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2024-04-27 笔记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

  暑假到了,和每年的暑假一样,除了规定的假期数学语文两本作业外。我们还留了读课外书的作业。妈妈说我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很差,假期让我多读点书能提高我的写作能力。所以把老师提到的书都买来了,这五本书其中《我是正能量小孩》特别吸引我。

  我就先读的这本书,觉得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永哲和我太像了,书中的永哲是一个胆小怕事,没自信,不善于表达自己,没有朋友的孩子。

  来自霹雳霹雳正能量星球的钟点工,可以帮他三个忙。永哲因为有了钟点工的鼓励和帮助变得越来越自信了,后来钟点工要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去补充正能量,他和永哲约定如果每天能自己完成三件事,他就很快回来。钟点工走了永哲努力的`完成约定,上课注意听讲,积极发言,主动和同学打招呼,慢慢的永哲发现不用依靠钟点工也能为完成一些事。最后他终于认识到只要有信心,决心,勇敢的勇气就能做好任何事,就会赶走负能量的黑暗。给他带来成功开朗的性格。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2

  于永正老先生虽已辞世,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于老师生前将自己对教育和对语文教学的实践及感悟,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时间和汗水书写成了一本又一本教学著作,让如我一般的晚辈们,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做得更好,少走更多弯路。

  阅读于老师的著作,颇像一位德高望重的仙风道骨的老者,在对我娓娓道来他这一路上风里雨里的收获。在余老的作品里,我深刻体会到“大道至简”四个字的真正意蕴。全文没有一丝一毫的,看似高大上的专业术语,没有半点学究气,没有堆砌一套又一套的学院派的理论,全书都是通俗易懂的文字,像拉家常一样,像知己与你面对面的聊天,你一看就懂,一看就能吸收,一看就不禁拍手叫妙,一看就想拿去试一试。好的思想分享就应该有冲动去学、冲动去用的效果。

  这本书有许多短小篇章构成,读来不累,最适合杂事繁多的民办教师们打开阅读。可以从头到尾地拜读,也可以根据需要找到相应的页码,认真就某一问题研读,每一篇都是余老先生的实践,都是于老先生在工作闲暇之余用心用笔记录下来的所见所闻所感,他用他的作品来说明语文就得日积月累,正如他把一篇又一篇的教学随笔,根据主题归纳,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作品。

  难怪他曾说一个老师写三年教案成不了名师,而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坚持写反思,坚持写教学随笔,成功的,失败的,意外惊喜的等等,这些倘若都信笔记下来,年复一年,我们普通老师是不是也会有满满的职业幸福感?也会体悟到教学,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充满无穷无尽的探究的远方?

  余老先生在书的前言里,以《人生留痕》为标题,我想,于老师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刻起,就对自己的教育一生提出了高要求,他坚决不允许自己死教书,直到教书死。他的一世,应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而要不平凡,就得每天为自己留下工作的痕迹——写反思和随笔。他相信,在这样用心写的过程当中,他的内心会越来越澄明,很多模糊的东西会如拨云见日、朝暾渐朗,他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近,他会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

  于老成功了,他过去的所有的随笔成了一部又一部有营养价值的作品,滋养了后来的千千万万个老师。

  而作为晚辈,我心感惭愧。教学反思和随笔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常因时间和精力懒于记录,现在想来,真的是没有时间吗?真的是没有精力吗?下班回到家心里对自己说,先放松一下,于是拿起手机打开淘宝刷一刷,再打开微信看一看,偶尔回复一下可回可不回的信息,一来二去,时间就在指尖溜去,然后再打开其他的应用软件刷一刷,点开一些吸引自己眼球的链接,进去看一看,时间又在悄然流逝,更要命的是,人的精力也在消逝,待到再想好好看书,写点东西的时候,此时大脑真的疲倦了,眼睛真的也要休息了,这时才恍然大悟,刷手机根本不是放松,是拖延找的借口。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他更有毅力、更有目标、更懂得时间和精力的管理。

  没事别在刷手机,当你想拿起手机的时候,在旁边放一本书,用翻书替代翻手机吧!作为老师,手机里的很多信息并不会改变你的人生,几乎不利你正确的人生。

  老师的成长在阅读的书本里、记录的文字里。阅读和写作才是真正的思考,思考在,进步和收获才会在,进步和收获在,快乐和成就感才会在,快乐和成就感在,所有的空虚、无聊、无助和烦恼,也都统统有了解药。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3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于永正老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是于老师的从教五十多年的全面总结,是一名小学教师在教坛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的心得与经验。这本书,语言平实,事例鲜活,读来令人愉悦,也让我受益匪浅。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第八章“把课上得有意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对我的教学课堂有很大的启发。

  于永正老师是如何把作文课上得有意思的呢?

  一、为学生选择、提供他们喜欢的、容易写的素材。老师们在备作文课时,常常为找不到合适的题目、合适的写作素材而犯愁。老师们选材尚且为难,学生就更不用说了。而于永正老师从来没有为写作素材发愁过。为什么?因为他有素材意识。有了这种意识,就会为自己、为学生发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素材意识来自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有了这种责任感,就留神了,心就细了,心眼儿也就多了,目光也就敏锐了。素材意识来自对生活的热爱。有爱才能有发现,才能有赏识;发现了,赏识了,才能有表达的欲望。素材意识来自学习。人一定要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素材意识来自动笔习惯。要想为小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写作素材,老师还得有一颗童心。有了一颗童心,才能理解学生,知道他们喜欢写什么,不喜欢写什么,他们应该写什么,不写什么。

  二、把说、写训练寓于活动之中。

  三、“题好文一半”,讲究命题的艺术。

  命题宜小不宜大,题目要有趣味性,命题要让学生学生“情动”,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命题要“命”到学生心眼里去。

  四、师生共写,当好“对话教学”的“首席”。

  在作文教学中于永正老师要求学生写的,一般情况下,他也写,有时可能写两篇,甚至三篇。一“下水”,便知“水”的深浅,便取得了指导学生的发言权。

  五、当堂面批学生作文。

  “作前指导”,只是提提要求,并不细说。作前指导越细,要求越具体,对学生的束缚越大,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等学生都写好了,通过点评三五位学生的习作,以及听老师读“下水文”,学生定能从中得到启迪,发现自己的不足,领悟到应该怎样改——删掉什么,增添什么。

  六、让学生的`习作“上墙”。

  “作文上墙”具有巨大的激励性。所有学生都渴望老师讲评作文时朗读他的作文,至于“作文上墙”更是梦寐以求的事儿。作文上墙,既有激励作用,也有交流作用。

  七、适当开展“作文比赛”。

  研究和实践表明,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社会性的竞赛,历来被认为是激发人们的斗志,调动人们积极向上,克服困难,争取完成任务,获得优良成绩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竞赛过程中,威信性动机或获得自尊和自我求成的需要更强烈。由于在竞赛中学习兴趣和解决困难的毅力大增,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要好得多。当然,比赛不可频繁,要恪守“中庸之道”。

  八、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读书呢?

