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导学案答案参考

2022-06-25

口技导学案答案参考

  篇一:《口技》导学案及答案

  十八 口 技

  一、目标导学

  1.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3.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少顷( ) 犬吠( ) 呓语( ) 夫叱大儿声( ) ....夫齁声起( ) 意少舒( ) 中间( ) 曳( )屋许许( )声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会宾客大宴( ) 施八尺屏障 (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 ( )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虽人有百手(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群响毕绝( ) ..(2)文学常识积累

  编选的笔记小说 。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一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通 ,这里指 2.词类活用。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妇抚儿乳 ..(3)妇拍儿呜之 (4)妇手拍儿声 ..(5)不能名其一处也 .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会宾客大宴 .

  古义: 今义: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古义: 今义: (3)宾客意少舒 .

  古义: 今义: (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二读课文,疏通全文。 (四)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感知文本

  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2.研读文本

  (2)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3)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 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3.拓展延伸。

  在林嗣环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场三百年前的口技表演,领略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和表演一样精彩的文字,去感受《口技》这篇文章的魅力。说说你认为文章

  写得最精彩的是什么。(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语言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修辞等)

  (五)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了 ,生动再现了 , 高度赞扬了 。 四、课堂练习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五、拓展阅读

  (甲)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乙)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注释: ①鹘(gǔ):一种凶猛的鸟。

  ②郢楚:即楚郢,古地名,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

  ) B.几欲先走 ( ) .

  )

  C.款扉扣之 ( ) D.今客鼓此( ) ..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以手拂之 ....C.以弹絮为业/满铁范为一板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 好处。

  六、课外作业

  模仿《口技》写一段场景片段

  要求: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对表演者声音的变化进行正面描写,注意突出声音所表现的精神实质;注意写出观众的反映,包括影片中的观众和周围的同学。 提示:可以写自己看电影、演出时的场景。也可以写某节课的场景。150-250字。

  ③媪(ǎo):老妇人。 ④阕:止息,终了。⑤款扉:款,敲;扉,

  5.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

  6.(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

  《口技》参考答案

  二、自主预习 1.

  少 yì 叱.shǎo 吠.fèi 呓..chì 齁.hōu 少.shāo 间.jiàn 曳.yè 许.hǔ 2. (1)

  恰巧、 适逢 ;设置 ; 只 ;同“座”座位 ; 喂奶 乳头;稍微、略微; 其 夹杂 ;即使; 指明、说出;消失。 (2)

  清 林嗣环 清 涨潮 《 虞初新志 》

  三、互动探究 (二) 1.通假字

  坐通 座 ,这里指 座位 2.词类活用。

  (1)善: 形容词作动词, 擅长 (2) 乳: 名词作动词,喂奶 .(3)呜:动词为动用法,为---呜 (4) 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5)名:名词作动词, 说出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会 古义: 适逢 今义: 合拢、聚在一起 .(2)闻 古义: 听 今义: 用鼻子嗅 .(3)少 古义: 稍微 今义: 与“多”相反 .(4)股 古义: 大腿 今义: 股份 .4.翻译下列句子

  (1)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2)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3)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4)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四)

  (1)善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

  篇二:《口技》导学案及答案

  24、《 口 技》导学案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作者作品;疏通字词,掌握必要实词虚词

  【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

  2、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课时

  一、知识导读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

  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

  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

  加强真实感。、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

  《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

  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

  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秋声

  诗自序》。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少顷( ) 犬吠( ) 呓语( ) 夫叱大儿声( ) ....

  夫齁声起( ) 意少舒( ) 中间( )力拉崩倒( )之声 ..

  曳( )屋许许( )声 几( )欲先走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会宾客大宴( ) 施八尺屏障 ( )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 ( )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虽人有百手( )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群响毕绝( ) ..

  (2)文学常识积累

  编选的笔记小说 。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第二课时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第 1 页 共 7 页

  (二)一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满坐寂然

  2、一词多义

  坐:众宾团坐 乳:妇抚儿乳

  满坐寂然 儿含乳啼

  而:既而儿醒 妙:众妙毕备

  妇拍而呜之 以为妙绝

  指:手有百指 绝:以为妙绝

  不能指其一端 群响毕绝

  3、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古意 但闻屏障中:古意

  今意 今意

  稍稍正坐:古意 中间 :古意

  今意 今意

  两股战战:古意 几欲先走 :古意

  今意 今意

  当是时:古意 虽人有百手:古意

  今意 今意

  不能名其一处:古意 宾客意少舒:古意 今意 今意

  4、词类活用

  不能名其一处也 会宾客大宴 ..

