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声现象教学设计

2022-07-02

奇异声现象教学设计

  一、目标要求

  1.了解回声和共鸣。 了解混响现象。

  2.通过阅读文字以及欣赏图片获得生活和自然中回声和共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通过回声,共鸣有趣的声现象的介绍,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阅读 “动物与声音”,体会现实世界声音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回声。共鸣是难点。

  三、过程

  1.回声

  由美丽的弋阳圭峰四声谷出现的回声现象,引出回声概念。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可向学生提出,为什么离障碍物距离近时就感觉不到有回声呢?让学生知道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秒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秒,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

  由学生举出自己所知道的回声现象,并进行解释。

  简介回音壁、三音石、莺莺塔等建筑中的声现象,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2.混响、混响时间

  声波在大厅中传播时,被四壁不断反射,即使在声源停止声辐射后,还会有声音的感觉,但由于声波的能量,不断被四周的墙壁和其它障碍物吸收,所以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只能维持有限的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混响,所维持的这段时间叫混响时间。

  3.用音叉演示共鸣现象

  如教材中第42页图3-3-5,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弹起。提出下列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右边的音叉振动,通过什么传播给左边的音叉?如果是真空,左边的音叉能振动吗?

  如果左边换个不同频率的音叉,还能发生此现象吗?

  通过观察和讨论,使学生对声波和共鸣有了感性认识。知道右边的音叉振动产生了声波,声波具有能量,当左边的音叉与右边音叉频率相同时,获得能量最大,以至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接着给共鸣下定义:由一个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引起与它振动频率相同的另一个物体的振动而发声的现象叫共鸣。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共鸣的故事。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列举生活中的共鸣现象。

  4.教材中第42页和第43页的图可让学生自己阅读,其内容包含了声的多方面知识,如声音传递信息,声可在水中传播,超声,次声,回声现象等。可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在图中获取信息。

  • 相关推荐

【奇异声现象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声现象的教学设计06-17

《问声好》的教学设计07-18

光现象教学的设计及反思06-25

《叫三声夸克》的教学设计06-15

物理《声的利用》教学设计(通用9篇)10-12

奇异的琥珀教案设计参考06-06

课文《奇异的激光》的教学反思09-21

《声的利用》教学反思07-09

四年级《观察更多的溶解现象》教学设计07-19

《昼夜交替现象》的教学反思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