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荷及守恒定律的教案

2022-06-26

电荷及守恒定律的教案


  电荷及守恒定律教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认识电荷,知道电荷守恒定律,了解点电荷、元电荷

  二、预习内容

  【问题1】自然界存在几种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

  【问题2】摩擦可以产生静电,你能找出一两件通过摩擦带上电的物体吗?说说它们分别带的是正电还是负电?

  【问题3】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用 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

  元电荷e=

  【问题4】甲、乙两同学各拿一带电小球做实验,不小心两小球接触了一下,结果两小球都没电了!电荷哪里去了呢?消失了?你能帮他们解释一下原因吗?

  【问题5】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带电体可以看成点电荷呢?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

  一、学习目标

  1.认识电荷,了解点电荷、元电荷、感应起电。

  2.知道电荷守恒定律。

  3.探究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库仑定律

  二、学习过程

  【问题1】①请你自制一个简易验电器。器材准备:一小段金属丝,两条长约2cm、宽约4mm的金属箔,一个带有塑料瓶盖的透明玻璃瓶。

  ②摩擦过的物体一定会带电吗?摩擦身边的物体,并用做好的验电器判定它们在摩擦后是否都带上了电。

  【问题2】①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不带电,

  现将带正电的导体C靠近A端放置,三者均有绝缘支架。请

  判断A、B带电情况如何?

  若先将A、B分开再移走C,则A ,B ;

  若先将C移走再把A、B分开,则A ,B 。

  ②讨论交流: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的实质是什么?总的电荷量满足什么样的规律?

  ③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关于物体的带电荷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为任意实数

  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某些特定值

  C.物体带电+1.60×10-9C,这是因为该物体失去了1.0×1010个电子

  D.物体带电荷量的最小值为1.6×10-19C

  2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

  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

  都带电的是 ( )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个球,再把两球分开

  D.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

  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都能吸引轻小物体,这是因为 ( )

  A.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上了电荷

  B.被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硬橡胶棒一定带有同种电荷

  C.被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是带电体

  D.被吸引的轻小物体可能不是带电体

  4.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如图所示,

  当一个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时,验电

  器中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

  A.金属球A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A一定带正电

  C.金属球A可能带负电

  D.金属球A一定带负电

  课后练习与提高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已带电的验电器时,发现它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由此可判断( )

  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被中和

  B.验电器所带电荷量部分跑掉了

  C.验电器一定带正电

  D.验电器一定带负电

  2.以下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

  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

  C.摩擦起电的两摩擦物体必定是绝缘体,而感应起电的物体必定是导体

  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

  3.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

  A. 2.4×10-19C B.-6.4×10-19C C.-1.6×10-18C D.4.0×10-17C

  4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2.0×10-5C的正电荷,小球B、C不带电.现在让小球C先与球A接触后取走,再让小球B与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最终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是多少?

  • 相关推荐

【电荷及守恒定律的教案】相关文章:

高考二轮复习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要点的总结02-13

《zcs》教学教案04-21

《社戏》鲁迅教案02-22

《惊蛰》教案示例02-26

关于《军神》的教案04-13

灌篮高手教案05-09

《大雪过后》教案范文12-07

《含羞草》的教案04-15

长城的教案(精选12篇)10-22

《老山界》优秀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