  遥闻深巷中犬吠 妇抚儿乳 ..

  妇手拍儿声 众妙毕备 ..

  5、表示时间的词语

  1、少顷 2、既而

  3、是时 4、一时

  5、未几 6、忽

  7、俄而 8、忽然

  6.翻译下列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第 2 页 共 7 页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二读课文,疏通全文。

  第三课时

  (四)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感知文本

  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2.研读文本

  (2)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

  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3)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 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3.拓展延伸。

  在林嗣环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场三百年前的口技表演,领略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下

  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和表演一样精彩的文字,去感受《口技》这篇文章的魅力。说说你认为文章

  写得最精彩的是什么。(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语言可以是一个词、

  一个句子、一种修辞等)

  第 3 页 共 7 页

  (五)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了 ,生动再现了 ,

  高度赞扬了 。

  四、课堂练习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

  (3)几欲先走 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五、课外作业

  模仿《口技》写一段场景片段

  要求: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对表演者声音的变化进行正面描写,注意突出

  声音所表现的精神实质;注意写出观众的反映,包括影片中的观众和周围的同学。

  提示:可以写自己看电影、演出时的场景。也可以写某节课的场景。150-250字。

  第 4 页 共 7 页

  《口技》参考答案

  二、自主预习

  1.

  少 yì 叱.shǎo 吠.fèi 呓..chì 齁.hōu 少.shāo 间.jiàn 曳.yè 许.hǔ

  2.

  (1)

  恰巧、 适逢 ;设置 ; 只 ;同“座”座位 ; 喂奶 乳头;稍微、略微;

  其 夹杂 ;即使; 指明、说出;消失。

  (2)

  清 林嗣环 清 涨潮 《 虞初新志 》

  三、互动探究

  (二)

  1.通假字

  坐通 座 ,这里指 座位

  2.词类活用。

  (1)善: 形容词作动词, 擅长 (2) 乳: 名词作动词,喂奶 .

  (3)呜:动词为动用法,为---呜 (4) 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

  (5)名:名词作动词, 说出 ..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会 古义: 适逢 今义: 合拢、聚在一起 .

  (2)闻 古义: 听 今义: 用鼻子嗅 .

  (3)少 古义: 稍微 今义: 与“多”相反 .

  (4)股 古义: 大腿 今义: 股份 .

  4.翻译下列句子

  (1)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2)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3)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4)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四)

  (1)善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

  篇三:20口技导学案及答案

  班级: 学生姓名: 评价:

  1.诵读课文。积累“会、少、间、名、奋、几”等文言词语。

  2.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3.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

  术。表演者用口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

  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

  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运用嘴、舌、喉、鼻、等

  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加强真实

  感。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林嗣环笔下的口技艺人其技艺如何高超。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少(shǎo)顷 呓(yì)语 叱(chì) 中间(jiàn) 曳(yè)屋 .....

  许(hǔ)许声 几(jī)欲 犬吠(fèi) 齁(hōu)声 ....意少舒(shāo ) 中间( jiàn )力拉崩倒( )之声 .2.作者链接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

  一部笔记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

  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

  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口技》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字铁崖,代表作品《铁崖文集》《湖舫存稿》,

  后世尊他为小说家之祖。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有一句话概述课文主要情节

  本文描写了京城口技艺人摹拟一家人由梦而醒、由醒复睡,火起慌乱的情形,

  叹赏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2.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每句标1处停顿)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遥闻深巷中犬吠

  (3)既而儿醒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5)俄而百千人大呼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7)虽人有百手

  (8)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班级: 学生姓名: 评价:

  (二)字词掌握

  1.解释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 ( 擅长) .

  (2)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 宴:举行宴会) ..

  (3)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4)众宾团坐 (围绕) ..

  (5)少顷 (一会儿)(6)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闻:听见) ....

  (7)妇抚儿乳 (抚:抚摸、安慰 乳:喂奶) ..

  (8)妇拍而呜之 (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

  (9)众妙毕备 (妙:妙处 毕:全、都) ..

  (10)以为妙绝 (妙:好 绝:极点) ..

  (11)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停止)(12)止增笑耳 (只) ..

  (13)宾客意少舒 (少:稍微 舒:伸展、松弛)(14)稍稍正坐 (渐渐) ..(1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16)立有间 (一会儿) ..

  (17)曳屋许许声 (拉)(18)虽人有百手 (即使) ..

