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设计

2022-06-19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航天航空技术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导学目标(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及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现代生物技术是现代生物科学与化学、物理学、数学和工程学等交叉综合而成的新型技术系统。知道克隆技术的产生。列举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过程,知道在20世纪人们终于实现了航天的梦想。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并结合调查表的分析,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通过课堂分组讨论,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共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能得出简单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电子信息技术的出现、克隆技术的日益发展、航天领域的突破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逐步使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以我国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

  导学重难点

  重点 现代计算机的诞生。

  难点 对克隆人问题的看法。

  从学生十分熟悉的身边事物讲起,启发学生探讨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教具准备 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近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它们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一)神奇的电脑世界 教师活动:讲述现代计算机的诞生过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和效益。了解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启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讨论,理解科技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奇妙的克隆世界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真正含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神秘的太空世界述说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鼓励学生展开想像,尽情抒发感受,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三、引导学生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回忆近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两次重要的技术革命的主要标志及出现的时间。

  2、阅读课文,谈谈自己对电脑的所见、所闻、所用、所感。

  3、阅读课文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真正含义,并谈谈对克隆人的看法,

  4、自主阅读,述说杨利伟等人的事迹。

  5、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想法,不管成熟与否,充分发言,表达自己的梦想。

  6、巩固记忆,完成作业。

  • 相关推荐

【《梦想成真的时代》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军神》教学设计03-30

《灰尘的旅行》教学设计03-03

《邮票的张数》教学设计06-15

《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03-24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

环境问题的教学设计03-23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长江》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2篇)07-21

海燕的经典教学设计(精选11篇)09-07

《荷花》教学设计(精选10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