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二中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
选题:余波 审订:余波2007.12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30分,每小题3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河畔(bàn) 漪(yī)沦 骡(luó)子 挥斥方遒(qiú)
B、砥砺(lì) 坍圮(pǐ) 氛围 (fèn) 义愤填膺(yīng)
C、愤懑(mèn) 赞和hé) 处(chǔ)街坊 怅望低徊(huí)
D、数罟(gǔ) 渚(zhǔ)崖 饿莩(piǎo) 风乎舞雩(yú)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他们向儿孙们叨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掂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
B.守旧老人把漫游者抬到集市区,人们毕恭毕敬地站在周围,鸦雀无声。
C.日月流失,年复一年。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D.一天夜里,暴发了叛乱。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由于这部反腐败的小说揭露了A市的腐败内幕,人们纷纷猜测小说中人物的生活 。
②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
出 人口的名句。
③ 庖丁解牛的 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成的,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要肯钻研、勒练习。
A、原型 留传 工夫 B、原型 流传 功夫
C、原形 留传 功夫 D、原形 流传 工夫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人安土重迁,把搬家看成是很重要的事情,有时甚至生出些神秘离奇的故事来。
B.我多次劝你见好就收,你就是不听我劝,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赔得精光,后悔也晚了。
C.中国寺庙建筑宏大精美,因势构筑,巧思妙想,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服。
D.为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宾馆领导决定,所有工作人员,对待宾客都要相敬如宾.实行微笑服务。
5、下面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再别康桥》主题的理解,课后,同桌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B.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C.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归根到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是对了,守旧老人错了……”
B.大家要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开创教育和科研的新局面。
C.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D.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去公园“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
7、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
②这孩子怕见生人。
B.①我虽然自有无端的悲哀,却并不愤懑,因为这经验使我反省,看见我自己了。
②他对嫁接果树有丰富的经验。
C.①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 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②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
D.①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
②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啊,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8、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若不阙秦 ②失其所与,不知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 ④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⑤进不用命,退则无耻 ⑥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⑦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⑧徐公来,孰视之 ⑨少益耆食 ⑩老妇恃荤而行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⑨⑩⑩ C.①③⑤⑦⑩ D.②④⑥⑧⑨
9、对下列文言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定语后置)
B.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状语后置)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D.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判断句)
10、下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跟乐府一样,逐步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序言,简称序,是写在著作正文前的文章。序言内容比较广泛;形式也很自由,感情色彩比较浓厚。序言一般可分自序和代序。
C.《呐喊》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其中收集1918年至1922年间所写的《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朝花夕拾》等十四篇。
D.先秦历史散文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先秦历史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编年体的《左传》,有国别体的《国语》和《战国策》等。
二、 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说“春秋”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徐连城在《文史哲》第三期著文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由战国时人命名的,确立于西汉。
春秋以前是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来命名时代的,战国人继续使用前人关于夏、商、周三代的名称,但其历史年代学的观点略有变化,在命名新的历史时代时有了自己的特点。一方面,自周王室东迁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显然,仍以族、地、王朝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已失去意义。另一方面,战国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的时代,战国人发展了春秋时已有的“天命靡常”的观点,命名当世为“战国”;又根据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称这段历史时期为“春秋”。两汉时,人们继承了战国时人对春秋时代的称谓。
至于说“春秋时代是由鲁国国史《春秋》得名”的看法,徐文商榷说:鲁史《春秋》被拔高到经典的地位,是汉以后儒家作为官学后的事,战国时人未必肯把它奉为经典;鲁国当时并非大国,地位衰微;再者,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众多的《春秋》还会大量保存的,否则墨子何以会说“吾见百国《春秋》”?可见,战国人是不会以鲁《春秋》来命名这一时代的。
11、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始皇焚书以后,众多的《春秋》已被焚毁,不可能大量保存,所以墨子不可能见到百国《春秋》。
