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品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等。
2、能力目标:
(1)学习小说通过细节变化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旨。
(2)学习小说通过“双重叠影”的写作技巧深化文章主旨。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
领会作者在人物描写中包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本文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看,高一学生,对于《品质》这样的小说,从梳理情节上而言,应该没什么阅读困难,初步体悟小说的主旨,应该也没有太大问题。但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小说的魅力,认识作家写作上的匠心独运,这需要我们教师设计好教学问题和环节,作一定程度上的指导。
本堂课的教学,立足文本,从本文的细节描写的变化入手,思考“作者是怎样来写出格斯拉兄弟手艺的高超的和人品的高尚的,以及社会巨变中的时代问题”,进而理解文章主旨。细节变化是同学们阅读时不一定关注到的问题,但又是文章精妙所在,所以设置为教学重点。另外,本文中的“叠影”,即作家为何安排如此相似的两兄弟作为主人公,是一个难点,学生对此的理解比较困难,应详加探讨。
【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细节变化,进而探究本文主旨。
【教学难点】:“双重叠影“技法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品质 从细节和细节变化的重要性导入
PPT: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个人生活场景·后记》
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明显性、主题的深刻性。——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
可见,细节是我们解读文本的关键,也是我们走进作家内心世界的关键。而细节的变化,前后的照应更是微妙,也更有可能寄寓作家独特的匠心。
PPT: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谈小说创作时,关于“细节照应”他说:“要是你在头一章里提到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就一定得开枪。如果不开,那枪就不必挂在那儿。”
【讲授】
二、“寻找细节变化,分析作者匠心”示例
1、示例一:分析靴子摆设变化
【过渡语】那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就从细节的变化入手。大家发现了吗,小说中有几双精美的靴子,当它们一再地出现时,有变化吗?让学生找找,教师展示:
PPT:
(1)、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而且,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
(2)、那几双常见的旧靴子已经失去了孤高的气派,挤缩在单独的橱窗里了。
(3)、橱窗里照样陈列着细长的轻跳舞靴、带布口的漆皮靴,以及漆亮的长筒马靴。
【提问】从这样的变化中你看出了什么?
——感悟一:靴子命运的变迁暗示着格斯拉兄弟命运的变化。靴子从“陈列”到“挤缩”寓意格斯拉兄弟处境的艰难,生意的日趋衰败;到最后的“照样陈列”,靴子境遇看似恢复了,周而复始的背后是物是人非的悲痛。
感悟二:“照样陈列”能体现就连竞争对手都对他们手艺的高度认同,由此可见,格斯拉兄弟的手艺之好,盖世无双。
三、???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寻找更多的细节变化,探究作者匠心。
1、【过渡提问1】拥有这样好手艺的格斯拉兄弟,最后的结局怎样?
——一个愁死,一个饿死。
【过渡提问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同学们可以用小说中的一些前后照应的细节来回答吗?
2、【小组合作学习】寻找细节变化,探究悲剧成因。
3、【活动】学生自由上台板书,归纳找到的细节变化。
4、【交流总结】 三点原因:
原因一——不善经营
PPT 1:分析门面的变化、招牌的变化
(1)、他和他哥哥合开一家店,店房有两间打通的铺面,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街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坐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
(2)、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个靴匠的名字,当然是为王室服务的啦。······在里面,现在已缩成了一小间。
3、但是当我走近他的店铺所在地时,我发现他的姓氏不见了。
