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024-09-22

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篇一:教学设计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学设计意义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在于:

  使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作为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通常包括:班级、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教具、学具准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作业题设计、板书设计和自我分析等项目。

  二、教学设计的要求 :

  1、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地规定出传授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

  3、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

  4、根据教学目的的进行学习评价,以便及时地控制、激励和调节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先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熟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出教学地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重新组织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论证充足;易难适度,详略得当。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具体地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来考虑。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接受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既要了解全班的一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圆满地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策划和谋略。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因此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流程总是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体现。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试讨论课堂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生成性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观点最早可追溯至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充满唯物辨证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直接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认知结构无法直接整合外部信息而引致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过程,顺应是认知结构的质变过程。当儿童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信息时,认知处于一种平衡态,当现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直接同化新信息时,平衡态即被破坏,必须通过重组和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寻找新的平衡。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同化--顺应--同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丰富的。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家在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如斯腾伯尔和卡茨等人强调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对知识意义的生成--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作用;维果茨基则研究活动和社会交往在知识意义生成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为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教学观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生成性教学认为学学习是知识意义的自主生成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归纳生成知识意义,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意义创造情境、条件和提供帮助。生成性教学策略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指导生成型。教师提出学习课题,设想、假设由学生作出,但是验证和生成结论的资料由教师事先准备或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做好准备。

  第二类是协作生成型。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协作对于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生成均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成性学习都要协作,这要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区别。

  第三类是独立生成型。课题由学生自己或教师提出,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组织者。

  (三)教学设计运用生成性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核心概念。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以学生为中心应体现如下三要素:

  1.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组织、加工和应用当前所学的知识;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来生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第二,强调情境对意义生成的作用。即提供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第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生成的关键作用。通过协作学习,学习者的思想、智慧可以被整个学习者群体所共享,从而提高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生成质量。

  第四,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意义生成。为了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主要用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会话交流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四)生成性教学策略运用的基本操作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生成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应包括下列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整门课程各教学单元进行目标分析,确定当前学习的主题。

  2.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情境应尽可能真实,提供有助于意义生成的实例,并把注意集中于学习的主题。

  3.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本主题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应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予以必要的帮助。

  4.学习过程设计根据所选择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如前所述,可采用指导生成型设计,或协作生成型设计,或独立生成型设计。但每一种设计都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倡学生自动、自助、自学。对于不同的层次的问题,学习过程设计应有所不同。生物学的学习一般有三种水平的问题;

  一是基础性问题。这是初等水平问题,多为陈述性知识,多用同化的学习方式。

  二是综合性问题。这是中等水平问题,一般属于程序性知识,要运用同化或顺应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设计要有利于能力培养。

  三是创新性问题。这是高等水平的问题,多用顺应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设计应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多向交流,以进一步挖掘主题的内涵,促进知识意义生成。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应包括:

  ①创设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②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一步步生成后继问题;

  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要代替学生思维。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采用多元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生成的要求。要尽可能设计出学生乐意参与,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五)优点与局限

  生成性教学策略有许多优点。主要是:

  第一、促进智力发展。因为通过亲自建构知识意义,可以使学生按照将信息运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能力。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成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具有刺激学生探究问题的兴奋感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体味到知识意义生成的乐趣,享受知识发现过程的愉快感受,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第三,有利于学生掌握建构知识意义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这种学习的方式、方法一经掌握,就具有强大的迁移价值。

  第四,有助于保持记忆。生成性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自身能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所形成的记忆能长期保存下来。 生成性教学策略又具有其明显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效率低。

  第二,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三,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如问题意识,发现或探索知识的经验,确定有效的假设,选择有效的学习资源等。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则学习效果不理想。

  第四,难以适应不同差异的学生同时学习,或许会造成认知负荷过重和情绪上的挫折等。

  二、替代性教学策略

  (一)理论依据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倾向于学生当前所学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学生无需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即只需把教师呈现的材料,例如一个事实、一个概念、一个规则、一组联想、一种关系等加以组织、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促进认知结构的重组、丰富和发展。

  替代性教学的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义的、主动的,也可以是机械的、被动的。有效的替代性教学必须是有意义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 替代性教学策略倾向于接受学习的理论观点。把接受学习作为与发现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加以积极倡导并进行系统的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但从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人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成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知识需要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因此奥苏伯尔强调,在理解接受性学习的概念时,必须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区分开来。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不是一回事。接受学习是与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指学生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定论性的知识来加以接受、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机械学习则是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它是指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可见,接受学习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同时,必须把接受学习与被动学习区分开来。被动学习是与主动学习相对的,接受学习可以是主动的接受,也可以是被动接受,这与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兴趣动机以及学习的能力和基础等原因有关。不能把接受学习与被动学习划等号。因此,替代性教学的学习过程能否变得有意义,取决于学生能否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因为只有当联系建立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为此,要使替代性教学变得有意义,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学生要具有进行意义学习的意向即把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的意向;

