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学设计

2022-10-20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闻两则》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闻》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点。

  2、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3、识记新闻结构组成,并能分析典型的新闻的结构。

  4、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1、主体部分层次的划分和层意概括。

  2、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第二则主体与背景的确立,以及中间部分层次的划分。

  【教法】

  传授、点拨、讲练结合。

  【学法】

  自主、合作。

  【教具】

  传统、powerpoint 投影。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三、新闻结构

  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本篇新闻的结构组成。(答案详见课本。)

  补充说明:背景不是每篇新闻都有的结构。导语通常是开头几句话或者第一段。包括引题、主题和副题,字号最大的是主题,主题下面的是副题,上面的是引题。导语前面的文字叫做电头,属于结构的附加成分。

  小结: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就要看。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就要看主体。

  四、语言特点

  思考:结合导读和原文,具体说说本文语言有何特点。

  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巡查指导。(答案详见课文。)

  课后思考:划分第二则新闻的结构。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默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学生读课文后,讨论,教师巡查点拨。

  明确:

  人物:南线人民解放军

  时间:

  地点:南阳

  原因:解放全中国

  经过和结果:王凌云弃城南逃,解放军当即解放南阳。

  小结: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了。

  二、新闻结构

  理清了六要素,我们来划分这则新闻的结构就容易多了。请大家思考、讨论。

  明确:(详见课文)

  点拨:课文并非按照时间顺序来写,划出表示时间的文字,有助于分清结构。

  说明:这则新闻结构比较特殊。背景材料占了新闻的相当大的篇幅。为什么要介绍过去一年来的背景材料呢?(为了说明王凌云弃城南逃的原因。南阳解放是一个转折点,意味着蒋介石军队从此走上节节败退的道路。此时正是总结一年来所取得成绩和教训的大好时机。)

  三、课堂练习

  投影:

  一、按拼音写汉字

  kuìdūsài dāng()退()战要()锐不可()suí èxiájiū()靖阻()管()()正cuànfújiān逃()被()()灭

  二、说说下列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不仅生了根,而且枝繁叶茂了。

  三、改病句

  1、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并封锁长江,控制江阴要塞。

  2、在野战军和游击队的配合打击下,使困守的敌人不得不弃城逃窜。

  四、划分两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层次

  五、分析下列这则新闻的结构

  世锦赛美国胜阿根廷摘铜

  TOM 体育讯北京时间9月2日,2006年世锦赛铜牌争夺战拉开战幕,对阵双方是宿敌阿根廷和美国队。在双方国际正规赛事交战史上,美国9胜4负占绝对优势,但是役之前的最近两次交手,获得胜利的却都是阿根廷。阿根廷今晚一度领先梦七9分,但是两员内线大将斯科拉和奥博托在第三节就领到4次犯规,美国队在那一节将比分拉开,并且最终以96:81击败阿根廷,夺下世锦赛铜牌,阿根廷获得第四名。

  四、作业

  课后习题二;抄写生字两遍,要注音。

  《新闻》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体会新闻准确、简洁的语言。

  3、认识中国革命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把握新闻的特点,抓住战争的主题,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以模仿电台主持的形式,带出对自我的介绍,同时用新闻的形式也是对后面的学习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新学期 、新教改、 新创举

  东绛、蠡园两所中学互派教师换岗。

  一座沟通两校之间教学交流的.新“蠡湖大桥”正在建成。

  为了促进东绛、蠡园这两所滨湖区各具教学特色的中学之间的教学交流,东绛、蠡园两所中学的校长在暑期合作商谈,在一拍即合的融洽氛围中提出了“互派教师换岗”的新型教学交流形式。

  据悉,开学前几天,东绛、蠡园两所中学分别从教语文、物理的两名青年教师便均已到对方学校报到。今天9月1日,这四名青年教师在交换的岗位上已各就各位,正式开始教育教学工作。