“不在,先生,”他说,“不在。但是我们可以很乐意地为你服务。”我们已经把这个店铺过户过来了。毫无疑问,你已经看到隔壁门上的名字了吧。我们替上等人做靴子。”
PPT2:分析楼梯口的变化、皮革气味的变化、格斯拉下楼时间长短的变化
(1)、过了一会儿,可以看到他的或他哥哥的面孔从店堂里二楼楼梯口往下边张望——楼梯口是黑洞洞的,同时透出沁人脾胃的皮革气味。随后就可以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踏在窄狭木楼梯的踢踏声;他终于站在来客的面前······
(2)、店堂的楼梯井口比以前更黑暗、更充满着皮革气味。我也比平时等了更长的时间,才看到一张面孔向下边窥视,随后才有一阵趿拉着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最后,他站在我的面前;他透过那副生了锈的铁架眼镜注视着我说······
原因二——坚守品质
PPT:分析靴子质量的变化
(1)、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想起要到他那里去一趟。
(2)、我定做了几双靴子。过了很久,靴子才送到——但是这几双靴子比以前的更结实,简直穿不坏。
(3)、我对这几双靴子并不存什么指望,但有一天晚上靴子送到了。······不论在式样或尺寸上,在加工或皮革质量上,这些靴子都是他给我做过的最好的靴子。
原因三——时代变化
PPT:分析人们态度的变化
(1)、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
(2)、是的,”他说,“人好像不要结实靴子了。”
(3)、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顾客可不愿意等待呀。
【追问】你认为三点原因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关于第一点原因,“不善经营”的背后还是对品质的坚守,从招牌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格斯拉坚持为大众做最好的靴子,而不会为了生意像那个年轻人一样讨好上等人;从楼梯口的变化上那个片段看,格斯拉行动迟缓,不懂招揽生意,不懂招呼客人,看似经营理念有问题,生意越来越冷清,而皮革味却越来越浓,看上去是格斯拉不懂供求关系,不顾市场供需,盲目做靴子,实际上都是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格斯拉痴迷于自己的手艺,专注于自己的手艺的可贵品质。为了实践自己的靴子理想,格斯拉付出了什么?——所有的精力和金钱。还有呢?——他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文章最后借年轻人之口含蓄地对格斯拉的品质进行讴歌。
关于第三点原因,人们态度的变化,时代的变化:
【追问1】、以前,人们走进格斯拉的店,为什么“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教堂给人什么感觉?——神圣,圣洁。
【追问2】、只是因为他的手艺好,能做出好靴子,人们就怀着神圣的心情走进他的店吗?——人们认可的不仅仅是他的靴子,还有他的品质。朴实,敬业,认真,诚信的品质。
【追问3】、后来的人们“不愿意等啊”,为什么?——不需要好靴子了,人们再也不会有“像走进教堂一样”的那种平静了,人们把美好的品质抛弃了。
【追问4】同学们可以根据文中的信息,推测出作品的写作时代吗?
补充时代背景:
PPT《品质》写于1911年。作者描写的当时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并且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招揽顾客,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
【教师小结】所以,归根结底,格斯拉悲剧的发生,都关乎“品质”,“经营不善”的背后是对品质的坚守;人们前后态度的变化是对“品质”的抛弃。
四、 通过外貌变化入手,分析”双重叠影”的作用。
【过渡提问】同学们板书的细节变化中,还有一类,似乎没有分析到,就是外貌的变化,格斯拉兄弟的外貌越来越苍老了,甚至连眼镜都发生了变化,上锈了。其实作家还运用了一种更为巧妙地方式写外貌的变化。
引导学生关注格斯拉兄弟的外貌变化。
PPT:
(1)、他哥哥虽然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瘦弱、更苍白,但是他们两兄弟却很相像,所以我在早年有时候要等到跟他们定好靴子的时候,才能确定他们到底谁是谁。后来我搞清楚了:如果没有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那就是他本人;如果说了这句话,那就是他哥哥了。
(2)、若干年后的“我”又一次光临靴店的时候:
我的心安下了,在店堂出现的正是他的哥哥,他正在整理一张皮革。
“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好吗?”
他走近我的跟前,盯着看我。
“我过得很好,”他慢慢地说,“但是我哥哥死掉了。”
我这才看出来,我所遇到的原来是他本人。但是多么苍老,多么消瘦啊!我以前从没听他提到他的哥哥。我吃了一惊,所以喃喃地说:“啊!我为你难过!”
