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

2022-06-13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畅、磕、袅”等7个字,会写“径、绊、缤”等9个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
    【教学流程】
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美丽景象,感受春天美好。
   2、生谈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结谈话,揭示课题:同学们多幸福啊,你们看到的春光如此真切,如此绚丽!可是,盲人呢?他们能看到吗?但就是这样一个盲童用它独特的方式触摸着绚丽多彩的春天,感受着充满生命力的春天——(板书课题,并相机指导读题)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说一说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着讲讲这个故事。
  三、自读自悟,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同桌互相解答。
   2、全班交流,解决字词。
   3、交流阅读后的初步感受:文中的盲童安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读了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四、走进文本,深入读文
  (一)布置自读: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划出来,仔细读一读,抓住句子中安静最让你感动的动作或词语与安静进行心灵的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与安静进行心灵对话的方法:把你的同桌当作安静,你围绕句子向“安静”提出问题,请“安静”试着回答你的问题,好吗?
  (二)集体反馈:
   【预设一】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1、抓“极其准确”,比较“准确”和“极其准确”的不同,感受安静的不可思议。
    2、抒情:假如你就在旁边,你想对安静说些什么?
    3、指导朗读,读出你心中的那份感动。
   【预设二】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问:安静的哪个举动让你怦然心动?(学生读句子说理由)
    教师随机点拨:
    1、竟然:
     (1)你从“竟然”中读出了什么?结合学生感悟相机指导朗读。
     (2)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的心灵涌起了许多“!”,你能把我心中的“!”变成语言文字吗?(随机板书:创造奇迹)
    2、神奇的灵性:
     (1)老师查过字典,灵性是指经过训练而具有的智慧,请大家再快速默读课文的2、3两节,看看安静的灵性是怎么来的?
        (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在花丛中的穿梭;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小区环境的熟悉;这神奇的灵性来自于她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2)由于整天的流连,凭着对花儿的喜爱,凭着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安静得到了这份神奇的灵性,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话也证明了这一点,让我们来听听一位盲人女作家切身的体会吧!
       出示课件,教师配乐诵读:
        我这个不能用眼睛看的人
        仅仅凭借触觉
        就发现好几百种使我感兴趣的东西
        我用双手亲切地抚摸一株银桦光滑的外皮
        或者一株松树粗糙不平的硬皮
        在春天,我摸着树枝
        满怀希望地寻找蓓蕾
        寻找大自然冬眠之后苏醒过来的第一个征兆
        我将手轻柔地放在小树上
        感觉着小鸟快乐地跳跃
        我将手指慢慢地伸入小溪
        感受着清凉的水从我撒开的指间流淌……
    (3)指导朗读:感受到这神奇的灵性了吗?这份灵性是多么令人感动啊!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神奇,读出心中的感动!
   3、惊讶(或全新的经历)
    (1)听师描述,闭目遐想(同学们,请你们站起来,闭上眼睛,跟安静一起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用心灵来体会这一瞬间):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那只美丽的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扑腾,那感觉非常敏锐的小手碰到了那软软的翅膀,痒痒的,舒舒的,啊,这小生灵,它在极力鼓动着双翅,它在安静的手掌心拼命地跃动。瞬间,安静思绪万千,脑海里涌起许多“?”和“!”,谁能把安静心中的“?”和“!”变成语言文字?
    (2)指导朗读:这就是安静当时的全新经历,这就是安静完全没有体验过的东西,这份经历、体验是多么的美妙啊,谁想来读读?
      这拢住蝴蝶的美好一幕深深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女孩子,读出你们的感动吧!(读整段)
      安静的心灵与手中的小生灵发生了碰撞,她的心灵也幻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预设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1、这段话中,安静的哪个动作最让你感动?预设:张望
     师问:
     (1)安静,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仰头张望?(随机结合海伦.凯勒的一句话: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内在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
     (2)那么安静你又张望到了什么呀?
    2、填空:现在安静的眼前是一片()的世界,拿起笔填一填吧,填得越多越好。
      课件出示:()的世界(五彩缤纷、七彩斑斓、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绚丽多彩……)(相机板书:缤纷世界)
    3、刚才我们用那么多的填空,来感受安静张望到的缤纷世界,而课文中用了一句特别优美的句子来写出安静的这份美好体验——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这条美丽的“弧线”是指什么?我们给蝴蝶飞过的美丽弧线它加点颜色吧,我加蓝色,因为此刻安静的心中肯定看到了蝴蝶在那碧蓝碧蓝的天空飞翔!你能加吗?
      五彩缤纷的弧线告诉安静的就是飞翔,你觉得此刻安静心中的飞翔概念该是怎么样的?飞翔是快乐的,飞翔是自由自在的,美好的,充满希望的,随心所欲的……
    4、指导朗读
  五、背诵段落,积累语言
    多美的课文啊,多么让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啊,想把它背下来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吧!
    指名背,齐背:让我们把这美妙的画面永远珍藏在心间吧!
  六、回归整体,迁移升华
   1、讨论:安静是用什么在触摸春天?是用什么来创造这个缤纷世界的?此刻,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盲童?(板书: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小结: 安静,就是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触摸到了春天,让自己拥有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2、安静用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课件出示: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3、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安静这样虽然残疾但却能创造美好生活的人,大家看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贝多芬、千手观音、张海迪……
     引读:
     张海迪胸椎以下全部瘫痪,但她自学了好多门外语,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不屈服命运的张海迪用她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
     贝多芬26岁就开始耳聋,但是他不屈服,写下了许多不朽名作,失去听力的贝多芬用他的《命运交响曲》告诉我们——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舞蹈《千手观音》,这是一群平均年龄才17岁的又聋又哑的姑娘表演的,这一群又聋又哑的姑娘用他们精美绝伦的舞蹈告诉我们——
   4、你还知道哪些残疾人奋斗的故事呢?他们在用他们的什么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呢?(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身残志坚的故事)
   5、抒写生活名言: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触吗?对你有什么启发吗?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写下自己所思所悟。
   6、总结升华:他们虽然没有健全的体魄,但是他们却成为了生命的强者,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所以他们同样感受到像春天般美好的生活,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对于我们这些拥有健全体魄的并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的人,我们就更应该热爱生命,让我们一起热爱生命吧,去编织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背下来。
   2、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传》《贝多芬传》并把收集到的资料及阅读后的感受,以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7 触摸春天
                      奇迹
                 创造          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

