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后园和我》教学设计

2022-07-01

《祖父、后园和我》教学设计

  班级 姓名 等次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生字词。2、反复朗读文章至情至性体现人的自由和天性的片段,并谈出个人体会。

  3 、从生活中寻找美,寻找亲情,从而提高审美观

  二、走近作者

  1.以下是哀悼萧红的一首词。同学们可以从中看出什么?

  踏莎行·访萧红墓天涯流落,江湖笑傲,难得才情高格调。长留清辉在人间,寂寞空冢凭谁吊。海着碧衣,山披翠袄,凄凄此处埋芳草。北魂南魄领风骚,文债情债均未了。

  2.简介作者:

  萧红,原名张迺莹,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她从小生长在一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她的童年却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在侮辱与损害的恶境中孤零零的挣扎过来。他的父亲张庭举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奴仆。他冷酷、贪婪,甚至因为萧红是个女孩而歧视她。只有在她的祖父那里,可以得到温暖和爱,祖父和他的后园是她童年时代的一束阳光,因而她对于和祖父一起时的那段童年时光有着强烈的眷恋之情。

  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重点订正如下生字、词。

  嘴馋( )谷穗( )玩腻了( )衣襟( ) 地榇( )玫瑰( )

  2、挑读课文重点语段,感受课文文字之美。(四)感知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重点解决如下问题:1、祖父和“我”在后园都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请逐一简单复述出来。

  2、“我”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文中的祖父,还是喜欢文中的“我”?为什么?

  3 、你喜欢自己家中的哪一位长辈,为什么?

  (五)小结。小组合作,填充空白: 在《风筝》中,鲁迅先生就告诉我们:游戏是 ,玩具是 。而这篇选自 (作者)回忆性长篇小说《 》的课文,通过回忆作者童年时代 的后园生活,表达了对 的怀念和对 的眷恋,也表达了作者对 美与 美的向往,以及童年的“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 和 。 《祖父、后园和我》导学案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朗读、研讨、赏析文中优美的语句。

  二、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大声朗读,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自身感悟出发,谈谈自己的理解。(联系实际,自由交流。特别要注意联系实际语境,对重点词语、精彩句子进行学习品味。)

  ①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作者的观察是否和细致?从那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②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

  ③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④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在我却是非常寂寞的了,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类似的经历你有吗?)

  三、小组合作探究:本文写出了浓浓的亲情,也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找出文章集中反映人的自由和天性的段落,互相交流自己读后的体会。 第一部分:“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一部分可以高声朗读,甚至像小萧红那样“喊”,把那种自由和天性淋漓尽致的读出来,甚至喊出来。)

  第二部分:“一到后园里,我就没有对象地奔了出去……休息好了又是跑。”(这一部分要默读细品。)

  四、拓展延伸:

  你记忆中最有趣最深刻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有什么感受?它对你有什么养的影响?(可以先在练习本上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口头叙述。)五、布置作业(二题选一):1.按照上面口述的方法,写一写自己记忆中最有趣、最深刻的一件事,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童年的欢乐和温馨、美丽的亲情。

  2.阅读萧红的其他作品,并写一篇读书笔记。

  • 相关推荐

【《祖父、后园和我》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祖父、后园和我》教学方式与反思07-09

《祖父、后园和我》导学案07-11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6-19

《跟祖父学诗》教学设计06-26

《我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学设计07-18

《跟祖父学诗》优秀教学设计07-20

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6-11

语文《跟祖父学诗》教学设计06-12

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6-13

小学语文《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