“的确,”他回答说,“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他摸摸头顶,我猜想,他好像要表明他哥哥死的原因;他的头发突然变得像他的可怜哥哥的头发一样稀薄了。
【过渡语】通过“我”误以为格斯拉是他的哥哥,写出了格斯拉外貌迅速衰老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其实,不仅仅是“我”这个老主顾分不清他们兄弟俩,作者也没有丝毫想区分他们的想法,大家看:
PPT:
我当然在后来才有这种想法,不过,在我大约十四那年,我够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时候,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就有了模糊的印象。因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工艺。”又如小说中格斯拉被工业垄断冲垮时有这么一段话:“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
作者时而用“他”,时而用“他们两兄弟”,格拉斯也完全没有区分自己和哥哥的意识,“我们”和“我”是一个整体。兄弟俩就像是“叠影”一样,哥哥似乎就是弟弟的影子,化身,从做法到思想到经历都高度一致,让人几乎可以不考虑这是两个角色。
【提问】既然如此,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两兄弟呢?既然安排了两兄弟,又为何故意混淆他们,把他们写得比双胞胎还要相像,从模样到工作态度,对品质的坚守,直到最后死亡,都如出一辙?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1、互相映衬,强化悲剧效果。透过细节的变化写出人物命运的变迁,哥哥衰老,死亡,弟弟变得像哥哥一样衰老,最后死亡。这样的变化,这样重复的打击,重复的毁灭,这样重复的死亡是不是增强了悲剧的感染力。
2、揭示悲剧发生的必然性。格斯拉哥哥在文中似乎都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他是弟弟的一个影子,是一个陪衬,他从不独立处理事情,任何事情都得“我要问问我兄弟”。格拉斯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哥哥,除了唯一的一次提及哥哥的死亡:“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这唯一的一次讲述,似乎是在讲哥哥的遭遇,但又似乎在讲自身的遭遇,作为听众的“我”当时就有这样的感觉:“他的头发突然变得像他的可怜哥哥的头发一样稀薄了”。先逝的哥哥,他比弟弟更执着,更勤苦,更卖力。不幸的命运首先降临,哥哥是比弟弟更典型的弟弟,或者说哥哥是浓缩了的弟弟。失去哥哥的格拉斯,同时也失去了一半的店面。这是一个隐喻,是格拉斯在垄断工业冲击下的败退,而这种败退势不可挡,最后我们看到了他和他的店面以及他的手艺统统消逝在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厄运再次降临,一再打击,是为告诉读者,格拉斯命运的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作家也许是想借哥哥来暗示铺垫弟弟的命运,进而达到强化主旨的作用。
【补充拓展】“双重叠影”技巧的作用
PPT:
王王辉道:“只得一个小儿,倒有四个小女。大小女守节在家里,那几个小女都出阁不上一年多。······
一连过了几天,女婿竟不在了,王玉辉恸哭了一场。见女儿哭的天愁地惨,候着丈夫入过殓,出来拜公婆,和父亲道:“父亲在上,我一个大姐姐死了丈夫,在家累着父亲养活,而今我又死了丈夫,难道又要父亲养活不成?”王玉辉道:“你如今要怎样?”三姑娘道:“我而今辞别公婆、父亲,也便寻一条死路,跟着丈夫一处去了!”······王玉辉道:“我儿,你既如此,这是青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我今日就回家去,叫你母亲来和你作别。”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如果说,只展示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可能很难排除一些偶然因素。那么,安排两个具有相同性格的人物,或者更多的人物,就可以达到否定偶然,揭示必然的效果了。《儒林外史》中的王玉辉,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守寡在家。四女儿又死了丈夫,命运又一次重复,四女儿选择了殉夫。由此,作家残酷地揭示了所谓的“出路”都是死路,守寡或殉夫,厄运难逃。通过两个姐妹同样的遭遇,不同的选择,揭示出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之下的妇女卑微的生存状态。
五、 写墓志铭,深化同学们对主旨的理解。
为了缅怀拥有坚守崇高品质而不幸离世的格斯拉,请大家为格斯拉写一写墓志铭。
