么?”让孩子们反思这一节课我究竟有没有把握好,学到了什么?
听完本节课我更深的感受是因为智力的不同孩子们学习的内容有很大的不一样。我所在的学校是辅读学校,孩子们的智商都低于常人,我们教学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比如:培智学校的`数学讲授的内容大多是百以内的加减、九九乘法表和钱币的使用。在这九年的教学中钱币的使用是最难的,可能有些老师不理解,认为钱币的使用是最简单的,在普通学校是不用教的。可是我们辅读学校的学生通常是不会用的,他们不理解钱币的概念,更不会使用钱币。
我们面对这些孩子虽然说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有限但是我们所做的是让他们拥有爱人爱己之心,让他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中。
《数对》评课稿 篇13
刘老师的课有如下特点:
一、娓娓道来,亲切自然
刘老师的课语言亲切自然,对待学生的回答倾听的十分仔细和认真,对待学生的回答及时表扬和鼓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刘老师的课将数学知识娓娓道来,对学生非常尊重,每个知识点都讲得很透很自然。
二、环环相扣,清晰完整
刘老师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十分完整和清晰的,不仅有对读法和写法的方法探究、归纳和总结,也有相对应的练习巩固。在教学设计中,刘老师还在练习中注意到了练习设计的梯度,对练习进行了合理的排序和不同程度的适当拔高。
三、重难点突出,面向全体
刘老师的课,在读法和写法上倾注了很多时间,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刘老师不仅强调让每个孩子写和思考,更强调让每个孩子多表达。在出现问题时,刘老师会单独提出来仔细讲解,认真分析,教学中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
这是一堂原生态数学课,它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没有任何花哨的外衣,有的是实实在在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和数学思维。这正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好课。
《数对》评课稿 篇14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本节课上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主要着重解决相同数位上的数直接相加的问题,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奠定了基础。执教老师薛老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态亲切自然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注重必要的知识铺垫,顺利实现知识迁移。
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是本课教学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薛老师的第一环节设计的6题复习题,通过口算和口述算理,突出了加几十和加几的区别,激活了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帮助学生重温相同数位上的数可以相加减,为学生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另外,数的组成也是本课教学的基础。在探索45+3和45+30的算法时,只要将45分成40和5,就可以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转化为整十数加整十数和整十数加一位数。所以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明显,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迁移。
二、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的开始,薛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创设了春天来了,我们一起去旅游的情境,这一创设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由易到难,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过程中,首先放手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搜集教学信息,提出有关加法的数学问题,再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探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又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摆小棒、拨计数器来理解和掌握算法,再引导学生不借助学具,脱离直观,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在探讨算法时,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计算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的空间,让学生走上台前摆一摆、拨一拨,体现算法多样化,增大了学生的思维含量,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问题与建议:
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我认为可以加入一些实际的运用,总所周知,计算通常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果能将计算练习和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想结合,我相信学生的兴趣会更加浓厚,也让计算恩感觉赋有意义。
《数对》评课稿 篇15
今天听了陆老师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有以下感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张老师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并辅以富于儿童化的语言,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以生为本,关注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张老师十分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在探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并及时加以评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而在学生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对于教材上有的而学生没提到的方法,教师也以合适的方式加以呈现,体现出方法的多样性,并进而寻找出最优化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方法多样化与优化之间的.关系。
三、认真钻研,精心设计练习
从整个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路老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钻研,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并在合理运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精心预设,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着重训练。而“鸭妈妈找孩子”这一练习的设计,更是别具匠心,不仅让学生学以致用,促使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同时又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数对》评课稿 篇16