  一是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兴趣是在尝到甜头的前提下,慢慢激发出来的;习惯则是在长期实践中慢慢养成的。到后来,两者实际上是一回事。

  第二,告诉学生,要抱着学习写作文的目的读书。读书的目的固然很多,但不要忘了“书是最好的作文辅导老师”,不要忘记从书中学习写作文。首先,要学语言;其次,学习表达方法。

  一位老师能善待学生,又有较好的语文素养,他怎么都能把课上好。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一书是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的“封笔”之作。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正如于永正先生自己在书的前言中所说:“本书是我对自己从教五十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书中描述了于老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在教学活动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4

  每个老师都有这样的愿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经验告诉我,作为老师,想让一部分学生喜欢你很容易,但是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你真的很难。那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从于老师的书,让我对学生喜欢的老师,对师生关系,也有了更深刻,更丰富,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1、学生喜欢的老师:如“甘草”,性温、味甘、包容、调和。

  于老师说,要让孩子喜欢你,必须做一个甘草似的教师,温和而宽厚,要真心的爱学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善待每一个学生就要放下架子,把自己当做他们的朋友。把学生放在心上。以平等、博爱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的爱如同阳光一样能够温暖人,只要老师充满爱,学生们一定会喜欢。但是做老师,一味的“温厚”就可以了吗?于老师说:“一味温和是不行,还必须要‘严’.但是一味严厉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做到严而有爱,严而有方。

  2、学生喜欢的老师,童心不泯。

  于老师认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在他的课堂上,于老师带孩子表演小品,让孩子们爆笑,让学生感觉他就是一位知心朋友。课后游戏,他也要求自己站到学生中间,同孩子们一起玩耍;大扫除任务,他也主动去班长那里领任务,和学生们一起打扫卫生,俨然是一个孩子,让孩子特别愿意亲近他。于老师把童心不泯总结为这么几点:一是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二是“孩子气”;三是理解和体谅学生;四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

  3、学生喜欢的老师,亦师亦友。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作为教师我始终认为教师就应该爱自己的学生,并且要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能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学生感受到了爱,他自然就会同样的爱上你这位老师,也会对你所教的课程感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会有主动学习的动力了。在书中,于老师说:“我们要理解学生,不妨放下架子,不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不带有色眼镜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平等对话”。于老师就是这样用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一句句朴实的话语,赢得的学生对他喜欢,从而喜欢上他的课堂。

  总之,读到共鸣处,我不仅在心里为于老师鼓掌,被他朴实的才华和实在的教学艺术所折服;看到于老师幽默化解师生之间许多尴尬的瞬间,拍手叫好,我觉得不论是小学老师还是幼儿园老师,不论是语文老师还是艺术老师,他们都是相通的,只有你真心的爱学生,爱教育事业,学生才会爱你,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自古以来我们就赞美老师爱生如子,然而时至今日很多爱生如子的老师常常感叹:一腔爱心换来的是学生对老师的不解与埋怨,这种适得其反的教育效果,不得不让我们每一个老师思考:应该怎样教育学生才更有效?《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告诉我我:老师仅仅热爱学生是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这样将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尽管每个学生喜欢一个老师的原因都不一样,比如有的学生喜欢她的幽默,喜欢她写得很漂亮得板书,甚至只因为你对他说了一句:恩,做得很好,加油!但他们喜欢的是尊重自己,了解自己需要,注意与自己交流感情的老师。

  是呀,尊重是每个人渴望拥有的,学生亦然。尊重学生,正是保护学生自尊心,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一个失掉自尊心的孩子,怎能达到自我实现,又更何谈竞争、创新?当老师们恨铁不成钢,便用讽刺、挖苦、甚至体罚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时,不仅不能让孩子理解你的爱,触动他们的心灵,更有甚者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抹杀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这不是与老师的初衷背道而驰吗?老师啊,千万别用爱的名义行践踏学生之实。

  有的老师为了保持师道尊严,居高临下不苟言笑,为了不让学生小瞧老师的能力,事无巨细全部包揽,容不得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学生有错,便使出“浑身解数”批评指责。然而管理效果却不理想,学生与老师心理距离拉大了,学生对老师虽有敬畏之心,却无亲近之情,更不敢吐露心声,班上气氛严肃有余,却无生动活泼之气。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平等的交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于是学生亲近了,很多问题便迎刃而解。正如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决是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老师要放下身段。学生是班级的主人,对于班上的事,不能老师一个人说了算,老师应该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的商量,允许学生中有与老师不同的声音。并且要重视学生的意见,为他们创造机会,巧妙的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冲动。班里有了问题、出了事情,也总是尊重学生自己以及班干部的意见,充分听取他们的申辩,然后再进行恰当的处理,有时还可以防患于未然。这样既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又能让学生更深的感受到老师的信任,期望,反过来他们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导,从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良性循环。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感情,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正经历着由依附向自主急剧转变的过程,他们会对老师从早到晚过细的关心指导感到厌烦,他们更渴望老师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感情。如果老师忽略了这一点,将给孩子造成意想不到的心理伤害。常常提醒自己:让学生丢脸不是教育目的。如果教育方法是用伤害学生宝贵的自尊心为代价去惩罚学生,这还能达到教育目的吗?一个连自尊心都没有的人,能知错而改吗?难道没有更好的教育方法了吗?树有皮,人有脸,即使再差的学生,也需要老师呵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尊人者,人尊之,只有老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学生才会更尊重、信赖、热爱老师,这样的教育才会事半功倍。

  尊重学生,老师要学会等待。陶行知曾经说过:“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做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他们当年是你的小学生?。”十个手指有长短,一个班三四十个活生生的人,个体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又怎能一个样?面对认知不一的学生,我们要学会等待。等待不是不闻不问,而是留心观察等待教育时机。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学困生会默默追赶,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违纪生会渐渐收敛,在老师期望的等待中优等生会发愤图强。在等待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体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

  仅有热爱是不够的,尊重学生比热爱学生更重要。尊重产生爱,只有尊重学生,才能真正地把爱送到学生心中,落到教育目标上。而且尊重学生的老师一定会获得学生的尊敬!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5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做《我是正能量小孩》。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成绩不太好的小朋友刘永哲,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一台扭蛋机,扭蛋机自己动了一下滚出了一个扭蛋,刘永哲不在意的拿了起来。回到家后,他听到有人在叫他,四处张望了一下,发现是桌子上的扭蛋在说话。

  这可把他吓坏了,一不小心扭蛋就摔到了地上。这时从扭蛋里出来了一个小人。他说自己叫钟点工,可以帮永哲实现愿望,但是一天只能帮三次。永哲觉得有了钟点工自己变得越来越棒了,但其实钟点工并没有帮什么太大的'忙,是永哲自己进步了。在即将跳绳比赛的时候,也是钟点工和永哲要分开的时候了,钟点工答应永哲只要他好好努力,比赛那天他就回来。

  可是永哲不小心把钟点工的事告诉了自己的好朋友文浩,于是,钟点工消失了,他只给永哲留下了几张字条。比赛那天,他用自己的努力拿了第二名。虽然钟点工离开了,可是他带给永哲的正能量一直在帮助着永哲。

  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只要我们也像永哲一样充满正能量,也会成为一个自信,勇敢,快乐的小孩。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6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从家里拿到学校,再从学校拿到家里,只要有点空闲,便认真读上几页。于永正老师倡导“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于老师的书风格亦是如此,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所说的道理却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向晚辈逐条叙说,希望能给后者以真切的帮助。

  印象最深的是这句话——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对学生就会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我会对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书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微笑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名片,何况是对于这6、7岁的孩子。但是我觉得这方面我做的真的不够,班里孩子也多,特别是讲课时,我总是急于想把自己备好的课都教给孩子们,孩子小有时会坐不住,我就有点急躁,总忘记微笑这件事,但吵的效果又是比较差的,形成了恶性循环。每每下课,我总后悔自己怎么又忘记了微笑,下定决心下次务必换种沟通方式。

