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分配》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61页例2。
2、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按比例分配在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注重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方面的实际,让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分”和“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延伸。教材是采用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知识来解答。这样安捧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了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为今后学习比例知识打下良好基础。
3、教学目标的确定。
目前,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我们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主导思想。因此,我们要端正教育思想,充分发挥数学的教育功能,这对于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制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是比的一种应用,又是“平均分”的发展,进一步明确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让学生掌握有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4、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及重点难点。
(1)、创设“分物情境” ,建立表象。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老师的点拨、启发,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获得“按比例分配”的感知,为分散难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巧设“故事情境” ,引出尝试题。
让学生听喜闻乐见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从中设疑,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例题的自学中。
(3)、设计“”自学——尝试——讨论——归纳”的教学程序进行例题的教学。
通过自学例2,试做尝试题,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动脑想,动口说并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探求知识的全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系统性的发展。
(4)、安排一个多层次的练习系统巩固,强化新知识。
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和不同的训练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训练的预期目的。
从上述分析可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有关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可通过“操作感知——自学尝试——讨论总结”等环节来突破,教学难点是如何运用比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分数应用题算理的理解,课堂上采用“观察——比较——说理”等形式来分解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推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把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参与,关键在于要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因此,我们要树立起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针对这种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营造一个愉快、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本节课通过老师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意识,在师生之间架起互尊、互爱的桥梁,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新知识。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课不断为学生设置问题和悬念,调动学生积极性。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
安排“分卡片”活动,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促使多种感官的参与,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故事引趣,设置悬念。
本节课通过“听故事”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有问题学,激发他们思考,诱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求知识原由的状态中。
3、指导看书,培养自学能力。
刚才的故事设疑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老师在学生自学中也可以“扶一扶”,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自学,边思考,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目的。
4、放手尝试,主动探求新知。
学生自学课本后找到了办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做故事里的题目,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5、讨论归纳,创造参与机会。
在自学尝试的基础上开展学生之间的讨论总结,这是把过去的满堂灌变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准备:电脑、录音机、投影、学生每人六张卡片。
(一)、复习。
1、操作感知,导入新课。
动手分一分:
(1)、按1:1把六张卡片分成两部分。
(2)、按2:1把六张卡片分成两部分。’
通过动手操作,指出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 ,而第二种情况不是“平均分” 。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外,还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
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复习旧知,故事设疑。
(1)、比和分数关系的练习。
如: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60公顷小麦和40公顷玉米;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各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小麦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多少?这样安排,目的是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
(2)、故事激趣,引出尝试题。
放录音、听故事:同学们,中秋节快到了,唐僧和猪八戒做了一些月饼,他们一共卖得80元,其中唐僧和猪八戒做月饼个数比是5 :3,正当他们准备分钱时,孙悟空走过来了,唐僧于是叫孙悟空来分钱,猪八戒见了连忙说:“把80元平均分成两份,我要拿其中的一份。”孙悟空听了笑起来。
老师问:
(1) 、同学们,你们认为孙悟空能不能按照猪八戒的要求来分钱?
(2)、那么孙悟空应该怎样分钱?谁能动脑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进行新课。
1、指导自学,探讨原由。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肯定会产生兴趣,这时老师可引导学生尝试练习,遇到困难时再把他们吸引到自学课本例2上。自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出示自学提纲:这道题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播种小麦和玉米的面积比是3 :2,表示播种的小麦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播种的玉米占总播种面积的几分之几?
2、大胆尝试,初步探索。
学生自学课本后,可放手让他们做故事里的尝试题,老师可巡回视察,及时反馈尝试情况,学生可边尝试边看课本练习。学生板演。
3、组织讨论,交流意见。
针对学生的自学和尝试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汇报自学情况,校对尝试错误,发挥学生之间互补作用,让他们各抒己见。
4、教师讲解,课堂小结。
先检查自学情况,再评讲尝试练习,要求学生说:“你是怎样想的?” 。最后让学生作概括性的总结: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这样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
5.质疑问难。
你们学习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培养学生大胆发问的好习惯。
(三)、多层训练,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我W]的练习力求做到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新旧知识融洽恰当,形成技能技巧,开拓思维,发展能力,达到练习的预期目的。
1、分解性练习。
某班男女学生人数的比是3:4,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这种练习采用分散难点的办法促使知识结构的内化。
2、对应性练习。
62页的“做一做”第1题,采用讲练结合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3、编题练习。
看图编题,后列式计算。
210个零件
第一车间?个第二车间?个
150千米
已修?千米还剩?千米
这种练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全面掌握题目特征与解法。
4、综合性练习。
(1)甲、乙两数的平均数是50,甲和乙的比是7 :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20米,长和宽的比是3 :1,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这种练习旨在加强对比,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这样做既检验了效果,又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思路是否清晰;
(2)、是不是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3)、能否达到学前有设疑,学中有突破,学后有发展的要求;
(4)、有没有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相信通过实践与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得到素质教育的实现。
- 相关推荐
【《按比分配》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02-23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