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明眸》教学设计

2024-08-02

《城市的明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眸”辟“韵”“矗”“廊”“禹”“襟”7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似”“旋”“分”。

  2、理解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3、理解课文内容,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体会作者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课前收集有关青岛雕塑的资料。

  2、引导自读,学习生字,辨析多音字。

  3、引导朗读,领悟作者的情感。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交流讨论,丽姐文章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的情感,欣赏青岛的雕塑,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青岛的各种雕塑,明白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体会作者对青岛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难点:学习课文详略得当、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教法学法

  教师:引导法。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具准备

  与青岛雕塑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能看到人的内心,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城市也有一双“眼睛”,透过这双“眼睛”,我们能看到城市的无限风光,感受城市的美。

  1、教师板书“明眸”并教读字音,解释意思,即明亮的眼睛。

  2、板书“城市的明眸”。

  3、学生读题,质疑。

  4、展示青岛的风光图片,让学生谈谈最深的印象。

  5、揭示课题。

  (青岛的雕塑——城市的明眸)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准字音。

  眸、辟、韵、矗、廊、禹、襟

  2、辨析3个字音。

  似:sì(相似)shì(似的)

  旋:xuàn(旋风)xuán(旋转)

  分:fèn(分外)fēn(分数)

  三、再读课文,自学交流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1题,交流讨论:“城市的明眸”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思考,圈点批注。

  (2)交流讨论。

  抓住文章第一自然比喻手法的运用来理解,“城市的明眸”指的是精美的城市雕塑。结尾强调了这些雕塑为城市增添了许多风景,“倍加亮丽了青岛”,多么“使人迷恋”,所以说它是“城市的明眸”。

  (3)、引导学生体会开头、结尾的写法。以“城市的明眸”开头,又以“城市的明眸”结尾,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2、继续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练习第2题:课文介绍了哪些雕塑园区?写的最详细是哪一个雕塑园?具体是怎样写的?

  (1)学生自读课文,在书上圈点批注。

  (2)交流讨论。

  (3)教师点拨。

  ①介绍了文化名人雕塑园、海风园、海韵园等,写的最详细的是海涛园。

  ②先是介绍海涛园主题雕塑“天地间”,又介绍最令人动心的“世纪长廊”,以及令人感动的盲文说明图的设计细节。

  ③写出了海涛公园雕塑的特点,突出了设计者的人文关怀,不忘给盲人装上一双“明眸”。

  (4)、教师点拨,这部分作者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四、感情朗读,领悟真情

  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读出对青岛及建设者的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

  你对“世纪长廊”十二根圆柱上雕刻的历史故事感兴趣吗?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的主要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再现出来。

  六、课堂小结

  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吧!

  板书设计

  3、城市的明眸

  精美的雕塑:

  名人园

  海风园

  海韵园

  海趣园

  海涛园

  建设者的聪明才智

  课时作业

  一、词语积累

  千( )百( )( )天( )海

  ( )松( )柏 ( )副其( )

  ( )的丽人 ( )的雕塑

  • 相关推荐

【《城市的明眸》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