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的教学设计

2022-06-26

社会交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古今中外见面礼的主要内容,称谓的主要表现形式,聚会的社会功能;通过学习交往方式的由来和发展,认识社会交往方式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培养学生历史探究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去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搜索,学会收集资料和整理信息,认识不同的交往方式是不同民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产物;结合材料分析和学生对生活的观察感悟,使学生理解社会交往的变革和进步。

  3.了解良好的礼仪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理解社会交往形式的变迁折射出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同文明的交融,从而认识拥有宽容、开放的文化态度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重点:称谓与见面礼等社会交往形式的变迁。

  难点:中国古代的敬称和谦称。

  说明

  1.社会交往方式和社会的发展密切关联,既受政治制度的制约也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在文化交流中相互渗透,故为本课重点。

  2.古代的敬称和谦称现今社会使用不多,学生比较陌生,故为本课难点。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播放《茶馆》和《傲慢与偏见》中家庭聚会的影片片段,请学生从中列举中西不同的聚会场所、聚会形式,谈谈聚会的功能。出示沙龙和曲水流觞的图片。

  聚会是社会交往的形式,以影片中中西方不同的聚会场景导入,使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或根据经验列举中西方不同的聚会场所:西方有家庭客厅、公共俱乐部、小酒馆、咖啡馆等;中国有茶馆、曲水流觞、文人结社、酒宴、游乐等。聚会形式有聊天、讨论、聚餐等。聚会的功能有切磋学问、沟通信息、交流情感。聚会场所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但在现代社会东西方的社会交往越趋相似。

  2.讲授称谓。请学生列举已知的古今称谓,分析古今称谓的特点和称谓的原则。根据材料分析中国近代称谓的变化,探讨称谓变化折射出的社会变迁。

  称谓是社会交往的前提。称谓的内容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显示出一个人的修养,在某种角度上也反映了社会风尚。

  本环节首先引导学生从列举的古今称谓中分析其特点:1、丰富性——从古至今,称谓丰富繁多;2、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称谓的原则是“谦己以敬人”。

  从对“材料一、二、三”(见资料附录)的分析可以看出:称谓是在历史的演沿革中逐渐形成的,因政治变迁、社会关系的改变而不断变化。近代中国称谓的变化折射出近代中国的社会风气、文化心态和文明程度。在一个半世纪的岁月中,中国经历了封建王朝、半殖民地化、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直至新中国的诞生、发展和改革开放,这种强烈的社会变革对中国民众产生的思想震撼是强烈的,它必然会反映到日常生活、文化风俗上。

  3.讲授见面礼。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见面礼。再次播放影片《茶馆》片段和影片《茜茜公主》片段,请学生仔细观察影片中所出现的见面礼并简单叙述。提问:“大家还知道哪些中外见面礼?”、“从影片中的见面礼到我们今天常用的见面礼,可以看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示材料,说明社会民俗的多样性,根据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节日和人生仪礼,今天又了解了社会交往中的见面礼、称谓和聚会,以近代中国社会为例,思考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形态,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见面礼是人际交往时相互致意以示友好的礼节,体现人的修养,体现互相尊重。因为文化和习俗的差异,全世界的见面礼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式,常见的有跪拜礼、鞠躬礼、亲吻礼、拥抱礼、握手礼、点头礼、举手礼、脱帽礼等,在社会交际中广泛使用的工具还有名片。等级社会的繁文缛节在今天逐渐呈现为平等简便的礼节,这也是适应工业、信息时代的工作、生活快节奏的需求。

  以“材料四”(见资料附录)说明近代中国社会民俗的多样性。

  通过对“材料五、六”(见资料附录)的分析可以看出:一、近代中国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从战争、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直到现在,从未停止过。文化在传播中彼此交换,互相借鉴,文明的交融选择丰富了文化的内容,也影响了社会民俗。二、除了思想观念能折射出社会的变迁和进步对礼俗产生影响外,生产力的进步、物质发展水平也制约和影响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