  我要记住的第二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用。对于孩子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给了孩子动力,是成功激发并维系着孩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来自哪里?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来自老师的激励。所以,夸奖孩子、激励孩子,这是老师应有的.善举。

  于老师给这样一个语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开出的“药方”:从今天开始,您的孩子必须完成一项家庭作业——读课外书。您要为孩子多买点好书,例如国内外著名童话,专为青少年改写的古典名著,等等。总之要有一定情节的,这样能引起孩子的读书兴趣。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读半小时。累了,声音可以轻一点。什么时候发现您的孩子读书很流畅了——特别是读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这就告诉您,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开始,没有兴趣以前,可以强制他读,时间可以短一点,比如说十分钟、二十分钟。是啊,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课外书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后劲,更不怕考试。

  绘本是一种用比较直观的图画和简单的文字讲述故事的书,喜欢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利用绘本很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我选择了很多适合他们现在阅读的绘本,每人一本绘本,每人一张读书清单,读过的绘本让家长在读书清单上面签字,每月汇总一次,评选出本月的阅读之星。现在孩子们形成了换书习惯,直接自己换书,中午一次下午一次。现在孩子们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识字量明显变多,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7

  最近阅读了于永正老师写的教育随笔《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深有感触,在他的阐述中,我发现了自己许多的不足,并得到了许多方法,收获颇多。我想就其中的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教学时,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写字就如同做人一样重要。字如其人就是这么来的。强调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这种师生关系才是正确的。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时未晚。接下来的日子里,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抄写生字、词语等机械性作业,把多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过去的教学中,我在课堂里讲得太多,以致学生学语文不是那么地道。重全部学生,留时间给学生。

  文中还讲述了非常出名的五重教学法,我对其中的重情趣一节感触比较深。从文中真正感受到了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受到了对待差生应当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讲到:情是什么?是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我表面上“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地感受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以前总是把差生,好学生分的很清楚,现在逐步克服了头脑中的偏见,走向成熟。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蹲下来看学生,才能理解学生,才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才能体会出为什么冰心说“淘气的男孩是好的,淘气的女孩是巧的”的道理。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子王”。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多的.言语也是徒然。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一直以来我也试图用微笑解决问题,师生间架起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孩子每天都能看到充满阳光的老师。

  语文教学大有群雄逐鹿中原的气魄,关注点不同,内容有区别。我们初学者取其可以用的,采集对学生发展有利的,哪怕一点,扎扎实实,实践下去,学生和教师都会有收获。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8

  终于用了差不多两周时间把于永正的《我是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看完,相信读过这本书的同仁都知道这本书真是语文教师的良师,它和那些国外大教育学家的著作不一样: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很平实,很接地气。它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平实的例子,有效的方法。

  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给就让我受益匪浅,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今年带的这届学生着实令人头疼:已经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却不能正确流利的读好一篇课文;答起题,写起作文错别字连篇。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究其原因: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

  联系到班级学生的朗读情况:每次提问学生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如果不看他读的内容,单听他朗读你根本不知道他读的内容的到底是什么。我还发现这些不会读书的孩子都是背书困难户。即使会背了,也是结结巴巴漏字添字。他们并没有理解意思,只是在背一些文字的累积。我一直认为是因为孩子识字量不足,看书太少,所以不断强调多认字,多看书,结果还是收效甚微。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他们作为四年级学生居然把文章读的支离破碎?现在我才明白:他们是语感不好造成的,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大声读书,培养语感。语感强了理解能力也随之提高,背书速度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字词方面的教学中很多老师更包括我都奇怪:如果孩子下功夫的话,一个词一个词地默写,错别字不多,可是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好多错别字往往也是老师们的反复强调的字词。于老师认为,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于老师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别样的听写方法: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让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这种:融词于语境、互为人师、争论、探究的方法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甚至教育自己孩子时都能用得上。

  古人说:“开卷有益”。勤于阅读必是对的。他人的智慧,旁人的经验往往能让我们少走弯路。作为教师多读教育书籍,从名师身上学教学技巧,武装自己。让自己以最快速度成长起来,能够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好的诠释: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9

  一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收获了很多,更让我在实践中明白,做事要打出提前量的重要性,暑假不仅让我有了放松调整的时间,也给了我充电学习、为下学期工作打出提前量的机会,假期中我认真阅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一书,可以一边读,一边琢磨,好不惬意!本书从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教语文,其实很简单;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关于作文教学四个方面,阐述了于永正老师独特的见解,真是为我们年轻教师指出了一条语文教学的明路。

  一、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看了这本书后,我才明白对语文教学存在误区,如果一味的紧抓成绩不放,课后运用习题查漏补缺,教师累,学生更是辛苦。于老师指出:“语文能力哪儿来的?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不是教出来的。”让学生大量的读和写,才是语文教育的根。

  语文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要把校内外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用于阅读和写作。我现在认识到了这一点,就会及时改正和补救。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从“少做题,多读书”为出发点,缩减写生字等机械性作业,把空出来的时间用于阅读。以学校的学年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书单为目录,积极鼓励孩子们阅读。

  二、有的学生就是不爱读书怎么办?

  在之前和家长的沟通中,发现部分孩子不喜欢阅读,问我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也让我一筹莫展,但在书中我也找到了答案。

  于老师鲜明地指出:强迫他读!当然背后还有许多工作要跟上。后面的工作包括:第一,要求人人做读书笔记,以摘抄为主,定期检查。第二,要及时表扬读书好的。第三,要让学生尝到读书的甜头和乐趣。第四,老师为学生做出表率。针对本班情况,下学期读书安排如下:

  1、每天增加20分钟左右的阅读作业。

  2、每天的阅读作业都会留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作答。

  3、充实班级读书角。

  4、每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

  5、设置读书金星学生。

  6、家长、老师、学生三方周评比金星学生。

  7、为孩子营造我爱读书的环境,积极动员老师家长参与进来,以身作则!

  希望下学期通过各个方面的努力,学生能真正喜欢上阅读,畅游书海,收获知识与快乐!好习惯的养成好比在银行里储蓄,孩子可以终生享受它的“利息”,感受到文字的美丽和生命力。

  三、万事开头难——写作

  一转眼孩子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写作也开始慢慢的走进了他们的语文学习的范畴,但回想孩子们一年级的看图写话,部分孩子总有畏难情绪,很多时候不知该写些什么。学生握着笔,紧锁眉头,绞尽脑汁想着,写出的话还是容易出现不知所云或者是流水账等问题。写作的指导也成为了语文教学中压在我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但通过这本书让我明白,作文教学也是有方法可循的,只要肯花心思,是有出路可走的。

  于老师认为什么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一盆盛开的鲜花、电动玩具狗、扔在地上的面包……入情入境,学生的语言随之丰富。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也皆“文章”。

  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于老师是这样说的,学生喜欢他的作文课。主要有两点原因:首先,他喜欢作文。因为于老师对作文的情有独钟,经常动笔写,动脑想,用心感悟,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就更得心应手。第二,于老师从读初中就养成了动笔的习惯,因而也就养成了观察、思考的习惯。老师发现得多,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多;老师思路开阔,学生的思路就会开阔。在此基础上,于老师还很重视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批改的过程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为了能使作文有效提升,于老师也竭力提倡写“下水文”,让学生了解作文的难易,怎样写才能好。写植物,方法很多,如比喻、拟人、对比等。枯燥的内容呈现在面前,难以内化为自己的'血肉。理科生出身的我,听到下水文其实也有畏难情绪,对于写作我一直玩笑的说,只能写说明文。对自己不是很有自信,但是看了于老师的书,我有了勇气,我想给孩子最好的,我就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提高,和孩子们一起成长,现在我想说:“下水文,水不管多深,我想试试。”

