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审题立意

2020-11-04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作文的审题立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的审题立意1

  审题是干什么的?

  不管写什么作文,靠的都是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考场作文是根据命题者的要求写,所以先要搞清楚出题者的意图:要我干什么,这就是审题。

  例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乡下来的小孩第一次跟着我走进宾馆,我们坐在大堂里。他侧着头,盯着电梯的方向。一会儿,他悄悄告诉我,那个门,太奇怪了。刚才进去了一个人,再打开时,换人了!原先的人呢?他压低了声音,疑惑的表情里有一种紧张。

  如今,人们已经没什么或者说不愿再对什么好奇了。令人惊奇、激动、愤怒、出人意料的事情,好像都已经发生过了,多数人都是一幅见怪不怪、心里有数的样子。而这个孩子,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惊诧。后来,他当然知道了电梯的功用,他乘着这奇怪的铁房子上上下下。我羡慕这个孩子,做一个有所迷茫的人,用一双睁大的眼睛去质疑,而后恍然大悟。如此衍生出来的快乐,多么简洁单纯啊。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有什么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要概括材料中的彼此关系:小孩子从疑惑到明白,小孩子的探索和我的感慨。

  二要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句:疑惑、好奇、迷茫、质疑、恍然大悟、简单快乐。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好奇心。

  四要根据关键词,或扩充,或转述,形成一个句子。这个句子就是作文的立意,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照此写去,一般不会偏题离题。

  参考立意1:探索未知是一种快乐;参考立意2:让我们对世界保持好奇。

  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946年4月11日,爱因斯坦在给好友奥托?尤利斯伯格医生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相信,当今人们的伦理道德之所以沦丧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主要是因为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这是科学和技术思维发展的一个灾难性的副产品。罪孽啊!我想不出办法对付这个灾难性的弊病。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一审要求,共有几条?内容、文体、字数、禁忌?

  二审意图,命题者有立场吗?隐含的思想是什么?如何找立场和思想?

  一看彼此关系: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

  二看关键词句:道德沦丧、生活的机械化和非人性化、科技的副产品、罪孽、灾难;道德沦丧是科学技术的副产品。

  三要概括出一个写作关键词:科学技术和道德人性,这就是作文的话题范围。

  四要形成一个句子:如“科学技术导致道德沦丧、人性冷漠。”这就是写作的立意。

  二、材料的类型不同,审题时要审什么?有没有共同的关注点?

  从材料的类型来看,有隐喻型/引申型(材料好像一个比喻,材料蕴含的道理才是需要你阐发的),有情境型/申论型(材料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要你就事论事评价分析),有话题型/命题型(材料提供一个核心话题或者一个题目)。从材料的表现形式来看,有故事寓言、有名言诗句,还有漫画等,审题时要审什么?有没有共同的关注点?还是要抓“关系”和“关键”二个词,在整体上厘清材料中的各种关系,从关系中推知材料的中心意思,再从关键词句入手,读破命题者的意图。

  例2(话题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

  话题型审题:

  一要厘清关系——有人根据发生的事实追问原因,我梦想未知想象未来。命题者的立场站在哪里?凡事爱追问。

  二要抓住关键——梦想、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能这样?

  三要概括写作关键词——关于梦想

  四要形成一个句子——例如“我们不但要探索现实,更应该梦想未来。”(转述)

  例3(情境型/申论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情境型/申论型审题:

  厘清关系——第一家:感激恩赐;第二家:懂得回报;第三家:敢于自立;富翁:推己及人

  抓住关键——捐助、感激、犹豫、拒绝

  写作关键词——关于慈善

  形成句子——例如“耕耘慈善,不必计较别人的看法。”(转述)

  例4(隐喻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隐喻型审题:

  厘清关系——人们舍弃自己“微光”,发现天才作品的“微光”

  抓住关键——微光、舍弃、认出

  写作关键词——关于“微光”(美好的心灵、情感、思想……)

  形成句子——例如“请珍惜自己那一缕“微光”。”(转述)

  例5(话题型、命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的心得和体验,在“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话题型、命题型审题:

  厘清关系——韩愈从师而知,我们获知途径日益多元。

  抓住关键——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写作关键词——学而知?行而知?

  形成句子——例如“从学而知之到行而知之”(扩充)

作文的审题立意2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让这只猎鹰飞起来,但所有人都无功而返。国王命人去找熟悉野外环境的农夫进宫。第二天早晨,国王看见那只不可救药的猎鹰正盘旋在御花园的上空,就问农夫:

  你到底用什么方法让这只猎鹰飞起来的?农夫低着头回答: 陛下,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砍断这只鹰抓着的树枝。

  思路点拨:材料中鹰立脚的树枝的象征意义是多方面的:是依赖,是凭借,是保护,是温柔,是舒适,是安逸,是幻想,是倚仗,是指望,是依托,是退路,是诱惑,是侥幸,等等。材料中的现象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因此,可以从猎鹰、术士和农夫等多个角度构思立意。以下立意可供参考:

  (1)告别依赖。猎鹰不告别依赖,怎么能在天空中经受风吹雨打?骏马不告别依赖,怎么能在大地上跨越艰难险阻?人,不告别依赖,怎么能在生活中战胜挫折困苦?

  (2)依靠自己。人人心中都有梦想的种子,但必须依靠辛勤浇灌才会发芽、开花、结果。如果只会依赖别人、奢求别人的帮助,那么你生命的土地只能越发贫瘠。

  (3)抓住根本看轻其余。要做合格的猎人,就不应该被路边的风景吸引,更不能因为一些小利益放弃了大原则。学会抓住根本,我们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4)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样我们的心中就能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直到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5)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置身于命运的悬崖绝壁时,人才会集中精力奋勇向前,从生活中争得属于自己的位置。

  (6)压力是动力。人往往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就少了前进的动力,就甘愿在平庸中虚度年华;民族没有了压力,就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无法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师父给三个弟子每人一颗珍贵的千年古莲种子,要他们种出莲花来。 拿到种子后……

  大弟子想要第一个种出来,于是找来锄头,把种子埋在雪地里。可等了很久也没有发芽,他愤怒地刨开了地,摔断了锄头。

  二弟子从解决怎样能种出花来入手,查找了种植莲花的书籍,挑出最好的花盆,放在最温暖的房间,用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他又用金罩子罩住它。他坚定信念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然而,小芽不久就枯死了。

  三弟子感慨我有一颗种子了。他小心地把种子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和往常一样去买东西,扫雪,挑水,做斋饭,散步。春天来了,他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眼前一片新绿。