  2.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与学生的潜在发展区相适应并具有逻辑意义,且可以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相联系。换言之,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作为新知识学习基础的有关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可利用性。

  (二)教学设计运用替代性策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替代性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教师只有把具备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其主要的原则是:

  1.不断分化原则

  不断分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对知识进行由上位到下位,由一般到个别的纵向组织,类似于循序渐进。过去,教师往往忽视知识的组织和呈现应当依照抽象和概括性来进行,结果使学生不能用先前学习的知识来同化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直接导致了机械学习和大量遗忘现象的产生。不断分化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呈现教学材料时,应首先介绍具有较高概括和包摄性的知识,然后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逐渐薄弱的知识,因为原先习得的包容范围较广的总体中掌握分化的方面较之从原先习得的分化的方面形成总体来得容易;个人的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其头脑中的组织是由分层次的结构构成的,包摄最广的观念处于这一结构的项端并逐渐容纳范围较小的高度分化的命题、概念。通过不断分化的策略来呈现教材,学生学起来快,而且利于保持与迁移。

  2.综合贯通原则综合贯通就是从横的方面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消除已有知识之间的矛盾与混乱,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融会贯通。

  综合贯通的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它们的异同,将前后出现的连续观念表面上或实质上不一致的地方融会贯通,使之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过去教师在讲解教材时,由于不注重知识的综合贯通,结果使学生不能区分表示相同意义的不同术语或者表示不同意义的相同术语间的区别和联系,造成认识上的混淆,学生难以理解许多有联系的内容之间的共同特征,先前学习所掌握的知识不能为后继学习提供基础,直接导致了知识的生吞活剥,食而不化。

  (三)替代性教学策略的操作程序

  替代性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呈现过程而不是发现过程,这并不等于替代性教学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登记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替代性教学要成为有意义和学习过程,就必须有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其基本的实施程序如下:

  1.呈现先行组织者 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 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上普遍高于新知识,也与学生个人的参照系相联系。这些引进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即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引进的内容是在呈现新的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定意义学习的心理趋向,故又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能根据先前的经验抽出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同当前的学习材料形成有机联系,能给学习材料提供适当的联结点,以便在学习初期易于同已有的认知结构相整合,使学生能借助组织者将学习的本质内容渗透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舍弃非本质的内容。

  2.呈现新的学习任务和材料新的学习任务和材料以讲授、讨论、实物、模型、挂图、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播放、布置作业等方式向学生呈现。这一阶段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一是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态度、经验等变量,运用能激起学生动机、适合学生的过去经验和现有能力,并能使材料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方法,以集中和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是使学生明确了解材料的组织,形成整体的方向感。

  篇二: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组成的,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如何正确理解这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正确地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了。

  有人把课堂教学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任何的一个顶点得不到重视,那这个三角形就不平衡。这无疑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这三个目标的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

  (二)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写作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

  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有效果。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 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

  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篇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和原则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学设计意义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目的在于:

  使教师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原则、内容和方法,经过适当的训练掌握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选择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评价的基本方法,促进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每堂课的教学计划,作为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通常包括:班级、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教具、学具准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作业题设计、板书设计和自我分析等项目。

  二、教学设计的要求 :

  1、明确地制定教学目的,具体地规定出传授的基础知识、培养的基本技能和发展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

  2、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

  3、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地积极性。

  4、根据教学目的的进行学习评价,以便及时地控制、激励和调节教学活动。

  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制定教学计划之前必须先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通过钻研教学大纲,了解教学目的,掌握教材体系,熟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从而提出教学地基本要求。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重新组织选择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逻辑严谨、重点突出;观点明确,论证充足;易难适度,详略得当。选择教学方法主要根据具体地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来考虑。在教学内容分析过程中,还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接受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的范围和质量。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态度,理解他们的思维特点、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既要了解全班的一情况,又要了解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预测他们在学习新教材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定相应的教学措施,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圆满地掌握所学知识。

  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策略"一词泛指计策和谋略。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考、策划和谋略。有效的教学策略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理论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概括化的作用。因此教学策略是教学活动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的灵魂。教学策略的选择集中地反映了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组合运用的流程总是教学策略选择和运用的体现。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本章试讨论课堂教学设计的三种基本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

