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反思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高中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表面上看,这一内容的教学并不困难,但要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教学还需要妥善处理其中的一些问题。
(一)教材设置函数的零点这一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函数的应用,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 近似解奠定基础。所以,教学一开始就应该从学生用已学方法不能求解的方程出发展开讨论,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方法。例如,可以像前面一样先提出:方程lnx+2x-6=
是否有实根?为什么?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教师再逐步提出下面的问题进行引导:
1.当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一般应该怎么办?
以此来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寻找类似的简单问题的解决方法。
2.以前我们如何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有实根,这对研究这个方程是否有帮助?
以此来引导学生从已有认知结构出发,将解决简单方程的方法迁移到不能求解的方程中去,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除了用判别式可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以此来引导学生建立方程与函数的联系,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并培养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怎样突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几乎贯穿于“基本初等函数I”一章的始终,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基本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节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为目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多留给学生主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空间。
在建立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关系时,函数图象起到了关键的桥梁作用,充分体现了它与方程的根以及函数零点之间的数形结合的关系。但是,却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主动搭建函数图象这一桥梁,而是由我作出函数图象,让学生回答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和x轴的交点有何关系,然后老师再给出方程的根、函数图象和x轴的交点、函数的零点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教学,虽然一定程度上也能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但体现的思想层次却很低。在这种能够体现思想方法的关键地方,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要让学生由方程自觉地联想到相应的函数,主动地建立方程的根与函数图象间的关系,提升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层次,增强函数应用的意识。
(三)如何从直观到抽象
教材是通过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才得到判断函数f(x)在(a,b)内有零点的一种条件。如何让学生从直观自然地到抽象,有下面几个教学难点需要处理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是高中课程标准新增的内容,第一次教学就要取得成功的确不易。看来,像这些中学新增内容的教学,需要一个不断实践以及实践后的反思的过程,在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不仅要妥善解决上述问题,还要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这样,教学效果才会逐步得到改善。
- 相关推荐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之方程教学反思03-20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教学反思02-24
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教学反思03-19
从算式到方程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10-26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08-06
集合与函数概念总结10-25
《On the farm》的教学反思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