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的学习教案

2022-06-26

门槛的学习教案

  门 槛

  ——梦 屠格涅夫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立高远之志,懂得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中实现生命的价值。

  2、把握文章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和文章的主旨。

  3、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其对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对文章象征意义的理解和文章主旨的领悟

  教学难点: 对文章中一系列形象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模式: 引导教学、情境教学、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书中有这样的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我想这段名言之所以能震撼每个人的心灵,是因为它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真理:生命只有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执著奋斗中,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之花也才能绽放出亮丽的光彩。

  一起来欣赏散文诗《门槛》,感受女主人公的精神品质和她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屠格涅夫: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俄国贵族家庭。

  成名作:《猎人笔记》,也是他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代表作:长篇小说《前夜》、《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等

  晚年作品:《散文诗集》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878——1882年间。当时的俄国虽废除了农奴制,但仍是一个沙

  皇专制国家。为了争取民主和自由,许多革命者毅然投身于革命运动中,

  其中更包括一群女革命家。屠格涅夫虽然也反对农奴制,却不能完全接受

  民主革命的纲领。但对于革命者,他却是同情的,赞扬的。

  三、课文赏析

  1、听课文的朗读录音,进入文章情境,感受梦境。

  2、思考两个问题:

  ① 概述梦境的内容。

  ② 文章中出现了哪些具体的形象(人和物)?

  3、讨论:

  ①如何理解这些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

  ②如何理解“俄罗斯姑娘”这一人物形象?(结合具体语句)

  ③文章的主旨如何概括?

  4、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和体会

  四、拓展延伸:

  1、结合你的课外阅读,谈谈还有哪些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表现出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2、这些人的作为对你有怎样的触动和启发?

  教师结语:

  著名作家刘墉曾写下这样一段精彩的语段:“你可以一辈子都不登山,但你心

  中一定要有一座山,每当你抬头仰望的时候,你才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语段中的“心中”的“一座山”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应有的人生理想。是的,理想是生命之舟的桨,理想是生命之舟的帆,我们只有奋力划动双桨,迎风高扬起风帆,才能让生命之舟驶向成功的岸。惟其如此,生命方能尽显其厚重和精彩。

  五、学法指导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实践,我们可以归结出这样一种欣赏散文类作品的方法:

  读——析——赏——悟

  (希望同学们能借鉴这样一种阅读方法广泛阅读,更多感受文学熏陶,培养更加

  六、作业

  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光荣的荆棘路》,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感受。

  (让学生感受历史上的伟人们为了捍卫真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所走过的艰辛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活泼健康地发展)

  的道路,他们在人类历史上所留下的辉煌足迹。) 板书设计 门槛 屠格涅夫

  俄罗斯姑娘 ———— 革命者

  一座大楼 ———— 伟大的革命事业

  门槛 ———— 革命者面临的艰难险阻

  声音 ———— 对革命者的考验

  咒骂者 ———— 庸人

  称颂者 ———— 同情和敬仰革命者的人民群众

  篇二:门槛教学设计

  《门槛》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特点,学习诗的语言,以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领会文中的多种象征意义;

  3、学会鉴赏散文诗的一般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门槛的象征意义

  教学设想:这是一首外国散文诗,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只要结合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认真揣摩俄罗斯女郎、门槛等形象隐含的意义,体会字里行间深沉而悲壮的感情,也就能化难为易了。

  教学方法:学生自读,教师启发,能力迁移。

  教具:录音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海燕》运用象征的手法,使人们在海燕的叫喊声中听出了革命先驱对暴风雨的渴望,看到了革命勇士搏击长空的雄姿,文章具有散文的形式美,更具有诗歌的意境美。这种诗歌散文化、散文诗歌化的文学体裁,人们称之为散文诗。今天我们再阅读另一篇散文诗《门槛》,了解体会这种文体。

  二、 教师启发诱导

  1、 你见过门槛吗?

  2、 你还能想到哪些门槛?

  3、 作为一位革命者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三、 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文章,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俄罗斯女郎是一位什么人?

  2、 她面临什么样的社会环境?

  3、 文中门槛象征什么?