  (一)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生成性教学策略倾向于建构主义学习的理论观点。这种策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教学中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理论观点最早可追溯至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充满唯物辨证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直接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顺应是指认知结构无法直接整合外部信息而引致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过程,顺应是认知结构的质变过程。当儿童能用现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新信息时,认知处于一种"平衡态",当现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直接同化新信息时,"平衡态"即被破坏,必须通过重组和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寻找新的平衡。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在"同化--顺应--同化"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丰富的。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后来的教育心理学家在认知结构的性质和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如斯腾伯尔和卡茨等人强调了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对知识意义的生成--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作用;维果茨基则研究"活动"和"社会交往"在知识意义生成中的作用。这些研究为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二)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教学观

  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生成性教学"认为学学习是知识意义的自主生成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学生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归纳生成知识意义,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探索和发现知识的意义创造情境、条件和提供帮助。

  生成性教学策略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类是指导生成型。教师提出学习课题,设想、假设由学生作出,但是验证和生成结论的资料由教师事先准备或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做好准备。第二类是协作生成型。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协作对于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生成均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成性学习都要协作,这要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区别,第三类是独立生成型。课题由学生自己或教师提出,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组织者。

  (三)教学设计运用生成性策略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核心概念。因为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还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出发将得出两种全然不同的设计结果。"以学生为中心"应体现如下三要素:

  1.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

  2.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组织、加工和应用当前所学的知识;

  3.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为的反馈信息来生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第二,强调情境对意义生成的作用。即提供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第三,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生成的关键作用。通过协作学习,学习者的思想、智慧可以被整个学习者群体所共享,从而提高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生成质量。

  第四,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意义生成。为了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但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主要用来作为学生主动学习、进行会话交流和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四)生成性教学策略运用的基本操作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生成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应包括下列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对整门课程各教学单元进行目标分析,确定当前学习的"主题"。

  2.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情境应尽可能真实,提供有助于意义生成的实例,并把注意集中于学习的主题。

  3.信息资源设计

  确定学习本主题的信息资源的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于应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源,如何去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等问题,教师应对确实存在困难的学生予以必要的帮助。

  4.学习过程设计

  根据所选择的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如前所述,可采用指导生成型设计,或协作生成型设计,或独立生成型设计。但每一种设计都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提倡学生"自动、自助、自学"。

  对于不同的层次的问题,学习过程设计应有所不同。生物学的学习一般有三种水平的问题;一是基础性问题。这是初等水平问题,多为陈述性知识,多用"同化"的学习方式。二是综合性问题。这是中等水平问题,一般属于程序性知识,要运用"同化"或"顺应"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设计要有利于能力培养。三是创新性问题。这是高等水平的问题,多用"顺应"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设计应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多向交流,以进一步挖掘主题的内涵,促进知识意义生成。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应包括:

  ①创设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

  ②将讨论引向深入并一步步生成后继问题;

  ③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引导学生"学会做什么",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要代替学生思维。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采用多元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生成的要求。要尽可能设计出学生乐意参与,又能客观地、确切地反映每个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

  (五)优点与局限

  生成性教学策略有许多优点。主要是:

  第一、促进智力发展。因为通过亲自建构知识意义,可以使学生按照将信息运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能力。

  第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成性教学策略的运用具有刺激学生"探究问题的兴奋感"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体味到知识意义生成的乐趣,享受知识发现过程的愉快感受,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第三、有利于学生掌握建构知识意义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这种学习的方式、方法一经掌握,就具有强大的迁移价值。第四,有助于保持记忆。生成性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自身能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所形成的记忆能长期保存下来。

  生成性教学策略又具有其明显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效率低。

  第二,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第三,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如问题意识,发现或探索知识的经验,确定有效的假设,选择有效的学习资源等。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则学习效果不理想。

  第四,难以适应不同差异的学生同时学习,或许会造成认知负荷过重和情绪上的挫折等。

  二、替代性教学策略

  (一)理论依据

  替代性教学策略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材料来掌握现成知识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倾向于学生当前所学的全部内容都是以确定的方式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学生无需进行任何独立发现,而只需接受,即只需把教师呈现的材料,例如一个事实、一个概念、一个规则、一组联想、一种关系等加以组织、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促进认知结构的重组、丰富和发展。

  替代性教学的学习过程可以是有意义的、主动的,也可以是机械的、被动的。有效的替代性教学必须是有意义的、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策略。