                     缤纷世界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捐、盲”等6个生字词。
   2、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捐献器官,帮助他人,并为此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3、对自愿死后捐献器官的高尚行为产生敬佩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体会、理解作者一家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活动体验,交流资料。
   1、请学生都蒙上眼睛,把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进书包。边做边想:假如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明,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体验,纷纷说。)
   2、结合“初显身手”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师补充资料:
    资料1、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具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因此对于死后捐献器官,大多数人不能接受。一方面需要移植角膜的患者多,而另一方面损献出来的角膜少,因患者重见光明的可能性小。
    资料2、张英瑜幼小的生命来到世界仅仅116天,而她的角膜却给三位受捐者带去长久的光明。
    资料3、捐肾救母,孝道感天下的孝子田世国,在2004年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
    资料4、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4、交流了资料,你有什么感受?
   5、揭示课题。从题目中,你能提出一些什么问题?(什么是永生?为什么要说“永生”?谁的眼睛是永生的?)
   6、默读课文,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大多数学生根据课前的资料收集、调查和课上的交流、感知,会说爸爸和温迪很高尚。)
  二、自主学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2、为什么爸爸和温迪很高尚呢?
     再次默读课文,独立完成课后的表格练习,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合作交流,深化理解
   1、4人小组交流自学情况,互相质疑。
   2、全班交流。
   3、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来品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2)替每个人物说明他的观点,说一说,为什么这么做?
      ①琳达不愿意捐献母亲的角膜,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她的这种心情?
      ②学生找出“我惊呆了――完整地离去”,指导朗读琳达强烈的痛苦和难以接受的感情。
        [加深情感体验,和后面的自觉捐献形成对比,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琳达转变的过程。]
      ③琳达一开始极力反对,她的看法改变了吗?简单说一说。(生说,师板书:)
        (捐献角膜)母亲父亲女儿
        (“我”的态度)不理解理解主动
        [突出重点,对父亲的话进一步深刻理解。]
    (3)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我们的死也是有意义的。”从爸爸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很有爱心,他给失明者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而正是这种爱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感染了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5、课文的最后一段连续用到了“骄傲”这个词,每个“骄傲”都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把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能从作者一家愿意给失明者捐献角膜,并为能够帮助别人而感到自豪,学习他们那富有爱心的高尚品德。]
   6、父亲离去了,他的爱心离去了吗?在哪里得到了体现?
   7、学生找出有关语句“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
   8、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能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时,没能想到的是,仅仅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小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耳际:你想过如果什么也看不见会多么痛苦吗?
     温迪去世三周后,我们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
     亲爱的里弗斯先生和太太:
     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令爱――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终生享她的美丽。
     如果哪位受捐赠者有机会到我们的家乡游玩,并且爱上了马,坐下描绘它们,我想我知道那慷慨的‘施主’是谁。金发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停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帮助学生体会带爱心是不会停止的,是永生的,进一步理解“永生的眼睛”。]
   9、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
   10、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
     [帮助学生体会带爱心是不会停止的,是永生的,从而真正理解“永生的眼睛”。]
  四、回读课文,课外延伸。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学习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收获?
   2、师生共议:我们能不能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唤醒人们的捐献意识做些什么?
    (1)将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身边的人听。
    (2)替重见光明的角膜受捐者写一封感谢信。
    (3)利用收集和调查到的资料,办一份手抄报。
    (4)写一封捐献器官倡议书。

