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论语》导学案

2022-07-03

第25课《论语十则》导学案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

  ②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难点】 孔子思想内涵的理解。文言字词的理解。

  【学习方法】 诵读,逐字理解,尝试运用。

  【知识链接】

  1、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2、《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 )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论语》的思想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3、孔门弟子简介:(请你在课文中找到这几个人)

  子路:“仲由字子路,卞人也。少孔子九岁。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子贡:“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少孔子三十一岁”“子贡利口巧辞”。齐田常欲伐鲁,孔子思求他国援兵,诸弟子皆请行,孔子独请子贡。

  曾参:“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颜回死后,他成为孔子的继承人。

  4、内容概述:本文所选十章,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包括1、2、3、4、5章(2)关于品德修养的,包括1、4、5、6、7、8、9、10章;(3)关于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的概念,包括8、10章。

  【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为同学讲解需要重点注意的读音。

  例: 三省( )吾身 传( )不习乎 不成人之恶( )

  子在齐闻《韶》( ) 莫( )春者 冠( )者五六人

  浴乎沂( ) 风乎舞雩( ) 喟( )叹曰

  二、对照文下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课文,记住重点字词的意思。

  1、吾日三省吾身( )

  2、为人谋而不忠乎( )

  3、己所不欲( )

  4、士不可以不弘毅。( )( )

  5、不以其道得之( )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三、对照文下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课文,记住文中成语并解释意思。

  成人之美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照文下注解和相关资料翻译课文,记住文中格言警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吾日三省吾身: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相关推荐

【第25课《论语》导学案】相关文章:

关于论语的导学案07-04

《论语六则》导学案07-03

《论语八则》导学案07-03

《论语》八则导学案07-03

论语十则导学案07-03

《论语两则》导学案07-03

《论语》十则导学案07-03

《第11课 春》的导学案06-08

第16课《社戏》导学案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