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萧红

2022-06-13

《呼兰河传》萧红1

  著名作家茅盾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俗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一段美丽而忧伤的记忆。

  这部小说是萧红在香港创作的,这个时候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远在异乡的萧红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生活上极度困难,心灵上屡遭挫折和变故,这种情形下,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童年和家乡,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她以自己的童年和家乡为题材,创作了这部小说。

  信手翻来《呼兰河传》,就仿佛是在欣赏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全书共分为七章,通过第一人称来表现萧红记忆中的那座小城,小城里的人和事;小胡同里的人来人往;呼兰河的特产—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祖父的后园;小团圆媳妇的惨死;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苦生活。小城的一切无不透露着寂寞、荒凉和悲伤。这是小城的悲伤,也是萧红的.悲伤。

  文章的开篇,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呼兰河,一个破败的村庄,到处都是暗淡的,暗淡的村落、肮脏的街道、麻木的人们。整个村子就仿佛如同乌云,没有一点色彩,甚至连当时的社会都是这般暗淡、无色的。就在这一片暗淡中,小主人公出现了—幼年的作者,一个生长在呼兰河小镇里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在她的童年中,她是快乐的,因为她有一个慈祥的祖父,还有如同美丽的花园一般绚烂的后院,在后院里,小姑娘和祖父一起干活、一起玩耍、一起度过每一天。萧红的文笔非常优美,骆宾基曾这样说过:《呼兰河传》文笔优美、情感的顿挫抑扬犹如小提琴名手演奏的小夜曲。

  虽然这部作品是小说,是一部回忆性、自传体小说,但在写作上却采用了散文守法,没有大段大段的叙事,犹如风景画一般的记忆在流淌。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是,觉得他非常可怜,她比作者大几岁,还是个孩子,才12岁。这本该是一个尽情成长、无忧无虑的年龄,而她八岁就被老胡家用八两银子买来做媳妇,12岁接近胡家,也开始了了悲惨而屈辱的短暂一生,她本是一个脸膛黑黑,爱说爱笑的孩子。在胡家一段时间,变得脸黄黄的。天天从他们家里传来凄惨的哭声。这下婆婆找到一个撒气同了,自己把碗打碎了。抓过小团圆媳妇就一顿毒打:自己卡摔了,把小媳妇也要打一顿。是不是把媳妇掉在房梁上打,没有啥过错,用她的话就是,给她一个下马威。以后好听话,孩子的练越来越瘦,不吃不喝,闹起来病。在东北都流行跳神,跳过无数次的神,吃过很多的偏方,都不见效。最后最惨的是,把孩子当众扒的一丝不挂,放在开水里洗澡。孩子痛苦的昏了过去,醒了之后,在继续按在装满开水的大岗里洗澡。这哪里是洗澡,分明就和地狱的下油锅差不多。孩子在那个夜晚死了,找张铺盖卷雇几个人挖个坑就埋了。女性的凄苦在作者的笔下描绘的令人心碎。

  读这本书,有快乐也有沉痛,在别人的生活里体会不一样的人生,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赠长了见识,别有一番滋味!

《呼兰河传》萧红2

  我并不知道要如何写这篇读后感,然而我依然选择了这本书来写。就是因为它吸引我。

  我喜欢萧红春天长草冬天结冰的笔调,喜欢她优雅而不娇作的措辞,喜欢她对自己回忆中事深刻的回复,喜欢她记忆中有祖父的温暖片段,更爱她对低迷世情的宽容。

  这本书里的人无论死了多久,却都被写活了。书前的我被刺激得一惊一乍,要么无奈要么愤怒。

  我记得在看小团圆媳妇那出时心里简直别扭得无以复加,直想拽出那些婆娘好好收拾一顿,要么辣椒水灌肠要么学容嬷嬷上银针,对准她们的脸蛋子左右开弓,能让她们清醒了来可就是天大的功劳了。然而转念想来,怪不得她们。如果我生在20年代初期的呼兰河旁的某一个村子里,想来不做小团圆媳妇就乃是天大的幸事了,即使有命变老也难以逃脱那些婆娘们的轨迹。还好,还好。有没有前世我不管,反正我只知道自己是活在有机会接触广阔天空的时代,万分欣喜。

