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2022-05-16

全新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八个单元:第一单元、第六单元是对大自然的歌唱,主要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二单元是教会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学会爱身边的人。第三单元、第五单元主要引领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第四单元是让学生对自己身为少先队员的身份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感情。第七单元是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与现实生活融合,热爱生活。第八单元是综合音乐活动。

  二、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三、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4、通过音乐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对音乐的了解

  与兴趣。5、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6、通过律动训练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7、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8、积极主动地参与“用节奏编故事”的活动,并有兴趣探索其多样的组合和表现效果。9、在音乐活动中,有选择地展开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创造。

  四、教学进度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二:

  一、单元目标

  1、能够从“春天”的音乐主题中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春”的音乐活动。

  2、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3、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建议

  第一课时:《嘀哩嘀哩》;《春天的小河》;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第二课时:《渴望春天》;《嘀哩嘀哩》;搜集有关春天的歌曲、乐曲

  第三课时:《小春笋》、旋律创编

  第四课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三、教学重点

  能用流畅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春天来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歌曲的内涵,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春天在哪里》;2.唱歌:《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教学理念

  课上提出“春天在哪里?”的疑问,直接导入新课,启发学生寻找春天,感受春的存在。然后以“寻找春天——体验春天——表现春天——感悟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春天的小河》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教学重点

  体验歌曲内容、启发创作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寻找春天

  1、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近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3、提问: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会唱吗?

  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

  三、体验春天

  1、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新翻泥土的味儿扑鼻而来,鲜花张开了那娇艳的脸荚映照着大地格外耀眼,听那小河水,涨高了,哗哗地流淌着。

  2、录音《春天的小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听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速度等。

  4、生随录音模唱全曲。

  5、师有感情地范唱。

  6、学生巩固练习演唱全曲。

  要求:情绪与声音要统一。

  7、歌曲处理:

  《春天的小河》共有四个乐句,在学生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在每个乐句上加渐强和渐弱记号。要求学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乐句的流畅感。

  四、表现春天

  1、师导入:春天负载着希望,有着生命的律动,自古以来,它成为许多文人画士的表现对象。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来勾勒春天、文学家用流畅的语言描绘春天、画家用五彩的笔留下春天的足迹、音乐家用斑斓的旋律诉说着春天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天。

  2、学生习作。分组进行

  学生或画、或写、或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五、感悟春天

  1.师:请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它属于我们大家。今天,春来了,来年,春天还会和我们相见,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课后邀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踏青。并且收集有关春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举行一个交流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听、唱:《嘀哩嘀哩》(童声齐唱)

  听:《渴望春天》(管弦乐)

  教学目标:

  1、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2、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找春天。

  导入:给学生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从而引出主题——春天。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一下歌曲中的春天。并且描述一下自己家乡春天的景象,使学生有身边的事物联想到大自然季节的微妙变化,激发学生的艺术探究兴趣和表达能力。

  安排布谷鸟的叫声引入新课。提问:你知道这是谁的叫声吗?

  通过聆听布谷鸟的鸣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所以它有叫报喜鸟。在布谷鸟的歌唱声中,为学生营造春天的优美意境。出示:(书本“滴哩,滴哩”图片)

  除了布谷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通过交流,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在以上图片上出示一些小动物)

  赏歌曲《滴哩,滴哩》

  播放歌曲,引导学生专心听一遍《滴哩滴哩》歌曲。提问:歌曲有两个乐段,你能分辨这两个乐段吗?

  再听歌曲,要求同学们在第一乐段时,在位置上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即兴加些表演动作,并在第一乐段结束时(16),重重地拍一下手,表示第一乐段结束。第二乐段开始,要求每个同学用老师提供的舞步,根据自己离开位置的远近,朝自己的座位走去,并在第二乐段结束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问:同学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出示歌词,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跟着录音轻声地哼唱歌曲。第二乐段时,教师要提示在演唱“嘀哩哩嘀哩??”时,要唱清楚,有跳跃的感觉。(像小鹿跳一样。)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

  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问答。老师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生答:“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等。

  二、感受春天。

  同学们,你们刚才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春天,你们唱的春天可真美!真希望春天马上就来到身边!