《生命 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正确书写“鼓动、跃动、欲望”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深刻意思。
   4、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发情感导入
  1、 小时候,在小院的墙角丢下几颗葵花子,不料过了一些日子,竟然长出两棵葵花秧苗,我不禁惊叹起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相信同学们的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能列举一些吗?生交流,师引导学生说一说从这些生命现象中感悟到了什么?
  2、 简介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因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关节大部分遭遇损坏,致使她腿不能行,肩不能举,手不能抬,头不能转。但是残而不废的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成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作家。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就是杏林子对生命的感悟。
  二、 初步感知,整体把握
  1、 轻声读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 抢读生字,读的好的学生介绍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
  3、 自主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围绕“生命”写了哪几个事例?
  4、 合作交流,全班交流,用简洁的语言对三个事例概括,并进行板书,共同进行评点.。
  三、 细读课文,突出重点。
  1、 自渎自悟,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反复品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2、 小组交流,畅谈自己的体会,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指名读学生自己选择的段落,联系实际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感悟语言。
  1、 默读课文,画出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或语段,反复诵读。
  2、 小组交流:小组同学每人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 集体赏评: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通读课文,畅谈收获
  1、 回读全文,在我总结学习收获。
  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以及生命的感悟,还要引导学生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等方面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 读背说写,积累运用
  1、 举行朗读比赛: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好。教师引导学生对朗读的同学进行评议,并请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的成功秘诀。
  2、 练习背诵:这篇课文短小精悍、意蕴深厚,称得上是一篇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想不想永远把它装在记忆的宝库中?下面请同学们练习背诵课文。
  3、 积累名言:
  a. 投影出示: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这段话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感悟。同学们,能不能把你喜欢的关于人生的格言、名言告诉给大家?
  b. 在投影仪上展示学生摘录的名言,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4、布置作业: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写下来,也可以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地:
   1、会认“吕、滥”4个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情,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收集有关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归纳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看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可以把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勾下来,有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2、小组合作学习:轮流读课文,相互纠正字音,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学生汇报,指名学生回答。注意学生对于几个要素的总结: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
  4、师总结
  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
    刚见草地,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扒开草丛,见到_____________,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里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研读谭,品味语言
  1、学生自主研读
  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刻的地方仔细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绿色到处泛滥”“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分别体会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
  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在规律的心跳,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随着文章的层层推进,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仅是作者从自然界感受到这生活的真谛,很多人也有着自己的感悟。交流收集的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本文及这些名人名言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一写。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内容: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
  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
  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 相关推荐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莲叶青青》的教学设计06-10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集体备课06-16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设计06-10

小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06-04

《第五单元信息窗三》的教学设计07-11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习作五》教学设计06-12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试卷06-08

第五单元 教案设计06-08

语文第五册教学设计06-12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计划范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