B.墨子见过的百国《春秋》,几乎全被秦始皇烧毁了,只剩下鲁国《春秋》,因此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
C.墨子说他见过百国《春秋》,说明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命名,而绝大多数均已被秦始皇烧毁。
D.在秦始皇焚书以前,保存了大量的鲁国《春秋》。如果不烧这些书,墨子见到的《春秋》会有百部以上。
12、徐文认为“春秋”不是由鲁国国史《春秋》而得名的,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
A.鲁史《春秋》当时并未被奉为经典。
B.当时大国争霸,周王室无力控制诸侯。
C.当时各国国史均以“春秋”为名,并非鲁国一国。
D.鲁国当时并不是大国,而且地位衰微。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夏、商、周三代的名称,是由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者合一命名的。
B.“春秋”这一时代称谓始于战国,两汉时人们继承了这一称谓。
C.“春秋”作为时代称谓是以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作为历史背景的。
D.产生于战国的“天命靡常”的观点,是“战国”时代得名的依据。
1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王室东迁后已无力控制诸侯,相反却常有求于大国,因此,只好听任鲁国的统治者以“春秋”作为时代的称谓。
B.徐文提出商榷的意思是,即使“春秋”的命名与史书有关,也不能认定是以鲁国的国史命名,因为各国国史均名为“春秋”。
C.春秋时,周王室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已被破坏,以族名、国都名、王朝名三名合一的年代学命名便失去存在的基础。
D.西周以后诸侯国林立,大国争霸的战争不休,权力的再分配、思想的解放使传统的历史年代学观点产生了一些变化。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每小题3分)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游:旅游
B.鲍叔遂进管仲 进:推荐,进献
C.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既:已经;……以后
D.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不肖:不贤,没有才能
16、下列加点的词的用法与“知我不羞小节”的“羞”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C.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D.既东封郑,又欲肆西西封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鲍叔不以我为不肖 ②以告,则杀之
B.①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②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
C.①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②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D.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②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之贤的一组是( )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 ②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③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④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⑤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 ⑥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④⑤⑥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四:诗文赏析与默写
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问题。(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3分)
从内容看,都是写 的。
从抒情手法看,
李诗 : 。
王诗 : 。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表现的感情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3分)
李诗:
王诗: 。
20、默写填空。(6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长沙》)
②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荷塘月色》)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④ ,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侍坐》)
⑤《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史官_______(人名)所作。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8分)
巷 柯 灵
巷,是城市建筑艺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一幅古雅冲淡的图画。
这种巷,常在江南的小城市中,有如古代的少女,躲在僻静的深闺,轻易不肯抛头露面。你要在这种城市里住久了,和她真正成了莫逆,你才有机会看见她,接触到她优娴贞静的风度。她不是乡村的陋巷,湫隘破败,泥泞坎坷,杂草乱生,两旁还排列着错落的粪缸。她也不是上海的里弄,鳞次栉比的人家,拥挤得喘不过气;小贩憧憧来往,黝黯的小门边,不时走出一些趿着拖鞋的女子,头发乱似临风飞舞的秋蓬,眼睛里网满红丝,脸上残留着隔夜的脂粉,颓然地走到老虎灶上去提水。也不像北地胡同,满目尘土,风起处刮着弥天的黄沙。
这种小巷,隔绝了市廛的红尘,却又不是乡村风味。她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她又是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依然是巷陌深深,而且更加幽静。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听到自己的足音。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斑斑驳驳的苔痕,墙上挂着一串串的藤萝,简直像古朴的屏风。墙里常是人家的后园,修竹森森,天籁细细;春天还常有几枝娇艳的桃花杏花,娉娉婷婷,从墙头殷勤地摇曳红袖,向行人招手。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着着,不见一个人影,因为那都是人家的后门。偶然躺着一只狗,但是决不会对你狺狺地狂吠。
小巷的动人处就是她无比的悠闲,只要你到巷里去踯躅一会,心情就会如巷尾不波的古井,那是一种和平的静穆,而不是阴森和肃杀,它闹中取静,别有天地,仍是人间。它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家家有自己的一本哀乐账,一部兴衰史,可是重门叠户,讳莫如深,夕阳影里,野草闲花,燕子低飞,寻觅旧家。只是一片澄明如水的气氛,净化一切,笼罩一切,使人忘忧。
你是否觉得劳生草草,身心两乏?我劝你工余之暇,常到小巷里走走,那是最好的将息,会使你消除疲苏,紧张的心弦得到调整。你如果有时情绪烦燥,心境悒郁,我劝你到小巷里负手行吟一阵,你一定会豁然开朗,怡然自得,物我两忘。你有爱人吗?我建议不要带了她去什么名园胜境,还是利用晨昏时节,到深巷中散散步。在那里,你们俩可以随意谈天,心贴得更近,在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巷里是没有的;偶然呀的一声,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又往往是深居简出的姑娘,看见你们,会娇羞地返身回避了。
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给人带来安全感;是城市喧嚣扰攘中的一带洞天幽境,胜似皇家的阁道,便于平常百姓徘徊徜徉。
爱逐臭争利、锱铢必较的,请到长街闹市去;爱轻嘴薄舌、争正论非的;请到茶馆酒楼去;爱锣鼓钲镗、管弦嗷嘈的,请到歌台剧院去;爱宁静淡泊、沉思默想的,深深的小巷在欢迎你!
