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计数枚举法经典例题讲解

2022-07-02

一年级上册计数枚举法经典例题讲解

  经典例题讲解:一年级上册1

  计数枚举法经典例题讲解1

  解应用题时,为了解题的方便,把问题分为不重复、不遗漏的有限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解决,最终达到解决整个问题的目的。这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叫做列举法。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或穷举法。

  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往往把题中的条件以列表的形式排列起来,有时也要画图。

  例1 一本书共100页,在排页码时要用多少个数字是6的铅字?(适于三年级程度)

  解:把个位是6和十位是6的数一个一个地列举出来,数一数。

  个位是6的数字有:6、16、26、36、46、56、66、76、86、96,共10个。

  十位是6的数字有:60、61、62、63、64、65、66、67、68、69,共10个。

  10+10=20(个)

  答:在排页码时要用20个数字是6的铅字。

  计数之标数法经典例题讲解1

  一只蜜蜂从A处出发,回到家里B处,每次只能从一个蜂房爬向右侧邻近的蜂房而不准逆行,共有多少种回家的方法?

  解答:蜜蜂“每次只能从一个蜂房爬向右侧邻近的蜂房而不准逆行”这意味着它只能从小号码的蜂房爬进相邻的大号码的蜂房。明确了行走路径的方向,就可运用标数法进行计算。

  如图所示,小蜜蜂从A出发到B处共有89种不同的回家方法。

  最新试题推荐:小学数学经典诗题讲解一百例

  最新试题推荐:小学数学经典诗题讲解一百例点击进入,注册账号,然后在搜索框搜索自己所需要得内容即可。

  小学数学经典诗题讲解百例之三十一

  (中国民间诗题) 李白沽酒探亲朋,路途遥远有四程; 一程酒量添一倍,却被书童喝六升; 行到亲朋家里面,半点全无空酒瓶。 借问高明能算士,瓶内原有多少升?

  【解说】这也是根据李白喜爱饮酒的特点而编出来的一道著名的民间数诗算题,实际上也是不一定真有此事的。题中的“沽”,读音与“姑”字相同。“沽”是“买”的意思,“沽酒”就是“买酒”。“程”指道路的段落,“四程”即四段路。“书童”指旧社会侍候文人墨客的小仆人。题目的意思可以是

  李白叫书童带着盛有一定酒量的酒瓶,随他一同到遥远的亲朋好友家中去做客。这里到朋友家有四段路程,每经过一段路程,李白都要将瓶中的酒量添加1倍。但是,调皮的小书童在每次买酒以后,都要偷偷地将瓶内的酒喝掉6升。这样,他们边走边买并边被书童偷喝,走到朋友家的时候,酒瓶里一点酒也没有了。问:他们出发的时候,原来酒瓶里的酒有多少升?

  我们可以用方程来解答这道题目,因为这样比较简便。

  设原来瓶内的酒量为x升,第一程酒量添一倍以后,就有酒2x升;“却被书童喝六升”后,酒量就只有(2x-6)升了。因“路途遥远有四程”,走到朋友家时,“半点全无空酒瓶”,故可布列方程为

  {[(2x-6)×2-6]×2-6}×2-6=0

  解这一方程,得X=5.625,即酒瓶内原来有酒5.625升。

  (答略)

  【思考、练习】

  1. 一位老师的年龄加上1以后乘以3,其积的一半加上40,再用所得和的一半的一半,减去25,得数便是0。这位老师现年多少岁?(答案:39岁)

  2.甲乙丙三人各有 2分的硬币若干枚。开始,甲把自己 2分的硬币拿出一部分分给乙丙,使乙丙的硬币数各增加1倍;然后,乙也照此办理,使甲丙的2分硬币数各增加1倍;接着,丙也照此办理。使甲乙的2分硬币各增加1倍。最后,三人都用去2分硬币8枚,这时三人2分的硬币数便都是O枚。问: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2分硬币多少枚?(答案:甲13枚,乙7枚,丙4枚)

  小学数学经典诗题讲解百例之八十一

  (依据:日本算题;编诗:铁夫) 大杯小杯一行行,杯杯都来盛砂糖; 白糖四百二十克,五大三小恰装完; 若用五小加三大,三百八十可盛光。 大小杯子各一个,各可容纳多少糖?

  【解说】这是依据日本一道较为著名的算题编写而成的。这道题目原来是日本大阪女子学院附属中学的一道初中招生试题,题目翻译过来可以是

  有大杯和小杯若干个,它们的容量大小分别相同。现在往5个大杯和3个小杯里放满砂糖,总共可放420克。又往3个大杯和5个小杯里放满砂糖,总共可放380克。问:一个大杯和一个小杯,分别可以放砂糖多少克?

  由题意可知,两个大杯比两个小杯,要多装砂糖

  420-380=40(克)

  那么,一个大杯比一个小杯,多装的砂糖就是

  409÷2=20(克)

  因为“五大和三小”共能装420克,所以,从420克中减去5个20克,得到的差就相当于(5+3)个小杯的容量。故一个小杯的容量就是

  (420-20×5)÷(5+3)=320÷8=40(克)

  一个大杯子的容量就是40+20=60(克)

  答:大杯可容纳60克,小杯可容纳40克。

  【思考、练习】

  想一想,上面的题目还有别的解答方法吗?如果还有的话,请用别的方法再解答一遍。(提示:可用算术里的“消去去”再作解答。)

  • 相关推荐

【一年级上册计数枚举法经典例题讲解】相关文章:

二年级计数枚举法经典例题讲解及答案07-03

一年级上册经典例题讲解07-02

一年级上册经典例题讲解07-02

一年级上册数学例题讲解07-02

一年级上册数学经典例题讲解07-02

一年级经典例题讲解07-02

初中数学垂心的向径公的式证明例题讲解07-02

数的产生与十进制计数法的教学反思07-09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例题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