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教学设计

2024-08-06

《渔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诵读全文,以读带解,把握文章基本内涵,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

  2、能力目标:讨论探究,学会辩证地思考走入屈原的内心世界,正确看待“渔父”这一形象。

  3、情感目标:体会屈原的内心世界,并且运用自己的评价,自我定位。

  二、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对重大人生问题有思考和追求,养成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一)课堂导入:

  课前多媒体播放一段激烈的辩论赛录像。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一段影像资料是有关于什么的?(辩论赛) 同学们喜欢看辩论赛吗?(喜欢,因为辩论赛中辨手的思维敏捷,辩论赛的气氛激烈,辩论的问题也往往是人们生活中关注和思考的热点问题)。

  (二)初读课文 那好,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到两千年前的湘江水畔,去听一听发生在那里的一场古老的辩论。

  (听课文配乐朗诵)

  刚才我们听的就是一场古老的辩论。我看到同学们脸上有些奇怪的表情。当然,这一场用文言进行的辩论,又是用配乐朗诵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自然有些不适应。

  那好,下面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根据课文,解释下列词语并说出该词语的含义

  (1)颜色:脸色 (2)形容:形体和容貌 (3)高举:行为高出世俗 (4)凝带:拘泥

  2、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并翻译

  (1)游于江潭 (状语后置) (2)行泽畔(省略句)(3)是以见放(被动句) (4)圣人不凝滞于物(被动句) (5)自令放为(宾语前置句)(6)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

  同学们在预习时还遇到了什么问题,请举手提出来,我们一起来探讨。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读得很整齐,很有劲头。可见我们班师个很有集体感,很有活力的班级。)

  (三)文本分析

  我们知道,辩论赛上一般有两方,一方为正方,另一方为反方。

  那么,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这一场辩论,双方都只有一人。我们假设正方是屈原,反方是渔父。那么,请问他们两者是在围绕一个什么话题在辩论呢?(假如让你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来回答)

  [明确]浊:浊也就是指现实的黑暗和污浊。所以他们辩论的话题就是怎样面对现实的黑暗和污浊。

  接下来请同学们到文中去找一找双方的辨词是什么? 现在幻灯片上呈现的就是一场小型辩论赛的过程,问题是我们看到了辩论的双方,辩论的话题,辩论的辩词,但我们还不明白辩论双方的观点。那下面就请大家分组讨论两个问题。

  ①正反双方各持的观点是什么?

  ②这场辩论塑造了怎样的两个人物呢?

  同学们可以前后左右自由的组合成组,讨论时有这样两点要求 ①要结合辨词进行分析,得出观点。

  ②每组要选择一个组员,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总结,讨论完毕后,代表本小组进行总结陈词。

  同学们刚才讨论得很认真,把人物分析得很透彻,也能够结合一些自己的看法来探讨。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正方的观点是不同流合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那么文中最能代表他的这样观点的语句是:宁赴湘流,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反方渔父的观点是:与世推移,超然物外。文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是: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那么这一场辩论,最后屈原和渔父谁胜谁负呢?从文中你能看出来吗?不能。他们的这一场辩论可以说是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的碰撞,他们两者,谁也没有把谁说服,那就让我们设想一下他们的未来:屈原最后选择了死,渔父最后选择了活(隐)。

  (四)探究提升

  一场辩论无果而终。渔父飘然而去了,带着他的微笑和洒脱,留下屈原在江边孤独的思索。最终,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渔父选择了超然的话。悠悠中华五千年,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人生困境 ,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屈原渔父面临困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你更欣赏谁的做法呢?

  (学生发言)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都有独造的见解。我们在这里评论两者的选择并不是要将之分出个高低的对错,而是在探讨人该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困境。

  我很欣赏屈原的选择,他是在以死明志,我也很欣赏渔父的选择,他是在以隐守志。这篇古代散文虽然很简短,但其中落后的中很深刻,同学们课后不如何可以写一篇赏析《渔父》的文章。

  下面是老师个人的一点感概

  如果说屈是一位行到水穷处的儒生,那么渔父就是一位坐看云起时的隐者,屈原选择了壮烈的死,以死明志,渔父选择了超然的活,以隐守志。无论是那种选择,他们都坚守了自己的理想。他们的选择也对后世产生了远大的影响。文天祥、老舍用他们的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坚贞不屈,韩信、鲁迅用他们的行动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坚韧执着,陶渊明、柳宗元用他们的诗篇向我们阐释了什么叫潇洒豁然。

  屈原和渔父已随着时光的流逝飘然而去,但他们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引起了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在坐的我们都很年轻,还沉静在十六七岁的花季雨季里,未来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很多个十字路口,在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上,我们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而无论你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有你自己的理由,只是当你做出选择的时候,要记得这样一段话:

  让我们珍惜生命,用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提升我们生命的价值。在生命的得失中,不拥有一份超然豁然,享受生命的魅力。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去聆听这一场别样的辩论,感受屈原和渔父博大的思想。

  (五)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五:教学反思

  《渔父》这篇文章在苏教版必修五“直面人生”专题中的“生存选择”板块,《渔父》比较短,又有较强的故事情节,学习难度不大,可以安排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课堂稍加点拨指导。学完本课,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屈原和渔父不同的人生选择,“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人人有话可说,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本课教学采用自读和问题探究的模式,意在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问题探究意识,所设计的问题也都是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出发,完全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教学理念。

  本人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用辩论为切口的一条线,将整堂课串联在一起,使得课堂即活泼开放又严谨有序。在设计之初,就主观的准备让自己在课堂中能够掌握课堂收放自如。这一点,在现实操作中得到了印证,效果很好。

  本堂课,在实践的过程中,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发言,成功的培养了学生自己阅读前一文言文的能力和问题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但缺点是学生对屈原有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了学生的思考方向,不过还是有许多学生能够突破固有的认识,有新的看法,讨论很激烈。遗憾的是,时间太紧,教师点评较少。

  作为文言文,在课堂中,读的时间太少。这也是本堂课的一个缺憾。

  • 相关推荐

【《渔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