陆老师讲了一节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教学。计算教学较之其他内容更加的枯燥但是于老师充分利用书中的情境图将计算教学融于解决问题之中,让学生在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老师儿童化的语言,清晰的教学环节设计,亲切的教态,使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明白算理,学有价值性教学
本课执教前,很多学生或者通过知识迁移,或通过外界教育(父母的提前教学)等各种原因,已经获得了计算的方法。如:10+20,学生会算:1+2=3,所以10+20=30.那么本课的.教学价值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如果课堂的教学也仅限于此,则本课完全可以上成对这部分知识的巩固练习课。但是,虽然会算,对算理并不理解,至少是懵懂的状态。例如:为什么可以用1+2来计算?3表示的是什么?学生并不清楚。本课通过算法多样化的教学,让学生的算法互相补充,对学生而言,也应是一大收获。因此,为了突出这一重、难点。我决定用例1中的加法教学为重点,进行算理的教学、进行算法多样化的呈现。而后的减法教学只是简单的呈现一下学生的思考就可以了。
为了在加法教学中突破重难点。我引导学生使用摆小棒的方式。边摆边说,再摆、说给同桌听,再全班摆说交流。然后进行算理的研究。明白10+20就是1捆小棒加2捆小棒得3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
二、注重多种学习方式的整合,提升价值性教学。
本节课以自主探究为主线,辅以动手实践、同桌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多种学习方式各尽所能,共同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不再是这节口算课的惟一。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关注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观察、解决问题、交流、实践、探究等能力,使一节普通的口算课有了深厚的底蕴。
三、有趣的练习,巩固价值性教学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差。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里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过程。”依据新课程理念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将练习设计成一系列富有情趣的练习,如:通过闯关练习,进入游戏环节(钓鱼游戏;摘苹果游戏;找家家游戏)。目的是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便于自己更好的串连教学。使学生主动学,乐于学,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让学生以无比愉悦的心情投入练习活动,同时也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当我看到学生因为努力表现而得到奖励的红通小脸时,我的内心是非常满足的,因为我使他们感受到了数学带来的快乐。
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还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应多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多说说,让他们也能够掌握。同时,对于我的课堂,我觉得存在较大的问题应该是课堂纪律,教师如何掌控课堂,如何让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听讲,是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数对》评课稿 篇1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教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亲身经历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明白了计算方法的依据,初步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师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了符合学生实际的、集知识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了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沿用教材中“奶奶编?中国结?”的情景,而以庆祝教师节为事件背景,引出了学校美术小组为装饰学校的宣传栏需要买荧光纸这一情境。这样不但时间与教学进度吻合,也渗透了尊师的情感教育,同时也不失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样设计,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调动了学生情感投入。同时,把计算教学置于具体的情境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经验和知识,使学生处于主动探索知识的最佳状态。
2、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教师很相信学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计算方法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该怎样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提出了不同的思路,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了比较规范的竖式书写形式,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的思考为中心,逐步展开思路,配以适时的引导,使学生既能明白算理,又知规范的书写格式。教学中既有独立自主的思考空间,又有适时的引导点拨。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仅总结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还使学生掌握了比较规范的竖式书写格式。
整节课,教师成功地处理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做到了教为学服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在获取知识中得到了能力的培养,并在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全课突出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数对》评课稿 篇18
周老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起点,准确把握教材,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课堂扎实有效。主要表现在:
1、在教学近似数时,周老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班级人数说说44人大约是几十人,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引入写法44≈40,再让学生说说三(1)班人数47人大约是几十人,引入47≈50,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四舍五入”法,为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2、让学生经历了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掌握要点的.学习过程。注意教给方法,对于求大数目的近似数,要先分级,划出尾数,再圈出尾数的最高位,再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