  4.小结。

  通过教师小结,使学生认识社会交往形式的变迁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文明的融合,也是一种社会文明的反应,体现了人的修养。在全球化时代,传统的美德和中华民族优良的社交礼仪是不能放弃的。

  [资料附录]

  材料一:清制规定,京官凡四品以上方可称大人,外官则知府方可称大人,知县只能称大老爷。由官场影响到民间后,稍有些功名地位和财产的人都乐意接受这种称呼。人们相互交谈和信函往来时,习惯称对方“大人”、“老爷”。

  材料二:“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光复以后,……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孙中山《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同志”这一党内称呼逐渐演变为不分职业、性别、年龄,可以全民通用的称呼。十年动乱期间,城市里“师傅”之称颇为流行。最近几年,随着海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陆人民受到港澳台社交习俗的影响,重新采用“先生”、“女士”、“小姐”等尊称。

  材料四:近代中国社会民俗样式呈现多样性,不仅有中国传统民俗的象征符号,也有西方民俗的象征符号,不仅有近代性的民族象征符号,也有前近代性的民族象征符号,以服装为例,不仅有长袍马褂,也有西装革履;以婚礼为例,不仅有中式传统婚礼,也有西式婚礼;以社交礼节为例,不仅有中国传统见面礼节,也有西式鞠躬、握手礼……

  ——焦润明《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江苏社会科学》,2001.5。

  材料五:“现今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如果中国……礼节特殊则面临着‘自表异于诸文明国之外’,将反被别人视为‘夷狄’的危险。西方殖民者自称‘文明’,把中国称为‘半开化的’国家。

  ——严昌洪《维新运动与移风易俗》,《河北师院学报》1989.2。

  材料六:“辫发长垂,不利于机器生产,不便于持枪跨马,褒衣博带,长裙雅步的缓慢生活节奏,在万国竞争的时代不合时宜。”

  ——康有为《戊戌变法思想》

  [板书设计]

  功能——协调人际关系、社会生活

  中国:茶馆、文人结社…

  聚会 (中西方差异性)

  西方:家庭客厅、咖啡馆…

  姓名称谓 折射

  社会交往 表现 称谓 (谦己以敬人) 社会进步

  职事称谓 时代风尚变化

  中国传统:跪拜礼、拱手礼… 文明的交融

  见面礼

  西方:亲吻礼、拥抱礼、握手礼…

  发展趋势——不断变革、中西越趋相似

  [训练设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近代中国,1862年创办了京师国文馆,这是近代中国学校的开端,以后又称为公学、同文馆、时务学堂。在《癸卯学制》中,1904年学校分类定名为大学堂、中学堂、小学堂,后把学堂更名为分别叫中学、小学,一直至今。

  在学校名称的变化中,校长这个职务称谓也逐渐发生变化。

  清末的国文馆、同文馆时,校长称之为“总教习”,负责教学,是众教员中德高望重者。在1902年的《钦定中学堂章程》中改为“总理”,“主持全学教育,统辖一切事宜”。1903年,在《钦定中学堂章程》中,把“总理”的称谓改为“监督”,基本职责不变,但自有“总理”一职起,开始增设副职。1933年,在民国政府颁发的《中学规程》中,明确指定,学校设“校长”一职,明确了校长的计划组织、行政管理、视导指导、对外联络的职责。学校开始出现教务处、庶务(总务)处等职能机构,协助校长管理学校。

  1.社会交往中一般采用的称谓类型有哪些?

  姓名称谓和职事称谓。

  2.你怎样看待近代中国校长称谓的变化?

  近代中国校长称谓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百年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发达,越来越正规,学校制度日趋完善。近代中国校长称谓的变化,也体现了对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制度的选择,体现了文明的融合。

  • 相关推荐

【社会交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海燕的经典教学设计(精选11篇)09-07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