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设计的研究

2022-06-23

有关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设计的研究

  药理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全国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和药物的临床应用,任务是为临床合理用药、学生指导临床用药,预防和治疗疾病,培养分析的理论依据提供学生学习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适应需要一个健康的事业,在中国人的社会发展。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临床用药能力,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目前,“药理学”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临床用药护理及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方面,应多注重处方的调配和“问病荐药”的训练,在教学方法方面要将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到“药理学”教学过程中,如自主学习法、情境演示法、团队学习法、案例教学法等。

  我们采用PBL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对这些教学方法的欢迎,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学生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某些知识点记忆深刻、运用熟练,但面对集合数个知识点的复杂问题,较难前后联系、综合分析,常常出现遗忘和混淆,无法很好地解决问题,考试成绩也未见较大的提高。

  知识可视化是研究如何应用视觉表征改进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复杂知识创造与传递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内容建立有效的联系,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思维导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教学工具,是英国人东尼·博赞在20世纪60年代发明的记笔记法,他认为思维导图是用图表表现的发散性思维,在学习、生活和工作领域都具有高级应用。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激发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问题,鼓励他们讨论,进行活动。

  我们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药理学”教学中,针对药物治疗疾病或是作用的人体系统提出关键词,在每一个关键词上引申出相关的作用机制、药物分类、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等,便可将一本厚厚的药理教材绘制出层次清晰的思维导图,做到各个知识点间纵横交叉、相互联系,以更系统性和条理性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也方便前后联系理解掌握。

  一、基于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

  1. 学习制作使用思维导图

  为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思维导图,需要提前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相关知识的培训。讲解思维导图的概念、特点、优点及制作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绘制,并用思维导图的经典案例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思维导图的兴趣及探索的渴望。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绘制思维导图框架图,课后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

  2. 使用思维导图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学生往往不能很好地执行,有时即使预习了,但是效果并不好。预习不等于把书看一遍,而是要根据学习目标整理出各个知识点,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既关注知识点,也要关注整体,前后联系,深刻理解。使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学生需要搜集、查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大量资料,譬如生理学、病理学,通过思考、梳理、归纳才能对预习内容进行有效加工,课上才能有针对性的听课。在上课前,教师应先检查学生绘制的预习思维导图,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

  3. 使用思维导图教学

  (1)小组讨论式。课上,教师以案例导入或是问题引入提出学习内容,并将软件绘制的授课内容思维导图框架图以PPT形式呈现。框架图类似于内容提纲,与传统的1.2.3点线性提纲相比,思维导图框架图更直观形象,导图中可以添加图片或是用不同颜色的字体、符号、线条提高可视性。以药理学“抗消化性溃疡药”为教学内容提出关键词,制作的思维导图框架图为例,见图1。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知识点补充完全。如果课程内容较多,可以拆分任务,每组只要讨论一个关键词节点。譬如A组分析完成消化性溃疡的含义,阐释其概念、分类、临床表现等;B组分析溃疡的发生机制。

  (2)教师启发式。课上,教师以思维导图框架图的各级分支开展讲解。教师围绕关键词,以设问的方式按顺时针顺序详解四个节点分支,讲课时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与过渡,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学生的逻辑习惯,借助设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发散性思维,提出关键词,形成知识节点,再一步步完成对知识点的层层分析,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框架图上记关键词,通过师生互动将知识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见图2。

  4. 总结评价

  授课完毕,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教师针对重、难点内容进行提问、评价、总结,检验教学目标的达成。课后学生互相交换思维导图,交流制作心得,也可择优张贴,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升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信心。

  5. 利用思维导图复习

  要求学生课后用思维导图将零散的知识点整理成模块,做到每个知识点有一张单独的思维导图,每次课有一张思维导图,每一章也有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后按照思维导图的脉络复习所学知识。经检查发现,引入思维导图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掌握更牢固,各个知识点前后联系更紧密,说明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起来更有效率。

  二、教学反思

  1.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思维和协作能力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学会学习、有效学习有助于学生快速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学生熟练掌握思维导图的使用后,可以对知识、思维进行整理归纳,对自身知识体系进行建构和更新。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表达能力、合作能力不断地得到锻炼,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专业知识的学习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过程。导图辐射状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图片和符号的使用,使信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和掌握。而且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相互评价等方式有效满足学生获得成功、尊重、自我展示的需求,让专业知识学习不再枯燥。

  3.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促进教师角色转变

  思维导图有助于教师的思维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便于教师把握教学材料和教学内容的整体,帮助教师调整教学和反思,运用思维导图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知识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知识的主动建构意义的发现,让学生真正在教学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相关推荐

【高职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设计的研究】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论文07-12

高职室内设计专业《设计素描》教学的探讨论文07-27

高职高专平面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论文07-12

浅谈高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困惑与思考论文07-27

摆的研究的教学设计06-20

高职教学网站设计论文07-12

关于高职景观设计专业工作室制项目教学论文07-12

高职院校广告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论文07-12

浅谈高职高专园林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优秀论文07-12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设计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