  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童声齐唱)(出示歌词)要求:看着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晃动身体。

  你听过这首歌吗?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比较和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明确管弦乐和歌曲不一样,一个是以乐器合奏为主,一个是以唱为主;两者的主旋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复听歌曲,学生轻轻地跟着哼唱。

  出示一首赞美春天的儿歌:《春天姑娘》

  春天是个小姑娘,穿着满身绿衣裳,绿山绿水是花裙,桃花为她画粉妆。又听姑咯咯笑,小溪流水哗哗淌。

  请同学读一读儿歌。

  复听管弦乐《渴望春天》,在乐曲的伴奏下,朗诵儿歌。

  以诗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

  聆听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等。《春晓》《小豆芽芽》等。

  观赏有关春天的光盘。如舞蹈《春娃》等。

  三、艺术创作:

  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那,送什么好呢?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教师提示: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师放音乐《渴望春天》,小朋友"做"礼物。)

  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在黑板上开辟一个“‘春之裳’时装设计博览窗”,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览、点评。根据孩子设计出的颜色、图案、款式、风格特点评出“时尚春姑娘”、“漂亮春姑娘”、“奇特春姑娘”和“可爱春姑娘”等。)

  四、课后延伸

  运用“我为春天照相”、“我为春天录音”等形式,给学生留影。用色彩、线条等创造性地“为春天作画”,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与评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音程练习2.唱小春笋3.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运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来歌唱《小春笋》,从而表达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在祖国母亲哺育下茁壮成长的真挚情感。

  2.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运用连音和非连音歌唱《小春笋》。

  2、难点:唱准四、五度音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仔细听,[播放:雷声]这是什么声音?春天的第一记雷声能够唤醒整个大地,小草儿挺出了地面,花儿使劲地绽放,还有,你瞧,谁也探出了小脑袋呀?[出示实物春笋]对,春天长出来的笋就叫做春笋。它味道鲜美,长大后成为竹子还能派好多用场。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可爱的小春笋交朋友,好吗?

  二.音程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解决本课中识谱的难点。为了唱准四、五度音程,采用游戏的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篇三: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4-6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2、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三、感受体验

  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1.《数格子》游戏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

  师生手指图形谱—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教师边弹边唱—学生边指边唱—教师弹学生唱—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刚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2.完整欣赏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反馈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教师歌唱: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

  (3)师生共同演唱歌词。

  (4)师生边走边唱。(通过配词演唱帮着学生深刻记忆主题旋律。

  激发兴趣、获求新知

  师:小闹钟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时间长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动了,静静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

  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师:生病的小闹钟到了钟表修理店,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很快把它修好了。聆听第二插部:

  1.学生静静聆听音乐

  2.结合音乐中的特效音响理解小闹钟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

  3.聆听音乐,情境创设(分辨音乐中铃声响了几次)。

  4.再次聆听第二插部。(闹铃响了8次叫主人起床。)

  5.学生配合音乐摇响8次铃铛,教师语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

  6.随着音乐师生分角色扮演小闹钟和小主人进行情境教学。

  《快乐点击》游戏

  1.出示图片,师生回忆如何表现各部分的音乐。

  2.在快乐点击游戏活动中来检验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再一次完整的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老师这里准备了几张卡片,谁最先听出是哪段音乐,就请他到前面的卡片中选择与这段音乐相对应的图片卡,贴到黑板上。

  1.聆听完整音乐。

  2.学生聆听后选图片卡并粘贴。

  3.归纳乐曲结构,教师介绍回旋曲式。

  4.知识能力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森既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和《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

  五、课堂小结

  生伴随音乐《调皮的小闹钟》走出音乐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演唱《杜鹃》表现出杜鹃的可爱,同时引导学生更加的热爱生活,感受到身边事物的美好。

  2.能通过欣赏、了解诶有关幽默的音乐作品体会诙谐、幽默的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

  2、引导学生准确、有层次地轮唱歌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复习《顽皮的小杜鹃》。

  提问:什么歌曲?(生回答)

  师:是呀,这就是我们三年级上册的歌曲《顽皮的小杜鹃》。是一首奥地利民

  歌,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首法国儿歌《杜鹃》,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一起感受。

  三、感受体验

  1.感受歌曲播放范唱《杜鹃》。

  师:小杜鹃在为谁唱的歌?怎么唱的?