21.(1)第二段中,作者对“乡村的陋巷”和“上海的里弄”都作了描述,根据这些描述,分明用三个评述性的词语概括出它的各自的特点。(2分)
答:乡村的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的里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描述衬托了“巷”的什么特点?也用三个评述性词语来表达。(2分)
答:衬托了“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三段说“走过几家墙门,都是紧紧地关着,不见一个人影”,而第五段却说“墙门口显现出一个人影”,从作者的写作意图角度考虑,这种写法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
答:
23.文章中对“巷”所用的代词一忽儿是“她”,又忽儿是“它”,这种用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用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巷”在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形象,又作为全文的纲领,展开下文;结尾含蓄婉曲,表达了作者赞美“巷”的意义所在。
B.第三段中“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走了过去,一转弯……”这正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写照,崭新的前景使人心境豁然开朗。
C.第四段中,作者说小巷“可能是一条现代的乌衣巷”但又反刘禹锡《乌衣巷》的诗意,尽管“家家有一本哀乐帐,一部辛酸史”,但全然没有今非昔比的伤感。
D.文章隐含了作者对这不平等社会的不满情绪,为排遣这种怨气,这“小巷”便成了好的去处。一进小巷,便别有洞天,虽是人间,但胜似天堂,宠辱偕忘。
E.最后一段,铺陈芸芸众生、社会百相,句式整齐而富有变化,人以群分,应各归其所;言辞简洁却锋芒犀利,一个“请”字,实则是一个“滚”字。作者爱悦直书纸上。
六:语言表达运用
25.请用一句概括下面一则新闻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据《××报》×月×日报道,全市景观道路美化整治第二阶段工作日前结束,经专家评审组评分,全市39条共54个路段的景观道路中已有37个路段达标,达标率为68.5%。其中,南湖区景观路道路总数为17个路段,已经达标的有明阳路、顺利路、六一大道、沿江北路等10个路段,达标率为58.8%;北湖区景观道路总数为15个路段,已经达标的有六一大道、抚和北路、中山西路等8个路段,达标率为53.3%;青云区、红谷区的达标率分别为66.7%和75%,而青湖区、高新开发区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共12个路段,目前已全部达标。
27.仿照例句“假如生命是……,不要……,要……”的句式,写两个类似的句子,每个句子不得超过30字。(4分)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天风海雨中奋斗搏击。
① 。
② 。
七、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40分)
题目:《等待》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丰二中高一语文12月检测题答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总分 |
得分 |
- 选择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四:诗文赏析与默写
1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问题。(6分)
(1) 李诗 : 。
王诗 : 。(3分)
(2)李诗: 王诗: 。(3分)
20、默写填空。(6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沁园春.长沙》)
②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荷塘月色》)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
④ ,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侍坐》)
⑤横眉冷对千夫指, 。 (鲁迅《自嘲》)
⑥《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________著作。相传为春秋鲁国史官_______(人名)所作。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18分)
21.(1)答:乡村的陋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的里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答:衬托了“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答:
(6分)
23.答:
(4分)
24.( )、( )
六:语言表达运用
25.(2分)
27.(4分)
① 。
② 。
高一语文期末检测题参考答案
一、1.D 2. B 惦记 日月流逝 爆发了叛乱 3.B 4.D 5.C(A.有歧义B.“至少…‘以上”重复D.意思反了) 6 C(A“说道”后面用逗号,B中的顿号该为逗号,D引导内的句号放引号外,括号的内容放在“会鸟”后面) 7.D 8.D(知—智,帅—率,免—娩,孰—熟,耆—嗜 9.B 10C (对“支票”一词理解有误。他“梦想”黑人们也能够与白人一样拥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1.D12.C