  (19)手有百指 (指头)(20)不能指其一端 (指出) ..

  (21)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22)奋袖出臂 (扬起,举起) ..

  (23)两股战战 (大腿)(24)几欲先走 (几:几乎 走:跑) ...

  (25)群响毕绝 (消失) .

  (2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于是:在这时候 色:脸色) .

  (27)而已:(罢了)。(28)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

  (29)其夫呓语:(说梦话) ..

  (30)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 .....

  2.找出下面句子中词类活用的字并解释。

  (1)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作动词,说出。

  (2)妇抚儿乳。 乳:名词作动词,喂奶。

  (3)会宾客大宴, 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4)侧目。 目:名词作动词,看。

  (5)善口技者。 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班级: 学生姓名: 评价:

  (6)妇手拍儿声。 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3.找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中间夹杂; 今义:两端之间、里面) ..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古义:在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 ..

  (3)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一份) .

  (4)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

  (5)稍稍争做(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4.注意下面的一词多义字。

  (1)坐 众宾团坐(坐着) 满坐寂然 (同“座”,座位)

  (3)而 既而儿醒(表时间副词的词尾,不译) 妇拍而呜之(连词,表并列)

  (4)妙 众妙毕备(妙处) 以为妙绝(好)

  (5)指 手有百指(手指) 不能指其一端(指明)

  (6)绝 以为妙绝(极点) 群响毕绝(消失)

  (7)之 于厅事之东北角(助词,的) 撤屏视之(代词,它)

  5.注意下面加点的表时间的副词

  (1) 忽一人大呼:“火起!” ;忽然抚尺一下 (表示突然发生) .

  (2) 一时齐发 (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 ..

  (3)既而儿醒。 (表示两事相继发生)

  (4) 当是时。 (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 ..

  (5) 俄而百千人大呼;少顷;未几。(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6.找出本文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比较古今的不同用法,并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个)人 一(张)桌 一(把)椅 一(把)扇

  一(块)抚尺 两(个)儿 百千(个)人 百千(条)犬

  百(只)手 百(条)舌 百(张)口

  7.翻译下列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班级: 学生姓名: 评价: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

  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第二课时

  一、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 统领全文的关键字眼是什么?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

  用?

  善;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

  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简要概括口技表演描摹的三个场面。完成下面的表格。

  3.作者通过描绘生动逼真的口技表演艺术,表达什么主题呢?

  本文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口技艺人的技艺的高

  超,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班级: 学生姓名: 评价:

  (二)深层探究

  1.课文中的口技艺人模仿了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有何变化?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摹这些声音的?

  犬吠、欠伸、呓语、儿啼、妇呜、夫叱、絮絮、齁声、妇拍儿渐止、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咳嗽,大呼、齐哭、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力拉崩倒、火爆声、风声、求救声、抢夺声、泼水声等。

  声音变化的情形是:小——大——小——大。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摹:遥闻——既而——当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2.课文中哪几处描写了听众的表现?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第2段中听众的反应是:“伸颈”、“侧目”说明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明对表演者的赞赏,观众初入情境,尚能自持;

  第3段中写“意少舒,稍稍正坐”,几个字说明观众已渐渐融入表演情境,开始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了;

  第4段写听众“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恨不得赶紧逃脱这场火灾,说明已完全进入到表演者创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 作用:细腻的刻画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侧面烘托口技者技艺的高超。

  3、写表演场地在“八尺”屏障中,道具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这些数字的运用有何作用?

  说明表演场地狭小、道具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4.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1)重复开头作为文章结尾,呼应开头,再次突出道具简单,以反衬表演艺人技艺高超;

  (2)这样的结尾起到了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作用。

  (3)不是简单重复,既有前后呼应的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

  篇四:15《口技 》导学案(有答案)

  18《口技》导学案

  主备人:周洁 备课组:初一语文备课组 审查人:孙萌

  【目标与问题】

  目标:

  1、了解《虞初新志》及林嗣环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3、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问题:

  通过学习本文,感受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和文章写法。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自学与释疑】

  知识链接:

  口技

  杂技的一种。

  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它能同时发出各种音响,这种技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 。

  现代口技表演,演员不必隐身,改为借助扩音器发出各种声响,并且可以借助于动作、手势。

  林嗣环

  字铁崖,明末清初人,生卒时间不详。系顺治年间进士。因事被发配边疆,遇赦回归,客死于杭州; 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本文选自他的《秋声诗自序》。

  《虞初新志》

  清人编著的笔记小说集,共20卷,所收录的多是明末清初文人的文言短篇,并附有短评;

  涨潮在本文之后评价到“绝世奇技,复得奇文传之,读竟,辄浮大白。”可见涨潮赞绝技更赞奇文。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少顷( ) 犬吠( ) 呓语( ) 夫叱大儿声( ) ....