  盛夏的清晨,温暖的阳光下,千年莲花绽开了清新纯净的笑容。

  参考立意:1、万物皆有时,万物皆有序,做事情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

  2、要有平常心,享受过程,安然等待。

  3、要有平和的心境,感恩的心态,满怀希望,淡定追求,顺其自然。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老师去为学生准备咖啡,回来时端着一大壶咖啡和各式各样的杯子,这些杯子有陶瓷的、塑料的、玻璃的、水晶的,有的普通,有的昂贵,有的精致,老师让大家随意享用。 等每个学生都端起一杯咖啡,老师说话了: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好看昂贵的杯子都被用了,剩下了那些朴素便宜的杯子。杯子不会让咖啡的质量变得更好,很多时候,只是让它

  变得更贵一些,甚至,有时候,让人忽略了我们到底在喝什么。

  看完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章鱼是海洋里的一霸,残忍好斗,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人所捕的。以前,渔民为了猎捕章鱼,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后来渔民发现,章鱼没有脊椎,它的身体非常柔软,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它想去的地方,甚至可以穿过一个硬币大小的洞。渔民们发现了章鱼的这一特点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法子,轻而易举地就能捕获到它。渔民们把一个个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这些晶莹剔透、光滑可爱的小瓶子,好像见到了护身符一般,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就这样,渔民们不费吹灰之力,把一条条章鱼捕捉到手。

  写作提示:本是力大无比的海洋一霸,为什么却这样被人轻易地捕获?细细思之,章鱼的悲哀在于不是败在自己的短处上,而是败在自己的优势上,正是这身体柔软无孔不入的优点,囚禁了自己,葬送了生命。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事。有时,战胜我们的不是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传统优势。一些不大会游泳的人往往淹不死,而淹死的人却多半是一些比较会游泳的人,兔子比乌龟跑得几十倍的快,没想到比赛跑时反而败在了乌龟面前……可见,短处能给我们提醒,而优势却常使我们忘乎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

  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己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粗給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颗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

  材料内容是菜园主人原谅了外公曾经偷东西,后,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否则,外公怎么会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这里面就有因果关系,因为菜园主人正确对待犯错误者,而使其日后成为一个众口交誉的人的。这样立意就容易找准了,当然立意的角度是多向的。

  若从菜园主人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宽容、宽恕感化他人,成就他人给别人一次改过的机会

  尊重别人,给人自尊采用最佳的教育方式;

  若从外公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知耻而后进知错就改人贵有自尊之心诚实乃立身之本。……。

  不能全面理解题意,写成了信任、善良、关爱等则视为立意过宽、过泛;若写成化干戈

  为玉帛、退一步海阔天空、相逢一笑泯恩仇、徘徊在十字路口、折、冷漠、豁达等,则视为偏离题意。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立意参考:

  (1)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自己: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能正视生活中一切不如意,从而得到快乐幸福的人或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是,只要留心皆有发现比如说,庄稼总是人家的好,在社会中人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快乐、幸福,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人未必比自己快乐、幸福。

  (2)人要从自己制造的陷阱中走出,不要盲从、不要迷失自己,要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又如,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人们总是迷恋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反而对拥有的东西不珍惜我们可以对彼岸的幸福快乐憧憬向往,但更应该去珍惜身边实在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快乐。

  (3)曾经以为别人幸福,是因为他的幸福足够特别,我不幸福是因为我的幸福不及别人的好募然回首,终于悟得:别人的幸福是别人的,你无法分一杯,同样,我的幸福是我独有的,别人也无法带一分去这样想着竟享福起。

  (4)箫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深深地折服于这位伟人的智慧,他把占有欲未得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后又有人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比起箫伯纳,后者似乎更推陈出新,它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也是应当值得景仰的。 可拟写以下题目:

  1莫让错觉遮望眼

  2此岸花开

  3珍惜拥有4幸福就在你(我)身边

  5知足常乐

  6重拾自信

  7认识自我

  8做回自己

  9善于发现美

  10留只眼睛给自己

  11留心身边的幸福,做知足的自己

  12珍惜拥有,握紧天堂

  8.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与朋友一起到海边游玩,花50元钱买了两大袋漂亮的贝壳,觉得十分合算。但很快就发现这两大袋贝壳成了压手的累赘。正头痛时,发现一位与我们一样手提两大袋贝壳的老太太正蹲下身来,用双手在挖一个沙坑,然后把两袋贝壳放进坑里。朋友忍不住逗她:阿姨,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藏宝物,不怕被人偷走吗?老太太一边往坑里填沙一边快活地说: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朋友对我说:要不,咱们也这样吧?我摇摇头说:跟那个坑比起来,

  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就这样我们一直拎着这两大袋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说实在的,获得宝贝的喜悦渐渐被守卫宝贝的辛苦消磨殆尽。

  回程路上,走到老太太的藏宝之地,我和朋友不由得停下脚步。趁人不注意时,我将手中的长柄伞猛地往下一戳,嚓的一声是金属碰到贝壳的声音!还在!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喊出来。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宝贝,我忽然明白了很多……

  立意提示:

  1.信任危机让人累

  材料中我说:跟那个坑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正是因为缺乏对别人良知与道德的信任,我才坚决不学老太太的做法,而让宝贝变成了自己的累赘,更让获得宝贝的快乐变成一种累。

  2.舍得之间明得失

  材料中的我因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宝贝,只好拎着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可以想见戏水的乐趣自然无法畅快享有。如果我索性将宝贝舍弃一边,尽情戏水,与大海亲密接触,海边之行将会更充实。舍是为了另一种得,而一味在意得,却有更大的失。

  3.真正的拥有

  材料中的我对于拥有的理解是狭隘局限的。我只认定抓在手里的才算是拥有。其实,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真正的拥有应该是精神上的收获。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会既有获得美丽贝壳的快乐,又有戏游海水的体验之乐。

  4.善意的视角

  材料中的老太太虽然属于从属地位,却颇具亮点。首先掩埋宝物时坦坦荡荡,不避众人,再者面对调侃,豁达洒脱。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玩笑之语,透露出一种善意与豁达的处世态度。

  5.学会判断

  这则材料中的朋友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代表了一种众人心理。这种人缺乏自我判断力,容易从众。看到老太太的做法,他觉得可以效仿。当我表明立场后,他也顺应跟随。没有自主判断的人最终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6.懂得分享

  7.不要只在意手中的东西

  8.快乐是什么

  9.学会统筹

  10.人心向善

  9.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探究青年学子在心理上把自我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某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然后让受测者分别在山和圆的上面用一个点标出位置。

  心理学家发现,多数青年都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也有少数标在山腰或山脚和圆的边缘。

  经过询问,未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的青年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甲:山中处处有风景,而山顶只是山的一小部分,何必挤在山顶?

