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五味瓶》的教学设计

2022-07-20

人教版美术《五味瓶》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五味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5课的内容,这是一节以“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为主,尝试用不同的媒材,通过尝尝、看看、猜猜、闻闻、说说、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现出来,尝试使用线条、形状和色彩表现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掌握彩色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色彩来表现物体外部特征,学生喜欢用丰富的色彩装饰画面。但是,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要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五种不同的味道,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

  (1)、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握住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在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积极参与,勤于思考。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建立互动的师生双边关系。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力求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引导和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通过激发创意、引导创意、表现创意使学生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合作学习、赏识评价、交流创意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体验感功的喜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体验快乐的美术活动

  美术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凭感觉、联想和想象根据自己的材料特征或具体情境来进行,在制作活动中,学生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等各种感官,感受色彩的特性,进行愉快的、全身心的美术活动。

  2、教学原则:激发学习兴趣原则,即通过学生的“闻”、“尝”,用肢体语言或口头描述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给人的味觉感受,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色彩和图形的联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通过播放课件(五位小朋友吃餐食时的情境)符合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原则;在激发创意、引导创意、表现创意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启发创造性原则等。

  3、教学方法:应用了演示法、讨论法、谈话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领域:了解不同色彩给与我们的各种不同感受。

  2、操作领域:通过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的辨别,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五种不同的味道。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初步掌握各种色彩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色彩来表现味道,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锐感觉。

  教学难点:学会用各种色彩、图形表现五种不同的味道。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激发创意

  1、播放课件(五位小朋友吃餐食时的情境)

  观察思考:五位小朋友吃东西时的表情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情变化?

  引导:出现不同表情变化的原因(味道不一样)

  揭题:板书课题《五味瓶》

  二、提出问题,引导创意

  1、引出问题:

  ①为什么叫“五味瓶”?(装有五种不同味道食品的瓶子)。

  ②“五味”是指哪五种味道?

  2、出示问题:

  ①这节课是不是简单地表现瓶子?

  ②怎样来表现东西的味道?

  3、合作讨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4、汇报交流:

  ①可以用食品的形状来表现食品的味道。

  ②可以用食品的色彩来表现食品的味道。

  ③可以通过吃食品时的表情来表现食品的味道。 ④结合以上各种方法,表现食品的味道。

  三、活动探究,表现创意

  1、尝一尝:体验味道与脸部表情的变化。

  请五位学生上台尝尝酸、甜、苦、辣、咸几样食品,请学生观察五位同学尝 试时的表情变化。

  讨论:酸、甜、苦、辣、咸的表情是什么?

  2、看一看,观察色彩与味道的关系。

  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酸、甜、苦、辣、咸几幅作品在色彩表现方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谈感受:说出色彩与味道的关系。如红与辣、绿与酸的联系等。

  3、猜一猜:辨别色彩与味道的联系。

  (出示课本中的范围)五种味道装在一起的瓶子多有意思,你能根据图中色彩猜猜分别是哪五种味道吗?

  学生可以交流讨论,后回答。

  4、闻一闻:体会嗅觉对味道的感受。

  把课前准备好的几瓶不同味道的溶液,分发给各小组让同学闻一闻,并说出闻出什么味道?

  5、说一说:独立思考,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对味道有着自己的感受,请同学说说要如何表现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6、做一做: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创新,学生作业可自由选择制作方法。

  (大胆画出不同形状来表现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味觉感受,大家可以画出具体的图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感受,进行大胆随意的创作、注意构图时的图形疏密安排,整个画面色彩的协调)。

  四、自评互评,交流创意。

  1、展示学生作品(有代表性的)

  2、自评:让学生自己解说自己作品的创意。

  3、互评:请学生互相评价作品的优点,并帮助指出进一步提高的方法。

  4、教师总评:以鼓励与友情提示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作品进行客观的综合点评。

  五、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在表现方法上,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运用布贴画、五味瓶的商标设计等方法来完成作品的创作。

  2、在了解色彩、体会味道;感受色彩、图形与味道的关系基础上,向学生传授人生的酸、甜、苦、辣。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小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着“活动中体验、感受中发展”这样的主题思想,教学过程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1、导入课题,激发创意;

  2、提出问题,引导创意;

  3、活动探究,表现创意;

  4、自评互评,交流创意;

  5、拓展延伸,总结升华。整节课在轻松、活跃、平等、互动的课堂气氛中进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突显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活动过程的趣味性。

  本节课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力求体现趣味性,紧紧围绕趣味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品尝五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学生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再通过“看一看”、“猜一猜”、“闻一闻”、“说一说”、“做一做”,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学习方式的有效性。

  《美术课程标准》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事实、有效、灵活地选择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以独立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学生观察色彩与味道的关系时,让学生观看课件,自己思考,并总结色彩与味道的关系,红与辣、绿与酸等的联系。整节课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坚持以多样性评价原则,坚持以“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以“自评、互评、教师总评”先结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先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鼓励学生一起参与评价,积极发表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和建议,教师的总评坚持客观性和鼓励性。

  在构建互动的课堂过程中始终以问题的意识为导线,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叫“五味瓶”? “五味”是指哪五种味道?怎样来表现东西的味道?这节课是不是简单地画瓶子?学生在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感觉还存在一些遗憾:

  ⑴由于教学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学生的学习用品自带不齐全,部分学生的作业难以在课堂上及时地完成。

  ⑵由于学生对用图形、色彩表现味道才初步接触,部分学生作业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 相关推荐

【美术《五味瓶》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团扇》教学设计01-20

小学美术《画房子》的教学设计(精选10篇)03-29

小学美术精美的邮票教学设计(通用6篇)10-10

一年级美术《长呀长》教学设计03-16

《军神》教学设计03-30

四年级美术《精美的邮票》教学设计(精选12篇)10-27

小学一年级美术《送你一个书签》教学设计04-22

三年级下册美术《生日快乐》教学设计(精选13篇)03-02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