3、能精心设计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周老师能站在毕业班教师的高度,适时延伸拓展,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老师一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周老师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对教材大胆进行了重组和开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近似数概念的教学,周老师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认识到近似数的产生和价值,无法得到准确数、不需要准确数,是估算的需要,是测量产生的误差,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在教学求近似数时,周老师则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结合生活实例,从保留到十位、百位、千位求近似数,并和学生以往估算的知识有机结合,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以万或亿作单位的近似数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学生顺利完成了知识的迁移。
《数对》评课稿 篇19
上星期听了三年级黄老师的《平均数》一课的教学,他采用的是“游戏激趣——问题探究——概念建构——拓展应用”这一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清楚、自然、流畅。
《平均数》这一课我以前也曾上过,但与黄老师的教学过程一对比,才发现自己要学习改进的地方确实太多了。
一、在教学引入这一部分,黄老师采用垫球比赛的方式,迅速调动了学生的爱好,同时又通过巧妙的提问,使学生明确了活动规则,保证了活动的有趣、有序、有效。黄老师又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激发了矛盾,引出了问题,为课题的揭示做好了预备。反观我自己引入时,只是出示了两张人数不等的统计表,让学生比较哪一组的成绩更好。
虽然我与黄老师一样都是想通过人数不等这一矛盾,激发学生熟悉平均数的意义,进而揭示课题。但是,我没有留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学生所喜欢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引入显得较平淡,不吸引人,学习效率自然也就会打几分折扣了。在矛盾的激发时,我所设计的问题也比较生硬,没有让学生像黄老师教学那样参与到了矛盾的生成过程中去,学生缺乏对矛盾的熟悉,为了揭示课题,我就只好“拽”着学生走,自然显得比较生硬了。
二、在新课教学这一部分,我关注的是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的记忆,只是通过例题的讲解对如何求平均数下一个结论性的数量关系式,强调怎样套用这一数量关系式去求平均数,而黄老师的教学与我完全不同,她更关注的是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更强调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对比后,我发觉自己有在这部分教学时,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
“平均分”的有关知识,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把握了,在求“平均数”这一课时,教师其实只需强调一下“平均分”的对象是“总数”就行了,根本就用不着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学生记忆数量关系式,这既浪费时间,教学效率也不高,更谈不上达成本课的教学目的。此外,黄老师向我们展示怎样捕捉学生闪现的思维火花,在学生的思维生成过程中给予及时的肯定与指导,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难点,也是值得学习的。
如在黄老师引导学生求投篮个数的平均数时,回答问题的.几位学生其实并没有回答正确,甚至还有表述错误的回答。换作是我在教学的话,碰到这种情况,我通常采用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方式是不停地追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心里希求着哪位学生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另一种方式就是生硬地指出学生回答错误的地方,然后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其实这两种处理方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第一种方式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被动地等待学生拿出正确的答案。第二种方式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虽然我早就体会到了这两种处理方式的不足,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另一种更好的处理方式。而通过黄老师的这堂展示课,我明白了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从学生含混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思维中去捕捉那一点闪现的火花,给予学生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学生自然就能理清思维,建立正确的思维。
三、在教学课堂练习这一部分时,由于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数量关系式的记忆和把握上,因此这一环节,我安排了大量的单调、重复的练习题,希望通过机械重复的练习使学生学会求平均数。实际上,当学生碰到应用求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办了。反观黄老师的教学,她大量运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既练习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获得进一步发展,更体现了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黄老师这一课教学的展示,让我受益良多。
《数对》评课稿 篇20
我听了李xx老师执教的《平均数》这节课,并参与了整个磨课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小学数学里,它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也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下面,我就对这节课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能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是新课程的一个理念,它不应止于知识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更应在里面暗含数学问题。本节课通过“阅读之星”入手,这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较感兴趣的。“如何知道哪组更好一些”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
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但是没有让学生领悟移多补少是求平均数的灵魂思想,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平均数?并在此初步感知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先合后分的方法是求平均数的根本方法,在课堂练习教学中,题目始终围绕着本课的内容“平均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
2、能关注学生的情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一开始求平均成绩,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自己对平均成绩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过程,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这些验证方法是否对于每一类求平均数题都是最好的呢?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这时老师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