  四、微笑就是阳光

  记得刚开始上公开课的时候,刘校长给我评课最先说的一点一定是你太严肃了,上课的时候要对孩子多笑笑,这可一度难倒了我,朋友们对我最多的评价就是理性,可能就是理性这两个字,让我的表情缺多了分淡然少了分微笑,但是一年的时间,我要感谢孩子们,孩子们用他们最纯的爱和最灿烂的笑脸深深地打动了我,现在的我会因为孩子们的小天真被逗得哈哈大笑,也会因为孩子淘气被惹的泪流不止,微笑也渐渐的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的生活,现在的课堂上我们的笑声越来越多,孩子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

  于老师崇尚“微笑教学”,认为这是教学的最佳境界。正是那灿烂的笑容,还能在古稀之年成为“孩子王”。面对学生的犯错,拉下脸,提高嗓门,还是以批评为主,笑容早已埋藏在乌云中。学生耷拉着脑袋,心灵之门早已关闭,再多的言语也是徒然。

  教师的微笑需要什么做支撑?于老师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宽容的品格、善良心地、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诙谐的谈吐。于老师的答案也让我非常信服。

  对孩子来说,批评本是压抑的一件事儿,不苟言笑的老师往往拉长了脸进行“狂轰乱炸”。挨批后对老师产生了距离,如何能够进一步教育呢?微笑面对,问题也就引刃而解,它展示了教师的美德,是知识和能力的结晶。宽容对待学生,他们才会由衷喜欢上老师,学科成绩的提高更是在情理之中。

  “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对于我而言,要学习的太多。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我们应该有一桶水”,渐渐我们明白如果一桶水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有长流水。相信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会不断的读书,不断的读各种类型的书,充实我的教学,我的人生。

  这本书的第一遍我已经读完了,那感觉就像一个走在沙漠里的人发现了绿洲,发现了水源,我咕噜咕噜的喝了一大碗水,可是还没有解渴,这本书的营养我还需要慢慢的汲取,我相信我还会读第二遍,第三遍,相信每读一遍都会收获满满。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0

  于永正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就不容易,更不要说读得有感情了。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于先生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张田若先生说:“评价一节课成功与否,首先看全班学生是否把课文读熟了。”所谓“精读”,就是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这期间离不开老师的必要讲解和朗读示范。老师的范读也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作用。因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好、朗读好,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课堂上先生和学生经常互读,互相朗读是“对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对话”只是理解为“你说我说”,也包括“你读我读”。过程真的比结果更重要。有过程,才有方法可言,才有能力可言。指导学生把书读好的“过程”,更是他追求的亮点。

  在语文阅读中,文本语言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仍然是信息的载体,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以它为凭借,披文得意,人情悟理,学习思想,接受熏陶;另一方面,它又是认识、学习的对象,阅读时不仅要接受信息,更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这里说的“载体”即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披文得意”,在阅读中掌握读书方法,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品味、消化、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意文兼顾”,才能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品味过之后,接着我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带进课文中——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这时学生的朗读生动而感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读。语文教学的亮点在哪里?语文的味道在哪里?在关键的词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读里。

  总之,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特级教师李梦钤说过:“这法儿那法儿,钻研不好教材就没有法儿。”确实如此。当教师把教材真正读懂了,读出味儿来了,教学方法也就随之而来了,自然语文课也上得较简单了。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1

  于永正老师是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于老师自1962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以来,主要教的是小学语文。他对小学语文教学情有独钟,说“痴迷”,也不为过。于老师的导师张庆先生把他的语文教学概括为“五重”一一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本学期我在工作之余读了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读下来,对于老师的语文教学观点,很有感触。读于老师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于其他教学着作,他的文字真实,于平凡中见真知,正如于老师自己在书的序中写道的: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于老师的这本书每一章都让我学到了很多语文教学的知识技能。本书分为四辑来写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两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在本书的开始于老师还写了“人生留痕——写在前面的话”写的是于老师的教书经历和写作经历。

  每一辑都结合了于老师自己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以及他在观、听青年教师课堂过程中的思考。其中有几点给我有很深的启发:

  一、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留下较好的语感,能不假思索的行文,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兴趣和习惯。”在多年的低段教学中我越来越觉得语文课堂要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留给学生兴趣与习惯,好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能力。在今年的现代经典研讨学习活动中广州的一位老师的关于倾听共同体的学习课堂中,可以充分的让我们知道学生习惯和能力的无限。

  文中五重教学法讲到: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仅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于老师在书中举到了教孩写字的例子,对比我自己的写字教学,我觉得我自己没有像于老师那样教好学生。一堂课中的写字指导之后,对于学生生字抄写本上写得不好的字都有点出来,都要让孩子达到规范,这是我以后教学中要注意的。

  二、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育不能只读一本语文书;教学艺术是处理教材的艺术加善待学生的艺术,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比处理教材、传授知识更重要;语文老师的语文素养决定着语文教育的质量。

  于老师谈“简单语文”的实质是按照语文教学的规律去做,它不纯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常态语文。简单语文是指教学目标简约,教法简洁,它强调的是读和写,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在读的过程中,要会品味,即品词、品句、品段、品篇。简单语文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仍然追求教学的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简单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简单就一定有复杂,只有复杂作为前提,这样的简单才会有保障,才不会沦落为简单化。语文教学要得法于课内,激趣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果学生的确读了很多书,而且边读边想,精彩处要记忆,那么,他的语言积累会丰富的,语感会强的,写作能力也会提高的,不要强迫学生看书,强迫,即使看了,也是没有用的,兴趣是最重要的。

  三、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书本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我的语文老师的经验告诉了我什么?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第二,十分重视写字。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告诉我:要善待学生。不蹲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大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

  学语文是个慢活,是一辈子的事情。所以,优秀的语文老师,有远见卓识的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的课程,他们的眼睛绝不只盯着一本语文课本。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无论是硬笔字、软笔字,概莫能外。

  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老师读不好,反复听别人的录音也可以。和音乐老师教唱歌一样,要范唱、领唱。教低年级小朋友,必须领读。不要怕某些理论家讥笑我们“抱着学生走”。该抱不抱,是不负责任。

  教作文也是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读写结合”。读是基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因此,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包括朗读),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同时要关注表达。要“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重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要引导学生关注“怎样表达”。

  语文课本里有人文性,老师这本书里更要有人文性。而且老师身上的人文性对学生的影响,要大于语文书里的人文性。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点燃心中的梦想,使学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四、教语文,其实很有趣

  教学生写字,老师要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

  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反思,我懂得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世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承认差别,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并千方百计地使其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同时,尽量发展他的特长,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一个个”的人,这就是我的学生观,也是我的教育观。通过学习和反思,也是我认识到了,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人去做。

  所谓“趣”,就是可要上的油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不要以为热热闹闹才算有趣,戴上头饰表演表演、做个“课件‘演示演示才算有趣。这样理解就浅了。

  五、语文教学中的“读”

  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其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备课不等于写教案,我是把功夫花在钻研教材上。备课于心是最重要的。至于写教案,因课而异。对熟悉的,特别是教了多遍的语文,往往只写个提纲,记下新的体会、新的方法;新接触的课文,编写的具体一些。写的最多的是自己的新感受、新体会、新方法和自己满意的作业设计等。

  先说语言的积累。

  第一,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读和背,要按照学习语文的规律教学。对那些“不必解”的东西,我坚决做到“不饶舌”;对那些小学生目前还“不可解”的,我常常强调的是“粗知大意”,先“吞咽”后“反驳”;对那些学生一生都用得着的东西,不但要求熟记,而且要想办法让他们记得快、记得牢。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学生应该积累的时候,尽可能多地、愉快地记下他们应该记住的“精品”,为他们打好“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底子。

  第二,重视课外阅读。试验已经证明:只有学生的阅读来能够达到课本的4.5倍时,才有可能形成语文的自学能力。重什么,抓什么,学生便会什么。做读书笔记也是一种重要的积累手段,我这样做尝到了甜头,于是也要求我的学生这样做。总之,语文老师要有积累意识,语文教学要重积累,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如古人所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六、语文教学的真正亮点在哪里?

