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战争的作文

2022-01-27 战争

  战争永远是残酷的。再完美的战争,也有它致命的缺陷——总会有人因为战争而离开。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有关于战争的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一:有关于战争的作文】

  中日甲午战争是发生在清朝(1894年)的事情,那时候日本觉得自己的国土太小了,想占领一个地方做殖民地,中国领土的面积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于是日本就盯上中国这块“大蛋糕”了。于是八国联军就这样出来了(也是听挺马可·波罗说的.)。

  由于日本那时候的战斗力和装备方面还算不错,就准备从海上进攻中国,当这年9月的一天,日本舰队突然袭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这就是黄海大战。战中,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去,要和它同归于尽,这伟大而又无畏的、精神气概把日本士兵吓呆了。

  可不幸的是,致远号在前进过程中,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

  中日甲午战争使我想起,现在中国的南海,被越南占领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海军的实力不强,美国现在都有13艘航空舰了,而中国还在装以前其他国家的废航母,等于没有航母、我们只有一些普通的海军,而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队(最厉害的一支陆战队),已经有大约300人了。

  所以我觉得中国应该,大大增强海军的势力,以免其他国家再来侵略中国,也尽快把南海的29个岛屿收回。

  【篇二:有关于战争的作文】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xx周年,是值得我们纪念的一年。

  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段屈辱史,是每一个中国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历史。它带给我们太多的痛苦,夹杂着悲伤和愤怒,带着血腥和杀气的风掠过了原本寂静的中国。

  拥有5000灿烂历史的中国由于清政府的无能,让日本对于中国这片土地垂涎欲滴。终于在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响起了日军侵华战争的第一声炮声。然后他们肆无忌惮地在这片土地上烧杀抢夺。残忍地实行“三光”政策。

  1937年12月,这是个灰色与血红色交杂的月份,因为在这个月中,在南京日军的刀枪下,原本繁华的南京只剩下漫山遍野的血红,灰蒙蒙的天空还有候鸟在空中绝望的低吟。他们视中国人为玩物,肆意宰杀、取乐。居然还有日本军官在这里展开“杀人”比赛,谁先杀死100个中国人就算获胜。南京城顷刻间横尸遍地。

  但是,终究我们还是胜利了。1945年8月15日,日本终于正式向中国投降。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胜利是由无数战士的'生命换来的。来得曲折坎坷,来得刻骨铭心。

  六十六年,可以让一棵小树苗,长成青葱的参天大树,66年也可以让一个朝气勃发的少年变成一个已年过花甲的老人。六十六年前经历炮火洗礼的土地,今天灿烂的阳光下闪动着光彩。

  战争是残酷的,我们向往和平,呼吁美好。让和平鸽衔着橄榄枝飞翔在天空下成为永远。愿和平永驻人间。

  【篇三:有关于战争的作文】

  通过阅读《抗日战争》这篇文章,我知道沦陷区就有26个省,500余县市,面积有600余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从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我还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在《抗日战争》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许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如:左权、张自忠……他们有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视死如归,保家卫国,是战斗模范,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在《抗日战争》中,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建设祖国,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于战争的作文】相关文章:

写战争的作文:可恶的战争08-08

关于战争的作文精选:没有硝烟的战争02-02

关于战争的作文:战争中的孩子05-16

关于战争的作文:读书战争900字作文 - 体裁战争作文12-25

战争的作文01-27

战争的作文01-27

作文与战争07-26

战争的作文08-21

写战争的作文:我要控诉战争08-07

写战争的作文:要和平,不要战争08-06