二、13、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对文句的正确理解。原文第二段语句“各国国史均名曰《春秋》”,可判定正确答案。14.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正确筛选信息的能力。B项意思不完整。15.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能力。D项“天命靡常”的观点春秋已有,并非产生于战国。16.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推断能力。A项鲁国当时已是地位衰微的小国。周王室有求的是大国。
三、17A (游:游玩,游览。)18A 19B (两个“而”都是表示转折) 20C (③④句表现管仲的功绩,⑥句表现管仲的志向,这些都是表现他的“贤”。 ①②⑤都是管仲在未得志之前的表现。)
四、(略)
19(6分)(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意思对即给,每处1分,共3分)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只答“离愁”“洒脱”“伤感”亦可)(内容2分,语言通顺1分,共3分)
五、21.(4分)(1)(2分)乡村的陋巷: 破败、杂乱、肮脏
上海的里弄: 拥挤、嘈杂、庸俗
(2)(2分)“巷” :幽静、秀美、悠闲
22.(6分)不矛盾。无人和有人都是根据文章需要而定的。第三段为了表现“巷”的“幽静”、“悄悄的”、“寂寂的”就不必有人出现。第五段说明“巷”里没有“街上那种贪婪的睨视,恶意的斜觑”,便显现出一个“娇羞”的姑娘,用来对比,表现“巷”超凡脱俗的圣洁,是“爱宁静淡泊”的人的好去处。
23.(4分)在拟人段中用“她”,增加“巷”的形象性和美感。在平实叙述的文段中用“它”,有利直接表述。
24.(4分)C E (A.文章结尾并非“含蓄婉曲”,而是直抒胸臆。 B.第三段中的“一转弯”的前面“依然是巷陌深深”。 D.文章中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不满,但没有涉及社会政治。)
25.全市景观路美化整治近七成达标[2分,“全市……整治”1分,“近七成达标”(或“达标率为68.5%),1分。]
26.①例:四季常青(1分) ②例:笑声歌声鞭炮声声齐鸣。(2分) (要求不要太高,宽对即可给分)
28.参考例句:假如生命是水,不要故步自封,要做奔腾的活水去摧山坼地去投奔江海。假如生命是草,不要自惭形秽,要毫不各惜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一星浅绿。
附:文言文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才干.管仲因贫穷,经常沾鲍叔的便宜,鲍叔始终能很好地对待他,不因此而说他的闲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当小白被立为齐国国君的时候,公子纠被杀,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齐桓公任用,在齐国主持政事,齐桓公因此也成霸业,多次联合各国诸侯主持盟会,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这都是管仲的谋划.
管仲说:"我当初贫穷时,曾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自己多拿,鲍叔不认为我贪财,他知道我贫穷啊!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使他处境更难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利有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怯,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亲.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之而死,我却被囚受辱,鲍叔不认为我不懂得羞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而是以功名没有显露于天下为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常常成为有名的大夫.天下的人不赞美管仲的才干,而赞美鲍叔能了解人.
- 相关推荐
【丰都二中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试卷】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试题03-19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五12-08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期末综合试题试卷03-20
元山子秋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模拟试卷03-19
小学一年级期末试题测试题试卷03-19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综合试题试卷03-19
小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试题03-19
2013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语文问卷03-20
人教版四下语文期末试题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