  乙:我是来欣赏这座山、丰富这个圆的,而不是来占领它们的。

  丙:我不在乎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我处在这个世界中已经很幸福。

  丁:能处在山顶当然好,但我觉得很多人比我更有资格站在山顶。

  戊:这个圆需要拓展,所以我愿意处在它的边缘。

  ……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0.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锐角

  近年来,一种喝水的杯子,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起来。它下尖上圆,呈V字形,被人称为蛋筒式饮水杯。用这种杯子喝水,你必须尽快把水喝掉,否则就得一直把它拿在手上,因为它不像平底杯子,可以喝一口放下再喝。

  要求: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角度自定,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提示:给生命一个锐角

  1、人生也像一杯水,如果过于平稳,就会滋养我们的惰性,我们就会无所事事地在一个地方呆坐半天,或喝茶,或闲聊,或闭目养神,慢悠悠地消磨着生命的时光。

  2、这种杯子的主要优点是提高效率。蛋筒式饮水杯的外形,让我不由联想到小时候玩过的陀螺,它也是V字形,下端是一个尖尖的锐角,如果要想陀螺立起来,就必须用鞭子不停地抽打它,让它快速旋。人生也是这样,只有驱使生命高效运,才能自立起来。

  3、但愿用蛋筒式饮水杯的人越来越多,但愿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这样一个逼自己不断进取的锐角。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经济学领域,面对风险,有人做过两个实验——

  一是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xx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结果,大部分人都倾向A。

  二是同样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损失20xx元,50﹪可能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倾向B。

  看完这两个实验,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如何面对风险和挑战。

  12.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

  深耕。老农回答。

  深耕?

  对,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可有些人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由老农的话,可以提炼出不同的立意角度:早早下田意味着要勤,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超前思维,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只能临时抱佛脚;深深地犁意味着要厚,做任何事情想成功必须要有深厚而丰富的根基,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力量;不能猛施化肥意味着要慢,凡事不可急功近利,而且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破坏整个人生。具体作文时,可任选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写。此外,从老农深谙耕种

作文的审题立意3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的特点,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2、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3、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4、掌握单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所以,审题立意需要训练、需要技巧,也需要做到准、深、新。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

  三、材料作文的特点

  近年来,材料作文命题采用新的设计思路,被称为新材料作文,这种命题形式的主要特点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明确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含义,不得套作或抄袭。撤销话题、强化材料,使试题更具开放性,更能启动考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1、典型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鲸遇到身体瘦小的沙丁鱼时,便张大嘴巴跟在逃命的沙丁鱼后面穷追不舍,离海滩越来越近了,鲸却浑然不知。等鲸以极快的速度接近海滩时,要避开险境已经太迟了,巨大的身体因为惯性冲上了海滩,陷在海沙中无法动弹。而沙丁鱼只要很少的水就可以存活甚至逃生。

  "要求全面理解阅读材料或提示语,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全面理解材料",意味着要对本材料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作一个全面的理解,把材料看透、看全。材料的大概内容是鲸为了追捕沙丁鱼陷入海滩,而沙丁鱼却逃生了。我们首先看巨大的鲸是怎样陷入沙滩的,因为它只看到沙丁鱼,没有看到险境沙滩,才会落得沙丁鱼没吃到,反而陷在沙中动弹不得的结局。其次,在巨大的鲸眼中,沙丁鱼太渺小了,不足畏惧,只要逮住它,就是一顿美餐,哪里想到小小的沙丁鱼会引它入险境。再来看沙丁鱼,它与强大的鲸相比微小而处于劣势,但它能利用身体小、灵活、需水少的优势向浅水奔逃,得以逃生。所以这则材料的主旨是:人应该怎样对待诱惑和弱小者,处于弱势地位的人,身处险境怎样才能战胜强敌的问题。

  "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成文",意味着可以选取主旨的一个方面立意,于是我们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立意:每个人都会遭遇诱惑,把目光放远,才能避免跌进陷阱;藐视弱小,等于自掘坟墓;身处险境,冷静思考,利用自身优势,战胜强敌。

  小结:这种新的作文样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

  2、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或故事;

  引用一段或几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写好新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

  1、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教案《材料作文快速审题立意教学设计》。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解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2、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如:

  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它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解析】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据此可立意为: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3、从辨明关系入手。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例如:

  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解析】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强化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保罗迪克的祖父留给他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不幸的是一场山火烧毁了他的森林。一天,十分伤心的保罗走到一条街上,看见一家店铺门口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取暖的木炭。他眼睛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烧焦的树木加工成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他用卖木炭得来的一笔不小的钱在第二年春天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让自己庄园又新绿滚滚。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失败。很多时候,埋没或毁坏自己的往往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进行立意:

  战胜困难,不断超越自己

  自己挽救自己

  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

  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解析】材料中轿夫的事是王廷相用来告诫新御史们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就被赋予了新意,我们就得把握其新意。这就是审题的关键。王廷相作为都察院长,对新御史们讲轿夫的事,不是随便讲讲逸闻趣事,而是有其用意的;新御史也心领神会,所以说出"终身不敢忘"的话。那么,王廷相的用意何在?御史"终身不敢忘"的是什么?在这个语境之中,再去琢磨轿夫的事,就利于准确把握了。

  轿夫穿的是新鞋,开始没有受污染,因此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新鞋受到污染,便不再顾及新鞋了。这"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就是造成轿夫前后变化的关键。王廷相用轿夫的事,告诫新御史们,新任要职,要走好每一步,以防一不小心踩进污泥浊水,受到污染,由此可以立意:"要防微杜渐","谨防走错第一步","谨防失足泥水中","要善始善终","始终洁身自好难能可贵","一步不慎影响终身","一失足成千古恨","提高警惕常备不懈"。

作文的审题立意4

  1.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树没有房子没有腿

  那时,正处在人生挫折期的他,请教一位长者,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

  长者说,看看旷野中的树吧,看懂了它们,就知道如何去战胜人生的苦难了。

  他看着旷野中的树,可并不能看明白什么。

  长者说,在烈日下,在冰雪中,树有房子为它们遮日御寒吗在风暴中,在雷雨中,树可以拔腿就逃吗不能,树没有房子,没有腿,它们无法回避,无法逃离,它们只有独自承受,独自与苦难抗争,正是这种对苦难的承受和抗争,使它们变得更加坚忍和强大。也许,这就是树能活上千年而人难以活过百岁的原因吧。

  当他再去看那些旷野中的树,看着那些没有房子没有腿的树时,似乎明白了许多。 对以上材料,你有何体验或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寻找关键词,确定写作重心。

  战胜人生的苦难,无法回避,无法逃离,独自承受,独自与苦难抗争,坚忍和强大。

  2.根据自我感悟,确定写作角度并明确立意

  【写作角度一】迎战人生的风暴,依靠的,主要不是外在的条件,而是生命内在的意志。

  【写作角度二】迎战人生的风暴,不是退缩和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风暴、迎向风暴,去与风暴抗争。

  【写作角度三】迎战人生的风暴,依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自己才是战胜人生风暴最强大的力量。.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一个班级在毕业前夕,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上最后一堂课,大家问了很多平时不敢问的问题,老师也都一一解答。最后老师说:“你们问完了,该我来提问了,我只问你们三个问题。”老师笑着说:“第一个问题,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同学们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到:“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第二个问题,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后发现柴不够用,他该怎么办“有的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整壶的水倒掉一些呢”大家佩服。“第三个问题,古代有一人想学安身立命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他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能成为英雄,受世人崇拜,老师摇头道:“这个人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没有龙!”