  夫齁声起( ) 意少舒( ) 中间( ) 曳( )屋许许( )声 .....

  二、解释加粗的字词。

  会宾客大宴( ) 施八尺屏障 ( )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 ( )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虽人有百手( )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群响毕绝( ) ..

  三、文学常识积累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编选的

  笔记小说 。

  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来自:www.sMHaiDa.com 海 达范文网:口技导学案答案)

  【练习与尝试】

  (一)读译课文,理解文义

  1、朗读文章,注意以下字词的读音及意思.

  少 yì 叱.shǎo 顷qǐng 吠.fèi 呓..chì 齁.hōu 少.shāo 间.jiàn 曳.yè 许.hǔ

  2、自读课文,用几句话复述文章内容(口技场景)。

  3、释疑:重点词语积累,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展示与反馈】

  翻译下列重点字词及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4、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5、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7、曳屋许许声

  8、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9、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10、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测评与小结】

  小结: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当堂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

  (3)几欲先走 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感受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一、探究质疑

  1.感知文本

  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2.研读文本

  (1)理清文章结构

  口技

  (2)精读课文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 内容: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 内容: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内容:

  (4)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5)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二、小组合作

  在林嗣环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场三百年前的口技表演,领略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下面让我们

  一起去欣赏和表演一样精彩的文字,去感受《口技》这篇文章的魅力。说说你认为文章写得最精彩的是什么。(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语言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修辞等)

  三、课堂小结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一张 ,两三件 ,四方 ,听得五 六 ,

  心里七 八 ,好似九 ,真乃十 。

  本文描写了 精彩的口技表演 ,生动再现了 口技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高度赞扬了 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 。

  四、小试牛刀

  模仿《口技》写一段场景片段

  要求: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对表演者声音的变化进行正面描写,注意突出声音所

  表现的精神实质;注意写出观众的反映,包括影片中的观众和周围的同学。

  提示:可以写自己看电影、演出时的场景。也可以写某节课的场景。150-250字。

  第三课时

  一、文言知识梳理

  1.通假字。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通 ,这里指

  2.词类活用。

  (1)京中有善口技者 (2)妇抚儿乳 ..

  (3)妇拍儿呜之 (4)妇手拍儿声 ..

  (5)不能名其一处也 .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会宾客大宴 .

  古义: 今义: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古义: 今义:

  (3)宾客意少舒 .

  古义: 今义:

  (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二、拓展延伸

  口技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同学们学完本课后,对这门艺术非常感兴趣,所以高新中学准备举办“关注民间艺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1)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你打算开展哪些有意义的活动?

  答: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

  材料一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如图),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特别是云梦皮影戏曾在国际上获奖,多次出访国外。但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 善书是湖北汉川都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在汉川,善书仅因少数民间老艺人口耳相传,手抄笔录而幸存。

  探究结果:

  (3)民间艺术,传承着民族朴实而宝贵的古老文化。但是,民间艺术正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曾在多种场合大声疾呼:“每一分钟都有一批民间文化在消亡!”因此,保护民间艺术,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请你也为保护民间艺术提出两条建议吧。

  答:

  篇五:《口技》导学案及答案

  24、《 口 技》导学案

  编者:孟燕

  【学习目标】熟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作者作品;疏通字词,掌握必要实词虚词

  【学习重难点】1、掌握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

  2、本文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第一课时

  一、知识导读

  口技是民间的表演技艺,是杂技的一种。古代的口技实际上只是一种仿声艺术。表演者用口

  摹仿各种声音,能使听的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之一。这种技

  艺,清代属“百戏”之一种,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后边,俗称“隔壁戏”。且其中还有腹语术。

  运用嘴、舌、喉、鼻、等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如火车声、鸟鸣声等,表演时配合动作,可

  加强真实感。、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中进士,晚年住杭州,著有《铁崖文集》、

  《秋声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写的一部笔记

  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20卷,所收多为明末清初访拟传奇故事之作,形式近于

  搜奇志异,并加评语,实际上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林嗣环的《口技》一文被收入《虞初新志·秋声

  诗自序》。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少顷( ) 犬吠( ) 呓语( ) 夫叱大儿声( ) ....