  由此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的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课文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老师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深深地打动他们,学生的朗读能入情入境,并博得大家的掌声,能说不是亮点吗?

  于永正老师的《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借鉴于老师的方法,培养学生,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2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时,是在于永正老师去世一周之后,只看书名,我以为是一位资深语文名家从专业的理论角度向读者阐释语文之教法,对于高深的理论性的东西,我内心有些抗拒。但真正翻开时,才感受到这是名家作为一线教师立足生本课堂积累下来的最朴素又最难得的实战经验。句段篇章,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行文之浅显如涓涓之细流沁入心田。

  于老将自己从教以来的点滴感悟简单的分成了四部分呈现在这本书中,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小学阶段的课文篇目相对固定,现在的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在我上小学时的课本中出现过,同一篇课文被不同的老师反复的讲过。怎样导入、哪里可以表演、哪里可以拓展延伸、哪里可以"多元解读"……当我拿到一篇文章时,我能想到的能出彩的点,似乎别人全部都想到了。要想上出"新意"、讲出"亮点",对于一个菜鸟级别的老师来说难上加难。就像书中所说,一堂课没有亮点意味着什么?它虽不能和失败画等号,但至少意味着平庸。

  除去用花架子来制造亮点,语文课真正的亮点究竟在哪里呢?于老师在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再说具体一点,是在"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里。字词句段篇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载体,听说读写则是要语文课程应该留给孩子的.基本的素养,但四者又不是平起平坐的,要以读写为重。

  指导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讲解是分析,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是综合,能跃出纸外,能赋予作品生命,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授课老师能指导学生把文章读好,这节课就成功一大半了。怎样才能读出亮点呢?

  第一:强化初读,要求人人把课文读顺,把握文章情感基调,读出人物的轮廓。

  第二:通过提示语、标点符号、语气以及表情等能够传情达意的元素来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三:老师范读,让学生听出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第四:关注人物身份、性格、年龄。如此朗读,学生通过大量朗读再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便能将文章中需要意会的地方读出自己的感悟。文贵自得,有些知识老师讲也讲不清楚,但学生读多了,见多了,自然会懂。

  读懂了,就要会用,体现在书面上,那就是写的能力的展现。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定有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然而苦于课堂容量以及上课时长的限制,拓展延伸总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但这种课堂上生成性的知识,往往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也最能展示学生的风采和授课老师的功底。于老师在书中呈现的用"关心"进行造句训练的片段,颇引人深思。他首先出示一副"老师家访图"并对图中的人物身份进行假设,减少学生造句时不必要的麻烦。然后让学生造句,并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身份造句。最后,要求学生用上"关心"来写一段话。从词到句到段的过渡,依托一幅形象的图画就能变得行云流水,妙趣横生,也很好地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因袭和干巴的问题。

  总之,语文课要想上出亮点就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多琢磨,多钻研。小学语文不需要上的多么花哨,简单为好,但读写环节,一定要扎实,扎实,再扎实。

  语文很简单,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来源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于老师这些让我们拍案叫绝的语文教法似乎也没有太高深,读罢反求诸己:这么简单的方法我怎么没有想到?我如果能多想一步就好了……要知:这一小步如攀山之顶峰,举步维艰。

  大道至简。语文也是如此。教之能力需要自己去修炼,教之方法,还需自己去参透。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3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话。这几天,我读了十几页《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就像参加了于永正老师主讲的语文学科培训。书中共有四辑,明确的教学理念,典型的课例细节处理,对语文课的写字、阅读和作文教学都有醍醐灌顶般的指导。读其书如见其人,于永正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二十二年,我一直都在反思,怎样去上好语文课?怎样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我作为语文老师,要向于永正老师学习,从平时教育教学的点滴中去反思,更容易理解。语文教育,到底能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于老师回忆上过的十几年语文课,已经忘记老师上过的内容。但他的语文老师给他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汉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资料词汇,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他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留下来认识和情感;留下了初步书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教的不仅仅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因此,于永正老师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他还十分重视写字,重视读写。不管是培养学生哪方面的习惯,于永正老师都用尽心思去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这是最大的法宝。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学生的识字与写字能力。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当然,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写好字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可以修身养性,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心状态。这更加坚定了我带领孩子们练字的決心,教学中,我要时刻以于老师为榜样,注重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4

  生活是个大舞台,于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教40余年,他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音乐、书法、绘画、戏剧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于老师说语文教学很简单,无外乎是让学生多读多写。

  (一)写好字

  识字与写字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至关重要。于老师抓住这个基础,扎扎实实地教小学生识字和写字。当然,要想学生把字写好,教师必须自己练字,给学生做好正确的示范,同时再进行细致的写字指导,效果会更好。写好字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

  这学期,我承担着三年级硬笔书法教学,他们正处于从使用铅笔向使用钢笔过渡的关键阶段,教学中,我时刻以于老师为榜样,注重加强对学生书写的指导和要求,现在,同学们对书法练习的.热情和自我要求越来越高,相信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同学们的书写一定会越来越好。

  (二)写好文

  写作对于学生来说,本来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是于老师巧妙地把练笔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了读写的正向迁移。在写作训练中,于老师也极具艺术性,他以课文为载体,采取续写、补写、补段等多种形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既是想象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

  现在的我,刚刚走上教师岗位,却也深切地体会到研读文本的重要,三年级的学生处于由写段向写一篇完整作文的过渡。除了园地和书后的小练笔,我们完全可以从文本入手,捕捉学生可以写、有的写的东西加以训练。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差,就像米主任在教研中说的,可以把每篇教材当做阅读题,教师有意识地加以训练,相信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训练中,看到阅读题就不会再畏惧。

  (三)读好书

  于老师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一切讲解在朗读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在朗读中,文本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它是信息的载体,是认识的工具,学生必须凭借它入情入理,接受熏陶;另一方面,朗读时,学生还要认识掌握载体本身。在朗读教学中,于老师是这样做的,拿到一篇课文先备朗读,散文要读出意境,诗歌要读出韵味,童话要读出情趣,说明文要读得明白,课文中的对话要读谁像谁,不论什么课文都要读出标点,学生读得好的地方,他会给予很高的评价,如果读得不到位,他会亲自领读、范读,课文读得声情并茂了,很多道理就会从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这是自发的,而不是教师长篇累牍地灌输和外在强加。师生都能读得入情入理,课堂则会充满情趣和灵性。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5

  四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二周,碎片化的时间让我真个人都没了条理,这周我读了《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拿起这本书,看到封面于永正先生那慈祥的笑容不禁感伤起来,于老师是小语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小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世是小学语文界的遗憾。这本书是于永正先生的压箱封笔之作,如今才开始读实在羞愧难当,带着自责悄悄的走进这本书,让我后悔为什么不早点看到这本书?