  老师的三个问题给 了你怎样的启示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孟子有四端之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就其中一点或几点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的,请以此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善,是埋藏于每个人心灵中的花种一个真诚的笑容,一次伸手的搀扶,一碗清澈的凉水,一句真心的

  为善是一种 美德,无论修身还是治国,都应以善为先,与人为善,善莫大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章鱼是海洋里的一霸,残忍好斗,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人所捕的。以前,渔民为了猎捕章鱼,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收效甚微。后来渔民发现,章鱼没有脊椎,它的身体非常柔软,几乎可以将自己塞进任何它想去的地方,甚至可以穿过一个硬币大小的洞。渔民们发现了章鱼的这一特点后,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法子,轻而易举地就能捕获到它。渔民们把一个个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见到了这些晶莹剔透、光滑可爱的小瓶子,好像见到了护身符一般,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就这样,渔民们不费吹灰之力,把一条条章鱼捕捉到手。 写作提示:本是力大无比的海洋一霸,为什么却这样被人轻易地捕获?细细思之,章鱼的悲哀在于不是败在自己的短处上,而是败在自己的优势上,正是这身体柔软无孔不入的优点,囚禁了自己,葬送了生命。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常见这样的事。有时,战胜我们的不是强大的竞争对手,而是自己的“传统优势”。一些不大会游泳的人往往淹不死,而淹死的人却多半是一些比较会游泳的人,兔子比乌龟跑得几十倍的快,没想到比赛跑时反而败在了乌龟面前可见,短处能给我们提醒,而优势却常使我们忘乎所以,与成功失之交臂。

  5.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己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粗給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篮里抱出两颗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后,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

  材料内容是菜园主人原谅了外公曾经偷东西,“后,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否则,外公怎么会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这里面就有因果关系,因为菜园主人正确对待犯错误者,而使其日后成为一个“众口交誉”的人的。这样立意就容易找准了,当然立意的角度是多向的。

  若从“菜园主人”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宽容、宽恕感化他人,成就他人②给别人一次改过的机会

  ③尊重别人,给人自尊④采用最佳的教育方式;

  若从“外公”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知耻而后进②知错就改③人贵有自尊之心④诚实乃立身之本。。

  不能全面理解题意,写成了“信任”、“善良”、“关爱”等则视为立意过宽、过泛;若写成“化干戈为玉帛”、“退一步海阔天空”、“相逢一笑泯恩仇”、“徘徊在十字路口”、“转折”、“冷漠”、“豁达”等,则视为偏离题意。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立意参考:

  (1)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自己:生活中这种现象多吗?有没有相反的例子(即能正视生活中一切不如意,从而得到快乐幸福的人或事)?其实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之中,这种错觉现象处处都是,只要留心皆有发现比如说,"庄稼总是人家的好",在社会中人总是"看"到别人比自己有钱、快乐、幸福,其实"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他人未必比自己快乐、幸福。

  (2)人要从自己制造的陷阱中走出,不要盲从、不要迷失自己,要正确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又如,得不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于是人们总是迷恋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反而对拥有的东西不珍惜我们可以对彼岸的"幸福快乐"憧憬向往,但更应该去珍惜身边实在的幸福、触手可及的快乐。

  (3)曾经以为别人幸福,是因为他的幸福足够特别,我不幸福是因为我的幸福不及别人的好募然回首,终于悟得:别人的幸福是别人的,你无法分一杯,同样,我的幸福是我独有的,别人也无法带一分去这样想着竟享福起。

  (4)箫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我曾深深地折服于这位伟人的智慧,他把占有欲未得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这双重悲剧表述得如此轻松俏皮但后又有人反其意而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比起箫伯纳,后者似乎更推陈出新,它所达到的思想高度,也是应当值得景仰的。 可拟写以下题目:

  1莫让错觉遮望眼 2此岸花开 3珍惜拥有4幸福就在你(我)身边 5知足常乐

  6重拾自信 7认识自我 8做回自己9善于发现美10留只眼睛给自己

  11留心身边的幸福,做知足的自己12珍惜拥有,握紧天堂

  8.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与朋友一起到海边游玩,花50元钱买了两大袋漂亮的贝壳,觉得十分合算。但很快就发现这两大袋贝壳成了压手的累赘。正头痛时,发现一位与我们一样手提两大袋贝壳的老太太正蹲下身来,用双手在挖一个沙坑,然后把两袋贝壳放进坑里。朋友忍不住逗她:“阿姨,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藏宝物,不怕被人偷走吗?”老太太一边往坑里填沙一边快活地说:“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朋友对我说:“要不,咱们也这样吧?”我摇摇头说:“跟那个坑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就这样我们一直拎着这两大袋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说实在的,获得“宝贝”的喜悦渐渐被守卫“宝贝”的辛苦消磨殆尽。

  回程路上,走到老太太的藏宝之地,我和朋友不由得停下脚步。趁人不注意时,我将手中的长柄伞猛地往下一戳,“嚓”的一声是金属碰到贝壳的声音!“还在!”我和朋友异口同声地喊出来。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宝贝”,我忽然明白了很多

  立意提示:

  1.信任危机让人累

  材料中“我”说:“跟那个坑比起来,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手。“正是因为缺乏对别人良知与道德的信任,“我”才坚决不学老太太的做法,而让“宝贝”变成了自己的累赘,更让获得“宝贝”的快乐变成一种“累”。

  2.舍得之间明得失

  材料中的“我”因舍不得放下手中的“宝贝”,只好拎着压手的“宝贝”在海边戏水,可以想见戏水的乐趣自然无法畅快享有。如果“我”索性将“宝贝”舍弃一边,尽情戏水,与大海亲密接触,海边之行将会更充实。“舍”是为了另一种“得”,而一味在意“得”,却有更大的“失”。

  3.真正的拥有

  材料中的“我”对于“拥有”的理解是狭隘局限的。“我”只认定抓在手里的才算是拥有。其实,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真正的拥有应该是精神上的收获。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会既有获得美丽贝壳的快乐,又有戏游海水的体验之乐。

  4.善意的视角

  材料中的“老太太”虽然属于从属地位,却颇具亮点。首先掩埋“宝物”时坦坦荡荡,不避众人,再者面对调侃,豁达洒脱。“待会儿我走了你们就来偷吧!”玩笑之语,透露出一种善意与豁达的处世态度。

  5.学会判断

  这则材料中的“朋友”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代表了一种众人心理。这种人缺乏自我判断力,容易从众。看到老太太的做法,他觉得可以效仿。当“我”表明立场后,他也顺应跟随。没有自主判断的人最终不会有真正的快乐。

  6.懂得分享 7.不要只在意手中的东西 8.快乐是什么 9.学会统筹10.人心向善

  9.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探究青年学子在心理上把“自我”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某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然后让受测者分别在山和圆的上面用一个点标出位置。

  心理学家发现,多数青年都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也有少数标在山腰或山脚和圆的边缘。

  经过询问,未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的青年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甲:山中处处有风景,而山顶只是山的一小部分,何必挤在山顶?