  萧红的笔触里是带着莫大的惜讽的。她写人。有些人的`眼神和心智竟可以随时变换,走路呼呼生风的女孩子转眼成妖成魔,大方且有福的女子转眼成为众矢之的。有些人不单单如此,甚至患有严重的“不热闹不欢快病”,人家上个吊还要穿戴整齐去围个热闹,好好的孩子活着却巴不得人家死了找个借口高兴高兴。

  书前的我义愤填膺简直就差急得跺脚。不禁要问了,萧红呢?把这些不如意道得那么明了清晰的人,她又该在笔后默默叹了多少气呢?我可以感受得到,她对那些人不乏怜悯。她是宽容的,然后又有声色地向人们展示民族背后的深刺。

  我说这书是吸引我的。可以明朗温和得入天腾云,亦可以犀利得恰到好处。笔有风骨,书有书格。

《呼兰河传》萧红3

  在星期六我看《呼兰河传》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很好,让我明白了许多写作的含义,还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和启示。

  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把寒冷的冬天写得很好,作者把冬天的严寒写了出来,作者还觉得冬天的寒风很刺脸像一把把小刀子从自己的脸上划过去一样,很痛。作者还写了有一些店,有一个店生意很好,别的'店根本就没有人来店,有的店连招牌都写不好当然没人。有一个牙店里的家牙齿很大,让人看了就惊慌不敢换牙、补牙。所以那家牙店挂了两三年得招牌,到那拔牙的人却寥寥无几。而有一家店人人都爱,这是应为那定店作得比较好,非常让我喜爱。这让我知道了:如果我们想要开店,就应该做得好一些,让人喜欢。如果做得不好,就算招牌挂了好几年那也是白挂了,必须应该做的好。

  在《呼兰河传》中有这么多道理、启示,这让我怎么也用不完,让我明白了很多启发。

《呼兰河传》萧红4

  暑假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刚刚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它有多么好看,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越来越发现属于它的精彩。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觉得她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个设身处地的经历者。她以这个角度,慢慢地领我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的生活,总缺少了些什么。

  随着小主人的视角——一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里性格鲜明的小姑娘萧红,我慢慢体会到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祖父、“我”和后院。在后院里,萧红与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劳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此时的我,好羡慕他们的后院,好想跟萧红一起,也让她的爷爷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阳帽,总放在同一个地方逗着我们玩……

  读着读着,我不仅会想起自己童年的`乐事,一个人傻傻的笑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在每个人的童年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我羡慕别人的童年,殊不知,自己的童年却一样很精彩,当我想回顾那些精彩时,那种感觉却已无法重来。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了时,我的心一样很纠结,跟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老胡家做媳妇。旧时的童养媳,在这里我初见端倪。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穷,因为生活,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拼命的干活,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诲”。

  读这本书时,愉悦陪着沉痛,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的的离去,我迎来了对这本书短暂的告别。呼兰河的人们的生活 ,也许缺少的是一些生活情趣吧!呼兰河留给萧红的,也许正是萧红想要告诉我们的吧,让我们读历史,悟人生。一起慢慢去品味,去思考,去感悟一下自己,感悟一下生活吧………

《呼兰河传》萧红5

  《呼兰河传》这本书讲述了萧红住的这座小城——呼兰河和萧红童年的故事。

  呼兰河这座小城是荒凉的、寂寞的,萧红的童年是同样寂寞的。她19岁时逃出了家庭,漂泊在外。

  《呼兰河传》这本书中让我唯一感受到温馨快乐的,就是萧红和她的祖父在一起的时候,祖父慈祥的面孔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和萧红一起在后园里玩,一起念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萧红和祖父的园子。

  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植物是自由的,动物是自由的,人也是自由的。萧红在园子里很快乐,这可能是她一生中为数不多的'温暖的记忆吧。萧红在这里可以忘记一切不高兴的事,和祖父在一起。玩腻了,就跑到祖父那里去乱闹一阵,祖父栽花,她就栽花;祖父拔草,她就拔草;祖父铲地,她就铲地。年幼的萧红竟然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祖父教她,她也不细看,又玩其他的了,这一章是这本书中最能让我感到温暖的,但是大部分都悲凉的。