  据两校校方称,此次“互派教师换岗”的交流形式将进行两个月,这一“实验”若获得成功、效果明显,将在今后大范围、长时间的推展下去。

  由此,我们看到一座旁逸斜出的更能促进沟通交流的新“蠡湖大桥”正在于东绛、蠡园两校间悄然建成。

  二、新授

  1、由示例,引出学生对新闻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新闻的结构、六要素。

  2、由“新闻作为记叙文的一种,既有记叙文的一般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那么与一般的记叙文比较,你觉得新闻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讨论,凭感觉和经验谈。

  3、学生认识的模糊性,引出对今天新闻文体的零距离接触,在学习中掌握新闻的特点。

  4、自由朗读课文。

  5、在抓住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齐读课文。

  6、采取四人小组竞赛的形式,找出新闻的各个结构部分、六要素,体会新闻语言的特点。

  三、作业

  我来当一回报社编辑

  以课堂上学到的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鲜事。

  《新闻》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认识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

  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时间: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整体感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读课文,谁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我这则新闻分别讲了什么事?(借机引导学生什么叫导语及其作用)

  2.再读,找出记叙这件事的六要素。(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

  精读讲析:

  1.教师导学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2.思考:《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从几个方面总领全文?

  它的主体部分分几层,是怎样衔接的?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1.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3.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赏析:

  新闻的语言要求准确精炼,且这两则新闻记叙了我军排山倒海的

  ,是语言铿锵有力,品味这两则新闻,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并谈谈你的理由。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布置作业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课后记:

  《新闻》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

  2.过程和方法目标: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难点: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自读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学习第一则新闻。

  (一)导入

  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可以表现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

  (二)新闻的知识

  1.什么是新闻?

  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情”。从广义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补充说明:凡是开头冠以“新华社电”“本报讯”“本报记者报道”字样(电头)的文字,不论长短,都是新闻。有的报道很简短,不加“电头”,也是新闻。新闻在报纸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天的报纸可以没有其他文体,但如果没有新闻,就不成其为报纸了。】

  2.新闻的特征

  a)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

  b)报道迅速及时。

  c)简明扼要。

  3.新闻的六要素

  通常人们把五个W叫做新闻的五要素,

  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经过Why——何故。

  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那怕是只缺少一两个要素,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说不清楚,不能给人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的事实大为逊色。

  4.消息的结构

  A.标题

  包括主标题、引标题和副标题。可以三个标题齐全,也可以只有其中一部分。它是对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B.导语: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C.主体:是消息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背景:指的是消息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结语:是消息的结尾。背景和结语有时很明显,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另: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电头是指说明发电者、发电地点、发电时间的文字,本文开头略小的字就是电头,电头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电头写明通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说明材料真实可信,消息及时。

  (三)学习第一则新闻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韶山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伟大的革命导师。主要作品都收集在《毛泽东选集》中。

  2.介绍时代背景

  思考: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明确:不行。因为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明确: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3.预习检查

  4.结合新闻,探讨标题、导语、主体的区别。

  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

  ①用一个语句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标题

  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导语

  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课文中关于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

  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就叫主体

  5.齐读这则新闻,找出文章的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层次?了解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

  明确:

  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对西路军渡江情况加以评论)

  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到篇末(写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四)进一步探究内容,领略人民解放军的威武

  1.速读课文,填写表格

  2.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此中,有详略,详写哪路军?略写哪路军?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从其结构来看,它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以及各路军进展情况来安排结构顺序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所遇到的敌军的抵抗,都比较小,东路军所遇之抵抗较为顽固,所以中路军、西路军放在一起写,东路军后写。

  详略:中路军写得简略,西路大军写得稍详,东路大军写得详。此处敌人的防线比较巩固,敌人的抵抗较顽强。而且这一地区有包围敌军、解放南京的关键的战略重要意义。

  3.哪些句子对西路军渡江情况进行了评论?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何一略一详?两方面的顺序颠倒一下好不好?为什么?(叙议结合)

  明确:“一方面……另一方面”。揭露了敌军溃败我军取胜的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原因,突出了我军的英勇善战,大长了我军士气,灭掉了敌人的威风。也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必然灭亡的民运。