  乙:我是来欣赏这座山、丰富这个圆的,而不是来占领它们的。

  丙:我不在乎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我处在这个世界中已经很幸福。

  丁:能处在山顶当然好,但我觉得很多人比我更有资格站在山顶。

  戊:这个圆需要拓展,所以我愿意处在它的边缘。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0.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锐角

  近年来,一种喝水的杯子,在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流行起来。它下尖上圆,呈“V”字形,被人称为蛋筒式饮水杯。用这种杯子喝水,你必须尽快把水喝掉,否则就得一直把它拿在手上,因为它不像平底杯子,可以喝一口放下再喝。

  要求:请根据你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自选,角度自定,

  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

  提示:给生命一个锐角

  1、人生也像一杯水,如果过于平稳,就会滋养我们的惰性,我们就会无所事事地在一个地方呆坐半天,或喝茶,或闲聊,或闭目养神,慢悠悠地消磨着生命的时光。

  2、这种杯子的主要优点是提高效率。蛋筒式饮水杯的外形,让我不由联想到小时候玩过的陀螺,它也是“V”字形,下端是一个尖尖的锐角,如果要想陀螺立起来,就必须用鞭子不停地抽打它,让它快速旋转。人生也是这样,只有驱使生命高效运转,才能自立起来。

  3、但愿用蛋筒式饮水杯的人越来越多,但愿每一个生命都能找到这样一个逼自己不断进取的锐角。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经济学领域,面对风险,有人做过两个实验——

  一是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赢1000元;B是50﹪可能赢20xx元,50﹪可能什么也得不到。结果,大部分人都倾向A。

  二是同样有A、B两个选择:A是肯定损失1000元;B是50﹪可能损失20xx元,50﹪可能什么都不损失。结果,大部分人倾向B。

  看完这两个实验,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在面临获得时,往往小心翼翼,不愿冒风险;而在面对损失时,人人都成了冒险家了。这就是卡尼曼“前景理论”的两大“定律”。由此我们可以立意为:如何面对风险和挑战。

  12.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年冬天,我到乡村写生,在田埂上遇到一位老农正准备下田,我就问:“请教您,想要丰收,第一件该做的是什么事?”

  “深耕。”老农回答。

  “深耕?”

  “对,深耕!就是早早下田,把泥土深深地犁起,这样土壤就会变得松软而均匀,更由于泥土被翻过来,接受了太阳的曝晒,才能减少病虫害。”老农叹口气,“可有些人直到要插秧,才匆匆下田,浅浅犁土,然后猛施化肥。时间久了,土壤和化肥结成硬块,整个田地都被破坏了。”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由老农的话,可以提炼出不同的立意角度:“早早下田”意味着要勤,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超前思维,提前做好准备,否则只能临时抱佛脚;“深深地犁”意味着要厚,做任何事情想成功必须要有深厚而丰富的根基,这样才能获得持久的力量;不能“猛施化肥”意味着要慢,凡事不可急功近利,而且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因一时的利益而破坏整个人生。具体作文时,可任选一个角度切入,也可以将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写。此外,从老农深谙耕种之道中,也可以得出“实践出真知”、“真理蕴含在生活之中”等立意角度。

  13. 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写作提示:林清玄比喻中的“窗子”,说的是开阔的视野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而“镜子”,指的是每个人都要审视自己,勇于自我完善。如果从“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切入题意,具体可写知识上的视野、心灵上的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可以写超越自我、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可以描写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景、物、情、理给人带来境

作文的审题立意5

  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模式,我们把它称为“题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不拘泥文体,而是将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结合起来,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和提炼中心的能力。考生只有准确把握了材料的中心,才能提炼出话题,确保准确立意。但是在作文过程中,如何挖掘材料的内涵、准确审题立意是考生最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有些隐性材料增加了考生的审题难度,考生该如何准确审题立意呢?在此,本人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首先,推敲词句。即抓住材料中一些关键词句进行反复推敲,理解其蕴含的意义,从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材料在表述过程中,往往会设置一些内涵丰富、蕴含深刻思想意义的中心句,它是你文章的灵魂,是你要写的议论文的论点,你所写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我们只要抓住它,就能理解材料的中心和主旨。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学者秦晖在为德国柏林墙倒塌20周年所写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今天在柏林墙保留下来的最著名的一段‘涂鸦墙’上,有一幅很大的墙画最引人注目,它画的是一群各种肤色的人正在兴高采烈地拆墙,标题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

  确实,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

  本则材料的关键句就是“还有许多墙需要拆掉”,再联系第二段的引导语“在我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里,也还有许多有形无形的墙需要拆掉”,这里的“墙”显然不单是指有着防御、隔断功能的有形的屏障或外围,更象征一种思想或观念上的隔阂、封闭,且亟需“拆掉”。这样一分析,就能挖掘出材料所隐含的主旨――要消除思想观念、感情上的隔阂或自我封闭,写作中要体现“拆”掉这堵“墙”的过程和“拆”掉后的美好。

  其次,提炼话题。尽管新材料作文没有话题,但是通过推敲词句,往往能提炼出话题,然后再联系材料所给的内容,确定写作的范围,这样是不难扣题的。比如上则材料,我们通过推敲词句,可以确定其话题是“拆墙”,如有的考生以“墙”为话题,大谈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墙,就有偏题之嫌。再如:

  1960年,美国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有一天,一个叫罗伯特的电视记者拍摄到这样两组画面:一组的主人公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此人在办公室里超负荷地忙碌着,虽然西装笔挺,但神情憔悴,满面疲惫;另一组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清洁工,他身着帆布衣服,陈旧却整洁,只见他一边清扫垃圾,一边哼着乡村歌曲,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

  总经理是富人的代表,而清洁工则是穷人的代表。这两组镜头在电视上播出之后,奇迹出现了:许多穷人不再敌视富人,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居然还有富人羡慕起穷人来。