  替代性教学策略倾向于接受学习的理论观点。把接受学习作为与发现学习相对的一种学习方式加以积极倡导并进行系统的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他认为,人类的学习有多种多样的类型,但从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关系来看,可以把人类学习分成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看,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分成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知识需要通过"接受式学习"来掌握。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主要是接受间接知识,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学生获取大量知识必须是接受性的。因此奥苏伯尔强调,在理解接受性学习的概念时,必须把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区分开来。接受学习与机械学习不是一回事。接受学习是与发现学习相对的,是指学生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定论性的知识来加以接受、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机械学习则是与有意义学习相对的。它是指不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可见,接受学习可能是有意义的,也可能是机械的。同时,必须把接受学习与被动学习区分开来。被动学习是与主动学习相对的,接受学习可以是主动的接受,也可以是被动接受,这与学习者的学习需要、兴趣动机以及学习的能力和基础等原因有关。不能把接受学习与被动学习划等号。因此,替代性教学的学习过程能否变得有意义,取决于学生能否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因为只有当联系建立起来的时候,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为此,要使替代性教学变得有意义,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学生要具有进行意义学习的意向即把新知识与认识结构中原有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的意向;

  2.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与学生的"潜在发展区"相适应并具有逻辑意义,且可以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相联系。换言之,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作为新知识学习基础的有关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可利用性。

  (二)教学设计运用替代性策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替代性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机械学习,教师只有把具备潜在意义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学习。其主要的原则是:

  1.不断分化原则

  不断分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人们认识新事物的自然顺序和认知结构的组织顺序,对知识进行由上位到下位,由一般到个别的纵向组织,类似于循序渐进。过去,教师往往忽视知识的组织和呈现应当依照抽象和概括性来进行,结果使学生不能用先前学习的知识来同化当前所要学习的知识,直接导致了机械学习和大量遗忘现象的产生。不断分化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呈现教学材料时,应首先介绍具有较高概括和包摄性的知识,然后再安排那些概括程度逐渐薄弱的知识,因为原先习得的包容范围较广的总体中掌握分化的方面较之从原先习得的分化的方面形成总体来得容易;个人的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在其头脑中的组织是由分层次的结构构成的,包摄最广的观念处于这一结构的项端并逐渐容纳范围较小的高度分化的命题、概念。通过不断分化的策略来呈现教材,学生学起来快,而且利于保持与迁移。

  2.综合贯通原则

  综合贯通就是从横的方面加强教材中概念、原理、课题乃至章节之间的联系,消除已有知识之间的矛盾与混乱,以促使学生的学习融会贯通。综合贯通的策略,就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它们的异同,将前后出现的连续观念表面上或实质上不一致的地方融会贯通,使之成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过去教师在讲解教材时,由于不注重知识的综合贯通,结果使学生不能区分表示相同意义的不同术语或者表示不同意义的相同术语间的区别和联系,造成认识上的混淆,学生难以理解许多有联系的内容之间的共同特征,先前学习所掌握的知识不能为后继学习提供基础,直接导致了知识的生吞活剥,食而不化。

  (三)替代性教学策略的操作程序

  替代性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呈现过程而不是发现过程,这并不等于替代性教学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登记"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替代性教学要成为有意义和学习过程,就必须有系列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其基本的实施程序如下:

  1.呈现先行组织者在正式学习新知识前,向学生介绍一种他们比较熟悉,同时又高度概括性地包含了正式学习材料中 的关键内容,这些内容在抽象、概括和包摄水上普遍高于新知识,也与学生个人的参照系相联系。这些引进的内容,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即所谓的"组织者"。由于这些引进的内容是在呈现新的教学内容之前介绍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确定意义学习的心理趋向,故又称为"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能根据先前的经验抽出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有助于同当前的学习材料形成有机联系,能给学习材料提供适当的联结点,以便在学习初期易于同已有的认知结构相整合,使学生能借助组织者将学习的本质内容渗透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舍弃非本质的内容。

  2.呈现新的学习任务和材料

  新的学习任务和材料以讲授、讨论、实物、模型、挂图、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播放、布置作业等方式向学生呈现。这一阶段有两件比较重要的事情:

  一是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态度、经验等变量,运用能激起学生动机、适合学生的过去经验和现有能力,并能使材料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方法,以集中和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二是使学生明确了解材料的组织,形成整体的方向感。

  篇三: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与原则

  一、结构内容:

  其实施步骤分四步:单元通读→典型示教→强化巩固→迁移运用。以讲读课文(每单元第一、二两课)作“示范篇”示法,以阅读课文(每单元第三课)作“巩固篇”得法,以独立阅读课文(每单元第四课)或课外导读作“运用篇”用法。体现“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回归。

  单元教学设计的结构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单元教学设计中可以包括多个“一节课教学设计”和“主题式教学设计”。需要注意的是,不仅在一个单元内部可以进行主题式教学,还可以综合两个或多个单元知识内容开展主题式教学。

  二、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1、以单元或章为单位,体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体现单元学习的完整性

  3、体现单元学习的层次性

  4、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布教师主导、学生探究相结合

  5、注重单元内容的综合运用

  6、提供评价方法及模板

  • 相关推荐

【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的依据和原则11-1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原则及应注意的问题06-20

女性应该遵循的补血计划08-01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