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8 三顾茅庐

2022-06-13

课题:8.三顾茅庐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1课时

主备人:嵇惠琴 授课人:嵇惠琴 授课时间:2010年3月30日

[教学目标]

知识: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

技能: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

情意: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字音,读顺课文,感知内容

对策: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修改:同学们,老师相信现在已有不少同学喜欢看课外书了。请问,你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吗?你从课外书上看到过《赤壁之战》、《桃园结义》、《刮骨疗伤》……太好了。看来,大家的阅读兴趣是越来越广泛了。今天,我们就学习选自《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三顾茅庐》。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修改:再说说“三顾茅庐”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修改: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 辅助 捆来 尊重 卧龙 疏疏朗朗 潺潺

  吩咐 恭恭敬敬 半晌 时辰 策略 茅塞顿开 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 潺 晌 辰 诸 尊 吩 塞 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修改:读读下列词组。

睡着了 没有见着

一点儿 鱼儿

山冈蜿蜒起伏 松林梳梳朗朗 溪流清澈见底 竹林青翠欲滴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    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修改: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feng fen) 辅(fu fu)晌(xiang shang )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

课题:8.三顾茅庐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2课时

主备人:嵇惠琴 授课人:嵇惠琴 授课时间:2010年 3月 30 日

[教学目标]

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技能: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能力: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情意: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策: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抽读生字卡片

修改:课文写谁“三顾茅庐”?课文写第几次顾茅庐?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 )前往隆中( )诸葛亮,( )地( )他出山,辅助自

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

修改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1.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3. 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1. 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修改:

  1. 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修改: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睡觉。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 把描写刘备动作神态的词画出来。
  2. 把这些词读一读。
  3. 指名把这些句子读一读。
  4. 为什么这样写?
  5. 说明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边读边展开画面,感受刘备的诚意。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5)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作业

1、近义词

2、组词

3、抄写比喻句。

修改板书:

劝阻张飞

8 三顾茅庐 耐心等待 尊重人才

情同手足

课题:8.三顾茅庐 总课时:3课时 本课时:第3课时

主备人:嵇惠琴 授课人:嵇惠琴 授课时间:2010年 3月31日

[教学目标]

知识:复习学过的生字词。

技能:能够流利的复述课文。

能力:学习用“来到……,只件……”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情意: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对策: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修改:总结,课文抓住刘备的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了一个尊重人才,贤若渴的人物形象。这就是通过一件事来写人的文章。

二、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三、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修改: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四、教学生字新词

1、生字字形教学;

2、指导书写:茅 尊 恭 卧

五、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修改板书:

          劝阻张飞

   8 三顾茅庐 耐心等待 尊重人才

          情同手足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8 三顾茅庐】相关文章: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7-08

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自测卷07-02

关于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自测卷07-03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时练习题06-08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注音练习题06-08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重点07-02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四单元综合卷07-02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模拟卷07-03

三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9-24

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教学设计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