  请根据对上则材料的感悟,联系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这则材料的关键句是“也开始感受到快乐和幸福”,通过两组镜头的比较,可以发现材料想体现的是快乐和幸福不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而关键是一种心态,所以我们可以先提炼话题“快乐和幸福”,再结合材料,可以立意为“知足常乐”“欣赏自己”等。可是有的考生不会整体把握,推敲词句,提炼话题,而立意为“穷与富”“理解万岁”“如何解决矛盾”等,很明显,这有悖材料的原意。可见,新材料作文没有话题的提示并不等于考生可以无视话题,只有找准话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再次,辩证分析。对于新材料作文,在分析材料时要学会整体把握,辩证分析,不能一叶障目。有些材料会设置一些陷阱,考生自以为简单,不想正中圈套。对于高中生来说,三年的学习生活,已经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看问题要学会通观全局,对比分析。比如:

  时下浮躁的'娱乐行业流行一种所谓的“炒作”,方法无奇不用,可以说是花样迭出。这种情况让人想起了挪威著名小提琴家欧雷?布尔的故事:

  年轻的他在欧洲巡回演出时,好评如潮,但米兰著名音乐评论家却在报纸上写道:“他是一位未经正式训练的音乐家。如果他是一颗钻石的话,他还处于粗糙、未雕琢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年轻气盛的欧雷至少有两个选择:一是置之不理,因为说好的人太多了;一是进行时下流行的“炒作”――打嘴仗。但是,欧雷却选择了听取评论家的意见的方法,然后根据评论家的意见,苦心钻研技艺,面壁十年,在26岁终于成为世界级著名小提琴家。

  请根据以上内容,审题立意,自己命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则材料用对比的方式谈了一个问题:如何去获取成功?娱乐业尚“炒作”,而欧雷选择“苦心钻研,面壁十年”。只有将两段材料联系起来,才能得出最佳立意:获取成功的途径是苦心钻研,不是炒作。余者如“正确面对批评”“选择”“虚心使人进步”等立意都是只看局部,未观全局导致的。任何一则材料的段落之间不会是孤立的,只有整体把握,对比分析才能不至于片面。

作文的审题立意6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造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

  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二:审题指导

  这一段话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我们对材料的指向的理解。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拘泥于陌生人的叙写,显然失之于肤浅;如果转向陌生人的不可或缺,也属于蜻蜓点水。 材料的提示语中,“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对于陌生人,我们只怎样的态度?陌生人之间相处时是怎样的状态?有怎样的戒备心理?麻木冷漠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我们渴求怎样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

  这样的一番问询之后,我们便可发现,这则材料指向的是人际关系。换言之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谐相处。

  三、习作点评

  陌生社会

  感觉少了一种以前的人情,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面对陌生人的社会,我们要何去何从那。

  【问题提出来了。可惜指向不明确,结尾处的“那”也不恰当】

  在20xx年时,发生了一个惨不忍睹的“小悦悦”事件,这件事,冷了多少人的心,在马路上,年仅两岁的女童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路过了18个路

  人,对此冷眼漠视,最后,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爸爸妈妈,那时的悦悦已像木偶一样瘫作一团【木偶,怎么才能瘫作一团?】!电子眼记录了一段视频,十八个路人,两名司机共四十只眼睛都没有发现,或就是对其“视而无睹”。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我们的良知还在吗?在视频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都看到了?】在血泊中孤独挣扎的小悦悦,很多人流了泪,很多人心流血了!【这本该是挺出彩的段落。①开头缺少中心距,整个事件的叙述显得散乱。②事件的叙述,重点不突出。③几乎是一“逗”到底,缺少运用标点的意识。④语言表达,还欠点儿功夫】

  我们习惯了熟人社会怎么生存,怎么“守望相助”,怎么“远亲不如近邻”,但却不习惯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面前掏出爱心,传递爱心,我们学会的是怎么明哲保身。【这一段的安排极好:转换角度,深入一层。可惜,稍嫌单薄,如果能有一百五十字左右,把话讲透彻,效果会好一些】

  想当年我们学习雷锋,学到的酒只有明哲保身,保全自己吗?雷锋他每一次帮助别人都会依依惜别,鱼水情深,那时是一种多么好的社会风气。【这一个对比段的出现,自然是好的。问题是,作者想的“当年”是什么时候?一不留神就露出了破绽:文章不是自己的思考。】

  就在小悦悦去世【可否换一个词儿】的那个月,24岁的刁娜在下班途中救起了一个倒在血泊中的女孩,但她也被飞驰而来的汽车撞断了腿。她说,一条腿换来一条命,我只希望小悦悦的悲剧不要重演。【还是缺少过度性语句】

  如今,我们从“熟人社会”大步走向“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人情与血脉,失去了良心,我们要怎么才能变成有良知有人情有道德的人呢?

  我们的社会缺少的是相互信任,信任的断裂——加重了道德的沦落,社会的沦落,难道我们都想成为一个沦落的国家,成为一个沦落的人吗?【问题提得很尖锐,可是前文有相关的交代吗?】

  唤醒我们的良知吧,从小事做起,从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做起,做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有道德的中国人,有良心的中国人。【结论从何而来?文章的论点如果在这里落脚,那么全文就应该围绕着论点组织材料,展开论述】

  这样我们的世界才能更加美好,我们才能更加幸福。

  说明:

  这是今年二调中一个学生的作文。

  整体上看,作者的思路还是开阔的,立意还是准确的。

  当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首先是文章的整体意识:想表达怎样的观点,如何围绕着关键组织材料,展开论述,作者的意识里还是挺模糊的,基本上还是跟着感觉走,过于随意。其次结构文章的意识:如何开头,段落间如何衔接,似乎还没有在没有进入作者的关注范围。

作文的审题立意7

  一、 说教材

  新材料作文时20xx年高考出现的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学生虽接触了很多,但是理解掌握得并不好,还需要系统的进行讲解强化其认识,促使其掌握方法。

  二、 说学生

  学生对这样的作文训练已经不陌生,但是在审题立意时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或者跑题的现象,以致于在写作时总是不能很好得拿到作文分数。

  三、 说教学目标:学生了解新材料作文的要求;

  掌握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三步法”的基本步骤。

  学生学会运用“三步法”分析新材料作文。

  四、 说教学重点

  作文材料立意角度的寻找。

  五、 说教学难点:立意的创新。

  六、 说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启发教学 讨论法

  七、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害怕写作文吗?害怕的同学究竟是怕什么呢?

  如同学所说,确实有很多的因素,造成我们在写作时文思枯竭、言语乏味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至关重要的一个——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二) 指出本节课学习目标:

  1、 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2、 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的发放和步骤。

  (三) 检查导学案的预习情况。

  1、 何谓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征,使得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2、 新材料作文审题的主要方法?

