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负责》的教学设计

2024-10-23

关于《自我负责》的教学设计

  《自我负责》教案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理解由于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

  懂得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认识个人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懂得如何培养责任感,锻炼和增强自己的负责任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避免做错事,养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

  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为集体贡献力量,关爱社会,奉献社会,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让学生懂得做人必须负责任,不能逃避和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

  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小节:第一节,使学生懂得,伴随着成长,做人的责任也产生了,要认识自己行为的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二节,从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四个方面明确少年阶段的责任。第三节,帮助学生掌握培养责任感的方法。

  1.成长带来责任

  (1)做人就要负责任

  本课内容首先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引入责任的涵义。人生活在社会中,与社会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人依赖社会才能够生存与发展,因此人必须对社会负责。

  什么是“责任”?责任有两个方面的基本涵义:一是指份内应做的事,二是指因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而应承担的过错。所以,人生责任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个人,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自身对他人和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并对个人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过错负责。

  (2)成长带来责任

  人在幼小的年龄,因为不具有独立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是没有责任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能力提高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人在少年时期要开始承担责任,就有了对责任的体验,这时责任还不是完整的成年人的责任,责任是一个逐渐增加的过程。责任心是分层次的,培养责任心的过程,是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满足生物需求到满足社会精神需要的方式升华的过程。责任感的培养与学生能力的增长密切相关,具备相应的能力才有责任心可言,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责任感的内涵与要求是不一样的。

  (3)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认识了责任的内涵以及成长带来责任后,通过“探究园”中的“个案研讨”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人的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引出人人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的道理。之所以要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是因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这后果或者对他人和社会有好处,或者对他人和社会造成损害。做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一个人有了责任感,就会去关爱别人,关心社会,做事前就会自省自律,使自己的行为产生好的后果,对他人和社会有益,避免做损害他人和社会的事。

  2.少年的责任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社会角色。本课内容要使八年级学生对自己这个年龄阶段的社会角色责任有初步的比较全面的认识。这种责任包括四个方面:

  (1)对自己负责。

  要使学生懂得,自己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自己的责任是首要的。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学习阶段,自我负责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完成各方面的学习任务。要掌握学科知识,学会运用,培养分析、概括、理解等多项能力,同时在心理、道德、身体等方面培养锻炼自己,形成良好素质。在成长中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全面健康发展的人,就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 相关推荐

【《自我负责》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