  (五)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1、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①例如“九江(不含)”一词,准确表明当时九江尚未解放的状况,避免了歧义。又如“我东路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精确到日到时。

  ②再如“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准确表现了我军指挥部运筹帷幄,指战员胸有成竹的状况。

  ③还有全文最后,就分别用了“歼灭”及“击溃”(不是笼统地说“消灭”或说“打垮”)“占领”并“控制”(后者比前者又进了一步,江阴要塞已为我所用),对长江是“封锁”(不准船只自由通航),对铁路则用“切断”(堵住了敌人从铁路逃跑的退路)。这些动词用得非常准确,这就有助于“真实”地反映战况,又能恰切表明我军锐不可当的气势。

  ④“突破”准确表现了战斗过程,“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越过”的对象是静态的,);“渡至”,准确表现了水战进军的.特点,“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到达”,泛,);“24小时内”,时限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共”,时限不明,一般化,)“即已”,准确表现了神速特点。(“现在”,时界相对模糊,)“至发电时止”,时界更为确切;“余部”,军事术语,准确得体,(“剩下的”,表达内容模糊。)

  ⑤用词准确还表现在对某些概念的适当限制上,如说西路军所遇之抵抗是“甚为微弱”,而东路军所遇之抵抗则“较为顽强”,这就非常恰切地表现了敌我双方较量的程度,既不一味地夸大自己,也不一味地贬抑敌人,而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或正面或反面)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2、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①“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尽管时间表述明白,但一般化“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充满嘲讽蔑视的语气,“正是……那一天”既对“督战”“认为很巩固”构成强烈讽刺,又证实了的确“不起丝毫作用”。敌人“不料”,我军“突破”,“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对比鲜明,既可见敌人狼狈,又可见我军神勇。感情色彩鲜明。

  ②第4小题①句,对战况、战果的介绍比较笼统,不够准确之外,也不够鲜明。而②句中,“整天激战”介绍了战况,“歼灭及击溃”更鲜明的报道了敌军惨败状况,“广大地区”既准确说明了并非全境,又鲜明指出了大局已定,“控制江阴要塞”鲜明的表述出“封锁长江”的确凿态势,更切实可信。将“东路军”改为“我军”在不影响准确明了的前提下,自然融入了亲切自豪的感情色彩。

  ③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的例子在文中还很多。例如“百万大军”、“1000余华里”、气势豪迈,排山倒海,“冲破”、“横渡”、“突破”,胜利豪情,激动人心;又如我军的“英勇善战”、“锐不可当”与敌军的“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赞扬与藐视之情,对比鲜明;再如“歼灭”、“击溃”、“占领”、“控制”、“封锁”、“切断”一系列动词,鲜明的写出了我军一个又一个战果,富有动态,正如大军如潮,铁流难当的形势,雄阔有力,激情昂扬。本文这种语言特点既是消息的要求,也是本文报道内容的需要。

  (六)总结

  本文报道我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从而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坚强意志和英雄气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第二则新闻,进一步了解新闻这一文体

  (一)导入

  上节课,大家第一次了解新闻这样文体,也从毛主席的一则新闻稿中领略了我解放军雄姿。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时代背景:

  这则新闻说,“去年七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实行英勇的进军”,又说到“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部分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军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二)对号入座

  1.新闻的结构(本文的结构)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和时间。【导语】

  第二层——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的重要战略地位。【背景资料】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中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弃城南逃的变化。【背景资料】

  第四层——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五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2.速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把握新闻的内容。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原因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经过和

  结果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三)体味新闻语言的特点

  新闻语言具有真实、准确、及时的特点,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三大特点的句子。

  真实性: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倾”的错误。

  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这一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明确:南阳解放,是南线人民解放军一年多来取得伟大胜利的必然结果,所以南阳解放之日正是总结一年多来伟大胜利的最好时机。另一方面,总结一年多来的战绩,也可以说明蒋军为什么弃城南逃。)

  (四)比较阅读——两则新闻的异同

  A.找同: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1)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2)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3)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4)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5)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6)……

  B.找“不同”

  1)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2)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3)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4)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C.总结:两则新闻的主题