3、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学科的特色。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简单的教材还是复杂的教材,老师在教学时候都应该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本节课要让学生记住平均数的求法是总和除以份数,可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其实应用最多的是用了“移多补少”的思想。而这种方法在以后的解决问题中也经常会被用到,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该让学生体验这种方法。动手操作,既可以体验平均数的含义,也可以得到一种“移多补少”的思考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由浅入深地导入新授内容,求一组学生的平均身高时,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多少,说说是怎样去猜想,估计也是要有所根据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强调思考的方法。
总之,本节课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整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与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一节精彩而有实效的课堂。
《数对》评课稿 篇21
“数学课堂一定有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更会有学生的品、做、悟。”张老师这样说,也是这么做的。
一、唤醒
张老师使用了教材的“套圈比赛”的情境,然后通过改变数据化“平凡”为“神奇”,
首先出示的第一组男生与第一组女生的套圈个数是一组特殊数据,男生每人套中的个数是一样的,女生每人套中的个数也是一样的。这样的一组数据让孩子们的目光直接集中到了“一般水平”上,而不是在总数和每组人数上纠缠,巧妙的'设计让人叫绝。
二、操作
张老师出示的第二组男女生套圈比赛的情境统计图,数据更为符合生活实际情况,探究“数据的代表”也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突显“操作”的功能,可操作的学具让学生动手“移多补少”,学生操作的意识是在上个环节“唤醒”的,而对于老师们平常的“先合并再平分”这一计算方法教师用电脑加以演示“合并”与“平分”的过程,这一形象化的处理让学生对平均数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三、感悟
在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后,张老师出示了第三组男女生比赛的统计图,男生分别是8 10 9 ,这一组数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和极端数据对平均数的影响,而女生成绩是9 7 (),如果平均数是7,你认为第三位女生应该套几个,这样就从一个相反的方向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
四、激励
课堂上时时洋溢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的语言。例如,当学生说“平均数你真能干!”时,张老师的评价是:“平均数再能干,也没有你能干。“
张老师在临时更换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能上出这么精彩、大气的课,她的数学教学功底着实让人佩服。
《数对》评课稿 篇22
今天听了邓老师的平均数一课,感觉教师在知识点的挖掘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预设方面都做得很全面。总的来说是节很成功的课。
一、导入环节从学生的生活中收集了学生熟悉的平均数,让学生感觉到平均数在生活中存在十分广泛。潜意识中有了对平均数的理解。从而导入新课,过渡自然。
二、教学目标由学生提出,很实在。
三、新知学习先让学生尝试计算,检验了学生的预习情况,节省了时间。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将公示写在黑板上直观明了。
四、渗透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除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教师引导学生相出一朵不少的方法。并且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的规律。
五、练习题素材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每道题都有侧重。如给希望小学捐书让学生理解了平均数并不指实际每个数的大小。利用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平均数会比最高分低,理解了平均数的大小和每个数据都有关。从这道题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通过最后一题的辩论让学生理解了比较两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不能只看总分。每道练习题都有一定用意。正对性很强。
六、 激励性语言及时自然。如:每位同学都要努力,才能超过四(1)班、有信心算对的举手等等。知识目标达成的同时,注重情感目标的落实。
建议:
这里平均数和我们学过的平均分不一样,是个虚拟的数,平均分的结果是每份都一样,这点可以利用例题及多媒体的统计图早些渗透,更直观。例题的统计图移多补少后图形中移走的瓶子可以用虚线表示这样让学生很好的理解虚拟的意思。
《数对》评课稿 篇23
听了这节平均数,我被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折服了,我惊叹这位老师怎么会有这么独到的视角,教学层层推进,整节课都让我不敢松懈,生怕把哪个精彩的设问、哪句巧妙的引导遗漏了。他的优点不能细数,让我体会最深的几点是:
第一,能从生活中挖掘出那么多运用平均数的例子,而且每个例子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不同角度挖掘平均数,并为以后学习中位数和众数做好了铺垫。
第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前三组数据设计巧妙,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位老师让学生做裁判,“看哪组水平高?”在学生充分交流得出多种比较方法,然后让学生深入思考“哪种方法更合适”,通过充分辨析,最后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最合适。继而教师又抛出“什么是平均数,怎么求平均数”这两个问题,借助条形统计图和教师的巧妙引导,让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最终探究出“移多补少,合并均分”是求平均数的灵魂,最终还是学生自己用自己的话理解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多种方法求解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体验成功感,进而体验创造学习的乐趣。
第三,这节课教师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思考、交流、表达的能力,而且老师相信学生自己有能力获取新知,这一点更是我要学的,因为我平时就怕学生不能自己得出,看来要充分相信学生的。
第四,通过情境的辨析,问题的解决,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广泛交流的机会,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第五,练习设计别出心裁,生活性和趣味性并重。有水资源、奥运会等问题,在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平均数的意义,同时也让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第六,教师亲和力强,驾驭课堂能力强。教师借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拉近的师生间的距离,整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学习效率也很高。
听了这节课后,留给我的深深的思考是“怎样才能设计出这么有新意的教学?”