六、 总结语
德国哲学家康德,他提出了“道德星空定律”,值得我们仰望的不只是星空,还有道德;值得我们追逐的不只是利益,更有品质。
PPT
有两种东西,
我们愈是时常愈加反复地思索,
它们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了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
——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
——康德的墓志铭
【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寻找更多的细节变化,探究作者匠心。
通过外貌变化入手,分析”双重叠影”的作用。
写墓志铭,深化同学们对主旨的理解。
【板书 】
板书:
讴歌品质,批判现实
门面的变化,招牌的变化
楼梯口的变化,皮革气味的变化?????????? 不善经营——专注品质
格斯拉下楼时间长短的变化
靴子质量的变化??????????????????? ?————? 重视鞋品——坚守品质
人们态度的变化??????????????????? ————? 时代变化——抛弃品质
······
【文本解读】
叠影
——由《品质》“兄弟命运重合”的意义谈起
高尔斯华绥写了不少短篇小说,题材多样,内容广泛,风格也各不相同,描写的人物形形色色。《品质》(1911年)是其中比较优秀的一篇。作者摆脱了英国社会那种崇尚贵族绅士的阶级偏见,热情地歌颂了地位卑微的制鞋匠的高贵品质;对在工商业日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英国社会里小手工业者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小说情节简单,语言朴素,通篇无惊人之笔,然而就在平淡和朴素之中,蕴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感染力。仔细品读,可以发现作家在小说中运用了一种独特的写作技巧,我们姑且将之为“叠影”。
根据小说描述,格拉斯兄弟外貌相像到令人难以识别的程度,“他哥哥虽然由于勤苦在各方面都显得更瘦弱、更苍白,但是他们两兄弟却很相像,所以我在早年有时候要等到跟他们定好靴子的时候,才能确定他们到底谁是谁。后来我搞清楚了:如果没有说“我要问问我的兄弟”,那就是他本人;如果说了这句话,那就是他哥哥了。”一样是黄皱皱的脸庞,一样是微红鬈曲的头发胡子,一样是整齐的皱纹挂在双颊,作品中的“我”一再混淆他们兄弟俩,若干年后的“我”又一次光临靴店的时候,“我的心安下了,在店堂出现的正是他的哥哥,他正在整理一张皮革”。“啊!格斯拉先生,”我说,“你好吗?”他走近我的跟前,盯着看我。“我过得很好,”他慢慢地说,“但是我哥哥死掉了。”瞧瞧,又是一个误会,“我”作为一位老主顾却时常分不清兄弟俩。
兄弟俩不仅容貌酷似,而且性格类同,生活中沉默寡言,艰苦朴素,但是对做靴手艺有着极大的热忱。小说中的格斯拉兄弟,命运相同,连生活轨迹也一模一样。同样为自己坚守的做靴事业奉献一生,只是一个先死,一个后去,都是老死,饿死或者说是被“难死”,被垄断资产者为难而死。
兄弟俩就像是“叠影”一样,仿佛是一个人。哥哥似乎就是弟弟的影子,化身,从做法到思想到经历的一致性,让人几乎可以不考虑这是两个角色。实际上作者也没有丝毫想区分他们或者割裂二者形象的想法,文中有很多这样的文字:“我当然在后来才有这种想法,不过,在我大约十四那年,我够格跟他定做成年人靴子的时候,对他们两兄弟的品格就有了模糊的印象。因为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工艺。”又如小说中格斯拉被工业垄断冲垮时有这么一段话:“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作者时而用“他”,时而用“他们两兄弟”,小说中的主人公格拉斯也完全没有区分自己和哥哥的意识,“我们”和“我”是一个整体。
格斯拉哥哥在文中似乎都处于一个从属的地位,他是弟弟的一个影子,是一个陪衬,他从不独立处理事情,任何事情都得“我要问问我兄弟”,似乎没有独立的意志,他也从来没有单独出场主演过什么事件,格拉斯哥哥是弟弟的一个“叠影”。小说借“我”之口告诉读者,格拉斯从来没有提起过他的哥哥,除了唯一的一次提及哥哥的死亡:“他是个好人,他会做好靴子;但是他死掉了。”这唯一的一次讲述,似乎是在讲哥哥的遭遇,但又似乎在讲自身的遭遇,作为听众的“我”当时就有这样的感觉:“他的头发突然变得像他的可怜哥哥的头发一样稀薄了”。先逝的哥哥,他比弟弟更执着,更勤苦,更卖力。不幸的命运首先降临,哥哥是比弟弟更典型的弟弟,或者说哥哥是浓缩了的弟弟。失去哥哥的格拉斯同时也失去了一半的店面。这是一个隐喻,是格拉斯在垄断工业冲击下的败退,而这种败退势不可挡,最后我们看到了他和他的店面以及他的手艺统统消逝在工业文明的大潮中。厄运再次降临,一再打击,是为告诉读者,格拉斯命运的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作家也许是想借哥哥来暗示铺垫弟弟的命运,进而达到强化主旨的作用。