  理清对象;分清主次;辨清关系;析清含义。

  (四)通过导学案给出的作文材料及设置的相关问题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4)透过乌鸦被抓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6)你怎样看待乌鸦的行为?你认为乌鸦的模仿是对还是错?请具体说明理由。

  (7)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怎样的观点?(讨论,自由发言)

  1、知人难,知己更难。

  2、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要有自知之明。

  5、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6、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

  (五)、归纳小结

  回头看看,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步骤,运用那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立意的:

  (六)、小结归纳:

  简而言之,面对新材料作文,我们不要笼统的东抓一把,西抓一把,可以做如下梳理: 第一步: 整体概括

  1、何人——

  2、何事——

  3、何果——

  第二步:追问原因

  1、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第三步:确定立意

  1、 立意——

  2、 立意——

  (七)做相应练习以熟悉方法:

  材料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猪八戒站在镜子前,镜子里映出猪八戒丑陋的模样。八戒生气了,举起钉耙把镜子打得粉碎。他放下钉耙低头一瞧,无数个碎镜片里又映出无数个自己丑陋的模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整体概括:

  1、何人——猪八戒

  2、何事——打碎了镜子

  3、何果——镜片又映出无数自己丑陋的模样。

  追问原因:

  1、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因为看到了自己丑陋的模样。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面对不足采取的方法不对。

  确定立意:

  1、赞美这种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并渴望改正的精神。

  2、正视不足,采取好的方法努力改正。

  师小结:材料1只是涉及到一个对象的,比较简单,下面看材料2,当中涉及到几个对象,相对复杂一些。

  材料2:

  阅读“滥竽充数”的故事,根据要求作文。

  《韩非子内储说上》里说,齐宣王喜欢听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齐吹奏。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里面凑数,照样得到很多赏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缗王继承王位,却要每个人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就逃跑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整体概括:

  1、何人——齐宣王; 何事——听三百人一齐吹竽; 何果—— 南郭滥竽充数

  2、何人——齐缗王; 何事——听每个人单独吹竽; 何果—— 南郭逃跑了

  3、何人——南郭; 何事——根本不会吹竽,滥竽充数; 何果——最后逃跑了

  4、何人——南郭的同事们; 何事——南郭不会吹竽,而不举报; 何果——南郭滥竽充数

  追问原因:

  1、宣王当政,南郭为什么能够滥竽充数? 宣王为南郭滥竽充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2、为什么齐缗王当政会致使南郭逃跑呢? 缗王改革,南郭无处藏身。

  3、南郭自己为什么要逃跑? 认识到自己没有真才实学。

  4、为什么同事都知道南郭不会吹竽却不说出来?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确定立意:

  1、“大锅饭”要不得 2、领导要有改革精神

  3、①要有真才实学②人贵有自知之明

  4、敢于抨击不正之风,好好先生要不得

  (八)、巩固练习:

  20xx年全国高考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有很多绿海龟孵化小龟的沙穴。一天黄昏,一只幼龟探头探脑地爬出来。一只老鹰直冲下来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发现了它,连忙跑过去赶走老鹰,护着小龟爬进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龟鱼贯而出——原来,先出来的那幼龟是个“侦察兵”,一旦遇到危险,它便缩回去,现在它安全到达大海,错误的信息使幼龟们争先恐后地爬到毫无遮挡的海滩。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时机的老鹰又飞回来了,其它老鹰也跟过来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参考立意

  一. 从乌龟的角度

  何人----第一只小乌龟;

  何事----出来侦察,被游客护送,安全游进大海。

  何果----其他乌龟将被老鹰捉走

  立意:

  做好本职工作,尤其领导,不能带好“头”,将祸患无穷。

  何人----后边的乌龟

  何事----错误的信息使他们以为外边是安全的,鱼贯而出。

  何果----将被老鹰蚕食

  立意:

  1. 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

  2. 不能盲从

  3. 做事应谨慎小心

  4. 应加强把关。层层把关,保证万无一失。

  二. 从游客的角度

  何人----游客;

  何事----赶走老鹰,护送一只小海龟安全到海

  何果----信息错误,将有更多海龟被老鹰蚕食

  立意:1. 爱有时也是伤害——可以谈家庭教育。2. 人类的无知——谈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

  3. 大自然的神奇——谈人类的肤浅

  4. 竞争——谈自然的优胜劣汰。

  5. 尊重自然规律,顺其自然:人类总是以自己的喜好保护什么,或者残害什么。

  6. 事与愿违——谈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三. 从老鹰的角度

  何人----老鹰;

  何事----被游客赶走,但是等待时机,带更多的老鹰来。

  何果----可以饱餐一顿。

  立意:

  1. 不要被一时的困境所吓倒,坚持就是胜利。

  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凭借经验,将有大鱼上钩。

  3. 等待时机,把握机遇。

  (九).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238页第三题。

  八、 说板书:

  板书设计是把审题立意步骤在黑板上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审题是对照,有直观性。

  九、 说反思

  因为有领导及教师听课,所以学生表现不似平常活跃,但同学们能够投入其中,积极地思考、回答,从他们的表现中,我感觉他们对作文材料的审题有了一定的把握,这是一个号的开始,但也有部分同学理解不佳,希望在接下来的训练巩固中他们能有更好的表现。

作文的审题立意8

  【材料展示】

  两个孩子是好朋友,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一个父亲是赫赫有名的大商人,而另一个父亲只是一个泥瓦匠。

  一天,泥瓦匠的儿子到商人家做客,他不无羡慕地说:“你们家有宽敞的院子,家里养着名贵的宠物狗,花园里有美丽的喷泉池,装饰着豪华的彩灯。与你们家相比,我家是多么的贫穷啊!”

  几天后,商人的儿子到泥瓦匠家做客,住了几天后,他兴高采烈地说:“我们家有一个院子,你们家的院子却是整个田野;我们家有几条狗,你们家却有数不清的野生动物;我们家有一个小水池,你们家前面是一条水流清澈的河;我们花园里有几盏灯,而站在你家门外,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星。天哪,与你们家相比,我们才是真正的贫穷呢!”

  贫穷的定义有很多种,而我们通常只看到最普通的那一种。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工具运用】

  1、先看材料的观点

  多么贫穷(没有宽敞的院子、名贵的宠物狗、美丽的喷泉池、豪华的彩灯)——真正贫穷(没有整个田野、数不清的野生动物、水流清澈的河、满天的星星)——贫穷有很多种,最普通的一种。

  这则材料的核心观点很明确,由泥瓦匠儿子和商人儿子的观点,得出结论:贫穷有很多种,我们通常只关心最常见的一种。那么由此追问:最常见的一种贫穷是什么?当然是物质上的贫穷,自己占有的物质财富很少。还有很多种,是什么?缺少爱、爱心、信念、梦想、未来、道德等,都是贫穷。缺少时间、休息等精神生活的,也是贫穷。

  2、出题者的命题意图

  要我们全面看待贫穷,正确对待贫穷,关注其他方面的贫穷。

  3、联系现实

  我们身边的人,按照有钱没钱,钱多钱少,可分为两类:没钱,物质贫穷;有钱,物质富有。但是,按照其他标准,就可以分为四种情况:

  物质贫穷且精神贫穷

  物质贫穷而精神富有

  物质富有而精神贫穷

  物质富有且精神富有

  我们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呢?当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既有钱又有精神方面的需求。但社会不可能在现阶段使所有人都成为富人,但可以通过提高认识,使全民提高觉悟,正确认识财富的多元化含义,正确对待财富。也就是:

  无论物质上如何,精神上都不应该是贫穷的。

  4、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通用工具,就要搞清楚,精神上不贫穷的含义。

  5、行文时如何扣题

  (1)要列出提纲,时时进行回顾检查。

  (2)在表述时,扣紧关键词,进行转换。

  (起)泥瓦匠家虽然有整个田野、数不清的野生动物、水流清澈的河、满天的星星,但泥瓦匠的儿子看到自己家没有没有宽敞的院子、名贵的宠物狗、美丽的喷泉池、豪华的彩灯,感到贫困。

  (承)中国物质贫穷——改革,追求财富。

  (转)破坏了环境

  (合)要保护环境

  这样写就离题万里了。应该是:

  (起)泥瓦匠家虽然有整个田野、数不清的野生动物、水流清澈的河、满天的星星,但泥瓦匠的儿子看到自己家没有没有宽敞的院子、名贵的宠物狗、美丽的喷泉池、豪华的彩灯,感到贫穷。

  (承)我们只看到了物质贫穷,改革,追求财富,摆脱贫穷。

  (转)破坏了环境,陷入另一种贫穷。

  (合)保护环境要避免得不偿失,避免买椟还珠,避免杀鸡取卵、饮鸩止渴。

  也可以写记叙文,比如我小时候,老家山清水秀,到处是树木、清泉、野果,我洗澡、捉鱼……现在回去,垃圾到处都是,河道发出恶臭,养鸡场污染了水库,花生地瓜都施了农药,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孩子跟着老人,缺少父母疼爱、缺少快乐……农村更加贫穷了。

  因为高考作文分值高,时间短,压力大,一旦造成偏离题意或者迟迟打不开思路,就会影响学生的发挥,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作文的审题立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实践证明,只要严格训练、认真落实,在50分钟左右写出一篇应试作文,还是可以实现的。

作文的审题立意9

  技巧1:关键词句入手法。

  对题目中关键词句的寓意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审题立意。命题作文,所命之题就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关键。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重要的词语、开头句、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题目1:

  在西伯利亚雪原上有一种动物叫白貂,白貂十分爱惜自己的一身纯白、漂亮的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愿意玷污。于是猎人们抓住白貂的这个弱点,在它的巢穴周围撒上一圈煤粉,这样白貂就束手就擒了;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到材料的最后一句话:“白貂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习性,依然年复一年地守护着自己纯白、漂亮的毛。”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就是“守护”,表现了白貂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操守,联系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自己的志向和理想、不为外物所动的品行,那么立意时,就可以从“坚守”这方面分析。

  题目2:

  比尔教授应邀来中国演讲,在发现最前排无人入座的原因是怕被提问时,微笑地鼓励大家坐第一排,他说:“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创造机会才能被人赏识。”请理解领悟材料含义,联系生活实际和个人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便是该材料的关键句,这一关键句就是告诉人们要给自己以自信,敢于亮出自己,从而获得被人赏识的机会,并取得成功。抓住这些语句就很容易立意了。

  题目3: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读诗的前三行我们了解到,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受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这是理解这首诗的基础。而下面的两句“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则是关键,因为读了这两句,我们就会深深领悟到,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战胜了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所以,我们可以从“磨难与成功”这方面立意。

  技巧2: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对材料的有关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来确定立意。

  题目1:

  猩猩喜欢喝酒。村里人摆上甜酒,用大小杯子装着。猩猩见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尝一点点呢?不吃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不久又取大杯喝。它们实在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大饮而醉。村人趁机追捕,猩猩无一幸免。

  从因为“抵制不住甜酒的诱惑”,结果“大饮而醉”被“村人趁机追捕,猩猩无一幸免”中就可以立意。即应该经受住诱惑,不要贪婪。

  题目2:

  朋友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说,他总能找到座位。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材料的结果是“他总能找到座位”,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原因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所以可以确定以下立意:与耐心同行,执著(坚持、锲而不舍)成就未来。如果写成“细节决定成败”或“人生有得必有失”属于跑题,写成“学会变通”或“善于发现美”属于偏题。

  技巧3:联系实际法。

  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行为往往通过一些比喻、故事、寓言、漫画等形式表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思路往往由物及人(社会)。

  题目1:

  一天,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有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后来,我发现蜘蛛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翘起尾部,不让丝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再把丝收紧,以后也是如此。

  你对材料一定有自己的感受,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联想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上述材料的主旨是赞美执着而坚韧的蜘蛛。从蜘蛛的方面可这样立意:蜘蛛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织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韧的昆虫,它的网制得精巧而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由蜘蛛联想到人,联系现实生活,对人生做理性的思考,可这样立意: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着者创造的。

  技巧4:多角度分析法。

  对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文章的立意。如:

  有个鲁国人,很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夫妻俩想到越国居住,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的。”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会不穷呢?”

  (1)由于越人赤脚走路不戴帽子,那么鲁人到越国去必然会穷。说明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

  (2)鲁人到越国去不一定会穷。正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才大有市场。这就要求鲁人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

  (3)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技巧5:求同存异法。

  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岁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5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意,观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意: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技巧6: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生活的自理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技巧7:提炼中心法。

  看下面材料,审题立意:

  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训练:

  阅读下面提供的材料并作文: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应该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主要描写了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乌鸦的行为: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行为: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的行为: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它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它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

  (1)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2)要有自知之明

  (3)摆正自己的位置

  (4)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5)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努力追求理想阅读下面材料并作文:

  一头驴子和一匹马到某磨坊去应聘推磨工作。结果,驴被选中,马遭淘汰。一年以后,这匹马被伯乐相中,成了远近闻名的千里马。磨坊的主人闻讯以后,后悔不迭地跑去对千里马说:“你如此能干,当初我居然没有聘用你,我真是有眼无珠呀!”“幸亏当初没被你聘用。”千里马说,“不然,我现在就不会成为千里马,而是变成一头推磨驴了!”

  要求: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作文的审题立意10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全省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发言材料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细节切入法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内容就是这些,预祝考生可以在高考中超常发挥。

【作文的审题立意】相关文章:

证明存在的价值作文03-18

导游的感想作文3篇03-22

参加校合唱队的感想作文03-18

我喜欢的语文课初一作文03-18

小白的选择读后感作文350字03-15

神奇的经典三年级作文03-19

秋沟的三年级作文03-18

奇幻的梦三年级作文03-18

昨晚的梦三年级作文03-18

有趣的静电三年级作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