  4、 俄罗斯女郎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四、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五、 学生回答,教师启发总结。

  1、“一个姑娘”象征勇于献身的革命勇士2、屠文写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大楼,窄门,高高的门槛,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一副厚帘子掩盖着所有的凶险邪恶。这阴森恐怖的环境,象征着当时俄国社会中的严酷环境和革命形势,成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和人物形象凸现的底色。

  本文的“门槛”可以理解为参加革命与不参加革命、进步与落后的分界线的象征,也有人理解为“革命者面前的一切艰难险阻”。屠格涅夫(1818~1893),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门槛》是作者晚年的作品中思想境界较高的一篇。作者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1月,俄国发生了女革命家刺杀彼得堡总督的事件,同时,屠格涅夫受到女革命家彼洛夫斯卡娅活动的影响,受到女友伏列夫斯卡哑献身精神的感染,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英雄钦佩不已。于是,集她们于“俄罗斯的姑娘”之一身,通过虚幻的梦境,讴歌了俄国社会现实中的优秀分子,着力表现她们的崇高信仰和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4、勇于献身的革命勇士,她具备理想崇高、信念坚定、意志坚强、不怕牺牲的性格特征。

  六、能力迁移

  学生阅读另一篇《门槛》,思考文后的问题。

  门 槛

  我们家住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四合院,绿苔爬满了房上的青灰色瓦,房檐下的马蹄形檐铁也锈得只剩下几根铁镣吊,可是院子门口的门槛却在岁月的流逝中一直安然无恙。 门槛有一尺多高,三寸多厚,澄黄的铜皮紧紧地包裹着里面的柏木料子。它稳稳的高卧在门口,似乎永远也没有醒的时候。

  小时候这条门槛在我眼里宛如一条高大的城墙。每次出门,我都先匍匐在门槛上,艰难地挪过一条腿去,然后身子向转磨似地转90度,接着挪过另一条腿去。我曾有过一辆小童车,车身漆得好像一只蓝色的鹏鸟,可是这只“鹏鸟”自己不会飞过高高的门槛。有几次我拖着童车在门槛前急得大哭,用脚踢这条僵死的家伙,嘴里愤愤地大喊着:“该死的门槛,锯了它,锯了它呀!”爷爷却对这条门槛很有感情。每次他送客到滴水檐下,总是习惯地把袍子下摆一拎,抬右脚在空中画一个轻巧的圆弧,身子随着重心的转移稳稳地落在门槛外,然后向客人双手一拱:“再见。”客人也抱拳一揖:“留步。”门槛成了割断主客之间绵绵话语的一把裁刀。多少年来,爷爷在门槛前的动作做得总是那么得体。

  六十年代中期,我父亲买了一辆加重“飞鸽”。每天进出大门的时候,他都要憋足气力把这百十来斤的自行车拎过门槛,有时短不了被脚蹬板磕疼了踝骨,或是蹭破了腿腕。父亲找祖父商量:“爹,您看那门槛多碍事,是不是??”话没说完,就被祖父一阵呵斥顶了回来:“祖上留下的产业,只有补缀的份,没有拆散的理!”于是,父亲只好作罢。祖父的腿仍然每天在门槛上画着轻巧的圆弧,虽然那时已很少有打恭的朋友来访。

  去年,我买了一辆“嘉陵”。那疾驰如飞的摩托车在高高的门槛前却像一堆死铁,门槛成了现代化的死敌。我不管爷爷同意不同意,斧锯交加,不消半点钟,从此高门敞户下畅行无阻。出人意外,爷爷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唉”地长叹了几声。

  一天夜里,爷爷到奶站去送空奶瓶。出大门的时候,他心里仍习惯地默数着步子:“跨门槛,走两步,然后下台阶。”可是门槛已经不在,他的步子乱了,心里惶惑,脚下一软?? 我到医院里去看望爷爷。爷爷靠在枕上,雪白的胡子搭在雪白的被单上,忍着疼痛在轻声地喘息。他在嗔怪我,这我看得出。我把随身带来的爷爷喜爱的葛蒲和石竹插在花瓶里,心里盘算着怎样把一大篇安慰老人的话说出口。可是,不管怎样,我都决不想说:让我们把那条门槛重新装上吧?? 日子过了许久,爷爷早已痊愈回家。可是在经过没有门槛的大门时,偶尔还照老习惯高高抬起腿,不自不觉地在门中画一个不大轻巧的弧??本文在什么背景下写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2、本文中的“我”象征什么人物?

  3、本文中的“我”有无“犯罪嫌疑”?

  七、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本文写于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初期,通过对保留“门槛”还是锯掉“门槛”的情节描述,揭示了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批判了传统守旧的观念,赞扬了改革精神,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必然趋势

  2、本文中的“我”象征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大胆开拓前进的改革者。

  3、本文中的“我”似也有“犯罪嫌疑”,因为他不仅破坏了“祖上留下的产业”,而且让爷爷摔了跤。

  篇三:《门槛》教案

  门 槛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散文诗的知识。熟读并能达到背诵。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门槛”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体味散文诗中饱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隽永的富有哲理的语言。赏析情理交融的艺术特点,逐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门槛》一文,在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要从容、镇定、要对理想执著追求,对信念坚定不移。

  教学重点:

  结合时代背景和写作意图,捕捉《门槛》一文多种象征意义,体会字里行间深沉而悲壮的感情和作品的含蓄美、崇高美。

  教学难点:

  理解“门槛”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改编独幕剧演出体验法,讨论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面对无数道门槛,前进或后退,坚持或是放弃,勇敢或是懦弱,都需要我们做出选择,跨过一道道人生的门槛,对理想执著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定不移,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门槛》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味这篇散文诗的象征意义和深沉而悲壮的感情。

  二、检测预习

  1、了解有关散文诗的知识。明确本文的写作背景。

  2、指导学生诵读,教会学生美读。

  3、引导学生初步体味“门槛”的象征意义,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深沉而悲壮的感情。

  4、引导学生将本文改写成一部独幕话剧或编写一幕类似本文内容的话剧。指导学生排练改编的剧本, 通过语言、动作的表演,引导学生解读文本。

  三、研读课文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出深沉而悲壮的感情。

  教师讲述本文综合运用的两种象征:

  2、小黑板板书:理智象征:借助于艺术意象去象征某种抽象的观念或理念。如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等都具有理智象征的意义。寓言式象征:突出特点是群体象征,且被固定在一个布局中,象征与被象征不必靠想象来联系,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如鲁迅的《秋夜》。

  3、学生阐述“门槛”的象征意义:

  (言之有理既可)明确:文中“一座大楼”一方面象征着俄罗斯的民主主义革命,一方面象征着人类社会中伟大而壮丽的革命事业。“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散发着寒气”象征着革命者所面临的恶劣环境——沙俄专制制度下的黑暗统治。“高高的门槛”既象征能参加

  革命和不参加革命,进步和落后的分界线,也可以理解为摆在革命者面前的重重艰难险阻。“一个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象征了革命者将要面临的各种严酷的考验。“俄罗斯姑娘”象征了坚强勇敢的、敢于为自己崇高的信仰而献身的革命者。

  四、改写话剧

  学生表演改写的话剧,引导学生联系文本评论演员的表演,进一步的体味“门槛”的象征 意义,品味富有哲理的语言及深沉而悲壮的感情,以及俄罗斯姑娘的性格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难点: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他们为着理想、为着科学,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忍受着寒冷、饥饿、憎恨、朝笑、蔑视、侮辱、监狱、疾病、孤独、牺牲,更为痛苦的是:1、这些痛苦,这些打击不仅来自你的敌人,而且来自你的亲人。

  2、你还准备去犯罪。3、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

  学生表演以下几个片断,主要是理解课文的以上几个难点。(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主义革命者秋瑾,她为推翻封建的帝制,献出自己的生命,可是愚昧的国民却不理解她的革命,还有刘胡兰、江姐、保尔?柯察金等革命者,还有为真理而战的意大利著名科学家、思想家布鲁诺??)然后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评论,评论时扣住对课文几个难点的理解。

  五、归纳主旨

  学生概括《门槛》的主旨:本文通过描写“一个俄罗斯姑娘”执著地要跨进“高高的门槛”的梦幻情景,表现了她的坚强意志和崇高品格,表现了革命事业的艰苦卓绝,表现了作者对革命家的无比崇敬。

  六、课文总结

  同学们一起诵读课文读出深沉而悲壮的感情。教师总结:同学们,面对青春的门槛,为了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迈过去,义无返顾!敢于用你那还不太坚实的肩膀,去承受社会的压力,敢于用你那还不太成熟的思想,去思考社会的方方面面,敢于用你那不太结实的身体,去搏击生活的风浪。这就是屠格涅夫的《门槛》给我们的启示。

  七、布置作业

  将这次教学活动写一篇感想。

  篇四:初中语文二年级开明版第三册《门槛》教学简案

  初中语文二年级开明版第三册《门槛》教学设计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丽泽中学 李颖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结合作品背景与人物对话以及其它刻画人物的方法对俄罗斯女郎这一形象做重点分析 2、重视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表现力

  1

  2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已掌握内容对作品所诠释的不同角色做整体的深入把握

  2、理解象征手法在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3、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倾向

  4、深刻领悟“门槛”的深意以及给予人们的思考,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畅谈感受

  • 相关推荐

【门槛的学习教案】相关文章:

《改造我们的学习》精品教案02-24

《学习真快乐》教案(精选11篇)11-15

《我会学习我快乐》教案(精选13篇)04-29

《学习雷锋好榜样》教案(通用11篇)03-03

学习报告(精选10篇)08-07

学习经验总结05-29

语文综合性学习05-31

学习朱彦夫事迹感想03-07

学习太极拳的感想(精选15篇)07-25

学习逻辑学的感想(精选8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