  其中最悲惨的是小团圆媳妇,小团圆媳妇遭受她婆婆的欺负,半夜都能听到她的哭叫声。后来,跳大神把小团圆媳妇跳出毛病来了,许多人都给他家出主意,她的病越来越严重。之后,来了一个云游真人,帮小团圆媳妇治病,她的婆婆只舍不得钱。最后,小团圆媳妇是被活活折磨死的。

  就像茅盾所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萧红的童年竟是在这样一个悲凉的小城里度过的。

《呼兰河传》萧红6

  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是我们阅读的百本名著书目,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线索,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的种种人和事。看河灯,赶庙会,甚至迷信习俗的“跳大神”等民俗,都让我们看到了萧红童年时代的欢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祖父去除草的时候,她总会悄悄地跟上去。还把旁边的玫瑰花一朵一朵地摘下来,然后插到祖父的草帽上。而祖父却浑然不知,还以为是前天下雨,让玫瑰花开得更香、更艳呢,二里路也能闻得到花香。回家后,家里人看到那插满玫瑰花的草帽,都忍不住笑起来。

  看到这里,我不由想到自己的童年。那时,我总会将贴画和随手涂鸦到处张贴,床头、墙壁、房门、书桌,都有我的'“杰作”,爷爷还不让家人清除,一直保留到现在。幼儿园受到表扬时,老师会在我的手背或脑门贴一颗星星。回家后,爷爷都会和我一起,把身上的星星贴在客厅的立柱上,后来,整个柱子都贴满了,爷爷还写了《荣誉柱》,说立柱上的贴画是幼儿园的荣誉,是童年的乐趣。

《呼兰河传》萧红7

  作者萧红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城一个具有维新倾向的乡绅地主家庭,和祖父一起生活,祖父老去,她也在长大。

  本文是作者对幼年开始有记忆后,对自己、对祖父、对邻里四舍和呼兰城的回忆录。其中对东二道街上大泥坑的描述和因这大泥坑而发生一系列的故事及呼兰城百姓的生活方式、心性进行了画面感很足的精彩上演。呼兰城人的封建迷信,对女人不公平的对待,人性的冷漠和无知。

  如此,一批批悲惨人物从出生到死亡喜剧般呈现着,团圆媳妇只是其中一个。有二伯、冯歪嘴子、王大姐这样的小人物,代表着底层社会的真实性。有二伯性情古怪,一辈子一心为东家做事,内心觉得东家应该对他好,又明白自己的身份,他也像个高贵的人一样,想要的'是尊重和价值的认可。

  对于王大姐和磨倌在一起的前后,邻里截然相反的态度,更让人觉得当时人性的无知和世俗。冯歪嘴子是本文中我相对喜欢的一个人物,他认真努力的活着,并知足而快乐着,一份简单的生活似乎正适合一个低层平凡的人。

  作者是以一个小人的眼光看待周遭,语言中不带任何或评判或揭露的偏向性,只留给读者体味。因此,本文充满了幼童的好奇心和单纯的理解力,讲述着留在记忆深处的童年时光。

  相比作者电视剧般的童年,我的童年就是个简单的PPT,童年(我妈说我小时候),都是这样弱弱地讲述着。

《呼兰河传》萧红8

  周末无疑是读书的最好时光,早上打开《呼兰河传》,一口气读完后才发现不知不觉已经黄昏。《呼兰河传》出自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前读的书再怎么悲伤也不像它所描绘的那样荒凉,再怎么荒凉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样死寂。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是彻彻底底的悲剧。

  通过第一章介绍的故乡的整体环境,轻轻松松把读者引进故乡呼兰河城,让读者感受到呼兰河城是一个自然,美丽,可爱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在这部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我为萧红笔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成不变,没有色彩和花样,只有脆弱和枯槁。那里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对他们好比面对一堵厚墙。他们一生都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可那样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宛如你与作者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她娓娓讲述着呼兰河—她美丽的家乡。尽管凄婉,尽管优郁,却仍然美丽得动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说更为诱人。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完这本书,我在想,每个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样,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那里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人,总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园的。《呼兰河传》这“回忆的诗学”,给予了我们片刻的精神的回归。