  打开书迎面的是于先生的书法和课堂瞬间,我知道于先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会京剧和胡琴,喜欢书法和写作,他说这些好习惯丰富了他的情感世界,守护了他的精神家园,成就了他的教育人生,一个人,一旦成了读,写的“奴隶”,他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语文。

  其中一句话让我眼前一亮“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干什么呀?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呀”“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读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事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的越来越正了,越来越值了。”

  一个新词让我印象深刻---“消化生活的胃”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才能概括出规律的东西。现在生活节奏很快,人们被社会逼着往前走,走着走着,大踏步的'往前走就成了习惯,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一个消化生活的胃是一盏灯塔让我们在繁忙之中找到心灵栖息的港湾。学会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同时要思考、要感受。

  一个新视角: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这个视角跟开大会是杨校长提出的倡议不谋而合。自己也曾孩提过,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就会对学生多一份最终、理解和宽容。

  一个新思想:于永正先生提出:语文教育,应该为孩子留下什么?于先生说要为孩子们留下语言、留下较好的语感、留下认识和情感、留下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留下了兴趣和习惯。这本书是于先生的封笔之作,他不禁感慨:年轻的时候,不会教;会教了,又老了,退休了。

  一些精彩的句段。张庆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讲授“左右逢源”这个成语时,于先生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第一笔---横有什么不同,原来“左”的一横短,“右”的一横长。这里,如果老师不指点,许多人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注意的。

  越读越想读,这周忙于琐事之中,仅读了这本书的一小部分,实在惭愧。下周会再接再厉。于永正先生的这本《于永正:我是怎样教语文的》实属名篇佳作,我一定会坚持读完的。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6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的“源头活水”源自于书中的“涓涓细流”。

  ——题记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高尚的人谈话。捧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真的是如沐春风,如望秋月。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了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大门,它带着我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读了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的五重教学法让我感触颇深。“五重教学法”指的是: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反复品读“五重教学法”,文中每一句话都是于老师心灵独白,那一句句朴实话语,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于老师多年教学经验。书中所讲述一些现象与问题,与我们实际教学生活是那样贴近,所以读起来感受颇多。

  一、重情趣

  “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这是于老师的教育座右铭之一。于老师说的“情”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特别喜欢于老师为学生精心准备的高帽子。他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读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不简单!”……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一份宽容和善待,一声同情和劝慰便是伟大,它是老师心中藏着的爱意和善意的自然流露,这种流露便是一种非常简洁的教学风格和令学生感动的教学艺术。

  (一)对学生有情

  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关爱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人”,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一件艺术品。尊重是教育的第一原则,也是“爱”的主要表现之一。我尊重每个学生,不仅要让他们感到我和蔼可亲,更重要的是我要理解并尽力满足他们的内在需要,无论是学习上的、心理上的,还是生活上的。在教学中,教师不想学生之所想,不急学生之所急,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和蔼可亲,学生也不会有较深刻的感受。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同情。我从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学生。用一把尺子量,量出来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愤怒。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从不企图把全班学生培养成“一个人”。

  (二)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不爱语文教学当然教不好语文。这且不说,要紧的是上课要有情。课堂,首先是生活,其次才是教学。课堂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的对话。我非常注重课前,老师要做到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能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我是决不罢休的。进入课堂,则是三者对话,更多的是老师在组织、引导下,让学生和教材对话。这时,我关注得最多的不再是教材、教案,而是学生。课堂上,我的责任是组织教学,是引导,是点拨,是鼓舞,是激励。情是互逆的,趣也是互逆的。老师爱学生,对学生有期待,必然会赢得学生由衷的爱,学生也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老师的课上得有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就越强烈、越深厚。

  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学,乐此不疲呢?于老师认为决不是凭着课件、教具、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合作来体现,他指出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沉入文字之中寻“趣”;其次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使其有新意;还有一点是教师要有幽默感,幽默是教师强有力的助手,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能使师生在愉悦的交流中融为一体。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情有独钟和独特见解,实在令人耳目一新、钦佩不已!

  二、重感悟

  重感悟,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读书,自己去领会。悟其语,悟其义,还要悟其情,懂其法。于老师在这一部分讲述中着重讲解了他在教学中是怎样体现一个“读”字。朗读法是教语文的根本之法,也是学语文的根本之法。于老师备课先备“读”。拿到一篇课文他总是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读出语感,读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妙处,读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为止。

  于老师为了让每一位学生能在读中自悟,不厌其烦地范读、领读,体现了于老师强烈的责任心和足够的耐心!于老师不仅授人鱼且授人渔,让我读后犹如醍醐灌顶:朗读真的是语文老师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课堂上要指导学生朗读,老师自己先要学会朗读,教师只有备足朗读,读出门道,让学生听得眉飞色舞、潸然泪下,才能给学生带来朗读的欲望,带来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学习、探究的需要和兴趣,得到自己的感悟。

  三、重积累

  没有读到“五重教学法”之前,以为学生积累内容无非是课内与课外语言积累,而于老师说的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语言积累主要靠读和背,生活和感受积累则需要引导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亲密接触,搞好实践活动。

  原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不仅需要引导孩子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积累语言,积累习作技巧;还要向于老师学习,注重学生积累生活和感受,我们要引领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观察和体验生活,平时,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不同的积累展示活动,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验,解决心中没有材料可写的困难,让习作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四、重迁移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就是运用。于老师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中的迁移,主要指的是读的迁移和写的迁移。

  由课内到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就是读的迁移。运用语文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读课外书。这样做,一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二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语言,丰富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语文素养。平时我在监督学生读书时做到对学生:号召、示范、检查、鼓励;对家长,两个字:动员。对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便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对粗心的学生,则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常常和他们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平时教学中我还非常重视读写结合,重视写的训练。通过读写课题的研究,我发现小学生的作文练习实际上就是由读到写的迁移。根据学习的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对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等等。例如在学习《刷子李》一课时,着重学习外貌描写,课后的练笔就设计成根据课文写作方法,学写一个人的外貌,也为单元习作埋下伏笔。

  五、重习惯

  于老师说:“激发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呀,小时候,人是习惯的主人,长大后,人是习惯的奴隶。从小养成好习惯,能让孩子受益终生!于老师所谈的习惯,包括两点:一是学习习惯;二是运用语言的习惯。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指爱读书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关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则要靠反复的练习和实践才能逐渐养成。

  我在平时教学时也非常注重学生的读书习惯和运用习惯,但是有些同学没有自觉性,也很抵触,就对个别同学采取“强制性”。读书时在书中进行圈画,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标上拼音,在觉得有趣的地方进行批注式阅读。刚开始学生很不愿意,完成的人数也比较少,但是坚持下来,一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自己的习作中经常出现积累的好词好句,大部分同学的阅读量也在不断提高。

  阅读,可以为我们教师打下精神底色,增加教育智慧,也会让我们从书中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从而提升文化素养,塑造更好的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是孜孜不倦的追梦者,追寻着教育的诗意和远方。有了书的润泽,我们的人生将更加丰盈。让我们时时与书相伴,我们的课堂将充满智慧,我们的教育将一路书香!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7

  鉴于女儿语文成绩不尽如人意,暑假期间,我特意去书店挑了一本书————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回家之后,我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两遍。于老师文中提到的语文教学的观点讲得非常在理,其中有关朗读和错别字的论述我最感兴趣,因为这两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了。

