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的教学设计

2024-07-21

吆喝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运用文中相关词语。

  2.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口味分析。

  过程与方法: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

  2.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吆喝人的生活态度

  3.结合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能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文章的内容繁多而杂,指导学生将内容较多的东西有序地组织,学习剪裁技巧。

  2.品味语言,及作者对北京的感情。

  3.结合实际情况,注意收集身边的口头吆喝艺术,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能力。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师:曾经,在人们的耳边经常会响起这样的声音:磨——剪子嘞,戗——菜——刀。这是什么声音?

  生(齐):吆喝声。

  师:是呀,平时我们到集市上也能听到很多的吆喝声。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十八课我们一起赏读萧乾的《吆喝》。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吆喝

  作者简介:

  (萧乾(1910――1999年)

  原名萧炳乾,生于北京,蒙古族。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主要著译作有《梦之谷》、《人生百味》《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尤利西斯》等。)

  1、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地阅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并勾划出文章中所介绍的吆喝。

  2、和同学们一起扫除字词障碍。

  3、请同学们读出自己勾划的吆喝声。

  4、整理文章结构

  学生讨论思考:文章介绍了很多吆喝声,是不是很乱?(不乱).你有什么根据?

  学生讨论明确:(1)按照从早到晚和一年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

  (2)过渡段的有效连接,使文章层层推进。

  三、研读课文,探究美点——品吆喝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中介绍了很多吆喝,其中写的最多的是哪种行当?

  学生明确:吃

  的确是“吃”这个行业,“民以食为天”嘛!同学们,让我们来看看哪一句吆喝,让你一听,就流口水?

  学生自由评点赏析语言。

  四、拓展延伸,感受生活——唱吆喝

  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是手法多样,贴切生动,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这些诱人的吆喝,老北京人可不是读出来的,他们是唱出来的,想不想听?

  播放录音《小金鱼》、《冰糖葫芦》《硬面饽饽》。感受音乐美感。

  可见这些吆喝不仅在语言上下功夫,还在声调上花了不少心思,它声调的变化很像戏剧里半说半唱的道白。其实在我们家乡也有小商贩的吆喝,我们同学能不能也表演一下自己的“唱功”。

  五、理解生活,体会感情——悟吆喝

  刚才听了我们同学的吆喝,我很感动,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像这样永远秉承下去。

  品读吆喝,就是品读声乐艺术;欣赏艺术,就要感受艺术创造者的生活和思想。

  这些声乐艺术的创造者,只是一群小商贩,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呢?快速跳读课文,勾划出最能反应吆喝人生活处境的句子。

  学生思考探究。

  学生可能找到的知识点:

  从第四段可以看出,他们从早到晚,非常辛苦。

  第十段,那时北京的冬天,鼻涕眼泪能冻成冰,还要起大早叫卖,很辛苦。

  “两捆萝卜一个大”,一个大就是一个铜板。

  “冰棍儿——三分”,一天五十根才一块五。

  这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吆喝人,虽然利润微薄,处境困难,但他们面对生活又是怎样一种态度呢?读第六段,看看卖馄饨的人是如何面对生活的。

  教师提示:“皮儿要薄,馅要大”;“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真诚、实在、热情、乐观。

  在这些底层生意人中拥有这种质朴、诚信、热情、乐观生活态度的绝不只一个,他们讲究日子再苦也要过得有滋有味儿、有腔有调,处境再难,也绝不失生意人的本分。。所以,我们投递给他们的目光单单是同情,而是同情中饱含着深深的敬意。

  六、小结

  品味吆喝,我们不仅读出了市井风情,读出了音乐之美,读出了老北京人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更读出了老北京人热情乐观的生活态度,这境界就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我们更应该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为抢救口头文化遗产做点贡献。

  七、作业

  把家乡的吆喝或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记录下来,为抢救工作做点贡献。

  (播放小童星阿尔法的歌曲《新疆吆喝》结束本课。)

  附:板书设计

  18 吆喝

  结 构——整 齐

  语 言——地 道

  人 物——豁 达

  • 相关推荐

【吆喝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 It was there 》教学设计与说明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