  回首童年,确有千般滋味。

《呼兰河传》萧红9

  在这个暑假我阅读了一本名为《呼兰河传》的书。“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茅盾对这本佳作最美丽的评价。它是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的文学作品。这篇作品将萧红的艺术追求“人类的愚昧”和“改造民国的灵魂”完美的展现出来。

  小说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小县城里的故事。文中的我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充满着对广阔世界的追求和好奇。用一双善良明净的眼睛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文章一开始就描绘了东北农村小镇的晨景,大地的严寒,冻裂的房屋……一股子北方强烈而粗犷的乡土气味扑面而来。在这个小镇里面生活着一群平凡无知的人,他们根据传统的思想而生活。跳大神,唱大戏,放河灯……可见呼兰河城是一座没有自己思想和精神的死城。作者轻松的讽刺中蕴含着淡淡的幽默和调侃。

  文中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极其幸福的。祖父是一个慈祥温和的老人。作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秘密基地”后花园。在后花园中,作者和爷爷度过了童话般的时光。爷爷会教自己拔草,教自己生活知识,带给自己快乐,呵护自己成长。作者在文中是这样描写花园的风景的: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作者这一段描写的特别美,诗意的语言,简单活泼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让我心情沉重的就是小团圆的死。她年龄尚小,却为人妻,为人媳,她该多么难以接受和无奈啊!在新家里面,受尽了屈辱,自己孤零零一个人,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承受得了啊!她的婆家愚昧,封建,狠心。我难以想象,在那个可怕的时代,当我身处那样的'处境,我又能做出什么?小团圆来的时候是那样的蹦蹦跳跳,却走的那么心酸。她一生受尽了折磨,先是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等不断折磨,摧残……在那个年代,她的遭遇是司空见惯的,是自作自受的,是没有人可以挽救的。让我不由得心揪,为她心疼……

  书中还有很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二伯是一个心地善良却性格古怪的老人。他可怜又可笑,地位低下却拥有着主人的思想。冯嘴歪子是一个抗争者。他不顾社会的黑暗勇敢的和王大姑娘自由恋爱结婚使人佩服。在他身上闪耀着一种坚韧勇敢的精神。

  ……

  读完了《呼兰河传》,一阵阴霾陇上心头,这本书让我沉思,也让我学会珍惜现在的生活,感触良多啊……

《呼兰河传》萧红10

  在学了《祖父的园子》一课后,我对萧红写的这本《呼兰河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读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作者萧红用一个孩子的口吻,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刻画了作者童年所生活的地方——被称作“呼兰河”的小城。

  《呼兰河传》这本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描写祖父的后院那一部分了。作者萧红用轻快的笔调,形象地把一个给作者留下美好童年的乐园刻画了出来。在这一部分,字里行间都能让人感受到“我”一个孩童的天真活泼,还有作者对祖父,对后院,对童年的无限喜爱与留恋。展现在我眼中的是一个美好快乐,令人羡慕的童年。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原来,不只是作者享受着院子带来的乐趣,就连园中的一草一木,所有的事物都在享受着园子一切,它的美好,它的乐趣??也正如文中所说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

  的”。在这样美好的一个园子里,谁都是不拘束的,自由的`,快乐的。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

  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

  “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

  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

  当我读了这一段,就觉得有趣极了。从中可以感受到“我”作为一个孩子的天真活泼和调皮,让人不理解的想法,让我觉得很好玩。一边插花,一边笑,祖父竟浑然不知,而且还说了那么有趣的话——“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真是个慈祥的爷爷!这样惬意,这样美好的生活,可真令人羡慕啊!

  作者的童年,真很美好呀。虽然萧红很早就离开人世了,但她却留下了一本优秀的书,一段她童年的回忆。在岁月的长河里,这些故事如宝石般闪闪生辉,陪伴着我们一路远行。

【《呼兰河传》萧红】相关文章:

萧红小说《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08-09

精选苏武传的教案06-22

《岳飞传》感想08-08

《击鼓传花》教案04-12

击鼓传花教案04-17

《击鼓传花》教案04-12

击鼓传花教案04-17

《击鼓传花》教案04-12

击鼓传花教案04-17

《击鼓传花》教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