  生:??

  师:你们的耳朵真灵!请你边听边看歌谱把小杜鹃唱的歌用手势音阶表示出了。

  2.复听范唱。低音5

  3.学唱3/411-︳11-︳555︳1--‖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4.学唱歌曲。

  (1)跟琴用LU轻声跟哼唱,弹一句哼一句。

  (2)轻声随琴填词。注意三拍子强弱。

  (3)指导学生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4)集体有感情演唱歌曲。

  5.学唱歌谱。

  利用柯尔文手势音阶学习曲谱。

  6.完整演唱歌曲。

  四、拓展延伸

  1.轮唱演唱《杜鹃》。

  (1)复习轮唱《白鸽》。

  (2)讲解轮唱定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按一定顺序先后演唱同一曲调,称轮唱。

  (3)学生合作轮唱。

  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来尝试着练习,更好的完成歌曲、表现歌曲。

  (4)指导学生用自然的声音演唱,自己演唱的同时还要听到另一声部的声音。

  (5)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2.欣赏《幽默曲》

  师:刚才我们演唱的歌曲《杜鹃》是一首法国儿歌,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幽默曲》。

  1.播放《幽默曲》,听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2.听一听,找一找,乐曲中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欣赏乐曲全曲,在★部分做(音乐教材上P24页)声势动作。

  4.欣赏乐曲全曲,当听到★部分的音乐时请画圈。你发现它共出现几次?

  4.边律动边完整的体验《幽默曲》。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唱歌曲《芦笛》,并能用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情绪。

  2.正确掌握歌曲节奏,尤其是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句尾休止符。

  3.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增强内心节拍感,提高表现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能有自然而又轻快的声音准备演唱歌曲。

  2、附点八分音符以及句尾休止符的正确掌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着《芦笛》音乐走进教室。

  2.师生音乐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出示小鼓并提问:你们知道老师手中的乐器叫什么吗?

  生:小鼓

  师:那小鼓是属于哪一类的乐器呢?生:打击乐器

  1.认附点八分音符

  出示节奏师示范,找生模仿:x.xxx︳xxxx‖

  再听后半句:x.xxx︳x-‖

  师表扬正确的同学并出示完整节奏。2/4x.xxx︳xxxx︳x.xxx︳x-‖

  师生共同练习这条节奏。

  师:真不错。你们发现了吗?在这两个音之间有一个小圆点,知道它叫什么吗?

  师:它叫做附点八分音符。(师出示相关知识,并和学生一起读一读:附点八分音符唱四分之三拍如:5.)

  生读并再次唱一唱这条节奏。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为了表扬你们,今天我特地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先来听一听!

  三、感受体验

  1.范唱

  (1)初听

  师:听一听,思考两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中出现了哪个乐器的名字?

  生回答:欢快活泼的芦笛

  师:芦笛它是一种吹管乐器,它是由竹子、木头之类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展示图片)。据说,现在的竖笛就是有芦笛演变而来的。—可欣赏一下用芦笛吹奏的乐器,感受一下它的音色。

  师:同学们,这首好听的歌曲你能为他起个名字吗?

  师揭示课题—《芦笛》

  • 相关推荐

【全新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At school》苏教牛津版教案07-08

苏少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学期教学计划(通用13篇)02-14

苏教牛津版《Yes or no》教学反思07-09

苏教牛津版《A camping trip》教学反思07-09

苏教牛津版一年级英语下册Unit2的测试07-03

关于北师版三年级下册《平分生命》教案06-13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08-06

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06-18

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下册教学方案09-04

苏红的画教案范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