  两则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正义战争的胜利,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史的记录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通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它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我们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五)作业

  1.运用所学有关新闻知识,写一则新闻,报道发生在你自己身边的新鲜事,300字左右。(注意:要符合新闻的结构和要素)

  2.预习《芦花荡》,扫清字词障碍。

  板书设计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锐不可当

  西(较详)中(略)东(详)

  长_______________横↓↓↓↓渡______________江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溃不成军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一层:导语

  第二层:背景我军主动

  第三层:回顾敌军必败

  《新闻》教学设计 篇5

  课题:录音新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教学目标:

  1、学习运载火箭参试人员为祖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学习录音新闻中口语与书

  面语的结合的写法。

  学习重点:目标2

  学习方法:自读、合作交流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序幕

  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现场,肯定是一个特别振奋人心的场景。我们不能亲眼目睹这壮观景象,但我们通过广播记者文字和广播员的声音,却真切地感受到了整个运载火箭发射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发射前、发射中和发射后的紧张、兴奋、激动的气氛。

  二、阅读主场

  (一)请校园广播站播音员向同学介绍录音新闻广播稿的特点。(课前准备)

  介绍要点:

  1、鲜明的倾向性,真实性(包括现场音响),注重对气氛的渲染,注重报道的条理性。

  2、语言通俗明白,有较强的口语性。

  3、篇幅短小,多使用短句。

  (二)学习小组自行组织阅读,理解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材料安排的顺序(以时间为序报道火箭发射的全过程)。

  第一部分(1-7段),报道火箭发射的情况(交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引起听众注意/火箭发射的准备/火箭的发射)。

  第二部分(8-15段),报道运载火箭落水的情景(交代这部分的主要内容,过渡/测量船上测量的情况/直升飞机测量情况/现场人们的.激动和欢呼)。

  第三部分(14、15段),对发射海区指挥所负责任人的采访。

  (三)以课文为材料,尝试模拟播音。(校园广播站播音员提出播音建议,并进行具体指导)

  (四)播放一段录音新闻,让学生再度感受录音新闻播音稿的写作和广播员的播音,并通过交流,找到学习写作和播音的借鉴。

  (五)学习小组内自由练习。

  三、阅读尾声

  (一)讨论“探究·练习二”。

  (二)解决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

  (三)词句积累(抄写在积累本上)

  扶摇直上欢呼雀跃荧光屏下锚橘红硕大遥测

  一个火球像流星般的穿过一片白云。

  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

  (四)布置作业:

  把学到的播音知识运用于实践,节选课文第一或第二部分,向家长模拟播音,并请家长进行评论。从学校即将举行的运动会选择一件事,为校园广播站写一则广播稿。题目自拟。

  《新闻》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录音新闻》这则录音广播稿比较全面地报道了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赞扬了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大力协作、团结奋战,为祖国科学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歌颂了党的领导。教学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真切地体会参试人员为祖国做贡献的'战斗精神。

  本文是一篇录音新闻,学生对此比较陌生。因为录音新闻既不同于一般广播稿,又不同于学生常见的电视新闻。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录音新闻的特点,可采用听录音新闻或模拟播音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三、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四、教学难点:

  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箭上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我们经常在电视中看到火箭发射成功的盛况,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火箭发射还很不容易,你想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盛况吗?今天我们借助“录音新闻”来回味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刻吧。

  二、出示目标

  1.了解我国运载火箭水下发射成功的情况,学习参试人员团结协助、为国作贡献的精神。

  2.了解录音新闻的特点,模拟播音,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口语和书面语自然结合。

  三、检查预习

  同学交流积累的词语(给下列字注音):

  翱 硕大 悫 顷刻 停泊

  《新闻》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想

  一、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二、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三、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

  2.筛选两篇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

  二、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彭定秉离开港督府,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内涵。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里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绐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结构特点。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

  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总结、扩展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巷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中的新闻报道《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比较一下和两篇课文的写法的不同。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四”

  • 相关推荐

【《新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黄继光》的教学设计(精选11篇)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