  语文的本质,说到底无非是读和写。读既包括默默地阅读,也包括大声地朗读。于老师说,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就是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语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语感不好。文中于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叫杨鸣的男生刚转到于老师班时,语文水平很差,一个长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读完。后来,于老师给他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读课外书,要大声读,每天坚持半个小时。不到一年,大见成效。杨鸣在班级作文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于老师还举了个例子,他说,他看《夜幕下的哈尔滨》一书,远远不及听王刚朗读这部长篇小说感受真切,因为王刚把这本书读活了。

  联想到女儿的朗读情况,我不禁汗颜进而惴惴不安起来。每次看她读课文,不是加字、减字,就是读错字。每当这时,我都会生气,但同时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她就是读不准确呢?现在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她平时课文读得不多,课外书看得太少,语感不好造成的。

  为什么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默写,错别字不多,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运用字词时,就会写出成串的错别字呢?为什么好多别字,虽经老师多次纠正,仍顽固地反复出现呢?于老师认为,主要是小学生的字学得多而且快,而实践太少的缘故。面对这个问题,他一方面教育学生看书写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则采取了听写的方法,即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这些句子中含有学生易错易混淆的字。如:他让学生听写“我坐在座位上看书”、“战士们像猛虎一样冲向敌人的阵地”“屋外面鬼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村民们急忙钻进地道”等等,其中“坐座”、“象像”、“近进”都是学生易混淆的字。每次听写完了,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允许争论,实在拿不准的,向书本或老师请教。这样得出来的正确答案,印象特别深。显然,用听写纠正错别字不失为一种简易高效的好方法,这在我们教学生以及自己小孩时都能用得上。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浅陋的看法,但愿能给自己,也能改大家带来些许的启迪和帮助。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8

  最近在读于永正教育文集《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包括了序言《人生留痕》以及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和后记六个部分。它告诉我们在教学中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教学相长,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语文教学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也要学习导入,解词,造句,写话,朗读的教学艺术。作文教学要教学生会观察,更要会想象。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艺术》这篇文章。文章指出:“阅读教学中的写的训练,不游离于课文之外,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我想这是艺术性的更重要的方面。”文中写道:“续写,不只是情节的延伸,而且是主题的升华。”又如文中所说的“还有一种写的训练,既不是化抽象为具体,也不是课文故事情节的续写,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补写’。”不仅这样,在阅读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迁移运用,进行写话训练(也就是作者所说的“造段”)在文末作者这样写:“我教每一篇课文都尽量安排写的训练。‘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正因为如此,在语文教学上,我信奉周德藩主任常讲的一句话:‘一课一得,得得相连。’得多了,连在一起,便会形成气候,形成语文能力。语文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却是有所侧重的。“听说”最终是要为“读写”服务的。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是规范的书面语言,所以要继承古人的“熟读,精思,博览,多作”的经验。我们在平常的'阅读数学中,大多只关注读懂课文内容,却很少关注学生的写话训练。或是只在写作单元或口语交际课和课后习题中设计了写话训练时,才会让学生进行写话。平时学生动笔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无话可写,缺少写作技巧。或者因为学生的体会不深刻,作文表达的情感和立意不深。

  读了《阅读教中写的训练艺术》,我明白了在每一篇阅读课文教学中都可以设计一些写话训练,让学生根据课文情境写人物对话,状物,写景,写事。学习写作方法,积累写作素材。在这样长期的积累下,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19

  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从教五十多年来对教育观、语文观、学生观,们从各个角度认识语文教学的真谛,了解语文教学的规律,进入简单高效的语文教学之门。读完此书,我颇有启发和感触。

  让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本书的第二辑《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于永正老师在文章开头写到:“实践使我知道了教语文其实并不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我就是这么教语文的,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生写字,老师要是喜欢写字,对书法略知一二……教学生读书,老师要是喜欢读书,会读书,能读出课文奥妙之所在;教学生作文,老师要是能写点文章,知道一点写作知识,那么,教语文就更不难。”如果说在过去,当看到这样的观点时,我会毫不迟疑地反对。语文千头万绪,知识繁琐,一篇课文字词句段篇哪一方面不得顾及?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教学设计需下很大功夫,哪怕一个字、一个标点都得推敲琢磨,教语文怎么可能很简单?这几年,不断地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参与语文课题研讨,尝试语文课堂的改革,也确实在自己的思想上产生了巨大转变,更是认同了这样的观点。

  永正老师认为,教语文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字:多读多写;教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只要抓住“读写”两条线不放,即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可以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读什么?就是读书,大量阅读课外书,从孩子识字起就开始阅读,并在阅读中识字,读经典、诵美文、背诗文、储备语言。学会多种阅读方式,默读、朗读、精读、泛读、跳读等。写什么?就是写字、写作文,写一手漂亮的铅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宏扬传统文化。写作文训练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进行了,低年级写话,中高年级写段、写篇。而且要做到大量读写,读写结合,这就是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这一角度来看,语文课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语),抓住“读写”两线不放松,就能把语文教好,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提高。

  读书跟做任何事情一样,良好的习惯是基础。而好习惯的养成是在平时的训练中实现的,教师在这当中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好监督和检查。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预习要做到读懂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并提出问题。如果教师的指导和督促到位,持之以恒,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变“教课文”为“教语文”,要以课本为例子,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语文方法,引导学生读更多的文章,而不是把课文的内容当做教学的主要目标。现在我们程永丽名师工作室正开展“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的课题研讨,正迎合了这一思想,也正是体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这一理念。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了兴趣,再大的诱惑也起不了作用。”因此,我们平时要重视对学生读书的引导,注意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一定要让他们多背诵、多积累。“少年之记,如石上之刻”,孙双金老师总结说:“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积累的.语文,种子的语文,经典的语文,综合的语文;是不求甚解的语文,是逐步的语文,是为一辈子奠定的语文。”这给我很大启迪,我们借专家的研究,实践自己的教学,简简单单教语文。用活动吸引学生就是个好办法,我们除了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外,还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感受最多的还是那句话:少做题,多读书。语文教学最大的成功,应该在这里。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20

  阳光洒在身上,在这个漫长的冬日,我翻开了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先生的《我怎样教语文》,我应该怎样教语文?带着疑问,细细品读……

  还未品读,封面上的文字“深入浅出的大师经典,历久弥新的语文教学实用心法”就已让我非常期待。《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精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和夏丏尊多年教授语文的心得,从教学指导、阅读方法、写作教学和写作提升四个方面,系统展示了教育大师的语文教学方法和技巧,解答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根本问题。比如,语文教学应该有怎样的理念、阅读是什么、怎样阅读、写作是什么、怎样写作等。教学案例丰富详实,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精辟而实用的指导。

  书中的教学实例虽然大多取材于三四十年代的语文教学内容,但所讲的有关教学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书中没有艰涩难懂的文字,大多是像拉家常的一样话语,可读了却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许多不曾明白的或者困惑的问题突然之间在此找到了答案。大师的语言,三言两语便能切中肯綮,便可指点迷津。

  叶老在文中强调,“学习国文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深刻的'感觉到现在学生缺乏的就是阅读能力。多多阅读,多多写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鼓励学生阅读各类书籍,让学生随时动笔,课后的小练笔,写日记,写信,写笔记,写自己种种想要写的。叶老在文中说到“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我就想着在课堂上要多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

  《我怎样教语文》第一章第一篇是“认真学习语文”。叶老对语文怎样教,如何学这些非常现实的问题,在鞭辟入里的教育经典论述中对此做出了本真、朴素但最根本的明确阐述。这一篇文章共有5个小标题。分别是:学习语文很重要、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认真不认真,是学得好不好的关键。所讲内容其实就是学习认知、学习要求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告诉我们,语文学习就是两个方面:阅读和写作,前者是吸收,是进,从外到内,后者是表达,是出,从内到外。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吸收和表达两件事。