无独有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礼拜二午睡时刻》中塑造了一对神父兄妹的形象和一对母女形象。神父兄妹交替出场,话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对母女俩发出同样的“关心”,提醒她们天气炎热,注意防暑,以及提醒她们避开人们羞辱的目光。而关于文中的那对母女,作家主要把笔墨花在母亲形象的塑造上,小女儿在文中都没有开口说话,只是严格执行母亲的一切命令,行动上尽量保持和母亲的一致性。神父的妹妹,小女儿的出场,也是“叠影”技巧的又一运用。
“叠影”这种小说技巧,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早已被运用得如火纯青。《红楼梦》中的黛玉和晴雯,宝钗和袭人,都有着共通的性格,遭遇,甚至于命运轨迹也早早地在对方身上得到了暗示。王夫人有言晴雯是“眉眼有点象林妹妹”的“狐狸精”。长得酷似林妹妹,晴雯出身卑贱,黛玉也算生于仕宦人家,却双亲早亡,寄人篱下。晴雯和黛玉都心高气傲,刚烈不屈,对压抑人性的封建礼教两人都发起了殊死的反击:黛玉为追求自由纯洁的爱情而折羽,晴雯为追求个人尊严而夭亡。晴雯更是作为林黛玉的副本,将凡是林黛玉个性中没有充分展示的特征,全都展示得淋漓尽致。宝玉祭雯,黛玉在旁偷听,以至于小丫头大呼“晴雯显魂”。这里“巧”得大有深意,宝玉虽祭晴雯,实际上是沫诔黛玉。
薛宝钗和花袭人从形象性格到命运,也有诸多的共同点。她们行为端正,满口礼仪廉耻,是传统道德规范的楷模。曹雪芹尊她们为“贤宝钗”“贤袭人”。贾府中无论是第一主子王">王夫人,还是最具威望的老祖宗都对宝钗极力赞赏,就连与谁都合不来的赵姨娘也受不住她的小惠忙不迭跑出来连声夸奖:“都说那宝丫头好,会做人,很大方”。袭人也不逊色,人缘好,平儿鸳鸯等和她同一级别的大丫头都与她深交,主子如湘云者自幼与她亲如姐妹,黛玉等众姑娘与她关系也不错。王">王夫人、薛姨妈都大赞她“稳重知大礼”,并被视为“姨娘”的不二人选,宝钗也在与黛玉的较量中稳稳胜出,最终成了贾府里的新夫人。作家作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如果说,只展示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可能很难排除一些偶然因素。那么,安排两个具有相同性格的人物,或者更多的人物,就可以达到否定偶然,揭示必然的效果了。《儒林外史》中的王玉辉,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守寡在家。四女儿又死了丈夫,命运又一次重复,四女儿选择了殉夫。由此,作家残酷地揭示了所谓的“出路”都是死路,守寡或殉夫,厄运难逃。通过两个姐妹同样的遭遇,不同的选择,揭示出在封建礼教的重压之下的妇女卑微的生存状态。
由此想到了王安忆提出的“四不要”的原则:不要特殊环境特殊人物,不要材料太多,不要语言的风格化,不要独特性。这四个“不要”中,第一个“不要”最耐人寻味,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句话转读为“不要典型环境典型性格”,即不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而是采用性格模糊的类型人物群像,来体现涵盖面更大的时代一般性。也就是说,读者的眼球不被鲜明的人物性格所吸引,才能够透过一般的模糊的群体行为,去深入思考人物背后的时代的一般风气。王安忆1990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这部小说是从反省开始的,从故事的显形结构上看,王安忆的反省对象是“叔叔”一类的80年代的知识分子,但事实上,有关“叔叔”的叙事模模糊糊,“叔叔”甚至没有自己的名字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小说中还有关乎“我”的故事,两线交织,提供了一系列的故事,而小说里出现了这样两个警句点破作品构思的玄机:“叔叔”的警句是:“原先我以为自己是幸福者,如今却发现不是。”而“我”的警句是:“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快乐的孩子,却忽然明白其实不是。”“叔叔”和“我”两个形象在这样的语句中达到统一,“叠影”这种写作技巧又一次体现出了它的魅力。
“叠影”,这种手法的运用,可以达到重复强化,互为映衬,揭示必然的效果。有时,一种写作技巧,看似简单,实则深藏玄机,值得读者细品研究。
- 相关推荐
【小说《品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标牌设计》的教学设计03-14
旋转的教学设计02-16
《茶经》教学设计02-18
《国殇》教学设计12-11
《赛马》的教学设计05-21
国庆的教学设计03-19
映山红的教学设计03-19
颐和园精选教学设计03-20
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设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