  夫齁声起( ) 意少舒( ) 中间( )力拉崩倒( )之声 ..

  曳( )屋许许( )声 几( )欲先走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字

  会宾客大宴( ) 施八尺屏障 ( )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 ( ) ( )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 虽人有百手( )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群响毕绝( ) ..

  (2)文学常识积累

  编选的笔记小说 。

  3.三读课文,初步口译句子,了解课文大意,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口技》的作者是 朝的 ,这篇文章节选自 朝

  第二课时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预习导学”部分的知识点。

  (二)一读课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理解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满坐寂然

  2、一词多义

  坐:众宾团坐 乳:妇抚儿乳

  满坐寂然 儿含乳啼

  而:既而儿醒

  妇拍而呜之

  指: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

  3、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宴:古意

  今意

  稍稍正坐:古意

  今意

  两股战战:古意

  今意

  当是时:古意

  今意

  不能名其一处:古意

  今意

  4、词类活用

  不能名.其一处也

  遥.闻深巷中犬吠

  妇手.拍儿声

  5、表示时间的词语

  1、少顷

  3、是时

  5、未几

  7、俄而

  6.翻译下列句子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妙:众妙毕备 以为妙绝 绝:以为妙绝 群响毕绝 但闻屏障中:古意 今意 中间 :古意 今意 几欲先走 :古意 今意 虽人有百手:古意 今意 宾客意少舒:古意 今意 会宾客大宴. 妇抚儿乳. 众妙.毕备 2、既而 4、一时 6、忽 8、忽然

  (2)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二读课文,疏通全文。

  第三课时

  (四)三读课文,合作探究。

  1.感知文本

  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 2.研读文本

  (2)文章首尾都提到“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作者这样写意图何在?开头和结尾

  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3)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 侧面描写?有何作用?

  3.拓展延伸。

  在林嗣环的引领下,我们欣赏了一场三百年前的口技表演,领略了口技艺人的精湛技艺。下

  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和表演一样精彩的文字,去感受《口技》这篇文章的魅力。说说你认为文章

  写得最精彩的是什么。(可从文章的写法、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语言可以是一个词、

  一个句子、一种修辞等)

  (五)总结全文

  本文描写了 ,生动再现了 ,

  高度赞扬了 。

  四、课堂练习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

  (3)几欲先走 走: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译文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译文

  3.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五、课外作业

  模仿《口技》写一段场景片段

  要求: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注意对表演者声音的变化进行正面描写,注意突出

  声音所表现的精神实质;注意写出观众的反映,包括影片中的观众和周围的同学。

  提示:可以写自己看电影、演出时的场景。也可以写某节课的场景。150-250字。

  《口技》参考答案

  二、自主预习

  1.

  少 yì 叱.shǎo 吠.fèi 呓..chì 齁.hōu 少.shāo 间.jiàn 曳.yè 许.hǔ

  2.

  (1)

  恰巧、 适逢 ;设置 ; 只 ;同“座”座位 ; 喂奶 乳头;稍微、略微;

  其 夹杂 ;即使; 指明、说出;消失。

  (2)

  清 林嗣环 清 涨潮 《 虞初新志 》

  三、互动探究

  (二)

  1.通假字 坐通 座 ,这里指 座位

  2.词类活用。

  (1)善: 形容词作动词, 擅长 (2) 乳: 名词作动词,喂奶 .

  (3)呜:动词为动用法,为---呜 (4) 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

  (5)名:名词作动词, 说出 ..

  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会 古义: 适逢 今义: 合拢、聚在一起 .

  (2)闻 古义: 听 今义: 用鼻子嗅 .

  (3)少 古义: 稍微 今义: 与“多”相反 .

  (4)股 古义: 大腿 今义: 股份 .

  4.翻译下列句子

  (1)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

  (2)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3)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用力拉倒房屋的声音

  (4)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四)

  (1)善 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气大、技艺高。“善”字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

  • 相关推荐

【口技导学案答案参考】相关文章:

静夜思导学案参考(通用12篇)03-14

《孔乙己》导学案(精选6篇)12-14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通用12篇)06-20

晏子使楚导学案设计(精选12篇)07-28

学案导学五步教学法09-23

《秋天的雨》导学案范文(通用11篇)09-22

《溶液的形成》初中化学导学案(通用10篇)07-27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的语文导学案(通用10篇)07-19

关于导生工作的总结(通用13篇)08-02

语文《挑山工》教学学案设计(精选9篇)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