  “学习语文目的在于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学习语文要练的基本功有四:识字写字、用字用词、辨析句子、文章结构。所有的要求是“正确”,字要念得正确、写得正确熟练、用词用得正确贴切、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要合理正确、文章思路要清晰。还强调:“要多读,才能广泛地吸取。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

  学习语文要树立正确的态度:认真。“认真”是我们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种态度。我们经常说:只要你认真了,再差都会有进步。这里的“认真”,是真的认识到踏实学习的重要,是真的做到从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入手,是真的养成了积累的一点一滴知识的良好习惯……认真朗读,认真听课,认真书写,认真写作,认真说话,认真积累……所有的“认真”加在一起,就是美好的语文人生,温暖的学习人生。

  叶圣陶、夏丏尊两位大师的这些语言浅近,语气温和,娓娓道来的深刻见解和真知灼见,对我的语文教学有极大的启发作用。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 21

  很多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或许都思考过同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或许你会说,不就是教孩子字词、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吗?这样回答我不能说完全错误,但至少可以说这样教语文千篇一律,没有完全抓住语文教学的根。而要达到这一目标,不妨读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这本书,那么,你一会进入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这本书分为四辑,于永正老师分别从语文教育的根本、怎样教好语文、语文课的亮点和作文教学四方面,把自己对教育、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感悟两方面结合起来,用真实的教学案例,让读者一步一步了解他的教育观、语文观和学生观,启发老师如何更好地留住语文教育的根本,是一线老师践行语文课程标准、提高教学质量、诊治自己课堂弊病的一副良药。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时时刻刻思考一个问题,你的课堂给学生留下了什么?于永正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语文老师应该留给学生的是丰富的语言材料、较好的语感、流畅的表达、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根。要落实这些,首先要善待学生,尊重呵护学生,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因为每个学生都不是盛知识的容器,他们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爱的呵护,需要鼓励,需要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所以我们老师首先要有人文性,而且这种人文性要大于书中的人文性,做到这些,就是语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其次就是努力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抓住读和写,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如写字的规律是描红、仿影、临帖,朗读的规律是“跟我读”,作文的规律是“读写结合”,总之,就是要做到熟读、精思、博览、多做。因此,语文老师要有“书写、朗读、表达”等较好的基本功,要有书法、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的艺术细胞,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会充满灵性,才是完整的语文教学。

  于老师之所以把“守住语文教学的规律”叫得这么响,是因为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存在问题,一是讲得多,读得少。这从我们平时的听课中就可以看出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我个人感觉,很多地方的课堂改革已经和课程改革的根本脱了节,带上了一些个人特色,比如,学生进入三年级,课标要求开始学习默读,但并没有说要轻视朗读,一些老师的课堂,默读已经占了主角,也有的地方让学生默读完一遍课文,就开始学习生字词语,理解并体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从头至尾,老师的讲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那么如何避免这一现象重蹈覆辙呢?著名教育专家斯霞老师指出,“小学语文一定要注重朗读。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些词语是很难讲清楚的,要靠朗读去意会。”这是我从本书中收获最大的一点,虽然于老师没有直接说明朗读的好处,但是通过查阅资料,我进一步知道了朗读的很多好处,它有利于身体健康、培养语感,并形成对语言敏锐的感悟力,大大提高语感素质。再次,朗读有助于学生强化记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还可以避免困倦和思想开小差。

  如此重要的一个技巧,为什么会被许多老师忽视呢?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的改革方向与课标脱节,而另一个原因则是老师个人的素质问题。记的那是一次校乡交流课,我在乡下的一所学校执教,可是让学生齐读课文时,班级里出现的却是整体唱读的声音,学生不会停顿、没有抑扬顿挫,更谈不上感情了。由此可以看出,老师的读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没有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是老师本人可能不知道该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所以,朗读技巧的学习是提高老师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多听著名播音员的播音、名家朗诵等,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像于老师说的——读出人物的轮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等,让自己的语文课堂也有“亮点”。

  平时我们上公开课,遇到生疏的学生,都害怕学生不配合自己。于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想法是错误的,课堂上应该是老师配合学生,帮助学生学习,尤其是那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教师更应该“配合”他们,用耐心与和蔼的态度启发点拨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这种配合,进一步说就是对学生的爱,对语文教学的热爱,是“俯首甘为孺子牛”服务于学生的大教育观。当然,光爱学生还是不够的,爱要建立在课前“备学生”的基础上。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维特点。教材中哪些地方要讲,哪些地方要点拨,哪些知识要补充,哪些方面要拓展,都要细细思考。同样是背诵、朗读,学困生达到什么程度?设计的课堂提问难易是否适度?甚至连哪些问题由学困生回答都应该考虑。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在备课时就要胸有成竹。

  在于永正老师看来,教语文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精讲、多读、多写,引导学生养成读写的习惯。他把四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凝成了一句话: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是于老师一生的经验总结,也是整本书重中之重的地方。融入“五重”的语文课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了学生的特长,改变了对“差生”的看法,所以,每一个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感受到的是快乐,而且得到了应有的进步和发展。那么,五重教学的核心点体现在哪里呢?

  重情趣是告诉我们,教师的课堂要多一些人文精神,即少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话,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情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只有充满情趣的课堂,才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古人云:“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凡是告诉的东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重感悟的过程,一定要遵循一个规律,让学生多读多想,在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品味赏读、微观探究,这时候,是最能考察一个老师个人素养的时候了。注重积累,不仅包括学生语言的积累,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背,丰富学生大脑中的“心理词典”和“词条”,为学生的理解和情感成长做好铺垫。而由读到写的迁移,则要先从仿写开始。从小的方面说,根据课文进行片断仿写,如写一段话,写人物的外貌,写一段场景,写与课文结构相同的一段话,用几句话把课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等。从大的方面说,仿写整篇文章的写法、表达方式等,这些读后的迁移训练,都会为学生的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上四点都要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前提下完成,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书笔记的习惯、遇到生字查字典的习惯等。要少一些分析和讲解,以防学生养成过分依赖教师语言的习惯,从而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学会运用语言。

  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上也有很多小窍门,比如如何帮助学生少写错别字,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学相长等。“蹲下来看学生”让他的课堂充满了幽默和微笑,他用自身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底,在听、说、读、写、书等方面为学生做出了典范。他的课,堂堂有亮点,节节有光彩,或朗读、或导入、或关键词句的解析、或指导学生的书写,都能赢得学生的佩服、尊敬与爱戴。在他的引领下,学生在阅读中锻炼了写的能力、读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龄和思想感情,读写结合真正落到了实处。

  “好文章是做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于永正老师的这句话,不但是他作文教学的总结,也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作文课,随阅读教学之风悄然潜入孩子们的习作,又从生活的源头活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既有“润物细无声”的细腻,又有“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厚重。读此书,你会大彻大悟,好课堂、好语文老师,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像于永正老师那样躬身实践,那么,你的课堂也会更加鲜活、更具有感性。

  • 相关推荐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感悟12-25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感悟【荐】02-20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08-22

《我这样教数学》读书笔记06-15

伤仲永读书笔记04-18

怎样加快溶解教后感07-28

语文教案:我这样教《雷雨》06-22

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实录08-30

《低年级语文这样教》读书笔记(精选8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