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教学设计

2024-08-31

《丹柯》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主题可以称为小说的灵魂,小说就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来表现主题,从而反映现实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高尔基的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中的一个节选片段——《丹柯》(板书),看看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学会归纳主题的方法。

  二、关于作者:

  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父亲是个木工,早逝。高尔基由外祖母抚养成人。外祖母家贫,11岁的高尔基就不得不外出谋生。他曾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在轮船上帮厨,做过脚夫、锯木工、园丁、面包师等以维持生计。为了躲避老板的监视和禁止,他常常利用深夜看书。他用罐头做了个油灯,收集主人烛盘里的残油,躲在贮藏室、板棚等处苦读。实在找不到油灯,他就在月光下看书。在极端艰苦的环境里,高尔基发奋苦读,从而具备了很高的文化水平和渊博的学识,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岁后,高尔基开始在俄国割地流浪,目的在于“了解一下俄罗斯”,“看一看人民是怎样生活的”。在长期流浪期间,他一面做工,一面组织秘密小组,进行革命宣传。代表作品:散文诗《海燕》《鹰之歌》,短篇小说《伊则吉尔老婆子》,“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主人公巴威尔和母亲尼罗芙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列宁称赞这部小说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提出它对俄国工人“有很大的益处”),剧本《小市民》《底层》《仇敌》。

  三、内容探究:

  1、自由朗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

  问1:该小说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六个完整的部分,简要概括各部分的情节。

  明确:序幕——面对死亡困境的威胁,族人充满愁思和恐怖

  开端——丹柯提出引领族人穿越树林、沼泽

  发展——族人对丹柯的抱怨、指责乃至仇视

  高潮——丹柯高举燃烧的心脏带领族人成功穿越树林、沼泽

  结局——丹柯倒地身亡,却没有什么人注意他

  尾声——丹柯的心变成草原上的蓝色火星

  2、细读小说局部,探究人物形象。

  问2:为了寻找生存的出路,丹柯面对的困难有哪些?

  明确:1、自然环境:极端险恶,时刻威胁着族人的生存。

  2、族人心理:族人在遇到困难时对丹柯的抱怨、指责和仇视。

  问3:人们对丹柯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怎样变化发展的过程?

  明确:人们觉得丹柯是最好的一个,他的眼睛里闪亮着很多的力量同烈火,就让他领导,大家相信他,和谐地跟着他走——当每走一步路都要花掉很多的汗和血,树林越来越密,气力越来越小时,人们开始抱怨丹柯,说他年轻没有经验,不会把他们领到哪儿去的——族人们站住了,又倦又气,开始审问起丹柯来,说他是个无足轻重、有害的人,说他把族人弄得筋疲力尽就该死——族人们对丹柯警戒起来,等待他的攻击,甚至将丹柯紧紧地包围起来,为着更容易捉住丹柯,弄死他——当丹柯高举燃烧的心脏引领他们前行时,人们勇敢地跟着他向前奔跑,死时已没有抱怨——成功穿过树林和沼泽后,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和快乐中,没有人注意倒地身亡的丹柯,甚至有一个人用脚踩灭了丹柯燃烧的心脏。

  问4:丹柯如何面对险恶的困境和族群的非难的?

  明确:当族人们打算放弃自由和尊严去投敌时,丹柯毅然地站出来,提出要引领他们走出困境——当人们抱怨丹柯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还是在他们的前面走着,显得快乐而安详——他对族人的怒火因为对族人的怜悯和爱而熄灭——抓开自己的胸膛,将燃烧的心脏高举在头上,引领人们向前奔跑。

  问5:丹柯可悲吗?

  明确:丹柯实在是可悲。1、“可悲”在于过程:他一心想带领族人走出生存的困境,但是族人对他产生怀疑,甚至是抱怨、指责和仇视。2、“可悲”在于结局:在高举着燃烧的心脏带领族人成功地穿越树林、沼泽,来到适宜于生存的大草原后,他倒地气绝身亡,然而所有的人都没有去注意死去的丹柯,唯一注意到他的人却因为畏惧而将其燃烧的心脏踩灭。“吃水忘了掘井人”。

  3、研读相关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问6:小说中的“族人”和“丹柯”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

  明确:1、族人:胆小、愚昧——“林子里开始听见胆小的话了,起初还是胆怯的、小声的,可是以后却越来越响了”,“大家都给死吓坏了”;准备不做任何尝试,就准备以丧失自由和尊严为代价,到敌人那里去做奴隶。自私、忘恩——在成功穿过树林后,人们沉浸在重获新生的快乐之中,无人理会高举燃烧的心脏引领自己走出困境而气绝身亡的丹柯。

  2、丹柯:勇敢、自信——“美丽的人总是勇敢的”(作者的评价),“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我们要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丹柯的语言),丹柯鼓励人们跟随自己一道穿过充满死亡陷阱的树林,并坚信林子是有尽头的。乐观、坚定——当人们抱怨丹柯时,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还是在他们的前面走着,显得快乐而安详。宽容——燃烧的怒火又因为对族人的怜悯和爱而熄灭。自我牺牲、无私奉献——抓开自己的胸膛,将燃烧的心脏高举在头上,甘心以生命为代价引领人们走出困境。

  4、探究小说主题,体会写作手法。

  问7:这篇小说的思想主题是什么?

  明确:小说通过叙写丹柯引领族人克服重重困难走出黑森林的故事,热情讴歌了丹柯带领族人寻找光明与自由的可贵勇气和坚定信念,以及一心为公、义无反顾的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他引领族人走向光明与自由,反而遭到众人的抱怨、指责和仇视等不公正待遇以及最后被人们忽视的悲剧结局,批判了胆小愚昧而又自私忘恩的族人。“小说主题概括”答题模式:通过叙写……的故事,热情讴歌了(批判了)……(或“告诉了我们一个……的道理”)。

  问8:这篇小说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自然环境和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1、浪漫主义的想象与夸张:小说中关于恶劣自然环境的描写就是如此,比如“那些摇摇晃晃的巨人一样的大树发出轧轧的响声,并且哼着愤怒的歌子,闪电在林子的顶上飞舞,用它那寒冷的青光把林子照亮了一下,可是马上又隐去了,来去是一样的快,好像它们出现来吓人似的……”,作者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极力渲染自然环境的恶劣残酷。

  2、对比、烘托:作者将族人的胆小、自私与丹柯的勇敢、无私作对比,以自然环境的恶劣、残酷苦烘托丹柯的勇敢、坚定。

  • 相关推荐

【《丹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