《数对》评课稿 篇24
“近似数”一课的核心问题,你觉得怎样定?
一节课的核心问题,应该在“学生现在在哪里”和“学生能够到哪里”的区间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根据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确定近似数的取值范围。
老师的引导可以预设,老师的等待是素养。在思维碰撞中产生冲突,在思维冲突中生成新知。孩子的回答真实、可贵。一张摩托车图片激发了多少孩子的思维。精彩!数轴让数形结合教学更直观,太值得学习了!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罗老师不仅让学生掌握方法,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四要舍而五要。就是围绕着摩托车的价格,让学生发展数感,直观的理解四舍五入,而不是一告诉学生什么是四舍五放,让学生在说一说中产生冲突。不管是预设还是课堂的生存都是我们学习的`。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点燃教师的激情。教师的预设和生成的处理突显教师的智慧。
罗老师的课带给我们的感觉都是简约而不简单的色彩。没有复杂的课件,只有简约的素材,生成灵动的课堂。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在学习了近似数过程中所会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让学生在紧张思维中逐步将自己的问题解决,课堂的形式简约,没有华丽的素材,没有复杂的课件,但课堂内容却不简约,丰盈而又充满智慧。
《数对》评课稿 篇25
听了温老师这节课,我认为温老师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说一说打开闸门,里面的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以此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在下一步教学中,让学生收集了自已身边所熟悉的一些事例,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可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使数学教学不再是机械执行教材的过程,而是师生从实际出发,利用更广泛的课程资源,共同开发课程和丰富课程的过程。
2. 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交给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习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平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 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
统计方法就是解决如何从样本来研究总体的问题。在应用练习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当有一组学生算出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后,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根据这5个同学的平均身高来推测全班、全校、全市乃至全国三年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运用统计方法的自觉性,使统计初步知识的教学落实到实处。在这一环节教学中,还让学生先估算一下平均数的范围和平均数的值,渗透估算的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数对》评课稿 篇26
今天听了叶老师的《平均数》这节课,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对于叶老师的上的这节课,我觉得:叶老师创设了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本节课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从成绩入手,是学生熟悉的,而且是比较感兴趣的,叶老师用“你打算用哪个数来代表他们班的水平比较合适?”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思考、活动、感悟,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平均数?并在此初步感知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先合后分的方法是求平均数的根本方法,在课堂练习教学中,题目始终围绕着本课的内容“平均数”展开,形式多样,内容比较丰富,对教学重点内容进一步升华,对学生的理解有帮助。又出示了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联系生活,又一次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以知识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在一开始求踢毽子平均成绩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验证自己对平均成绩的猜测是否正确,学生展示出不同的思考过程,体现了重视学习过程的学习方法。这些验证方法是否对于每一类求平均数题都是最好的呢?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合理,这时老师并没有强调一定要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以学生为本,真正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创设“平均身高”,“平均水深”和“旅店购新床”的情景,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含义。
【《数对》评课稿】相关文章:
《数与形》评课稿05-24
《平均数》评课稿06-08
《数对》评课稿(精选26篇)07-22
《小数的近似数》评课稿01-06
《我们认识的数》评课稿04-17
《填数游戏》评课稿01-06
《1000以内数认识》评课稿10-22
《数学广角——数独》评课稿06-17
《千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