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总结

2022-06-08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总结

  推荐上好这一课,不补充当时社会的背景资料,不行!没有课件,仅凭教师的一张嘴。在讲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时,由于学生对周恩来知道的并不多,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周恩来的资料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在课前准备这一环节中,我请学生汇报交流查找的资料,并询问孩子们为什么而读书,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检查自学,汇报了主要内容之后,我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带领他们进行梳理,确定围绕“为什么周恩来在少年时代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让学生自学并展开讨论。孩子们通过阅读学习知道了是因为周恩来耳闻目睹了中华不振,所以立下了这个志向。可是当时为什么会中华不振呢?对于这个时期的背景,孩子们不易于理解,我只是泛泛地讲了讲,在此基础上抓住文中人物对话、动作,指导同学们朗读,在读中加深感悟。

  最后我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而读书?这是,他们的回答更贴近生活了。反思全课,对于时代背景这一部分应该解释得更加清楚,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有所帮助。有些同学理解的还不够深入,如果让他们多讲多练,我想他们的理解更深一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给后进生锻炼的机会,从各方面提高他们的能力。

  • 相关推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总结】相关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精选21篇)12-2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范文(通用6篇)08-2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11-15

大国崛起心得体会(精选30篇)10-13

《爱我中华》音乐教案(精选10篇)04-2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通用6篇)05-17

《送魏万之京》教案设计08-10

大班艺术活动之尝葡萄教案(精选11篇)05-11

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好底色的课题总结(精选11篇)05-09

教案《清明上河图》千年流转之传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